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战略水道,对中国的意义重大。但是不应该过分强调马六甲能源困局,在和平时期对中国海上能源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海盗和恐怖主义袭击和海上交通事故。中国应该加强同别国的沟通与合作,消除误解。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 能源安全 沟通合作
一、马六甲海峡概况
马六甲海峡处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全长约800公里,西北口宽370千米,东南口宽37千米。水深为25-115米,主航道偏东北向,宽度只有2.7-3.6公里的海面可通过25万吨左右的巨轮。
二、马六甲海峡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对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影响
由于资源稀缺,各大国都重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与争夺,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大,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来自中东,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运输为主,约占90%,其中油轮的80%经过马六甲海峡。由于这些地区政治不稳定,直接影响到石油进口的安全性,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马六甲困局”一直是国内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认为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将导致在危机或冲突时对手(主要是美国)对马六甲海峡进行封锁,容易陷入能源安全困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赵云成表示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威胁到中国的石油供应。他的结论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验证,马六甲困境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点。胡主席暗示很多大国正在控制或者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来扩大其影响。 尽管“马六甲困局”对中国海上能源运输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事实上,在和平时期,对中国海上能源运输造成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大国的遏制,而是来自恐怖主义和海盗的侵袭。
1、中国与美国
和平时期,任何国家都有权利通过任何咽喉通道。有两种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特殊时期”,一是中国直接卷入与一国或多国战争,二是与中国无关的地区冲突或战争。后一种情况中国可以通过外交斡旋等手段,最大限度上避免中国船只受到影响。前一种情况,则要看中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合作带来的利益大于敌对带来的利益。在相互依存越来越深的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很大程度上形成利益相关体,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核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国战争变得不可想象。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已经成为两国之间的共识。据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2007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美实施“出口倍增”计划的重要海外市场。2011年美对华投资合同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9.7%。截至2011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6.1万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1623亿美元,实际投入676亿美元。目前,美国仍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2011年,中国企业在美累计直接投资为60亿美元,投资范围涉及工业、农业、科技、金融和工程承包等广泛领域。1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美国政府和人民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中美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都希望油价的稳定和持续稳定的供应,世界石油市场的任何地方中断将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和供应的稳定,威胁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情况下,美国也不能避免。无论是两国石油领域的冲突,还是石油的短缺导致中国经济的衰退,最终美国也会受连累。从这一层面上看,美国对中国进行能源封锁是不现实的。
虽然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很强,但是要全面实行对中国的封锁也是不可能的。正如美国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研究员彼得·凡多兰所指出,“要实施大规模的石油禁运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派遣极其庞大的海军到漫长的中国海岸,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2
2、非传统安全因素与马六甲海峡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政府拥有充分的理由关注的安全和通畅,除去一些自然因素,对海上交通线(SLOC)的影响外。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海盗威胁,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沿岸国家,加强巡逻减少海盗袭击次数。尽管袭击次数有所减少,但是很难被彻底清除。
这些地区是中国绝大部分进口能源必经之地。面对这样的威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马六甲海峡的多边机制建设,比如提供巡逻设施,资金上予以支持等等手段,协助解决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威胁。
海上恐怖主义是另一个对中国海上运输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对于海上恐怖主义对运输水道安全的严重性估计有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美国新加坡等国强调马六甲海峡在恐怖组织袭击下的脆弱性,它们宣称从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对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有重大威胁;另一方面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倾向于某些大国借口恐怖主义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如印度尼西亚海军司令Admiral Bernard Kent Sondakh在采访中说到,包括美国在内对马六甲水道很关注的原因是它为一个经济战略水道而不是对恐怖主义的担心。1但是中国担心恐怖主义以船只为袭击对象同时美国控制水道表示担忧。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海上石油资源运输的事故频率也越来越大。海上事故往往是由天气变化和地形因素导致的。近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18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就多达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马六甲海峡变得愈加狭窄了,从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马六甲海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况经常改变,更增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2
