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珍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块长方形的铜匾,这块看似普通的铜匾,却见证了共和国水电事业起步时期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948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座水电厂在沕沕水建立时,这块铜匾由朱德亲笔题词,赠送给这座点亮新中国黎明灯火的红色电力之源——沕沕水电厂。60年的岁月悄然而过,一些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然而记录着历史真实面貌的这件实物档案,却将当年那些红色的记忆永远保存了下来。
这块铜匾长56厘米,宽40厘米,四周装饰有黑色条纹边框。匾额正中,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镌刻着“边区创举”四个楷书大字,字体上方刻有镰刀斧头标记的图案,铜匾的两侧都有竖排文字,右侧文字是“沕沕水电厂落成纪念”,左边的落款刻有“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赠”字样,依次向左标有铜匾的形成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如今,留下沕沕水电厂创建历史印迹的这块铜匾,已成为那段记忆的守护者,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引领我们走进半个多世纪前的岁月,向我们讲述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7年4月中旬,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机关离开陕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开展党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战争正处在战略转移的关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兵工厂及各分厂从张家口陆续迁往平山县的北冶、木盘、罗汉坪等村庄。那时候兵工厂由于电力能源不足,武器弹药的生产全靠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很难满足前线战争的需要。同时,党中央即将迁往西柏坡,以此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也需要解决工作照明、发报、广播的电力问题,建设发电厂由此提上日程、并且刻不容缓。鉴于当时的形势,党中央委托中央工委在平山县尽快建造一个水力发电厂,并决定由朱德总司令主抓这项工作。经过慎重考虑,朱德总司令把水电厂选址的重任交给了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校。
接到任务后,校长黎亮带领由十几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秘密考察组,踏上艰辛的选址之旅。最初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他们先后考察了滹沱河及其支流卸甲河、冶河等一些地段,经过勘测,这些河流不是水流量小,就是落差不足,都不具备引水发电的条件。一段时间下来,选址工作迟迟不见头绪,大家一筹莫展。一天,考察组的张子林无意中翻阅随身携带的一本《平山县志》,发现了这样的记载,“沕沕水在县西一百里,有泉自山半涌出,其声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高流深,源清泉洌,波浪似雪,喷湍如花,瀑布遄飞,如百练之经于天,百虹之饮于渊。浇地数顷,冬夏不竭……盘援而登,溯其泉源,则高山之上,两旁仍有高山,其中为平地,源出中间之矮峰下,绿草平铺,泉水喷溅若明珠,上涌时有声若伐鼓。”考察组如获至宝,经过商议后,一致认为此地极有可能蕴藏着天然的水力发电能源,大家兴奋得顾不上多日来的疲惫,连夜赶往沕沕水。
沕沕水村位于平山县西南边源,距西柏坡约45公里,在陷溢河的上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陷溢河四季不竭的流水将这里的地貌塑造出陡峭的悬崖、峡谷和低洼的盆地,沕沕水村就座落在一个有两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之中。站在村中向南望去,只见山腰间泉水喷涌,沿崖飞落,仿佛从天而降,这就是《县志》中记载的景致壮观的沕沕水瀑布。考察组经过几天的观测,认为这里是建厂发电的最佳地址。沕沕水有天然的瀑布落差并且常年流水不断,具备水力发电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周围是高山密林,形成天然的屏障,隐蔽性极强,电厂建在这里也很安全。接下来的十几天,测绘人员经过艰苦细致的勘测,最终测得瀑布水位落差为93米,水流量0.3立方米/秒,这些数据意味着沕沕水丰富的水力资源完全可以建厂发电。考察组回来后,向上级做了详细的汇报。朱总司令听后非常高兴,亲赴实地视察,最后拍板决定,“发电厂就建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可是随即而来的是更大的困难。在那个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水电厂的创建无异于白手起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水力发电的主要设备是水轮机与发电机,输电还需要导线……设备难觅、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问题,使水电厂建设困难重重。沕沕水发电厂的建设者们在不断探索中艰难前行。
