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的增长以及个体的成长,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理性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才能发挥出教学里“教”与“育”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性建构;课堂教学
每一个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至少依存于两个背景:一个是以自然为背景的客观世界,另一个是以社会为背景的主观世界。但无论是面对哪个背景,每一个生命体都必须具备足够的理性基础。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理性品质的培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以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为例,谈一谈如何通過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理性素养。
一、梳理文脉,明晰事物的复杂性
客观地讲,任何阅读都是以读懂文本的基本内容为前提的,这就像人们之间的初次相见一样,需要一个感性的认知。为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引领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序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个人的阅读来拉开由每一个作家主导的“戏剧帷幕”。
学习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学生不仅要通过标题明晰本文的写作话题,即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还要分析两派的观点,辨析拆除派和反对派之间理由的充足性和正确性。仔细辨析之后,学生可以清楚拆除派的思想出发点浅陋、可笑:他们就像鲁迅先生形容的一样,“一把火烧掉大宅子”,没有“拿来”,没有“挑选”,只是“大方”而粗鲁、愚蠢地毁掉;同样可笑的是他们的鼠目寸光,拆墙是为了取砖,还可以取得地皮……但是,城墙的存在价值远远大于其被拆除所带来的薄利。为此,梁思成先生从城墙的种种现代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充分阐述了保存城墙的理由。可见,对于北京城墙的拆与不拆这个话题,涉及的面较大,关联的因素众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需要做出通盘考虑和保留之后的统筹维护等事宜。在文章中,梁思成先生不仅阐述了北京旧城墙不可拆除的理由,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盏认识事物的理性明灯。
文本学习不仅需要掌握本文所写的内容,也需要由此引发一个后续的学习保障——明理。这个理首先是事物本身存现之理,正如事物是由分子构成一样,每一件事物的存现都有必然的缘由,为此,教师自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明理行为,让其全面分析每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能仅从主观或客观方面进行分析。而且,单从主、客观的某一个层面来讲,它们的构成往往也不是单一的,有时包含多方面的元素。如果明晰了事物的复杂性,对事物的认识就具有了一个良性的开端,可以为后续的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性建构,预见事物的可变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理性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乃至会出现反复的过程,需要像建构知识树一样不断完善其理性品质。如果说对事物全面性的认知属于一个平面、静态性质的活动,那么完善理性品质还需要一个立体、动态的建构。
依然以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为例,这里面融注着与上文论及的全面性完全不同的理性光芒。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多向比较思维:一是本国的比较。例如对城墙是封建遗迹论调的批判,作者就引进了故宫,故宫以前也为封建帝王所用,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封建遗迹,不过它现在成为普通百姓的博物院,因为它虽然是为封建帝王所用,但实为古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为此,在本国视域之内的比较中,城墙为封建遗迹的观点自然难以立脚。二是与外国的比较,作者以18世纪、19世纪欧美大都市城市的建设为例,凸显其交通的拥挤、人口的密集,继而得出结论: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需要对园林地带进行隔离,需要发挥城墙的隔离作用。于是,经由多向度的比较,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更加明晰,也因此接受其观点——这就是理性的功用。实际上,在这些比较中,已经隐含了一个发展性说理:对于现在的城墙,需要保留,它会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仔细研习文本,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开展了一些理性的预见。例如,他认为可以拆除环城铁路,将这块地带改造成“绿带”公园,护城河,城墙上面可以为市民休闲提供便利,城楼角楼也可以加以利用,城墙还可以为国防建设立功等等。通过种种预设,作者让文本的受众自觉地对城墙保留的美好前景展开期待,继而在这些并非天方夜谭的假设性说理中发现变化、接受变化,认可其保留城墙的观点。
由于中学生对事物动态预见的能力相对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起广博的知识储备,借助经典作品内含的推理事例和方法,在形式多样的“实战”中渐次提升学生的预见能力。
三、致用提能,扩大视域的开放性
理性能力是靠实践来检验的,也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为此,意欲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教师必须选准训练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式的“操练”。
很明显,这个“操练”是将课文文本阅读排除在外的,或者说不能是完全以它为载体的理性解读。当然,可以以文本为引子甚或是模板,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学完《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之后,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性的说理训练,就中学生要不要用手机或能不能恋爱等话题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说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发展性等角度进行多层级讨论。先是学生自己形成一个说理的基本思路,然后在小组之内交流各自的理由,最后在全班范围内开展针对不同观点的陈述。毫无疑问,培养理性品质的途径众多,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论辩,既可以有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等内容的古典论题,也可以有关于VR购物能否代替实体店购物的现代论题,让学生既要关注古典文化,也要学会关注当代文明,既能增加见识,又能增强论辩能力,使得学生在论辩中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在提升学生理性品质的同时,为了突出实用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作文,开展说理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主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是立论,也可以是驳论。在说理过程中,必须注意观点的全面、准确,能用发展的眼光聚焦和解决现实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开阔视野显得尤为重要,摆脱“三点一线”式学习的束缚,做到古今中外的知识与生活全涉猎,书本内外的天地都关心,努力遨游其中。有了这样的学习,培养出的学生真的值得期待。
对于课文学习,不少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逛一圈”,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习惯。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果断地打破这种平静,引导学生关注理性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6,(28).
[2] 张磊.引入有“度”,方能彰显课堂教学大智慧——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材料引入的思考和建议[J].语文知识,2016,(9).