三、替代路线
从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去看,马六甲海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重要的战略水道,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在内的大国越来越多的使用马六甲海峡。在此种情况下,在出现安全问题或航运饱和的状态下,马六甲海峡并非不可替代。 中国积极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措施包括寻找其他的能源运输路线与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利用很多能源公司存在资金流动性瓶颈困难下,许多产油国寻求外国政府投资。现在设想或在建的几条海上和陆上运输路线包括:从缅甸到昆明的输油路线;从巴基斯坦瓜达尔(Gwadar)经新疆至上海的输油路线;从伊朗开始经巴基斯坦和印度至中国是我输油路线;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陆上输油管道;中俄陆上输油管道。这些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要客服巨大的技术障碍和过高的投资,并且有些建设项目可能还有政治上的阻碍。
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以及位于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龙目海峡是较为理想的替代路线。至于运输费用,采用更大型的巨轮进行运输,即使在航线延长的情况下,单位成本增加额是很有限的。虽然现在这两处海峡在航运管理方面还没有建成,但是当马六甲海峡出现问题导致航行成本和安全风险增加时,上述问题可以期待解决。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能力仅限于25万吨级以下的油轮通过,当更大型的油轮通过时必须绕行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证明马六甲海峡的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更大型的油轮绕行来解决。如果马六甲海峡的通行成本增加,则替代航线的经济可行性也将越来越大。
四、未来趋势
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度以及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由于每个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其态度也有所不同。每个国家的政策不同导致其他国家的战略误判,会增加马六甲海峡的不安全困境。中国不能一味的追求军事力量的增长,虽然发展海军无可厚非,但它不仅无法解决和平时期海上运输的安全,而且会增加诸多国家对中国的担忧。美国近来重返亚太的战略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还有个问题是中国海军的实力近来增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与美国相匹敌的。中国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打击海盗和恐怖主义以及预防海上交通事故上。为了减少相互猜忌,消除误解,相关国家应该加强战略沟通和对话,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误判,同时加强在马六甲海峡的合作,包括资金的和设备的供给,改善通航环境,还应该研究替代航道的可行性。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想更多的承担国际责任并且愿意加强与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的合作以确保其畅通。例如中国政府签署了打击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的区域性合作协议(ReCAAP),这是中国第一个政府间的促进合作的协议。非传统安全问题和海洋污染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越来越显现,而中国将扮演更加活跃的角色。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 能源安全 沟通合作
一、马六甲海峡概况
马六甲海峡处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全长约800公里,西北口宽370千米,东南口宽37千米。水深为25-115米,主航道偏东北向,宽度只有2.7-3.6公里的海面可通过25万吨左右的巨轮。
二、马六甲海峡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对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影响
由于资源稀缺,各大国都重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与争夺,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大,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来自中东,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运输为主,约占90%,其中油轮的80%经过马六甲海峡。由于这些地区政治不稳定,直接影响到石油进口的安全性,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马六甲困局”一直是国内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认为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将导致在危机或冲突时对手(主要是美国)对马六甲海峡进行封锁,容易陷入能源安全困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赵云成表示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威胁到中国的石油供应。他的结论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验证,马六甲困境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点。胡主席暗示很多大国正在控制或者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来扩大其影响。 尽管“马六甲困局”对中国海上能源运输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事实上,在和平时期,对中国海上能源运输造成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大国的遏制,而是来自恐怖主义和海盗的侵袭。
1、中国与美国
和平时期,任何国家都有权利通过任何咽喉通道。有两种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特殊时期”,一是中国直接卷入与一国或多国战争,二是与中国无关的地区冲突或战争。后一种情况中国可以通过外交斡旋等手段,最大限度上避免中国船只受到影响。前一种情况,则要看中国卷入战争的可能性。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合作带来的利益大于敌对带来的利益。在相互依存越来越深的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很大程度上形成利益相关体,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核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国战争变得不可想象。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已经成为两国之间的共识。据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2007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也是美实施“出口倍增”计划的重要海外市场。2011年美对华投资合同额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9.7%。截至2011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6.1万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1623亿美元,实际投入676亿美元。目前,美国仍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2011年,中国企业在美累计直接投资为60亿美元,投资范围涉及工业、农业、科技、金融和工程承包等广泛领域。1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美国政府和人民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中美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都希望油价的稳定和持续稳定的供应,世界石油市场的任何地方中断将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和供应的稳定,威胁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情况下,美国也不能避免。无论是两国石油领域的冲突,还是石油的短缺导致中国经济的衰退,最终美国也会受连累。从这一层面上看,美国对中国进行能源封锁是不现实的。
