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创新的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功利性的影响,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手段,要么就成了教师们上各类教学研究课时用来吸引眼球,耍花架子,体现教者有创新意识的手段;要么就成了大多数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时作为理论上的一种追求。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对于这个已经提出了多年的课题,无数的权威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高屋建瓴的见解,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更有大批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们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着。但是,时至今日,在真实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在对教学手段创新的并不多见。之所以出现这种形式化的现象,我想是因为我们教者并没有足够地重视、深入地研究、切实地实践这个课题。
  要想创新教学手段,我们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是教学手段。所谓教学手段,就是组织教学的手法与工具。一般来说,从其使用和操作的状况看,可分为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传统手段就是人类教育史上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该怎样来创新教学手段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进行探索和实践。
  第一方面,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正确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并把现代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中学语文教学发展到了今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曾对学校和教师提出过明确要求:“学校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由于现代教学形势的需要,现在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已经全面的普及到各级各类学校。但正如前边所说,多媒体要么就在上教研课时才能派上用场,要么就在嫌弃在一边,作为学校拥有硬件设施的一个摆设。真正频繁用在课堂上,起到辅助教学的教师和学校并不多见。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校的配置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教师们不能正确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应该有序、有機并灵活地运用,并且要根据教学需要,有限度地适当运用,切忌不可泛滥的使用,使辅助手法变为主要手段。
  第二方面: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人们经久沿用,相对稳定,比较简单的教学手段。这种手段,主要表现为:
  1、教师凭个人教学水平来实施教学的讲析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作为评定教师的能力水平的主要依据,比如说,评价某个教师上课上得好,主要是夸赞这位教师口才好,讲得精彩,语言幽默,富有激情,声调抑扬顿挫,非常吸引人,知识渊博,这知识渊博也是从讲析中得知。甚至于,夸赞这个教师课堂结构安排合理,刚讲完就下课。其实,我们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这是有悖于现代教育理论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的。因为,这手段体现的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只充当的是观众角色,听教师讲演,看教师表演,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并没有在自主的探究中获得知识。
  2、教师凭个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来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并进行师生释疑。这种手段同样也是语文教师历来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并且要有很好的组织和掌控学生的能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问题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
  3、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教学中的一种传统的促进手段,巩固手段,也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手段和调节手段。利用这种手段,学生在练习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巩固,从而充分过手。这种手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高三的复习课和讲评课中,效果非常的明显,非常值得推广。设计得好的课堂练习,既有针对性,同时又有实效性。这既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又是非常有效的应试方法。所以,专家们权威们在谈到高中语文教学时,提倡每节课至少要安排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让学生练习,同时也明确提出了“讲必练”的要求。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传统”,是因为它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但同样又有许多必须改革和可以创新的地方。那么到底怎样来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手段呢?我们不妨可以主要从下边几个方面去探索和实践。
  1、变“讲析”为“品读”。教师的讲析要“精”,不可以满堂灌。同时,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变讲析为学生的品读,教师只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我的探索和研讨获得新知。
  2、变“多提问”为“少提问”。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设疑要“精”,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同时要组织和掌控好学生,课堂做到收放自如,力求将“多提问”变成 “少提问”。教师在少提问中,将“提问手段”变成“组织手段”、“撩拨手段”或“引领手段”,从而拓新自己课堂的教学艺术。
  3、变“点缀式练习”为“必备式练习”。教师设计练习要“精”,另外,教师不能把课堂练习作为点缀,而应变成为每节课的必备环节,并且做到每课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进行练习。“讲必练”强调的就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实践是中求知,在训练中过手。
  综上所诉,高中语文教学,由于要应对最终的高考,所以,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尽管有镣铐的约束,但我们完全有空间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完全可以更加优美我们的舞姿。我们既要正确合理的运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更要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进行创新,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着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我们只要付出是足够多的精力和智慧去探索,去创新,我们的教学艺术就一定会日益圆熟,一定会日臻精美。
其他文献
在一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做大量的题目。而练习题的地位在数学中显得最为突出。尤其是学生学数学,主要不是靠“读”会的,而是通过训练“做”会的。因此,数学练习题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经常的伴随者之一。然而,在“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的今天,数学练习又是加重学生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怎样发挥数学练习题的功效最大化”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编选适当的练习题在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需要发挥结构的力量,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迁移。“观念统领”的数学单元教学是在数学大观念的统领下,发挥联系和结构的力量,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领悟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其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以促进他们的意义理解和自主迁移。以“度量观念”统领教学,把面积的概念作为核心内容,构建单元整体知识结构体系,找到“大单元”的承重墙。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就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建立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校本研修的合作交流,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更离不开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只有实现上述条件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 校本研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时代化浪潮的推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有了新的特殊性要求,尤其是价值引领下的核心素养以及高阶思维品质的要求逐渐在高考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如何培养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思维进阶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思考的重要视域,高中政治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也不能置于世外,反而更要作出符合学科特点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以期能助力学生思维品质迈向高处,本文尝试探讨下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点化策略,与各位同
期刊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村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学习缺乏兴趣,数学学习上表现为机动灵活不够、盲目性比较大、主观能动性不高、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
期刊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也就是说主体的发展,不仅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把教师也视为并列的活动主体,且发挥着指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教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早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
期刊
《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中包括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参与等很多内容,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具备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基础。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但农村现在的很多学生,却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很少有快乐可言,课堂上老师虽然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而有时则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或几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他人却无动于衷,只充当看客。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们从“求趣求效求得”入手,真正培養
期刊
摘要: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有效的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笔者认为把朗读吟诵做到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技巧是关键。如何才能使课堂朗读真正收到实效呢?为此,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找准字眼辅助读;角色扮演动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