为了寻找发电机,负责这项工作的几位同志寻遍了河北、山西等地。找到的发电机不是功能不合适,就是机件残缺不全,后来从刚刚解放的井陉煤矿找到一台德国制造的194千伏安(约合155千瓦)的发电机,经过配试,它的规格和建水电厂的要求恰好吻合。可是这台发电机足有两吨多重,搬运又成了难题,当地驻军为他们找到一台破旧的卡车。在没有吊车的情况下,承担运输任务的30多名同志开动脑筋,从发电机旁挖出一道深沟,将汽车开进去,硬是靠人力将发电机拉到了汽车上。井陉矿区距离沕沕水有30多公里,路上多是羊肠山道,且上有敌机,下有深谷,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他们白天修路搭桥,到了夜间秘密行进。就快到沕沕水时,汽车抛了锚,附近老百姓得知后,纷纷牵出自家的牛、驴等牲畜,军民齐心协力,终于将发电机运到目的地。为了完成这次使命,他们苦干了整整七天七夜,三名同志牺牲在运送的途中。
有了发电机,还需要水轮机带动才能运转。在当时,水轮机对大家来说还真是个陌生的东西,谁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地方能买到。设计者们通过内线找到石家庄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帮忙指点,不巧的是石家庄发电厂是火力发电,没有水轮机,那里的技术人员也爱莫能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时设计人员在旧书摊上竟意外发现一本介绍水电技术的日文书,略懂些日语的技术人员边学习边研究,一边翻译有关水轮机的内容,一边实际探索。他们先用木棍摆出模型,弄清原理,终于设计出了水轮机的图纸。当时的平山县还没有机械厂,他们只能带上图纸,来到刚刚解放的井陉矿区,委托正太机器厂等三家企业加工零部件,再加以组装,在技术人员的集体努力下,水轮机的制造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最后只剩下导线了。那时候根据地条件艰苦,没有输电用的导线,只能到石家庄去购买,但那里当时是国民党的占领区,城内戒备森严,想要带出成捆成盘的导线就得想个巧妙的办法。负责解决导线的5名同志乔装改扮成收破烂的混入城内,从发电厂、地摊上收购旧导线。但收购的旧导线粗细不一,材质也各有不同,就连数量也不够。经过不断的找寻,集齐足够的导线材料后,他们趁着黑夜潜入石家庄郊区的封锁沟,剪断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铁丝网,才最终把东西运回到工地。
物质材料总算准备就绪,接下来水电厂的建设便进入了攻关阶段。为了保证水电站的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晋察冀边区工业局有关同志黄敬、姚依林等报批组建了第一发电工程处,下设机械科、电气科、土木科、总务科和秘书科,决定由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校校长黎亮任总设计师,教师芦成铭、周土富负责土建和机电设备安装,孟宪章负责施工管理。
水电站于1947年6月20日破土动工,学校200多名师生和当地许多老百姓都参加了电厂的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沿山管道的铺设、蓄水池的修建,几乎每项工作都进行得异常艰难。整个工程需用水泥300吨,但当时仅找到20吨,不足的部分大家便想办法开采红土,用红土混和石灰试验成土水泥代替。水电站的机房是由当地老百姓就地开山凿石搬运来的石料砌筑而成。门窗所用的木材,也都是从山上砍伐树木制成的。水电站的建设者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集体智慧,克服重重困难,硬是靠铁锹挖、靠肩膀扛,建成了近4000平方米的天池,为发电蓄积足够的水能提供了条件。在水电厂建设期间,朱德、董必武、聂荣臻等领导同志都曾到工地视察、慰问,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朱德总司令还亲自上山打猎,为大家改善伙食呢。
经过7个月的艰苦努力,1948年1月25日,沕沕水电厂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朱德总司令亲临现场剪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我们修建这个发电厂,能够帮助生产军火。将来,在新中国建设中,这个发电站对太行山区的小山村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价的作用……”,他亲手启动了水轮发电机,首次引用险溢河水试行发电。典礼仪式上,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向水电厂郑重赠送了这块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边区创举”的铜匾。
沕沕水电厂建立后,成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1947年3月,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在平山县北冶村成立了第三生产管理处,负责边区部分军工生产管理和对前线的军火供给)的第16分厂。