作者简介:王春建(1981— ),男,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性建构;课堂教学
每一个生命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至少依存于两个背景:一个是以自然为背景的客观世界,另一个是以社会为背景的主观世界。但无论是面对哪个背景,每一个生命体都必须具备足够的理性基础。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理性品质的培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以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为例,谈一谈如何通過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理性素养。
一、梳理文脉,明晰事物的复杂性
客观地讲,任何阅读都是以读懂文本的基本内容为前提的,这就像人们之间的初次相见一样,需要一个感性的认知。为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引领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序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个人的阅读来拉开由每一个作家主导的“戏剧帷幕”。
学习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学生不仅要通过标题明晰本文的写作话题,即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还要分析两派的观点,辨析拆除派和反对派之间理由的充足性和正确性。仔细辨析之后,学生可以清楚拆除派的思想出发点浅陋、可笑:他们就像鲁迅先生形容的一样,“一把火烧掉大宅子”,没有“拿来”,没有“挑选”,只是“大方”而粗鲁、愚蠢地毁掉;同样可笑的是他们的鼠目寸光,拆墙是为了取砖,还可以取得地皮……但是,城墙的存在价值远远大于其被拆除所带来的薄利。为此,梁思成先生从城墙的种种现代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充分阐述了保存城墙的理由。可见,对于北京城墙的拆与不拆这个话题,涉及的面较大,关联的因素众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需要做出通盘考虑和保留之后的统筹维护等事宜。在文章中,梁思成先生不仅阐述了北京旧城墙不可拆除的理由,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盏认识事物的理性明灯。
文本学习不仅需要掌握本文所写的内容,也需要由此引发一个后续的学习保障——明理。这个理首先是事物本身存现之理,正如事物是由分子构成一样,每一件事物的存现都有必然的缘由,为此,教师自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明理行为,让其全面分析每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能仅从主观或客观方面进行分析。而且,单从主、客观的某一个层面来讲,它们的构成往往也不是单一的,有时包含多方面的元素。如果明晰了事物的复杂性,对事物的认识就具有了一个良性的开端,可以为后续的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性建构,预见事物的可变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理性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乃至会出现反复的过程,需要像建构知识树一样不断完善其理性品质。如果说对事物全面性的认知属于一个平面、静态性质的活动,那么完善理性品质还需要一个立体、动态的建构。
依然以梁思成先生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为例,这里面融注着与上文论及的全面性完全不同的理性光芒。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多向比较思维:一是本国的比较。例如对城墙是封建遗迹论调的批判,作者就引进了故宫,故宫以前也为封建帝王所用,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封建遗迹,不过它现在成为普通百姓的博物院,因为它虽然是为封建帝王所用,但实为古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为此,在本国视域之内的比较中,城墙为封建遗迹的观点自然难以立脚。二是与外国的比较,作者以18世纪、19世纪欧美大都市城市的建设为例,凸显其交通的拥挤、人口的密集,继而得出结论: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需要对园林地带进行隔离,需要发挥城墙的隔离作用。于是,经由多向度的比较,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更加明晰,也因此接受其观点——这就是理性的功用。实际上,在这些比较中,已经隐含了一个发展性说理:对于现在的城墙,需要保留,它会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仔细研习文本,我们还可以发现作者开展了一些理性的预见。例如,他认为可以拆除环城铁路,将这块地带改造成“绿带”公园,护城河,城墙上面可以为市民休闲提供便利,城楼角楼也可以加以利用,城墙还可以为国防建设立功等等。通过种种预设,作者让文本的受众自觉地对城墙保留的美好前景展开期待,继而在这些并非天方夜谭的假设性说理中发现变化、接受变化,认可其保留城墙的观点。
由于中学生对事物动态预见的能力相对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起广博的知识储备,借助经典作品内含的推理事例和方法,在形式多样的“实战”中渐次提升学生的预见能力。
三、致用提能,扩大视域的开放性
理性能力是靠实践来检验的,也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为此,意欲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教师必须选准训练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式的“操练”。
很明显,这个“操练”是将课文文本阅读排除在外的,或者说不能是完全以它为载体的理性解读。当然,可以以文本为引子甚或是模板,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学完《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之后,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性的说理训练,就中学生要不要用手机或能不能恋爱等话题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说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发展性等角度进行多层级讨论。先是学生自己形成一个说理的基本思路,然后在小组之内交流各自的理由,最后在全班范围内开展针对不同观点的陈述。毫无疑问,培养理性品质的途径众多,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论辩,既可以有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等内容的古典论题,也可以有关于VR购物能否代替实体店购物的现代论题,让学生既要关注古典文化,也要学会关注当代文明,既能增加见识,又能增强论辩能力,使得学生在论辩中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在提升学生理性品质的同时,为了突出实用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作文,开展说理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主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是立论,也可以是驳论。在说理过程中,必须注意观点的全面、准确,能用发展的眼光聚焦和解决现实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开阔视野显得尤为重要,摆脱“三点一线”式学习的束缚,做到古今中外的知识与生活全涉猎,书本内外的天地都关心,努力遨游其中。有了这样的学习,培养出的学生真的值得期待。
对于课文学习,不少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逛一圈”,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习惯。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果断地打破这种平静,引导学生关注理性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6,(28).
[2] 张磊.引入有“度”,方能彰显课堂教学大智慧——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材料引入的思考和建议[J].语文知识,2016,(9).
作者简介:王春建(1981— ),男,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