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同时,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为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把握形势,谋划新思路新举措
认清形势,是找准定位、谋划发展的关键。2013年,农村信用社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对资产质量的严重影响。因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企业资金会紧张,一些企业坏账率会攀升,一些企业会停产倒闭,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对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抢先谋划,确定好工作目标,找准工作着力点,把握好风险防控。特别要认真研究央行《中国农村金融金融服务报告》、银监会监管风险提示,制定好信贷政策,严把贷款投向,严防资金流向限控行业,严防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从源头上控制贷款风险;要密切关注行业、客户群体等系统性风险,仔细梳理,列出风险较大的企业和行业,列出参与高利贷的客户,制定退出计划和措施,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继续开展职工参与民间融资、非法集资行为大排查,严防案件发生。
二是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作为支农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村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变化对业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支农新要求新任务,尽快明确新思路新举措;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应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创新业务与服务,推动农村实现“四化二同步”,特别要适应城镇化建设,开办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大病医疗、子女上学等消费性贷款,积极引导信贷需求,为农民居民化创造条件。
改进绩效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绩效考核办法是指挥棒,是确保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农村信用社应通过改进绩效管理,促进全员树立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以稳步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为契机,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科学设定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改进绩效考评,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对基层信用社,探讨试行模拟利润考核,引导基层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的统一。
三是完善会计主管员、信贷主管员(专管员)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和履职考评制度,强化考核评价,将个人收入与风险管理情况相挂钩;探索试行等级柜员、等级客户经理、等级管理人员制度,建立催人奋进的人事管理机制,激发全员的创业精神、创新活力和劳动积极性。
四是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内部借款,清理应收账款;强化头寸和存放同业款项管理,适度参与票据业务、债券业务,灵活调整约期存款期限、品种和价格,提高收益率。五是借助银行化改革有利时机,以规范股金为手段,积极吸收优质股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改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问题和矛盾的根本出路。农村信用社应面对困难和压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自我超越中推动经营管理再上新水平、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资金组织力度,为增强支农能力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改进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方式方法,准确评定农户信用,正确甄别农户真实贷款需求,实现有效信贷需求的《贷款证》全覆盖。
三是加快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建设,完善定价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小微企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农民就近成为工人,推动城乡一体化。三是加强科技信息建设,在提升信用社管理水平的同时,继续实施“三大工程”,提高自助机具覆盖面和运行效率;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万里行活动,提高城镇居民对信用社服务与产品的认知度,增加离柜式业务量,增强综合经营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着力清收盘活,尽快铲除改革障碍
不良贷款占比高、拨备不足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主要瓶颈。农村信用社应把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压降。
一是强化非应计贷款动态监测,完善预警机制,确实解决好非应计贷款时点性反弹和前清后增问题。
二是加强清收队伍建设,健全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提高清收处置的效益和效率。
三是深入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活动,将表内外不良贷款及利息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笔逐户落实到人,明确清收责任和时限,加强督促调度。
四是采取“绩效挂钩,奖励清收;行政协调,协议清收;以物抵贷,变现清收;诉诸法律,依法清收”等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措并举,提高清收处置效果。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清收盘活手段,通过债务重组、异地执行、政府购买、打包置换等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六是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的合作,通过张贴布告和电视滚动播放等形式,对不良贷款的借款人予以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刑事拘留等手段,推进清收涉诉贷款的进度,力争在处置诉讼未结案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着力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实现经营目标、确保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构建环境,完善机制,精细控制,防范风险。
一是对现有制度进行汇总梳理,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二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要针对信用等级评定、贷前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明确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操作层面实现硬约束,全面规范信贷管理。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制定《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法人治理,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增加家庭成员担保等措施,加大对个人贷款的风险防控力度。
三是在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合规免责制度,确定合理的贷款损失率,对新增不良超过“容忍度”的,严格追究责任,予以通报批评;对因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造成贷款损失的,坚决严厉处罚;对因系统性风险、借款人意外或经营不善造成贷款损失的,可以免于追究。
