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西方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品德课程就是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注重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这些能力就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在品德课程中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供几条粗浅的操作建议。
一、 引导学生由情感表达走向行为实践
从道德主体来说,主体品德的形成遵循着“知一情一意一行”这样一个顺序,一种品德的形成总是先有道德认识,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确立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后外在表现为道德行为。纵观很多的品德课堂,教师善于用感人的事迹促发学生情感的转变,当学生情意萌发时,却仅仅停留于学生对事件的判断与态度。而笔者以为,品德课堂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指导与引领。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后,请学生把想对普通劳动者说的内心话写在赞美卡上。我们的学生只会对这些劳动者大唱赞美之歌,只会用“美好”但不切实际的行动表达尊敬之意:当送水工送水上门时为他们递上毛巾与矿泉水;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让行人不要乱扔垃圾……反思课堂,学生的赞美之歌仅停留在事件态度,行为实践几乎为零,更没有真正外在于道德行为的表现。
良好的道德行为不仅是高尚的,还应该是确实可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引领与指导。如何改进类似的教学?我们是否可以把教学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各行各业对社会的贡献,为尊重埋下伏笔;第二环节,了解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的一日工作,感受他们的辛苦与伟大,为尊重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环节,如何尊重这些普通、平凡的劳动者,为尊重开启切实的指导。尤其要提示学生,如何用自己做得到的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学生思考与交流后总结:在司机打开公交车门时,对他们说声谢谢;遇上环卫工人报以真诚的微笑;在送水工卸水桶一刹那为他扶一把;自己不乱扔垃圾;向保安叔叔问好并说再见……真心的行为那怕再微小,也足以表达对这些劳动者的尊重。
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德育的关键,教学中只有将“学”和“做”有机结合并紧密统一,才能真正让学生在道德行为上有切实的转变。
二、指导学生在未知领域获得他人经验
杜威指出,人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之中,因而必然会去寻求安全。人寻求安全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乃是在情感和观念上改变自我,而第二种途径是通过行动改变世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未知,如何让这些未知变成学生的已知,为未来生活储备知识与经验,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这是需要教师思考与探索的。
(一)了解新知,为未来生活储备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五大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就是“我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对学生而言,有许多的生活领域是他们未经历过的,在自己未知领域中的基本自护自救能力只能通过学习交流,在他人经验、教训的分享中获得,从而转变为自己的已有知识,为未来生活储备经验。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最后一课《遇到危险我不慌》,教师通过课前调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把危险设定在走散(迷路)、被狗咬、游泳三部分内容。交流被狗咬的自护自救知识时,设计的问题是“哪些同学被狗咬过,当时怎么会被狗咬?”有过狗咬经历的学生就给其他同学很大的启发:和爷爷一起去打狗,惹怒了狗,反而被其咬伤;狗在吃食时,我去逗它,被它误以为抢食,被狗咬了;我去抱小狗狗的时候被母狗咬了一口;狗在交配的时候,我去踢了一脚……在同学们的经历分享中,大家都明白了什么情况下狗的兽性会大发,容易张嘴咬人,于是防止狗咬的妙招也就慢慢梳理出来。而这些同学也介绍了自己被狗咬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立即用肥皂清洗伤口,冲洗完伤口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教师就是采用分享本班学生的经验与教训,为全班同学储备了如何防止被狗咬及狗咬后的处理方法,非常成功。这样的新知学习,就是接受别人生活的间接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拓展生活,为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身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恼,品德课程珍爱家庭主题内容中涉及许多学生和父母、朋友交往相处的内容。这类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学习这类内容,教师应该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外延,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为他们的人生储备积极的生活经验。
现代社会倡导人性的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与家庭传统长者本位的基本思想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当观点、意见与家长相悖时,轻则沉默寡言,重则离家出走。如何通过品德课程学习,让学生体会天下父母亲的苦衷,把父母当作特别的朋友,更需要给予方法上的引导。
《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一,和父母意见分歧时,学会听听父母的意见,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再作决定;第二,遇到困难时,请求父母出谋划策,需要父母资金上援助,只要理由合理,学会沟通,父母一定会支持的;第三,遇上委屈和难过的事,向父母说说,不管父母懂不懂,他们一定是你忠实的听众;第四,即使犯再大的错误,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不要怕被父母责备。隐瞒父母,离家出走是最不理智、最错误的做法。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会遇上困难和挫折,相信在课堂上有了这样的引导,就一定让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上一臂之力。 三、帮助学生在已知领域求得更好发展
婴儿呱呱坠地之后,在家庭、社会的熏陶下逐渐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在未知领域求得已知,更要帮助学生在已知领域求得更好发展。
(一)意识——从朦胧走向清晰
意识是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本质、统帅、指挥者。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 不同的意识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教学更要让学生的意识由模糊走向清晰。
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应该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高于一切。在任何财产面前,生命是第一位的。
