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举财丰农安乐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后赤壁赋》中写道:“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意指撒下渔网后大有捕获。如今在吉林省珲春市,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充分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远教视频教学网”这一学用利器。此网一撒,便搅动了原本波澜难兴的学用困局,网出了农民的生活富足。这张“网”为什么威力如此巨大?还要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点餐式”选学、“全民式”传播、“互动式”服务三大机制卖力吆喝。
  捧上菜单,按口味点餐
  现在基层党员群众的口味可“刁得很”,如果还只是搞课件一锅烩式的集中播放,农民可不会买账。“必须根据个性需求,大力推行针对性教学。”为此,珲春市远教中心主动求变,决定把远教视频教学网打造成“小灶集中地”。首先通过实地调研、集中座谈、发放问卷、电话直访等,真实全面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其次,将通过自主制作、上级下发、协调调度等途径获得的课件资源分门别类,归入到《珲春荟萃》《党建视窗》《珲春政务》《公告公示》《养生保健》《实用技术》《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八大专栏以及《养殖技术》《种植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等三十多个子栏目,并在栏目上方菜单加入“观看索引”。鲜明的栏目定位为课件贴上了个性化标签,珲春的农民坐在自家炕头,只要打开远教视频教学网,那是“想看啥就有啥”。
  过去密江乡乡长于洪洵一提起组织远教学习就愁得直挠头。为啥?农民从事的产业项目多,对课件的需求也五花八门,这一集中学习总是众口难调。现在中心推出了视频教学网,“大菜单”上的课件分类精细,农民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选学。于洪洵感慨道:“课件‘菜单’口味齐全,这下俺们镇农民发家有望了。”
  键盘一按,不胫而千里
  以往课件资源的传播,大都靠远教工作人员卖力吆喝,效率效果难尽人意。珲春市远教中心为了扩大远教视频教学网的影响力,加快优质课件的传播效率,推行了“全民共同参与传播”的全新模式,让每个群众都成为事实上的“课件传播员”。首先,中心将远教视频教学网的网址以及点播、下载、联系方式等信息生成二维码,将重点推荐的课件都设置好分享状态,均置于网站醒目位置;其次,农民可以将网站的二维码以及重点课件的分享网址,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向他人分享推介。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致富的“金钥匙”自然就不胫而走了。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已有上千名农民参与到课件传播之中。
  三家子乡立新村党支书孙桂文在视频教学网上看到一部草莓种植课件,觉得很适合本村,便利用网站上提供的分享方式,在村里推广这个课件。一来二去,全村人对这个草莓种植课件那是看得熟熟的、学得透透的。孙支书又趁热打铁,带头实践种草莓。一年多下来,立新村就成了草莓专业村,村民都靠种草莓发了家。
  网下续力,互动服务忙
  珲春市远教中心为了扭转课件学习“看完就算完”的被动局面,大力加强远教视频教学网的后续性工作,通过开展互动咨询,切实为基层党员群众排忧解难。首先,在网上设置“留言区”,由专人值班,及时整理基层党员群众的建议或要求,并给予限时答复;其次,中心通过协调远教成员单位,按人员擅长专业成立专家服务组,并在网站上滚动展示中心服务热线04337552241,群众可以通过电话向远教中心申请专家服务,由中心进行调度,尽快解决落实。目前,专家组成员已达15人,通过网站解答群众提问200多条。
  春化镇西土门子村村农民于发炯承包了村里的水面养起了鱼。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经常登录远教视频教学网学习相关课件。一次,他在看《北方池塘养鱼》课件时,觉得有几处技术细节没大看明白,就在网站留言区留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市远教中心及时给予回复,还派出专家、水产站站长金如俊到于发炯的鱼塘实地指导。乐得老于一个劲说:“没想到我在网上留个言就把远教专家搬来了,这视频教学网可真是服务到家了!”