水电厂的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周围的兵工厂,改变了武器制造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使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有力支援了战争前线,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1948年7月,突击队用7天时间架设了电厂通至西柏坡的送电线路,沕沕水电厂从此点亮了西柏坡的灯光,为习惯夜间工作的中央机关送去了当时先进的照明条件,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沕沕水电厂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沕沕水电厂是晋察冀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起来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这标志着解放区电力和军工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作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摇篮,沕沕水电厂为有效利用水力资源进行电力生产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共和国水电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9年秋,33兵工厂迁往山西太原万柏村。沕沕水电厂从此结束了帮助军火生产的使命,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平山县唯一的工业企业。1955年,水电厂改为民用,继续为祖国建设事业做着贡献。1988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档案资源,进一步丰富馆藏、完善馆藏结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将这块铜匾从沕沕水电厂征集进馆,并将其完好保存至今。
这块铜匾长56厘米,宽40厘米,四周装饰有黑色条纹边框。匾额正中,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镌刻着“边区创举”四个楷书大字,字体上方刻有镰刀斧头标记的图案,铜匾的两侧都有竖排文字,右侧文字是“沕沕水电厂落成纪念”,左边的落款刻有“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赠”字样,依次向左标有铜匾的形成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如今,留下沕沕水电厂创建历史印迹的这块铜匾,已成为那段记忆的守护者,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引领我们走进半个多世纪前的岁月,向我们讲述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7年4月中旬,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委机关离开陕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开展党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战争正处在战略转移的关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兵工厂及各分厂从张家口陆续迁往平山县的北冶、木盘、罗汉坪等村庄。那时候兵工厂由于电力能源不足,武器弹药的生产全靠手工操作,效率非常低,很难满足前线战争的需要。同时,党中央即将迁往西柏坡,以此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也需要解决工作照明、发报、广播的电力问题,建设发电厂由此提上日程、并且刻不容缓。鉴于当时的形势,党中央委托中央工委在平山县尽快建造一个水力发电厂,并决定由朱德总司令主抓这项工作。经过慎重考虑,朱德总司令把水电厂选址的重任交给了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校。
接到任务后,校长黎亮带领由十几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秘密考察组,踏上艰辛的选址之旅。最初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他们先后考察了滹沱河及其支流卸甲河、冶河等一些地段,经过勘测,这些河流不是水流量小,就是落差不足,都不具备引水发电的条件。一段时间下来,选址工作迟迟不见头绪,大家一筹莫展。一天,考察组的张子林无意中翻阅随身携带的一本《平山县志》,发现了这样的记载,“沕沕水在县西一百里,有泉自山半涌出,其声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高流深,源清泉洌,波浪似雪,喷湍如花,瀑布遄飞,如百练之经于天,百虹之饮于渊。浇地数顷,冬夏不竭……盘援而登,溯其泉源,则高山之上,两旁仍有高山,其中为平地,源出中间之矮峰下,绿草平铺,泉水喷溅若明珠,上涌时有声若伐鼓。”考察组如获至宝,经过商议后,一致认为此地极有可能蕴藏着天然的水力发电能源,大家兴奋得顾不上多日来的疲惫,连夜赶往沕沕水。
沕沕水村位于平山县西南边源,距西柏坡约45公里,在陷溢河的上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陷溢河四季不竭的流水将这里的地貌塑造出陡峭的悬崖、峡谷和低洼的盆地,沕沕水村就座落在一个有两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之中。站在村中向南望去,只见山腰间泉水喷涌,沿崖飞落,仿佛从天而降,这就是《县志》中记载的景致壮观的沕沕水瀑布。考察组经过几天的观测,认为这里是建厂发电的最佳地址。沕沕水有天然的瀑布落差并且常年流水不断,具备水力发电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周围是高山密林,形成天然的屏障,隐蔽性极强,电厂建在这里也很安全。接下来的十几天,测绘人员经过艰苦细致的勘测,最终测得瀑布水位落差为93米,水流量0.3立方米/秒,这些数据意味着沕沕水丰富的水力资源完全可以建厂发电。考察组回来后,向上级做了详细的汇报。朱总司令听后非常高兴,亲赴实地视察,最后拍板决定,“发电厂就建在这块风水宝地上!”
