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间,不乏见解独到的杂文、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作品“文道统一,道在其中”,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这种德育教育作用呢?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一、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跟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分不开。在学习这样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让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吃饱肚子”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最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袁隆平院士很早便开始了努力,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教学《杂交水稻之父》这一课时,教师应以此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二、用感人的事例熏陶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课文《老王》,讲述了单身、残疾、蹬破三轮的老王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人看病,不肯收钱;送人蛋油,不求回报等感人的事例。教学时,教师应以这样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用明确的观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如《俭以养德》一文从道德品质的高度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提倡节俭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就人才的造就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应从把握中心论点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清文章所要阐明的道理,然后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树立节俭和忧患的意识。
四、用祖國辉煌的历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随着外国经济文化向中国渗透,中学生中崇洋媚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中国无法与之相比,把学英语放到比学语文、历史,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民族自豪感教育迫在眉睫。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教学中,应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非凡的亲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是任何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对成长、生活有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作用。但是,目前中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一种心理冷漠化的现象,不少中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不了解父母的情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学习描写亲情的文章,应引导学生体会人间真情,激发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是脍灸人口的大家名篇,它不仅构思缜密、新颖,而且语言上具有朴素自然、凝炼含蓄的诗意美,尤其是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详写父亲去买橘子过程,不仅写出了父亲的衣着、穿戴、体形等静态外貌,而且描绘了他动态的形象,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读之,催人泪下;思之,震撼心灵。父子间浓浓的骨肉之情奔泻于字里行间。风烛残年的父亲,已是老态龙钟了,又值家境败落,心情悲凉,仍为儿子操心费力,体贴人微。作者把父亲对儿子无限怜惜,依依难舍的深挚情感,挥洒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感人肺腑。教学这一课,应引导学生细心品读,体会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六、以惨痛的教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大自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美景供人类欣赏,创造了奇异的动物与人类做伴,人类本身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与大自然就应和谐相处。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人类也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行成一个恶性循环。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以此来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从分析课文入手,让学生明确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引导学生从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当然,语文课的道德教育还包括很多方面,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很广,途径与方法也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如何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真正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才能发挥语文“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作用,使学生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间,不乏见解独到的杂文、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作品“文道统一,道在其中”,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这种德育教育作用呢?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一、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跟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分不开。在学习这样的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让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吃饱肚子”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最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袁隆平院士很早便开始了努力,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教学《杂交水稻之父》这一课时,教师应以此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二、用感人的事例熏陶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课文《老王》,讲述了单身、残疾、蹬破三轮的老王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人看病,不肯收钱;送人蛋油,不求回报等感人的事例。教学时,教师应以这样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用明确的观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如《俭以养德》一文从道德品质的高度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提倡节俭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就人才的造就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应从把握中心论点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清文章所要阐明的道理,然后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树立节俭和忧患的意识。
四、用祖國辉煌的历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随着外国经济文化向中国渗透,中学生中崇洋媚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中国无法与之相比,把学英语放到比学语文、历史,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民族自豪感教育迫在眉睫。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教学中,应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非凡的亲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是任何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对成长、生活有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作用。但是,目前中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一种心理冷漠化的现象,不少中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不了解父母的情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学习描写亲情的文章,应引导学生体会人间真情,激发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是脍灸人口的大家名篇,它不仅构思缜密、新颖,而且语言上具有朴素自然、凝炼含蓄的诗意美,尤其是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详写父亲去买橘子过程,不仅写出了父亲的衣着、穿戴、体形等静态外貌,而且描绘了他动态的形象,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读之,催人泪下;思之,震撼心灵。父子间浓浓的骨肉之情奔泻于字里行间。风烛残年的父亲,已是老态龙钟了,又值家境败落,心情悲凉,仍为儿子操心费力,体贴人微。作者把父亲对儿子无限怜惜,依依难舍的深挚情感,挥洒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感人肺腑。教学这一课,应引导学生细心品读,体会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六、以惨痛的教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大自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美景供人类欣赏,创造了奇异的动物与人类做伴,人类本身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与大自然就应和谐相处。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人类也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行成一个恶性循环。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以此来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从分析课文入手,让学生明确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引导学生从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当然,语文课的道德教育还包括很多方面,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很广,途径与方法也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如何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真正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才能发挥语文“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作用,使学生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