四是开展信贷客户风险大扫描,发动信贷人员和信息协理员,尽快摸清客户的风险状况,有的放失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五是加强账户管理,持续推广支付密码。安装反洗钱系统、新一代贷款管理系统,完善风险识别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不断开展突击检查、录像检查和账户管理、银企对账、重要空白凭证、反洗钱、授权、大额资金汇划等专项检查,加强会计辅导,规范业务操作,全面防范操作风险。
加强合规管理,坚决防范案件发生
案件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应完善惩治、教育、监督、防范一体的案防机制,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落实合规管理措施,开展合规教育、警示教育和案防培训,提高全员合规意识和制度执行力。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加强信贷、财务、资产、科技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严防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传染渗透。落实案防责任,推行一岗双责,健全各条线案防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对各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的全覆盖控制。应用“工商E线通”系统,防范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验资业务风险;应用凭证管理系统,及时维护系统数据,切实提高凭证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业务线条预警系统,做好风险排查、预警提示、持续整改、跟踪评价,全面提升案件防控能力。强化违规台账的综合运用,定期分析违规问题分布、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的频率,解决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问题,切实提高案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干部交流“四项活动”,及时组织离岗、离职审计检查,加强内部监督。开展风险大排查,实现案件风险排查常态化。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科学安排审计项目,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以信贷、会计为重点,扎实开展审计检查,揭示问题,狠抓整改,彻底消除风险隐患,严防案件发生。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客户满意银行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农村信用社要牢记使命,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范畴,促进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不断组织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素质教育、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考试,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实现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双提高”。
四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全员道德素质,创建家庭更幸福、事业更兴旺、品格更高尚、企业更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前台为客户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管理为营销服务”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活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六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党团、工会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成效,打造体魄健壮、心理健康、精神饱满、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 。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同时,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成一流的金融机构为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科学把握形势,谋划新思路新举措
认清形势,是找准定位、谋划发展的关键。2013年,农村信用社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对资产质量的严重影响。因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企业资金会紧张,一些企业坏账率会攀升,一些企业会停产倒闭,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对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抢先谋划,确定好工作目标,找准工作着力点,把握好风险防控。特别要认真研究央行《中国农村金融金融服务报告》、银监会监管风险提示,制定好信贷政策,严把贷款投向,严防资金流向限控行业,严防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从源头上控制贷款风险;要密切关注行业、客户群体等系统性风险,仔细梳理,列出风险较大的企业和行业,列出参与高利贷的客户,制定退出计划和措施,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继续开展职工参与民间融资、非法集资行为大排查,严防案件发生。
二是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作为支农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农村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变化对业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支农新要求新任务,尽快明确新思路新举措;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应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创新业务与服务,推动农村实现“四化二同步”,特别要适应城镇化建设,开办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大病医疗、子女上学等消费性贷款,积极引导信贷需求,为农民居民化创造条件。
改进绩效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绩效考核办法是指挥棒,是确保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农村信用社应通过改进绩效管理,促进全员树立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以稳步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为契机,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科学设定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改进绩效考评,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对基层信用社,探讨试行模拟利润考核,引导基层信用社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的统一。
三是完善会计主管员、信贷主管员(专管员)管理考核办法,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和履职考评制度,强化考核评价,将个人收入与风险管理情况相挂钩;探索试行等级柜员、等级客户经理、等级管理人员制度,建立催人奋进的人事管理机制,激发全员的创业精神、创新活力和劳动积极性。
四是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内部借款,清理应收账款;强化头寸和存放同业款项管理,适度参与票据业务、债券业务,灵活调整约期存款期限、品种和价格,提高收益率。五是借助银行化改革有利时机,以规范股金为手段,积极吸收优质股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改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当前问题和矛盾的根本出路。农村信用社应面对困难和压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自我超越中推动经营管理再上新水平、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资金组织力度,为增强支农能力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改进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方式方法,准确评定农户信用,正确甄别农户真实贷款需求,实现有效信贷需求的《贷款证》全覆盖。