在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一课时,教材上不仅列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例,还有许多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条例上的内容进行剖析。“某学校附近的居民房着火了,火势凶猛。六(3)班的有些同学急着要去救火……”“学校附近一家网吧的老板为了赚钱,在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本网吧所有项目,均对在校学生优惠开放”……从一则发生火灾的事例中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危急情况发生,如果你遭遇到了,你该怎么处理?外出游玩中,小伙伴不慎掉入河中发生险情;玩耍中,遭遇电流袭击……你究竟是救还是不救?不断将学生生活中的两难问题暴露,继而引发深度思考,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反应,让学生保护生命意识不断清晰。
品德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而是要让书本的案例活起来,让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并指导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接受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如此,让学生过上更加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
(二)态度——从依从走向内化
态度,是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自己自觉的表现。
二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你真棒》一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将这种行为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有教师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教师出示班中某同学的优点,猜猜他(她)是谁?让学生意识到班里同学原来有那么多的优点,看来找优点不困难。2.用喜欢的方式夸夸同桌。聚焦对象,认真地找找对方的优点。引导学生只要用心找,每个人都有优点。3.发现班里同学的1个新优点。课后,教师还将这份作业落实于学生每天的实践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每天能用这样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大胆说出来。有了这样的引导,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一定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社会。那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快乐而健康的。
(三)行为——从无序走向规范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一定能带领学生从无序行为走向有意识的规范行为。
二年级上《秋天的保健》一课,秋天的特点是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原有不知觉的无序行为走向规范的有序行为呢?1.教师的指导要明确到位。根据秋天的天气特征如何穿衣最合理?秋天早晚气温低,要多穿一件。中午温度高,要及时脱下。所以最外面添加的衣服最好是能随时脱下的,不能是套衫,应该是方便脱穿的开衫。2.根据天气预报合理穿衣。教师可以出示今天的气温,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对同学进行观察,这样的气温,哪些同学穿着是比较合理的?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切实指导,学生不仅知道了秋天应如何穿衣,也教给了学生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课堂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儿童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慢慢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逐步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以此让他们过上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嘉兴教育学院
一、 引导学生由情感表达走向行为实践
从道德主体来说,主体品德的形成遵循着“知一情一意一行”这样一个顺序,一种品德的形成总是先有道德认识,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确立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后外在表现为道德行为。纵观很多的品德课堂,教师善于用感人的事迹促发学生情感的转变,当学生情意萌发时,却仅仅停留于学生对事件的判断与态度。而笔者以为,品德课堂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指导与引领。
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后,请学生把想对普通劳动者说的内心话写在赞美卡上。我们的学生只会对这些劳动者大唱赞美之歌,只会用“美好”但不切实际的行动表达尊敬之意:当送水工送水上门时为他们递上毛巾与矿泉水;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让行人不要乱扔垃圾……反思课堂,学生的赞美之歌仅停留在事件态度,行为实践几乎为零,更没有真正外在于道德行为的表现。
良好的道德行为不仅是高尚的,还应该是确实可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引领与指导。如何改进类似的教学?我们是否可以把教学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各行各业对社会的贡献,为尊重埋下伏笔;第二环节,了解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的一日工作,感受他们的辛苦与伟大,为尊重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三环节,如何尊重这些普通、平凡的劳动者,为尊重开启切实的指导。尤其要提示学生,如何用自己做得到的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学生思考与交流后总结:在司机打开公交车门时,对他们说声谢谢;遇上环卫工人报以真诚的微笑;在送水工卸水桶一刹那为他扶一把;自己不乱扔垃圾;向保安叔叔问好并说再见……真心的行为那怕再微小,也足以表达对这些劳动者的尊重。
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德育的关键,教学中只有将“学”和“做”有机结合并紧密统一,才能真正让学生在道德行为上有切实的转变。
二、指导学生在未知领域获得他人经验
杜威指出,人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之中,因而必然会去寻求安全。人寻求安全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乃是在情感和观念上改变自我,而第二种途径是通过行动改变世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未知,如何让这些未知变成学生的已知,为未来生活储备知识与经验,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这是需要教师思考与探索的。
