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唱响初中语文课堂主旋律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不但能够轻松创设教学情境,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谁都知道,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初中学生的个人自制力尚不够,要想完全靠他们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相对而言,信息技术在营造浓郁的教学情境方面要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方便得多,也有效得多。利用信息技术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可以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形成有声有色的画面,造成特殊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优越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如我在教学《夏》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利用现代教育给同学们欣赏一组四季的美景,并伴随优雅的背景音乐,让同学们陶醉在夏日的优美画面中。
  二、丰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技术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它能够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还具有再现性,它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反映出丰富内容,增大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力度。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教师教起来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也不如文学作品那样兴趣浓厚,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等,如果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如,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叙述的描绘来逐字逐句的分析,难以使学生全面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蕴,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课是乏味而又抽象的。如果用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超时空地把这些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或脑海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桃花源记》一课时,把课文中描写的桃花源美景用课件展示,学生边看图,边结合教师的讲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相当透彻,由于有幻灯片作辅助,复述课文时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交流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中,课本、教案、粉笔、黑板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统治课堂的地位不可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完全迭合在一起的。而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构建自身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的帮助者,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传递知识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把精力变在如何教学生“学”上,对学生的学进行建议,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对重点、难点思路及方法给予指导和点拨,教会学生学习。
  如教学作文《让文章的细节亮起来》时,我就让学生投影上的仿写,完成例句、片段的仿写,再让学生自己整合起来,这样记忆也深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也由传统教学信息资源的垄断者变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导航者。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生讨论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找到并使用这些信息,这样做不但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也面向了全体学生。另外,教师更由传统教学中单一媒体,简单教具的使用者,制作者变为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作开发者、使用者。如在生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就不再需要制作许多生字卡片或用小黑板进行教学了,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再配上动画、图片、声音,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目的打好基础,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尽一份力。当然,信息技术手段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应该还能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在众多教师的积极探索之下,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一定能够更完美,信息技术也一定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大放光芒。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与积累,并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永光.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7).
  [2]杨娟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9).
  [3]王俊伏.信息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异彩纷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4).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多数中小企业已开始重视并逐步强化物流管理,但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物流管理的现状不尽理想。对此,极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普遍现状做一概述,并相应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物流管理;中小企业;普遍现状;改善对策  一、引言  包含采购包装、仓储运输、需求预测和信息传递等多个环节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贯穿于从原料采购至产品最终成型的整个过程之中。企业通过对物流环节实施管理和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以过程写作法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自改、互改和教师评改相结合的作文评改模式,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也正朝着普及的方向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入学门槛较低,造成了生源质量有所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生的突发事件后,教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处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学习春雨的精神--润物细无声,将会事半功倍的。所以处理突发事件时一定切记这几个词:冷静、心平气和、润物无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女生;风波;教育思考    小学高年级的女生正处在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骤变期。人生的少年期依赖父母,没有什么事值得他们深思受煎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欲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应该在履职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努力:把教学理念变成教学行为,让专业发展成为现实追求,将常规教学作为成长载体,以行动研究充实工作常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对教育教学过程认识的日趋透彻,随着对教师的职业行为的相应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必须在履职过程中不断进取、终身学习而实现专业化发展,以适应教育教学的相应要求”的基本观点越来越清晰的被确立。  【关键词】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牛顿第一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初中生学习物理时间不长,第一次接触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许多学生虽能一次不差的熟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又深感“力不存心”。  笔者认为,这与当前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按逻辑次序直接给学生传授正确知识,把学生作为一张白纸,而实际上,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将重演这
期刊
[摘要]情感是文章的主旋律,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是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一篇文章,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一定明确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懂的提炼文中的思想感情,也就读懂了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情感。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情感;分析;提炼;总结    情是文章的主旋律,情是文章的灵魂
期刊
[摘要]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对于中学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然而,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众多中学教师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重视教材中的图表、重视文物信息和文物资料、注重影视和历史短剧、重视地方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新方法;教学作用    一、重视教材中的图表  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图表,新课程目标也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时期。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不良诱惑越来越多,加强中学生情感教育就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期刊
[摘要]对于兴趣,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并不缺乏,但学生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去的,并不是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那么,该怎样真正的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知识中呢?笔者认为:一、自主学习;二、竞争学习;三、评价方法。  [关键诩]自主学习;竞争学习;合理评价    说起兴趣,我相信,所有信息技术课的教师都会说: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是最高的。但是,学生是对于课堂知识感兴趣吗?  根据笔者在相熟的同行中了
期刊
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美的教学,很多课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是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荷花》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画”的世界,领略其中的“情”呢?谈谈本人的一点粗浅做法。  案例:《荷花》教学片段  师:作者看着这一池香气袭人、形态各异的荷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