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是个“大胃王”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路易十四自比“太阳王”,但他的食量比口气更大。
  孩童时代,他就对吃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成年后,为了保持体力日理万机,更需要大量食物进补。《法国餐桌史》中记录了一份路易十四的午餐膳单,不仅菜式繁多,分量也相当惊人,普通人吃三天都绰绰有余。午餐已如此丰盛,却被称为“小食”,夜间十点开始的晚膳才是“大食”,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分量更是不用说。路易十四进晚膳时,还喜欢召集王室成员与大臣,边吃边议事,其间,他能把端上桌的食物全部吃完。
  据说路易十四死后,医生检查其肠胃,发现其胃纳约有常人的两倍大。时人当面恭维路易十四为“太阳王”,私下却戏称他为“大胃王”。
  不过,路易十四并非只是能吃,在日复一日的进膳中,他还积累了丰富的經验,进而制订了烦琐的宫廷用餐礼仪。这种礼仪一直沿用至今。
  程序繁琐的宫廷宴会,让参与的王公大臣吃出了身份,倍感荣幸,从而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和异心,又使受到招待的外国君主被法国的强盛所震慑。例如因“光荣革命”而被赶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当年曾到凡尔赛官做客。路易十四为他大摆宴席,华筵持续三天三夜,让詹姆士二世震惊不已,回想自己过去的“苦日子”,连连感叹之前的饭算是白吃了。法国的饮食外交从此蜚声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使用刀又是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流行的,但他拒绝使用刀叉,喜欢直接用手抓着吃,还要求与他共餐的人也如此。或许因为路易十四担心刀叉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所以在凡尔赛宫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刀叉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法国掀起了对饮食文化的狂热追捧,厨师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声望堪比艺术家;法国正统的烹饪技艺开始形成,从此和意大利分道扬镳;厨艺大赛发掘出一大批“厨星”。欧洲烹饪史上最传奇的厨师就出现在此时的法国,他就是大厨瓦特尔。
  一个贵族在自己的城堡中邀请路易十四赴宴,由瓦特尔主理膳食。他精心布置,摆出80桌豪华大宴、30台冷餐,金碟、银叉、水晶杯一应俱全,还精选出84名小提琴手在侧演奏。这场盛宴让路易十四在惊叹之下心生妒意,回到巴黎不久,就找借口监禁了那个贵族,独吞了他的财产。瓦尔特怕受牵连,连夜逃往英国。瓦特尔从英国返回时,恭德王子立即聘任他到香蒂丽的城堡担任主厨。有次,王子想举办盛宴以取悦路易十四,可怜的瓦特尔只好再度为路易十四效劳。忙中出错,在宴会开始的前一天,瓦特尔订的12车大西洋鲜鱼竟然只到了2车。瓦特尔害怕被降罪,抽出利剑,自尽身亡。他死后不久,剩下的10车鲜鱼就运到了。
  因为美食,还缔结了一段良缘。1615年,14岁的西班牙公主玛利亚·萨尔莎与路易十四订了婚约,以确保两国联盟的稳固。萨尔莎酷爱巧克力,将其作为信物送给路易十四。此后每逢重要年节,他们都互赠巧克力以示情意。萨尔莎说:
  “我此生只爱两样东西——我的丈夫路易十四和巧克力饮料。”这句名言传遍欧洲,法国情侣争相模仿,把互送巧克力作为传递心声的时尚行为,逐渐演变为习俗,延续至今。
  如今法国烹饪在西方餐饮界最具影响力,法国人优雅的就餐礼仪也成为典范,这都归功于“大胃王”路易十四。
  编辑/小荷
其他文献
正统六年(1441年)七月,大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改扩建。作为朝廷的脸面,朝廷投入巨资为这所大学修建馆舍,改善了办学条件。工程完工后,大太监王振奉命到学校視察,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大学校长的李时勉自然要全程接待陪同。  此时的王振恃宠而骄,权势倾天,换作其他人必定会趁机好好巴结一下王振。但李时勉是个例外。他不仅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对王振点头哈腰、极尽谄媚,反而连对王振的接待礼仪也简化了不少,他觉得与其在
一个人容易做到称赞朋友,却很难做到赞美对手。然而,世间偏有一种人能超越个人恩怨,体现出可敬的做人的格局。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时在北大英文系任教的叶公超将鲁迅所有的作品搜集起来,不眠不休地将它们读完,然后写了一篇名为《关于非战士的鲁迅》的长文,发表在某报刊上。  叶公超在文章中说:“我有时读他(鲁迅)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凖(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对
