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序言里曾经指出:“《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安特莱夫的艺术风格有着什么特点?它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安特莱夫和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又有什么不同?思考并解答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药》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阴冷;鬼气;艺术风格
鲁迅在1919年4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这篇作品由于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鲁迅对伟大的五四文化革命的一份丰厚的献礼。同时,《药》又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它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为读者提供了一面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的镜子;而作品在主题思想的提炼、典型形象的创造和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所显示的鲜明特色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序言里曾经指出:“《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1935年11月16日他在致青年女作家肖红的信中谈到小说《生死场》中的农村妇女老王婆的形象塑造时,又一次谈到《药》在艺术上受到安特莱夫影响的问题。他说:“至于老王婆,我却不觉得怎么鬼气,这样的人物,南方的乡下也常有的。安特莱夫的小说,还要写得怕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比王婆鬼气。”安特莱夫的艺术风格有着什么特点?它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安特莱夫和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又有什么不同?探索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药》的艺术特色,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学习鲁迅在艺术借鉴方面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俄国作家安特莱夫是鲁迅青年时代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鲁迅称他为“二十世纪初俄国有名的著作者”,并曾亲自翻译过他的《默》《谩》《黯淡的烟霭里》《书籍》等短篇小说。因此,鲁迅在开始小说创作的时候,在某些作品里受到安特莱夫艺术上的一些影响是完全可能的,短篇小说《药》结束时的艺术处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鲁迅曾说,安特莱夫的作品,“神秘幽深,自成一家”(《域外小说集·杂识》)。他在谈到《药》受到的影响时所说的“鬼气”“阴冷”,也正是对安特莱夫这种“神秘幽深”的艺术风格的比较通俗的表述。当然,安特莱夫的创作比较多,在不同的作品中也曾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格调,但是,就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如中篇小说《红笑》、《七个绞死的人》以及鲁迅亲自翻译的短篇小说《默》、《黯淡的烟霭里》等来看,鲁迅所概括的“神秘幽深”,或者“鬼气”“阴冷”,的确能够代表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在安特莱夫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在作者面前经受着令人战栗的严格的灵魂的审问,作者这样刻画人物,就使他的作品涂抹着一层令人窒息的神秘的色彩。例如,在《七个绞死的人》里,安特莱夫着意描写了几个死囚站在绞架面前,有的还在相互表白爱情,有的还在彼此介绍朋友,有的还在接吻拥抱,互道“再会”,少女缪瑟亚在走上绞架时,由于习惯,甚至还微微撩起了她的裙缘。在这里,作者把死亡的气氛渲染得如此浓烈,使读者简直要感到透不过气来。这种弥漫在作品里的忧郁、恐怖的气氛,是形成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作品情节的悲剧性质,人物内心的烦闷和生活的暗淡,以及忧郁恐怖的艺术气氛,这就构成了安特莱夫“神秘幽深”的艺术风格。
在我们简略地考察了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以后,再来研究《药》里的“清明上坟”的场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受到安特莱夫影响的痕迹。《药》结束部分的阴冷和鬼气同样也是从它的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气氛渲染这几个方面透露出来的。《药》的情节发展到第四部分,是华大妈和夏四奶奶这两个老妇人在清明节到西关外各为自己的儿子上坟,不是年轻人纪念年老的死者,而是两个老人为两个年轻的孩子来上坟,而且这两个素不相识而命运相似的孤独的老妇人还在荒凉的坟地上相互扶持相互安慰,这样的情节安排,其深刻的悲剧性质是十分明显的。鲁迅对《药》结尾处出场的这两个人物,着重表现的也是她们生活的暗淡和内心的痛苦。作品里所描绘的坟场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层层迭迭的坟墓,那在寒冷中零星开放着的青白小花,那草根还未全合的新坟上露出的一块块黄土,那有如铜丝支支直立的枯草,那在死一般的寂静中缩着头、铁铸一般站在柯枝上的乌鸦,这一切为坟场渲染了一种何等凄凉和忧郁的气氛。从《药》结束部分在情节、人物、气氛等方面所呈现的这些艺术特色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它像鲁迅自己一再说明的那样,的确比较明显地留存着安特莱夫的艺术影响。