可是随即而来的是更大的困难。在那个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水电厂的创建无异于白手起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水力发电的主要设备是水轮机与发电机,输电还需要导线……设备难觅、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问题,使水电厂建设困难重重。沕沕水发电厂的建设者们在不断探索中艰难前行。
为了寻找发电机,负责这项工作的几位同志寻遍了河北、山西等地。找到的发电机不是功能不合适,就是机件残缺不全,后来从刚刚解放的井陉煤矿找到一台德国制造的194千伏安(约合155千瓦)的发电机,经过配试,它的规格和建水电厂的要求恰好吻合。可是这台发电机足有两吨多重,搬运又成了难题,当地驻军为他们找到一台破旧的卡车。在没有吊车的情况下,承担运输任务的30多名同志开动脑筋,从发电机旁挖出一道深沟,将汽车开进去,硬是靠人力将发电机拉到了汽车上。井陉矿区距离沕沕水有30多公里,路上多是羊肠山道,且上有敌机,下有深谷,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他们白天修路搭桥,到了夜间秘密行进。就快到沕沕水时,汽车抛了锚,附近老百姓得知后,纷纷牵出自家的牛、驴等牲畜,军民齐心协力,终于将发电机运到目的地。为了完成这次使命,他们苦干了整整七天七夜,三名同志牺牲在运送的途中。
有了发电机,还需要水轮机带动才能运转。在当时,水轮机对大家来说还真是个陌生的东西,谁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地方能买到。设计者们通过内线找到石家庄发电厂的技术人员帮忙指点,不巧的是石家庄发电厂是火力发电,没有水轮机,那里的技术人员也爱莫能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时设计人员在旧书摊上竟意外发现一本介绍水电技术的日文书,略懂些日语的技术人员边学习边研究,一边翻译有关水轮机的内容,一边实际探索。他们先用木棍摆出模型,弄清原理,终于设计出了水轮机的图纸。当时的平山县还没有机械厂,他们只能带上图纸,来到刚刚解放的井陉矿区,委托正太机器厂等三家企业加工零部件,再加以组装,在技术人员的集体努力下,水轮机的制造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最后只剩下导线了。那时候根据地条件艰苦,没有输电用的导线,只能到石家庄去购买,但那里当时是国民党的占领区,城内戒备森严,想要带出成捆成盘的导线就得想个巧妙的办法。负责解决导线的5名同志乔装改扮成收破烂的混入城内,从发电厂、地摊上收购旧导线。但收购的旧导线粗细不一,材质也各有不同,就连数量也不够。经过不断的找寻,集齐足够的导线材料后,他们趁着黑夜潜入石家庄郊区的封锁沟,剪断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铁丝网,才最终把东西运回到工地。
物质材料总算准备就绪,接下来水电厂的建设便进入了攻关阶段。为了保证水电站的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晋察冀边区工业局有关同志黄敬、姚依林等报批组建了第一发电工程处,下设机械科、电气科、土木科、总务科和秘书科,决定由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校校长黎亮任总设计师,教师芦成铭、周土富负责土建和机电设备安装,孟宪章负责施工管理。
水电站于1947年6月20日破土动工,学校200多名师生和当地许多老百姓都参加了电厂的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沿山管道的铺设、蓄水池的修建,几乎每项工作都进行得异常艰难。整个工程需用水泥300吨,但当时仅找到20吨,不足的部分大家便想办法开采红土,用红土混和石灰试验成土水泥代替。水电站的机房是由当地老百姓就地开山凿石搬运来的石料砌筑而成。门窗所用的木材,也都是从山上砍伐树木制成的。水电站的建设者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集体智慧,克服重重困难,硬是靠铁锹挖、靠肩膀扛,建成了近4000平方米的天池,为发电蓄积足够的水能提供了条件。在水电厂建设期间,朱德、董必武、聂荣臻等领导同志都曾到工地视察、慰问,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朱德总司令还亲自上山打猎,为大家改善伙食呢。
经过7个月的艰苦努力,1948年1月25日,沕沕水电厂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朱德总司令亲临现场剪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我们修建这个发电厂,能够帮助生产军火。将来,在新中国建设中,这个发电站对太行山区的小山村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价的作用……”,他亲手启动了水轮发电机,首次引用险溢河水试行发电。典礼仪式上,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向水电厂郑重赠送了这块由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边区创举”的铜匾。
沕沕水电厂建立后,成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局第三生产管理处(1947年3月,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在平山县北冶村成立了第三生产管理处,负责边区部分军工生产管理和对前线的军火供给)的第16分厂。水电厂的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周围的兵工厂,改变了武器制造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使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有力支援了战争前线,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1948年7月,突击队用7天时间架设了电厂通至西柏坡的送电线路,沕沕水电厂从此点亮了西柏坡的灯光,为习惯夜间工作的中央机关送去了当时先进的照明条件,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沕沕水电厂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沕沕水电厂是晋察冀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起来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这标志着解放区电力和军工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作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摇篮,沕沕水电厂为有效利用水力资源进行电力生产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共和国水电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9年秋,33兵工厂迁往山西太原万柏村。沕沕水电厂从此结束了帮助军火生产的使命,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平山县唯一的工业企业。1955年,水电厂改为民用,继续为祖国建设事业做着贡献。1988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档案资源,进一步丰富馆藏、完善馆藏结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将这块铜匾从沕沕水电厂征集进馆,并将其完好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