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机器人专用热流探针设计

来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大比例尺、高密度的海底热流数据,适应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设计了一种深海机器人的专用热流探针。探针采用具有超强A/D转换功能的微处理器芯片,利用分时采样原理处理5只高精度热敏电阻器的采样数据并存储于数据存储器,整个过程由微处理器监控时钟芯片决定采样始末,探针与上位机的通信采用RS—485通信。跟随我国"海洋四号"、"海洋六号"、"蛟龙号"科考船进行海试,获得了宝贵的热流数据,测试精度达到0.01℃,分辨率达到0.005℃,探针可实际应用于我国的海洋地热流测量事业。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时栅转台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标定,工作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误差补偿的时栅转台自动标定系统。该系统以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
针对数字化车间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对数据采集频率高,能量消耗快,提出了基于网格和虚拟力导向的蚁群优化(Grid.VFACO)高能效WSNs路由算法。该算法根据最优簇首数将数据采集区划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由于自身特点易于遭到入侵且传统被动的安全机制无法完全应对这一问题,对人工免疫系统(AIS)进行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模型采用危险理
根据流动的水银球与裸置的环形电阻丝连接形成回路,返回不同位置对应电信号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探测运动物体一维方向和加速度大小方向的传感器。由3只一维方向传感器相互
针对提高被动式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的探测距离和范围,提出动/静态双坐标感知系统理论,根据动/静态双坐标感知系统对动态目标实现一定距离内和全范围探测的要求,光学基准传递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