但是,如果把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理解成为《药》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那就是错误的。应该指出,《药》的艺术风格是根本不同于安特莱夫的风格的。鲁迅明确地指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这就是说,安特莱夫的影响,不是对整个作品而言,而是仅仅指作品的“收束”这一局部。作品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神秘幽深,阴冷鬼气,这是笼罩着安特莱夫整个作品内容的艺术色调,是回荡于作品始终的基本旋律,它是安特莱夫竭力追求的一种艺术风格。人们从安特莱夫的作品里,看不到理想的亮光,倾听不到鼓舞人心的歌声。而《药》则不是这样。鲁迅只是在作品的第四部分,在描绘坟地这一特定的场景时借用了安特莱夫的某些艺术手法,而在其他篇幅里,例如作品的第三部分,作者用明亮的艺术光束照射出来的夏瑜英勇斗争的场面,为整个作品奏出了何等悲壮的旋律;就以结束部分来说,阴冷鬼气也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在作者笔下,坟场上凄凉的气氛也是为了反衬和突出那在夏瑜坟顶上出现的象征着革命后继有人的光芒四射的花环,它使作品闪耀着理想的亮色。因此,在《药》里虽然有“阴冷”,却更有滚烫的革命热情,虽有“鬼气”,却更有理想的亮光,它具有一种和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根本不同的沉郁热烈的艺术风格。
鲁迅和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根本不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安特莱夫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却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因而他的思想充满着悲观主义。正如鲁迅所指出,安特莱夫“全然是一个绝望厌世的作家。他那思想的根柢是:一、人生是可怕的(对于人生的悲观);二、理性是虚妄的(对于思想的悲观);三、黑暗是有大威力的(对于道德的悲观)”(1925年9月30日致许钦文信)。与此相联系,他的艺术观就“很有象征印象气息”。他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绝望厌世的悲观主义思想和象征印象的艺术观的反映。而鲁迅则不同,他站在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立场上,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执著现实战斗,对未来充满信心,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他自觉地“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自选集·自序》)。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里,为我们的祖国奉献出像《药》、《狂人日记》这样一些焕发着强烈时代精神、洋溢着乐观主义情绪的优秀艺术作品来。
【关键词】阴冷;鬼气;艺术风格
鲁迅在1919年4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这篇作品由于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鲁迅对伟大的五四文化革命的一份丰厚的献礼。同时,《药》又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它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为读者提供了一面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的镜子;而作品在主题思想的提炼、典型形象的创造和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所显示的鲜明特色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序言里曾经指出:“《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1935年11月16日他在致青年女作家肖红的信中谈到小说《生死场》中的农村妇女老王婆的形象塑造时,又一次谈到《药》在艺术上受到安特莱夫影响的问题。他说:“至于老王婆,我却不觉得怎么鬼气,这样的人物,南方的乡下也常有的。安特莱夫的小说,还要写得怕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比王婆鬼气。”安特莱夫的艺术风格有着什么特点?它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安特莱夫和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又有什么不同?探索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药》的艺术特色,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学习鲁迅在艺术借鉴方面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俄国作家安特莱夫是鲁迅青年时代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鲁迅称他为“二十世纪初俄国有名的著作者”,并曾亲自翻译过他的《默》《谩》《黯淡的烟霭里》《书籍》等短篇小说。因此,鲁迅在开始小说创作的时候,在某些作品里受到安特莱夫艺术上的一些影响是完全可能的,短篇小说《药》结束时的艺术处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鲁迅曾说,安特莱夫的作品,“神秘幽深,自成一家”(《域外小说集·杂识》)。