  (作者单位:珲春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为充分发挥远教辅导员作用,提升教学水平,吉木乃县委组织部联合科技局举办了远教辅导员讲课大赛。来自“科技之冬”成员单位的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以及各乡(镇)农牧民群众公认的“土专家”“田秀才”等20名辅导员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专业特长,开展政策法规、科普知识、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评选出汉、哈语组优秀辅导员9名。接下来县委组织部将制作优秀辅导员讲座视频,通过昆仑会议视频系统或刻录光盘下发,供全县党员、农
期刊
我是一名基层村干部。现在每逢中央召开重要工作会议期间,村里都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集中学习,学习的形式一般就是收看会议直播和相关报道。虽然这样的学习比以往念文件、读报纸要生动直观得多,但是只通过看直播,大家普遍觉得对会议精神和一些新政新规还不能完全理解吃透,继续深入学习的愿望都很强烈。作为这类学习活动的亲身参与者,我认为远教站点在组织学习中央重要工作会议精神时不能“一阵风”,而应结
期刊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前一些农村基层远教站点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工作开展也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站点在人员素质、资金力量、资源占有等方面处于劣势。如何扶持农村薄弱远教站点加快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城乡结对帮扶”的办法,让城市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帮助薄弱站点提质增效,一方面可以为薄弱站点提供急需的资金、设备、培训等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则可以借此强化上下联动、共同推动远教工作的良性机制
期刊
平谷区整合微信、微博、短信、电话等多种传播媒介,设置“手机客户端+pc端网页”的双平台,开发出了平谷区“移动式党组织”这一新模式。一是打破原有基层党组织的空间界限,分领域、分部门、分类别建立网上党组织,设置党费缴纳提醒、通知公告、党员贴士等功能,提供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农业技术信息、用工招聘等实用信息。二是整合现代远程教育、干部在线学习、党建网络、手机报等资源,创新开发了“微信课堂”,设计了主题教
期刊
近年来,安远县以远程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真正让乡土人才破“土”成“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全县18个乡镇党委、29个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通过调查摸底和群众推荐,组建起依托远程教育服务乡土人才专家辅导队伍。今年以来,全县已有260人被纳入乡土人才库,组建专家辅导队18支。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采取集中讲课、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乡土人
期刊
在当前专题片创作领域里,有一些制片工作者喜欢将典型塑造得“高大全”,形象都是“满身光环”。这种形象固然很伟岸,但却让基层党员群众觉得“高不可攀”。其实,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让他们多些人间烟火气,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下来,走到基层群众中,这样才能让群众觉得典型可亲、可信、可学。具体来说,在塑造典型人物时,运用“三视”原则:即低视角、平视线、近视距,不失为典型人物塑造的一条可行之路。  低视角:清泉润
期刊
2011年4月12日,秦皇岛市抚宁县突发森林火灾,四千余名武警官兵和党员干部与无情大火展开了激烈搏斗。当这场突发火灾被扑灭以后,人们记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在救火过程中表现得无私无畏的秦皇岛市林业局副局长、共产党员樊渭。而我们也接到了新的任务,要制作一部反映樊渭先进事迹的专题片。这是个让我们喜忧参半的任务,喜的是我们秦皇岛涌现出这样一个优秀党员干部,这是秦皇岛人的骄傲;忧的是尽管我们及时赶到了火灾现场
期刊
当刘文炳那张充满笑意的脸庞最终定格在荧屏的时候,我不禁为之赞叹,赞叹刘文炳献身于中国农业的奉献精神,更赞叹《“稻”梦专家刘文炳》一片独到而新奇的叙事角度——不得不承认,《“稻”梦专家刘文炳》的主题是给编导设计了一个难题,毕竟此片以讲述刘文炳的过去为主,而他的“过去时”已“逝者如斯夫”,资料寥寥,照片无几;要讲述好这“往事”,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然而,编导却用“追忆性叙事”的手法,巧妙破解
期刊
不同的党教片创作者的摄制方式、内容设置、角度选取及整体构思都会有一定差别,而在采访和挖掘主人公事迹时,对其生平了解程度、心理理解程度及细节的把握程度也都不尽相同。正如1000个人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深入采访,将先进人物塑造成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哈姆雷特”呢?笔者认为,创作者只有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挖掘第一手材料上,才能让接下来的拍摄、撰稿、剪辑出彩。  在行为上“磨合”
期刊
背景导读:《蘑菇书记》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拍摄的一部人物专题片,讲述了张家口市康保县北关村村书记王少文为了带领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不辞辛苦、全心付出的动人故事,从而为观众揭示出了一位基层党员干部真心为民的奉献情怀。  自从扛上了摄像机,多年来我的镜头已数不清记录下多少优秀党员的身影,他们那些令人感动的一言一行,至今让我这个电教人记忆犹新。如果从这众多记忆中选出一个最难忘的,如同从浩瀚的星空中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