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彻底打破了初中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课件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微课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不断发生着变革以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脚步,微课就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所谓微课,就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用先进的科技去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收到新的改善。目前已有部分初级中学将微课搬上了语文课堂,从收到的反馈来看,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去研究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
  表现。
  一、制作微课,促进教学形式的变革
  传统的语文课本以语言文字为主,虽有配上专门的插图,但是数量并不多,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语文课本就显得缺少形象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微课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用现代化的手段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起到促进教学形式的变革的作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感知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能够让观光客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可以看到完美的图画。然而,现实情境下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并未到过苏州园林,并不能分析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再加之课本上并没有配图,教学工作难以顺畅开展,此时微课就适时发挥出了作用,教师用《苏州园林》的微课,可以把苏州园林的特色生动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亭台楼阁、假山池沼,以及花鸟虫鱼、轩榭门窗,微课都通过远近不同的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再加上优美清雅的配乐,以及教师恰到好处的解说词,将课本上介绍的苏州园林完全实体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
  二、利用微课,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
  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魅力源泉,就是作者在其中所创设的优美意境,或凄美动人,或温柔旖旎,或威武雄壮,或委婉柔情,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功力,也是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的。不过,课本上的文字毕竟是静态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不是很多,难以完全准确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是指望学生单单通过课文就能感受文中丰富的意境,恐怕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微课去帮助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优美意境了。微课可以变静为动,化虚为实,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打开联想的脑洞,充分感受文章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曹操的名篇《观沧海》时,教师不妨采用微课去展现诗歌中的慷慨凄厉之境,秋风萧瑟,草木丰茂,海面上沧澜起伏,浪花汹涌,诗人深受眼前之景所触动,不禁写下自己的广阔胸襟,微课将诗中的远近之景都层次分明地表现了出来,慷慨悲壮、豪放多姿的意境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就为学生多添了一次审美体验,增加了他们的人文底蕴。
  三、运用微课,处理学生阅读中疑难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疑惑,有很多一时一刻难以理解的内容,对此可通过互相探讨的方式加以解决,教师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环节中,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疑惑并不要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上的一些优势去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可以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一个程度,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最终能够彻底解决疑难。例如:在阅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学生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作者在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非常细致,学生觉得这一点略显多余,没有必要,是否可以删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微课上进行指导,对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一下其中的意义。教师通过微课指出,小说中有不少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但是都为后文作了铺垫,暗示了情节的发展与变化,教师把这些自然环境通过微课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弄清楚了心中的疑问。
  四、应用微课,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教育领域也顺应时势,教师的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微课通过网络技术使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这个时代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其中对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很高,怎样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受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微课可以起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作用,在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社会生活、人文科技等内容,将语文教学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充实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这些都是微课能够起到的独特作用。例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这篇文章时,学生对学习文言文还有些吃力,对许多古代字词还不解其意,教师可以用微课播放三峡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三峡的景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对《三峡》的学习提供前提,帮助学生增强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增添一份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总之,微课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进行变化,微课就是其中的代表产物,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变革有着巨大的作用,也能对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推动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巧芳.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技术装备,2013(30).
  [2]李巧兰.浅谈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和探讨[J].时代教育,2015(8).
  [3]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难觅创新思想的踪迹。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积累素材,培养联想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提高写作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创新能力;积累素材;联想思维;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本就是一种充满了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能够展示多彩的心灵,表现不同的个性。无论是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还是郑板桥的“领异标新二月花”,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讨论与反馈来实现作文的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表达情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
【摘要】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传统文化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因此,发扬及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在当前西方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令很多教师头疼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每年的中考写作都占了40分,可以说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传统的作文教学长期以讲——写——评等完成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作文的低效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不一定要以这样传统的作文训练来完成,完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片段作文的训练,而最好的训练载体就是教材。  【关键词】作文教
【摘要】周国平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对于如何当语文老师,他的理念是“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我要让
【摘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小学一线教师不断探讨,不断总结,从而,上升到理性。  【关键词】生活;作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应该主要体现在作文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数作文,如果小学生能在小学阶段打好底色,那么对于进入初中、高中学习都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
【摘要】余华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事策略,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洞察力与“温度”。本文以挖掘余华文学作品中的生存哲学为出发点,从余华的代表作品《活着》入手,对余华作品中所展现出的苦难主题和生活态度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生活态度;生存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苦难是余华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余华文学作品中的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语文是高职院校的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也应当需要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进而产生理想的感悟效果。无论是个性化阅读还是合作讨论都需要学生能够凭借相关的资源,而且就是比较丰富的资源。作为教师需要思考学生阅读感悟资源的挖掘和提供,本文所做的优化资源整合,促进小学生阅读感悟,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优化整合;促进感悟;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学生的
语法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的构成必须借助语法知识和规则。教师重视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创造现代作品;同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