他在谈到《药》受到的影响时所说的“鬼气”“阴冷”,也正是对安特莱夫这种“神秘幽深”的艺术风格的比较通俗的表述。当然,安特莱夫的创作比较多,在不同的作品中也曾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格调,但是,就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如中篇小说《红笑》、《七个绞死的人》以及鲁迅亲自翻译的短篇小说《默》、《黯淡的烟霭里》等来看,鲁迅所概括的“神秘幽深”,或者“鬼气”“阴冷”,的确能够代表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在安特莱夫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在作者面前经受着令人战栗的严格的灵魂的审问,作者这样刻画人物,就使他的作品涂抹着一层令人窒息的神秘的色彩。例如,在《七个绞死的人》里,安特莱夫着意描写了几个死囚站在绞架面前,有的还在相互表白爱情,有的还在彼此介绍朋友,有的还在接吻拥抱,互道“再会”,少女缪瑟亚在走上绞架时,由于习惯,甚至还微微撩起了她的裙缘。在这里,作者把死亡的气氛渲染得如此浓烈,使读者简直要感到透不过气来。这种弥漫在作品里的忧郁、恐怖的气氛,是形成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作品情节的悲剧性质,人物内心的烦闷和生活的暗淡,以及忧郁恐怖的艺术气氛,这就构成了安特莱夫“神秘幽深”的艺术风格。
在我们简略地考察了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以后,再来研究《药》里的“清明上坟”的场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受到安特莱夫影响的痕迹。《药》结束部分的阴冷和鬼气同样也是从它的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气氛渲染这几个方面透露出来的。《药》的情节发展到第四部分,是华大妈和夏四奶奶这两个老妇人在清明节到西关外各为自己的儿子上坟,不是年轻人纪念年老的死者,而是两个老人为两个年轻的孩子来上坟,而且这两个素不相识而命运相似的孤独的老妇人还在荒凉的坟地上相互扶持相互安慰,这样的情节安排,其深刻的悲剧性质是十分明显的。鲁迅对《药》结尾处出场的这两个人物,着重表现的也是她们生活的暗淡和内心的痛苦。作品里所描绘的坟场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层层迭迭的坟墓,那在寒冷中零星开放着的青白小花,那草根还未全合的新坟上露出的一块块黄土,那有如铜丝支支直立的枯草,那在死一般的寂静中缩着头、铁铸一般站在柯枝上的乌鸦,这一切为坟场渲染了一种何等凄凉和忧郁的气氛。从《药》结束部分在情节、人物、气氛等方面所呈现的这些艺术特色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它像鲁迅自己一再说明的那样,的确比较明显地留存着安特莱夫的艺术影响。
但是,如果把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理解成为《药》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那就是错误的。应该指出,《药》的艺术风格是根本不同于安特莱夫的风格的。鲁迅明确地指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这就是说,安特莱夫的影响,不是对整个作品而言,而是仅仅指作品的“收束”这一局部。作品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神秘幽深,阴冷鬼气,这是笼罩着安特莱夫整个作品内容的艺术色调,是回荡于作品始终的基本旋律,它是安特莱夫竭力追求的一种艺术风格。人们从安特莱夫的作品里,看不到理想的亮光,倾听不到鼓舞人心的歌声。而《药》则不是这样。鲁迅只是在作品的第四部分,在描绘坟地这一特定的场景时借用了安特莱夫的某些艺术手法,而在其他篇幅里,例如作品的第三部分,作者用明亮的艺术光束照射出来的夏瑜英勇斗争的场面,为整个作品奏出了何等悲壮的旋律;就以结束部分来说,阴冷鬼气也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在作者笔下,坟场上凄凉的气氛也是为了反衬和突出那在夏瑜坟顶上出现的象征着革命后继有人的光芒四射的花环,它使作品闪耀着理想的亮色。因此,在《药》里虽然有“阴冷”,却更有滚烫的革命热情,虽有“鬼气”,却更有理想的亮光,它具有一种和安特莱夫的“神秘幽深”根本不同的沉郁热烈的艺术风格。
鲁迅和安特莱夫艺术风格的根本不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安特莱夫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却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因而他的思想充满着悲观主义。正如鲁迅所指出,安特莱夫“全然是一个绝望厌世的作家。他那思想的根柢是:一、人生是可怕的(对于人生的悲观);二、理性是虚妄的(对于思想的悲观);三、黑暗是有大威力的(对于道德的悲观)”(1925年9月30日致许钦文信)。与此相联系,他的艺术观就“很有象征印象气息”。他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绝望厌世的悲观主义思想和象征印象的艺术观的反映。而鲁迅则不同,他站在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立场上,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执著现实战斗,对未来充满信心,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他自觉地“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自选集·自序》)。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在风雨如磐的苦难岁月里,为我们的祖国奉献出像《药》、《狂人日记》这样一些焕发着强烈时代精神、洋溢着乐观主义情绪的优秀艺术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