从地球的此端到彼端,从历史的昨天到今天,圣诞老人不会给每一个冰冷的枪口上挂上温暖的圣诞帽,但人们追求和平与幸福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哪怕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1899年圣诞节,在南非的布尔战争前线,与荷兰裔移民作战的英国士兵们用相片向远在欧洲的家人送去圣诞祝福。  1915年12月,在英国街头,一位从前线归来度假的士兵肩扛一棵枞树,手提马刀回家过圣诞节。  1914年圣诞节,英德大战中,暂时休
西夏第四任皇帝李乾顺的皇后耶律南仙出生于辽国的一个宗室家庭,是一位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的女子,李乾顺为了巩固与辽国的关系,曾多次向辽国请婚,希望辽主天祚帝将耶律南仙嫁给自己。最终在西夏使臣等人的劝说下,天祚帝答应了此桩婚事。  西夏崇宗贞观五年(1105年),天祚帝封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为后。贞观八年,耶律南仙生下一子,李乾顺非常高兴,并为儿子取名李仁爱,立为太子。当时的耶律南仙颇会处理西
关羽精通文韬武略,每次与敌交战,都是大胜而归。但一开始,关羽在战场上也有所担心,原来,当时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是赝品。  这天,关羽押运粮草来到一座山前,这里山势险峻,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通道,勉强可容一人通过。关羽一勒马缰,只听得山中“呜”地刮起一阵山风,战马都倒退了几步。众将士也未曾遇过这等场面,个个不寒而栗。  这时,山上又轰隆隆传来三声炮响,随着一阵骚动,一票人马拦住了关羽等人的去路。忽然,对
上海的花园式饭店—锦江饭店,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而锦江饭店的缔造者董竹君,曾经只不过是个青楼女子。  流落青楼  1900年,董竹君在一个贫寒家庭呱呱坠地,父亲靠拉黄包车为生,母亲给人帮佣贴补家用,一家人經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董竹君年幼的弟弟、妹妹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夭折。她13岁那年,父亲病重,一贫如洗的家庭变得步履维艰。万般无奈之下,家人将董竹君送到青楼卖唱,以
黛玉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一直是伤春悲秋、赢弱不堪的病态美女,实际上她也是一个颇有行政才干的女子。  宝玉生日,要行酒令,“众人有的说行这个令好,那个又说行那个令好”,莫衷一是。黛玉提议道:“不如拈成阄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说这个方法好。香菱射覆不中,史湘云悄悄拉香菱,教她说“药”字,黛玉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游戏小事也能见出黛玉的善于审时度势,了解大众的爱好,并能
台湾教授曾仕强曾在解读历史时发表过一段骇人的言论:“当你有个儿子,你不好好教他,你就是害自己全家;当你有个女儿,你不好好教她,你就是害别人全家!所以你和谁有仇,很简单,生个女儿,然后宠坏她,嫁给仇人的儿子,他全家就完了,你大仇就报了。”这段话一度在网上疯传,被很多人视为金句。  目测这一部分瞎起哄的人应该没好好读过《红楼梦》。  有什么新鲜的?这话贾政和王夫人聊天时早说过了,只不过不像曾教授那么直
南宋开禧年间,南宋朝廷组织军队北伐金朝,在两淮一带与金兵激战,结果大败而归。有一位叫王成的南宋士兵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一匹病马。王成看到它的时候,这匹马后背上站着一只老鹰,正把它啄得浑身是血。王成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而是上前赶走老鹰,带马回到了军队驻扎处。经过王成的精心照料,这匹马渐渐异常健壮,且对王成十分忠心,更是在之后的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次,王成随部队前去江西与发动叛乱的李元励作战,在途中
据《夷坚志》记载,南宋年间,陈晦叔任江西转运使,到任后,他便率一队人马驾一艘大船浩浩荡荡地去辖地四处巡察。经过吴城(今属江西九江市)的一座寺庙时,一队人马上岸进庙休息。陈晦叔见庙中所供神像残破不堪,寂寂无闻,就不大在意,态度倨傲,没有参拜进香,更没有供奉祭祀。  晚上,当他们登船准备继续前行时,江面上忽然风雨大作,掀起惊涛骇浪,两根桅杆都被折断了,船夫和军士们想尽千方百计才维持住大船的平衡,使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