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设计解决大问题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d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小学生理解、抽象和解决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面对一大群不到八岁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给他们讲数的“和倍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打个比方,还没来得及说清楚比方与主题的关系,他们却陷进比方里出不来;不打比方吧,他们面对陌生的数学主题,怎么也抽象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三(2)班教学时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道习题:“一套衣服共456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倍多6元。这套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各多少钱?”大多数学生怎么也理不清“上衣和裤子价格的相互关系”。怎么办啊?我们设计了一个图解法,用黑板上的线段来替代衣服的价钱,希望利用不同的线段长度,图解上衣与裤子价钱之间的关系,促进“几倍”到“几份”的转化。没想到,图解法不仅没能有效说明问题,倒引出好些学生问:“老师,衣服怎么变成线段了?”“上衣怎么比裤子长那些呢?”真让你啼笑皆非。
  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小家伙抽象出这种数量关系?经过思考,我们几乎同时想到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学生的思维不是陷进了上衣不能“线段化”的泥淖里去了吗,那我们就用多媒体的办法把他们捞出来。
  怎么捞?我们利用Flash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并在三(1)班的课堂上演示出来。
  1.画面上有一套衣服——上衣和裤子,在动画手段的帮助下,上衣和裤子渐渐合在一起演化为一条黑色的线段。
  2.紧接着,线段上方跳出了一个数字“456”(习题中衣服价格);当红色的“456”在线段上站稳后,它的旁边靠上了一个长度单位,蓝色的“厘米”。
  3.慢慢地,“厘米”闪动了几次,又在动画手段的推动下,逐渐演变成人民币单位的“元”。
  4.在黑色线段中,突然出现一个发亮的节点,把线段分为两截,长的这截线段上,有红色的文字指出,这就是上衣变成的;短的那截上,文字指出是裤子变成的。
  5.线段再闪动两次后,从节点那里突然断开,裤子变成的那截短线段,飞一样地下移到上衣变成的长线段下面,并且以左边为基准,两线对齐。
  6.两根线段在分别闪动了两次后,从短线段上复制出一条一模一样的短线段,作为“尺”,在长线段上量一次,多出的部分上面标出“6元”。结论是:“2次”还“多6元”。
  7.“2次还多6元”几个红字渐渐变成蓝色的“2倍多6元”。
  8.重复操作第6步。
  为了让学生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我们将“1—8”的操作又重复一遍。至此,学生已经完全从原来不懂比方的困境里爬了出来。数量关系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为了巩固上面所学,我们没有立刻进入解题程序,而是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为了巩固这难得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让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讨论5分钟,讨论题就是:把你看到的情景,结合题目说出来;看谁说得最好。
  通过学生们讨论之后发言,我们发现,他们已经理解了这种转换。此次用去12分钟,比在三(2)班教学时少用了7分钟,但是效果却好了很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图解法处理数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线段示意法处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但是,无论是图解法还是线段示意法,一开始学生都很难接受。为什么?因为它是“陌生”的,学生没有这种生活经验。不然,为什么在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学生会觉得“衣服”变成“线段”不可能呢?显然,图示法或者线段示意法这种抽象法,虽然在解决难点时可以发挥作用,可是,只有借助多媒体才能相得益彰,如虎添翼。
  我们又做了一个实验,在上面这道题里增加了一些无谓的文字,让它复杂化,“国庆节前夕,妈妈给爸爸买了一套衣服,一共花了456元,蓝色上衣的价钱是黑色裤子的2倍还要多出6元。妈妈问小军,这套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各花了多少钱?”如果在原来,学生大多是没有办法把这道题中数量关系化的,可是,当我们使用课件,运用图解法处理这样的问题后,48个学生中有42人很快就用线段画出了求解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迁移,“两支解放军部队抗洪抢险,一共修好堤坝456米,一排战士修堤的长度是二排的2倍还要多出6米。一排与二排各抢修了多少米?”学生笑了,这不一样吗?
