温湿度对广东阳春市马尾松毛虫种群的影响

来源 :中国森林病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广东省阳春市多年观察的马尾松毛虫林间发生情况和气象站气候监测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温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种群的影响,找出温度、湿度与马尾松毛虫种群发生的关系,模拟出阳春市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研究表明:3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4、5、6月的月平均湿度和4、5、6、12月的温湿系数与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都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黄蓝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在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 r/min,27.5 ℃)上培养13 d,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目的:研究输液反应残留液过滤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几种输液反应残留液的不溶性微粒数和经空白输液器再次过滤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同时对空白液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防治棕背解Clethrionomys rufocanus和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试验表明,防治棕背好采用1次投药11.25kg/hm2,防治效果达83%以上;防治大沙鼠用“贝奥”母粉与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