三是加快小微企业贷款中心建设,完善定价机制,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小微企业做强做大,让更多的农民就近成为工人,推动城乡一体化。三是加强科技信息建设,在提升信用社管理水平的同时,继续实施“三大工程”,提高自助机具覆盖面和运行效率;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万里行活动,提高城镇居民对信用社服务与产品的认知度,增加离柜式业务量,增强综合经营和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着力清收盘活,尽快铲除改革障碍
不良贷款占比高、拨备不足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主要瓶颈。农村信用社应把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压降。
一是强化非应计贷款动态监测,完善预警机制,确实解决好非应计贷款时点性反弹和前清后增问题。
二是加强清收队伍建设,健全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提高清收处置的效益和效率。
三是深入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活动,将表内外不良贷款及利息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笔逐户落实到人,明确清收责任和时限,加强督促调度。
四是采取“绩效挂钩,奖励清收;行政协调,协议清收;以物抵贷,变现清收;诉诸法律,依法清收”等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措并举,提高清收处置效果。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清收盘活手段,通过债务重组、异地执行、政府购买、打包置换等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六是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的合作,通过张贴布告和电视滚动播放等形式,对不良贷款的借款人予以曝光,通过社会舆论、刑事拘留等手段,推进清收涉诉贷款的进度,力争在处置诉讼未结案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着力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是实现经营目标、确保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构建环境,完善机制,精细控制,防范风险。
一是对现有制度进行汇总梳理,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二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要针对信用等级评定、贷前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明确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操作层面实现硬约束,全面规范信贷管理。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制定《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法人治理,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通过增加家庭成员担保等措施,加大对个人贷款的风险防控力度。
三是在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合规免责制度,确定合理的贷款损失率,对新增不良超过“容忍度”的,严格追究责任,予以通报批评;对因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造成贷款损失的,坚决严厉处罚;对因系统性风险、借款人意外或经营不善造成贷款损失的,可以免于追究。
四是开展信贷客户风险大扫描,发动信贷人员和信息协理员,尽快摸清客户的风险状况,有的放失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五是加强账户管理,持续推广支付密码。安装反洗钱系统、新一代贷款管理系统,完善风险识别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不断开展突击检查、录像检查和账户管理、银企对账、重要空白凭证、反洗钱、授权、大额资金汇划等专项检查,加强会计辅导,规范业务操作,全面防范操作风险。
加强合规管理,坚决防范案件发生
案件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应完善惩治、教育、监督、防范一体的案防机制,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落实合规管理措施,开展合规教育、警示教育和案防培训,提高全员合规意识和制度执行力。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加强信贷、财务、资产、科技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严防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传染渗透。落实案防责任,推行一岗双责,健全各条线案防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对各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的全覆盖控制。应用“工商E线通”系统,防范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验资业务风险;应用凭证管理系统,及时维护系统数据,切实提高凭证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业务线条预警系统,做好风险排查、预警提示、持续整改、跟踪评价,全面提升案件防控能力。强化违规台账的综合运用,定期分析违规问题分布、同质同类问题发生的频率,解决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问题,切实提高案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干部交流“四项活动”,及时组织离岗、离职审计检查,加强内部监督。开展风险大排查,实现案件风险排查常态化。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科学安排审计项目,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以信贷、会计为重点,扎实开展审计检查,揭示问题,狠抓整改,彻底消除风险隐患,严防案件发生。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客户满意银行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农村信用社要牢记使命,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范畴,促进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不断组织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素质教育、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考试,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实现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双提高”。
四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全员道德素质,创建家庭更幸福、事业更兴旺、品格更高尚、企业更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前台为客户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管理为营销服务”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活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六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党团、工会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成效,打造体魄健壮、心理健康、精神饱满、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 。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