  我们也笑了,是一样的。我们的迁移成功了。
  让学生从接触例题到学会并迁移,一共花去32分钟。要是没有多媒体的辅助,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吗?显然,多媒体有效地利用了直观图形手段,辅助了教学,从复杂的文字里,快速提取了隐藏的数量关系,并让它显性化了,不仅明晰了思路,而且抽象了一类习题的求解办法;避免了传统型错误“456÷2-6=222(元)”或“456÷3-6=146(元)”。要知道,这种传统错误,几乎年年不断,届届不少,顽强着哩。
  在低年级,让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时,例如“比( )多( )”、“比( )少( )”等问题一直是个教学难点,许多学生一看到“比( )多( )”就犯糊涂,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但是,当我们借助多媒体,应用图解法(线解法)后,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出错,而且教会了学生作图分析,迁移了所学。
  小设计,解决了大问题。
其他文献
在美国,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使用的主要媒体。据Kaiser家庭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费6.5小时在各种电子媒体上,其中消耗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当人们为下一代能掌握和使用新技术而高兴的同时,担心也随之而来。    家长的担忧    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家长们担心孩子会在网络世界惹上麻烦,特别是像MySpace.com这样的社交网站。  公众意识媒体的执行总裁詹姆士·斯特尔
主持人: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嘉宾:  黄利锋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蔡立铿 广东省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      提出问题:PPT中如何充分利用Flash  PowerPoint以其操作简便、容易上手的特点而深受教师喜爱,成为制作课件最常用到的工具。由于是Office办公组件之一,很多操作和使用方法可以从Word的体验中迁移而来,使用Word广泛的用户群也使得PowerPoint
概念与问题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社会实践中会产生巨大的数据,虽然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大约每18周翻1倍,其存储容量大约每9个月翻一番,但是生产或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迅速占满存储空间。这些数据就像一个宝藏,人们可以从中提取各种信息。面对庞杂的数据,数据挖掘(Data Mining)随之产生。所谓数据挖掘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将数据信息转化成为有价值的知识,涉及环境科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计算
编者按:当PS已成为大众处理图像的常用语、当图像处理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于教育教学、当教师及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日益精进、当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整体提升,有创意的“设计”已不可回避。本专栏将分10期,对Photoshop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做一梳理,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创意无法复制,但探索永无止境。  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编辑制作,其中图像素材的抠取和去背景操作是比较频繁的,这些工作大多是通过
有句从来不能苟同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可这句话一改,我倒有一些感触:“没有教不会的内容,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别误会,这不是说教师水平低不会教,而是说教师没喝够“一桶水”,所以倒不出“一杯水”。另一方面,责任更大的是“难写的教材”和“难写的课标”,导致了“不会教的老师”、“不会学的学生”。因此,从客观上找教材原因,提供少儿ICT教材,兴奋一下我们的思路;从主观上找原因,还要从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09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峰论坛”,于2009年11月21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首个关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高峰论坛,也是首个选择农村学校为会议场地的高峰论坛,因此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次论坛以“提升信息化领导力,促进教育创新与实践”为主题
年已近尾声,但听爆竹轰鸣依旧。夜空时而明亮,有几束烟花绽放。  入年以来,响彻文坛的“方韩之争”似乎愈演愈烈,没有让步罢手,唯有唇枪舌战,亦或“呸呸”有声,犹如年末时分,燃放不及的爆竹被一股脑地扔向天空,虽响彻天际却少了年的氛围。我无意评判这场关乎信任的争端,只想专心体味手中篇篇饱含创意的教学设计,谁想思绪却已飞入九霄云外,忍不住怀恋于烟花幻灭之间。  忆当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一、学习指南  ● 1.课题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枣核》。  ● 2.达成目标:  (1)通过网络搜索,了解萧乾及写作本文的背景资料。  (2)通过朗读课文,能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完成文章结构图。  (3)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并在对文本的诵读品味中,深入感受“旧时同窗”的思乡情怀、海外游子对故土的依恋。(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4)通过专题学习
摘要: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设计应遵循4个原则,即生本原则、科学原则、实效原则和创新原则。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为例,对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下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整合;原则;地理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必将会对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必将会成为未来学校的主流教学形态。在本文中,我们特别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和应用
我的学生我的班    小浩住在小山村里,家境贫寒。拥有一台计算机,是他不敢想的奢侈事。村小学里有几年前配置的十几台计算机,静静地“留守”在计算机教室里,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只因为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到了初中,小浩才真正接触了计算机,接触了信息技术课。但是,因为计算机数量有限,小浩只能与其他两位同学合用一台不能上网的计算机。因为自己的操作水平超低,小浩的信心严重不足,常常摸不到键盘。到初中毕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