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了。进出网吧成了青少年在闲暇时间最频繁的活动,网络环境已经成为青少年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驱动力量。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也成为青少年沉溺网络、远离社会和片面发展的诱导因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控力弱,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我们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予以干预。
关键词:网络;德育;潜课堂
现象一: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播报了一期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陆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竟然轻松的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现象二:学校学生在百度上注册的“贴吧”中,匿名发表看法,发言有的不堪入目,污言秽语,相互攻击;有的愤世嫉俗;也有文明的,但寥寥无几……。在信息技术课的电子档案袋中,实名发表的文章或者给其他同学的回复中,也有不少人出现过不文明的语言,问到他们为何如此时,回答:“好玩。”
现象三:某女生在与同学QQ聊天时,相互谩骂,结果导致双方纠集十余人群殴,导致女孩的哥哥——一个同校初三学生被打成骨折,住院治疗,耽误了即将到来的学业考试。
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但我认为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这种死板的、落后的思想道德上的“说教”,对于网络时代有着独立人格和判断能力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好。时代要求我们要把德育融入到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中,要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由此,就不能不提到网络及网络道德的建设问题。
网络信息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对用户来讲,使用时又具有匿名性;再加上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所以上网成为青少年学生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休闲方式。一些学者在青少年网民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的占34.6%,承认“经常”去看有4.9%。其中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而在对接受调查的人的统计中,9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缺少外界的有力约束力,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而频繁的去访问色情站点……公安部门调查显示,进入网吧的以大中小学生为主,约占70%,大专院校周边可达90%,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或下载软件。因此,我们在分享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倍感网络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对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巨大冲击。
1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给中学生带来了自由宣泄的广泛空间,因而容易带来学生人格分裂、道德失范等问题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同时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言行不直接受道德和纪律法制的约束,很多人容易形成自由放荡、言不符实、崇尚虚无的品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
2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人格冲突突出
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因为網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该怎么办?怎样发挥网络资源丰富,交流便捷的优势,扬长避短,使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新事物成为他们学习和道德自律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呢?怎样使学生们对网络的兴趣逐渐迁移到运用网络进行学习,进行思想的交流沟通,走好网络道德建设之路呢?我想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新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我有过一些设想,并尝试了一些方法,有的取得了效果,有的效果不太明显。
提供一些正规的绿色网站的网址给学生,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良好及时地引导,网络的优势便能发挥出来,比如我会让同学搜集有关学科正在学习的内容的资料提供给同学们,像历史: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英雄人物,各大战役的具体情况;地理:搜集有关马纬度的资料;语文:搜集有关鲁迅的生平的资料,当然这些要和各科任老师进行沟通。甚至怎样预防流感、近视……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情都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答案。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既预习了有关知识又避免在网络上漫无目的、四处游弋访问那些不良网站。 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在网上和青少年对话,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脱掉教师的外衣,跟他们倾心交谈,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我想这比传统的学生旁边低头一站,手往后一背,教师在旁边说教的效果要好的多,最起码学生说实话的机会增大了。曾经有一位女同学找我给她看一张软盘,她说是邮箱里下载的信件,但软盘打不开,请我给帮忙打开,我打开后没看具体内容就躲开了,从文件名可以看出那是封情书。我没有声张此事,找个机会要了她的QQ号,通过QQ与她聊天,了解她的家庭、心理等状况,分析她早恋的原因,并给她谈了我像她那么大时的心理——和她一样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但同时也给她举了早恋的危害,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使她对网上的我非常尊重,有什么问题都愿意与我探讨。后来她的生活也回到了正常轨道。
我在学校百度上的“贴吧”里也注册了一个账户,给学生的帖子回复,纠正他们的不文明思想。也单独发帖子,我们生活的地区有一段时间经常有人行骗,我把骗子的特征及行骗手法写在帖子里,并让同学们转告家长及其他同学,避免大家上当受骗,但学生的回复不是很积极,不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防范意识比较弱,也可能是我的帖子的标题不太吸引人,导致访问的人少?具体原因还有待研究。
学校可以建设网站,放置各科教学内容、作业及相关课件,设置反馈交流区,由专任教师在线进行解答;还可以放置留言板,发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辩论,允许以班为单位进行实名登陆,班与班之间有个竞争,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约束那些不文明的现象;教师或班主任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避免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类似聊天但又在引导之中,应该会有一定效果。此条只是设想,网站还没建好。但我想这是在网络环境下搞好班集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新的尝试。
最大限度地解决“休息日学生没地方去,就上网玩游戏”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过多的时间泡在网上,还应该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感染力的活动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去处。充实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附近新安装了红绿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很多,借此,我组织了有关交通法规的主题班会。事前我请一部分同学利用休息日到交管部门了解本地区近一年的交通事故,并搜集事故原因和图片;让一部分同学在网上搜集视频资料;并让同学准备道具彩排事故经过在班会课上表演,同时播放视频资料,他们兴趣很高涨,也很受震撼。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给学生的电脑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例如web过滤软件、反黄过滤软件、垃圾邮件过滤软件等。对不良的网站加以堵截。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海量的信息、隐匿性和互动性特征易于为青少年所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引导青少年分辨是非、自我约束,养成道德自律行为习惯的有效平台。所以通过网络实现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行之路。然而这也是一条艰辛之路,单凭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很多时候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統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有的网站面临商业利益,丧失了公德心,发布不良信息、流氓软件;面对网络,国家的立法还没有及时跟进等。由此看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只有家庭、学校和网站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比非网民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且更不感到孤独。所以在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上,全民共建,疏堵结合,因势利导,才能走好网络道德建设之路,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高永金.心灵之友——中学生心理健康DIY[M].科学出版社,2007,5.
