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日趋重要。本文从《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适应性探索的必要性出发,指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要遵循兴趣认同、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结合以及同向同行的目标;并提出从共讲中国故事、“感受——触碰——分析”三位一体和网络平台使用等方式进行建设。
◆关键词:转变;适应性探索;公共政策学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率先构建思政教育的建设体系,沪上高校纷纷响应,各地紧随其后,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一、《公共政策学》适应性探索的必要性
《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现实的课程,需要不断适应“课程思政”的新发展与变革。
1.适应“后疫情时代”的要求
“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学模式得以推广,并在“后疫情时代”迅速发展,学生获取政策知识途径多元,知识建构自主性增强,然而由于信息边界模糊,多元价值伴随公共政策涌入,学生出现思想和认知上的困惑,作为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坚定正确方向,坚持“四个自信”。
2.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他们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一,思政元素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高度契合。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
3.适应《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诉求
《公共政策学》具有天然的思政元素,引入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结合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准确把脉大政方针,切实感受科学性与先进性,从而支持政策、维护政策、践行政策,并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等。
二、《公共政策学》适应性目标的探索
1.适应性理念:兴趣认同
《公共政策学》的理论是枯燥的,生活中的政策是有趣的。鼓励学生养成关注政策的习惯,用专业知识研究学生感兴趣的政策,使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认可政策,激发爱国热情。
2.适应性核心: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结合
显性思政是思政教育的原始形态,由于它的易察觉性,使用频率过高可能引起逆反心理。隐性思政是发展形态,能够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认知、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结合,确保“课程思政”的效度与信度。
3.适应性标准:同向同行
习总书记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公共政策学》结合政策体系、政策模型等对核心价值观、十四五规划等政策进行分析,与“思政课程”遥相呼应,确保全局思维与战略意识的树立。
三、《公共政策学》适应性建设模式的探索
1.适应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融合:共讲中国故事
“后疫情时代”的困惑源自知识与能力的增长与价值发展的不平衡,《公共政策学》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和能力中,以共讲中国故事为载体,鼓励学生从国情出发,体会中国智慧,理解中国方案。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从亲身经历出发,交流疫情中的故事,体会疫情防控政策的正确性;解读习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讲话,树立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观看“最美逆行者”视频,引导学生形成尊重专业人员的意识;讲述“健康码”背后的故事,以榜样力量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共讲故事是前提大陆,通过专业、能力与思政元素的融入达到讲好故事。
2.适应接受的思维形式:“认知——认可——认同”三位一体
生活中的政策是真实可触的,思政元素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学生对二者对待方式与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从对政策认知出发,通过对政策的认可以及认同,融入思政元素是更符合思维接受习惯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认知先行,体验公共政策。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鼓励学生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主动搜寻党和国家出台的公共政策,自觉形成潜在的思政意识;其次,认可相伴,接触公共政策。根据线上平台了解学生搜寻到的具体政策案例,选取学生认可度、关注度高的政策,例如十四五规划、三胎政策等,通过角色模拟的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政策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从而唤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融入学生的情感认可;最后,认同相守,研究公共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适合的思政角度与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深植于其中,实现思政自觉,实现“三全育人”的任务。
3.适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区别与共建
《公共政策学》存在于整个教学体系中,课程间相互关联,思政元素相互作用,在适应性建设中要注意:一方面,在《公共政策学》与其它专业课的关系上,为防止因使用同一热点政策导致不同老师思政元素输出的重复或各自为政,采取事先沟通的方式,在可能出现交叉的思政内容上进行划分与明确,从而课堂上思政元素使用的挤水提质;另一方面,在与《时事与政策》的关系上,通过多方交流,实现思政元素的多角度融入,确保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四、小结
《公共政策学》在“课程思政”的适应性探索中,以点和线为主,面上的关联度有待提升,下一阶段将对整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政元素进行提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課题名称:2017年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立项项目《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过渡期的教学模式梳理与适应性探索》(2017SZ1008)
◆关键词:转变;适应性探索;公共政策学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率先构建思政教育的建设体系,沪上高校纷纷响应,各地紧随其后,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一、《公共政策学》适应性探索的必要性
《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现实的课程,需要不断适应“课程思政”的新发展与变革。
1.适应“后疫情时代”的要求
“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学模式得以推广,并在“后疫情时代”迅速发展,学生获取政策知识途径多元,知识建构自主性增强,然而由于信息边界模糊,多元价值伴随公共政策涌入,学生出现思想和认知上的困惑,作为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坚定正确方向,坚持“四个自信”。
2.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他们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一,思政元素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高度契合。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
3.适应《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诉求
《公共政策学》具有天然的思政元素,引入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结合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准确把脉大政方针,切实感受科学性与先进性,从而支持政策、维护政策、践行政策,并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等。
二、《公共政策学》适应性目标的探索
1.适应性理念:兴趣认同
《公共政策学》的理论是枯燥的,生活中的政策是有趣的。鼓励学生养成关注政策的习惯,用专业知识研究学生感兴趣的政策,使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认可政策,激发爱国热情。
2.适应性核心: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结合
显性思政是思政教育的原始形态,由于它的易察觉性,使用频率过高可能引起逆反心理。隐性思政是发展形态,能够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认知、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结合,确保“课程思政”的效度与信度。
3.适应性标准:同向同行
习总书记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公共政策学》结合政策体系、政策模型等对核心价值观、十四五规划等政策进行分析,与“思政课程”遥相呼应,确保全局思维与战略意识的树立。
三、《公共政策学》适应性建设模式的探索
1.适应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融合:共讲中国故事
“后疫情时代”的困惑源自知识与能力的增长与价值发展的不平衡,《公共政策学》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和能力中,以共讲中国故事为载体,鼓励学生从国情出发,体会中国智慧,理解中国方案。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从亲身经历出发,交流疫情中的故事,体会疫情防控政策的正确性;解读习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讲话,树立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观看“最美逆行者”视频,引导学生形成尊重专业人员的意识;讲述“健康码”背后的故事,以榜样力量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共讲故事是前提大陆,通过专业、能力与思政元素的融入达到讲好故事。
2.适应接受的思维形式:“认知——认可——认同”三位一体
生活中的政策是真实可触的,思政元素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学生对二者对待方式与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从对政策认知出发,通过对政策的认可以及认同,融入思政元素是更符合思维接受习惯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认知先行,体验公共政策。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鼓励学生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主动搜寻党和国家出台的公共政策,自觉形成潜在的思政意识;其次,认可相伴,接触公共政策。根据线上平台了解学生搜寻到的具体政策案例,选取学生认可度、关注度高的政策,例如十四五规划、三胎政策等,通过角色模拟的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政策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从而唤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融入学生的情感认可;最后,认同相守,研究公共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选择适合的思政角度与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深植于其中,实现思政自觉,实现“三全育人”的任务。
3.适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区别与共建
《公共政策学》存在于整个教学体系中,课程间相互关联,思政元素相互作用,在适应性建设中要注意:一方面,在《公共政策学》与其它专业课的关系上,为防止因使用同一热点政策导致不同老师思政元素输出的重复或各自为政,采取事先沟通的方式,在可能出现交叉的思政内容上进行划分与明确,从而课堂上思政元素使用的挤水提质;另一方面,在与《时事与政策》的关系上,通过多方交流,实现思政元素的多角度融入,确保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四、小结
《公共政策学》在“课程思政”的适应性探索中,以点和线为主,面上的关联度有待提升,下一阶段将对整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政元素进行提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課题名称:2017年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立项项目《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过渡期的教学模式梳理与适应性探索》(2017SZ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