虽然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很强,但是要全面实行对中国的封锁也是不可能的。正如美国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研究员彼得·凡多兰所指出,“要实施大规模的石油禁运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派遣极其庞大的海军到漫长的中国海岸,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2
2、非传统安全因素与马六甲海峡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政府拥有充分的理由关注的安全和通畅,除去一些自然因素,对海上交通线(SLOC)的影响外。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海盗威胁,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沿岸国家,加强巡逻减少海盗袭击次数。尽管袭击次数有所减少,但是很难被彻底清除。
这些地区是中国绝大部分进口能源必经之地。面对这样的威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马六甲海峡的多边机制建设,比如提供巡逻设施,资金上予以支持等等手段,协助解决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威胁。
海上恐怖主义是另一个对中国海上运输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对于海上恐怖主义对运输水道安全的严重性估计有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是美国新加坡等国强调马六甲海峡在恐怖组织袭击下的脆弱性,它们宣称从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对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有重大威胁;另一方面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倾向于某些大国借口恐怖主义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如印度尼西亚海军司令Admiral Bernard Kent Sondakh在采访中说到,包括美国在内对马六甲水道很关注的原因是它为一个经济战略水道而不是对恐怖主义的担心。1但是中国担心恐怖主义以船只为袭击对象同时美国控制水道表示担忧。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海上石油资源运输的事故频率也越来越大。海上事故往往是由天气变化和地形因素导致的。近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18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就多达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马六甲海峡变得愈加狭窄了,从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马六甲海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况经常改变,更增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2
三、替代路线
从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去看,马六甲海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重要的战略水道,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在内的大国越来越多的使用马六甲海峡。在此种情况下,在出现安全问题或航运饱和的状态下,马六甲海峡并非不可替代。 中国积极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措施包括寻找其他的能源运输路线与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北京利用很多能源公司存在资金流动性瓶颈困难下,许多产油国寻求外国政府投资。现在设想或在建的几条海上和陆上运输路线包括:从缅甸到昆明的输油路线;从巴基斯坦瓜达尔(Gwadar)经新疆至上海的输油路线;从伊朗开始经巴基斯坦和印度至中国是我输油路线;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陆上输油管道;中俄陆上输油管道。这些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要客服巨大的技术障碍和过高的投资,并且有些建设项目可能还有政治上的阻碍。
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以及位于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龙目海峡是较为理想的替代路线。至于运输费用,采用更大型的巨轮进行运输,即使在航线延长的情况下,单位成本增加额是很有限的。虽然现在这两处海峡在航运管理方面还没有建成,但是当马六甲海峡出现问题导致航行成本和安全风险增加时,上述问题可以期待解决。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能力仅限于25万吨级以下的油轮通过,当更大型的油轮通过时必须绕行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证明马六甲海峡的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更大型的油轮绕行来解决。如果马六甲海峡的通行成本增加,则替代航线的经济可行性也将越来越大。
四、未来趋势
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度以及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由于每个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其态度也有所不同。每个国家的政策不同导致其他国家的战略误判,会增加马六甲海峡的不安全困境。中国不能一味的追求军事力量的增长,虽然发展海军无可厚非,但它不仅无法解决和平时期海上运输的安全,而且会增加诸多国家对中国的担忧。美国近来重返亚太的战略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还有个问题是中国海军的实力近来增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与美国相匹敌的。中国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打击海盗和恐怖主义以及预防海上交通事故上。为了减少相互猜忌,消除误解,相关国家应该加强战略沟通和对话,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误判,同时加强在马六甲海峡的合作,包括资金的和设备的供给,改善通航环境,还应该研究替代航道的可行性。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想更多的承担国际责任并且愿意加强与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的合作以确保其畅通。例如中国政府签署了打击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的区域性合作协议(ReCAAP),这是中国第一个政府间的促进合作的协议。非传统安全问题和海洋污染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越来越显现,而中国将扮演更加活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