(一)了解新知,为未来生活储备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五大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就是“我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对学生而言,有许多的生活领域是他们未经历过的,在自己未知领域中的基本自护自救能力只能通过学习交流,在他人经验、教训的分享中获得,从而转变为自己的已有知识,为未来生活储备经验。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最后一课《遇到危险我不慌》,教师通过课前调查,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把危险设定在走散(迷路)、被狗咬、游泳三部分内容。交流被狗咬的自护自救知识时,设计的问题是“哪些同学被狗咬过,当时怎么会被狗咬?”有过狗咬经历的学生就给其他同学很大的启发:和爷爷一起去打狗,惹怒了狗,反而被其咬伤;狗在吃食时,我去逗它,被它误以为抢食,被狗咬了;我去抱小狗狗的时候被母狗咬了一口;狗在交配的时候,我去踢了一脚……在同学们的经历分享中,大家都明白了什么情况下狗的兽性会大发,容易张嘴咬人,于是防止狗咬的妙招也就慢慢梳理出来。而这些同学也介绍了自己被狗咬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立即用肥皂清洗伤口,冲洗完伤口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教师就是采用分享本班学生的经验与教训,为全班同学储备了如何防止被狗咬及狗咬后的处理方法,非常成功。这样的新知学习,就是接受别人生活的间接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拓展生活,为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身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恼,品德课程珍爱家庭主题内容中涉及许多学生和父母、朋友交往相处的内容。这类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学习这类内容,教师应该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外延,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为他们的人生储备积极的生活经验。
现代社会倡导人性的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与家庭传统长者本位的基本思想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当观点、意见与家长相悖时,轻则沉默寡言,重则离家出走。如何通过品德课程学习,让学生体会天下父母亲的苦衷,把父母当作特别的朋友,更需要给予方法上的引导。
《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一,和父母意见分歧时,学会听听父母的意见,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再作决定;第二,遇到困难时,请求父母出谋划策,需要父母资金上援助,只要理由合理,学会沟通,父母一定会支持的;第三,遇上委屈和难过的事,向父母说说,不管父母懂不懂,他们一定是你忠实的听众;第四,即使犯再大的错误,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还有一条路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不要怕被父母责备。隐瞒父母,离家出走是最不理智、最错误的做法。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会遇上困难和挫折,相信在课堂上有了这样的引导,就一定让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正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上一臂之力。 三、帮助学生在已知领域求得更好发展
婴儿呱呱坠地之后,在家庭、社会的熏陶下逐渐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在未知领域求得已知,更要帮助学生在已知领域求得更好发展。
(一)意识——从朦胧走向清晰
意识是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本质、统帅、指挥者。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 不同的意识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教学更要让学生的意识由模糊走向清晰。
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应该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高于一切。在任何财产面前,生命是第一位的。
在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一课时,教材上不仅列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例,还有许多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条例上的内容进行剖析。“某学校附近的居民房着火了,火势凶猛。六(3)班的有些同学急着要去救火……”“学校附近一家网吧的老板为了赚钱,在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本网吧所有项目,均对在校学生优惠开放”……从一则发生火灾的事例中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危急情况发生,如果你遭遇到了,你该怎么处理?外出游玩中,小伙伴不慎掉入河中发生险情;玩耍中,遭遇电流袭击……你究竟是救还是不救?不断将学生生活中的两难问题暴露,继而引发深度思考,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反应,让学生保护生命意识不断清晰。
品德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而是要让书本的案例活起来,让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并指导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接受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如此,让学生过上更加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
(二)态度——从依从走向内化
态度,是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自己自觉的表现。
二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你真棒》一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将这种行为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有教师作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教师出示班中某同学的优点,猜猜他(她)是谁?让学生意识到班里同学原来有那么多的优点,看来找优点不困难。2.用喜欢的方式夸夸同桌。聚焦对象,认真地找找对方的优点。引导学生只要用心找,每个人都有优点。3.发现班里同学的1个新优点。课后,教师还将这份作业落实于学生每天的实践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每天能用这样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大胆说出来。有了这样的引导,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一定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社会。那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快乐而健康的。
(三)行为——从无序走向规范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一定能带领学生从无序行为走向有意识的规范行为。
二年级上《秋天的保健》一课,秋天的特点是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原有不知觉的无序行为走向规范的有序行为呢?1.教师的指导要明确到位。根据秋天的天气特征如何穿衣最合理?秋天早晚气温低,要多穿一件。中午温度高,要及时脱下。所以最外面添加的衣服最好是能随时脱下的,不能是套衫,应该是方便脱穿的开衫。2.根据天气预报合理穿衣。教师可以出示今天的气温,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对同学进行观察,这样的气温,哪些同学穿着是比较合理的?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切实指导,学生不仅知道了秋天应如何穿衣,也教给了学生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课堂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儿童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慢慢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逐步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以此让他们过上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嘉兴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