关键词:网络;德育;潜课堂
现象一: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播报了一期关于17岁少年黑客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网络知识设计了一个黑客网站,使登陆这个网站的上万台计算机陷入瘫痪,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而面对警察的询问,他竟然轻松的说,“我只不过是在网络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这难道也犯法吗?况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能造成多大损失呢?”
现象二:学校学生在百度上注册的“贴吧”中,匿名发表看法,发言有的不堪入目,污言秽语,相互攻击;有的愤世嫉俗;也有文明的,但寥寥无几……。在信息技术课的电子档案袋中,实名发表的文章或者给其他同学的回复中,也有不少人出现过不文明的语言,问到他们为何如此时,回答:“好玩。”
现象三:某女生在与同学QQ聊天时,相互谩骂,结果导致双方纠集十余人群殴,导致女孩的哥哥——一个同校初三学生被打成骨折,住院治疗,耽误了即将到来的学业考试。
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但我认为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这种死板的、落后的思想道德上的“说教”,对于网络时代有着独立人格和判断能力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好。时代要求我们要把德育融入到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中,要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由此,就不能不提到网络及网络道德的建设问题。
网络信息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对用户来讲,使用时又具有匿名性;再加上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所以上网成为青少年学生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休闲方式。一些学者在青少年网民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的占34.6%,承认“经常”去看有4.9%。其中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而在对接受调查的人的统计中,9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缺少外界的有力约束力,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而频繁的去访问色情站点……公安部门调查显示,进入网吧的以大中小学生为主,约占70%,大专院校周边可达90%,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或下载软件。因此,我们在分享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倍感网络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对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巨大冲击。
1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给中学生带来了自由宣泄的广泛空间,因而容易带来学生人格分裂、道德失范等问题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莠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同时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言行不直接受道德和纪律法制的约束,很多人容易形成自由放荡、言不符实、崇尚虚无的品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
2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人格冲突突出
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学生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因为網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该怎么办?怎样发挥网络资源丰富,交流便捷的优势,扬长避短,使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新事物成为他们学习和道德自律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呢?怎样使学生们对网络的兴趣逐渐迁移到运用网络进行学习,进行思想的交流沟通,走好网络道德建设之路呢?我想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新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我有过一些设想,并尝试了一些方法,有的取得了效果,有的效果不太明显。
提供一些正规的绿色网站的网址给学生,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良好及时地引导,网络的优势便能发挥出来,比如我会让同学搜集有关学科正在学习的内容的资料提供给同学们,像历史: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英雄人物,各大战役的具体情况;地理:搜集有关马纬度的资料;语文:搜集有关鲁迅的生平的资料,当然这些要和各科任老师进行沟通。甚至怎样预防流感、近视……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情都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答案。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既预习了有关知识又避免在网络上漫无目的、四处游弋访问那些不良网站。 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在网上和青少年对话,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脱掉教师的外衣,跟他们倾心交谈,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我想这比传统的学生旁边低头一站,手往后一背,教师在旁边说教的效果要好的多,最起码学生说实话的机会增大了。曾经有一位女同学找我给她看一张软盘,她说是邮箱里下载的信件,但软盘打不开,请我给帮忙打开,我打开后没看具体内容就躲开了,从文件名可以看出那是封情书。我没有声张此事,找个机会要了她的QQ号,通过QQ与她聊天,了解她的家庭、心理等状况,分析她早恋的原因,并给她谈了我像她那么大时的心理——和她一样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但同时也给她举了早恋的危害,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使她对网上的我非常尊重,有什么问题都愿意与我探讨。后来她的生活也回到了正常轨道。
我在学校百度上的“贴吧”里也注册了一个账户,给学生的帖子回复,纠正他们的不文明思想。也单独发帖子,我们生活的地区有一段时间经常有人行骗,我把骗子的特征及行骗手法写在帖子里,并让同学们转告家长及其他同学,避免大家上当受骗,但学生的回复不是很积极,不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防范意识比较弱,也可能是我的帖子的标题不太吸引人,导致访问的人少?具体原因还有待研究。
学校可以建设网站,放置各科教学内容、作业及相关课件,设置反馈交流区,由专任教师在线进行解答;还可以放置留言板,发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辩论,允许以班为单位进行实名登陆,班与班之间有个竞争,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约束那些不文明的现象;教师或班主任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避免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类似聊天但又在引导之中,应该会有一定效果。此条只是设想,网站还没建好。但我想这是在网络环境下搞好班集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新的尝试。
最大限度地解决“休息日学生没地方去,就上网玩游戏”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过多的时间泡在网上,还应该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感染力的活动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去处。充实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附近新安装了红绿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很多,借此,我组织了有关交通法规的主题班会。事前我请一部分同学利用休息日到交管部门了解本地区近一年的交通事故,并搜集事故原因和图片;让一部分同学在网上搜集视频资料;并让同学准备道具彩排事故经过在班会课上表演,同时播放视频资料,他们兴趣很高涨,也很受震撼。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给学生的电脑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例如web过滤软件、反黄过滤软件、垃圾邮件过滤软件等。对不良的网站加以堵截。
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海量的信息、隐匿性和互动性特征易于为青少年所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引导青少年分辨是非、自我约束,养成道德自律行为习惯的有效平台。所以通过网络实现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行之路。然而这也是一条艰辛之路,单凭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很多时候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統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有的网站面临商业利益,丧失了公德心,发布不良信息、流氓软件;面对网络,国家的立法还没有及时跟进等。由此看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只有家庭、学校和网站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比非网民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且更不感到孤独。所以在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上,全民共建,疏堵结合,因势利导,才能走好网络道德建设之路,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高永金.心灵之友——中学生心理健康DIY[M].科学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