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中,通过对教师如何组织生动的数学教学语言地阐述,建议各位数学老师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听到诗歌般美的数学语言,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主体 激趣 感悟 灵性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69-01
数学语言就是描述数学概念、结论、定义、解题方法等的语句,具有简洁、抽象、逻辑性很强的特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纯粹的数学语言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由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观点理解不透彻,导致学得死板,不灵活,不能随机应变,因而部分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诗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避免了乏味枯燥,契合了学生好奇求趣的心理,间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那么,怎样让数学语言跃动着诗一般的美感呢?
一、诗歌般地引领——激趣
“好的开头就等于这堂课成功了一半”,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利用诗歌般的简单精美的导语来揭示课题,以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自然地进入数学情景,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
如在导入“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信息:果园里,苹果一天收获了25箱,每箱32kg,梨子一天收获了35箱,每箱32kg。同时对学生描述:“金色的秋天,丰收满园,叔叔阿姨们笑开颜!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摘呀摘呀摘不完……同学们,算一算,重量一共有多少?看看谁的方法妙!”
话音刚落,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一下被诗一样的导语吸引过来,思维迅速“到位”,手纷纷举起来。在导入语的启发下,学生还编了一句通俗且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爸爸
爱我,妈妈爱我,爸爸妈妈都爱我,也就是(a+b)×c=a×c+b×c或a×c+b×c=(a+b)×c。
好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瞧,他们学得多有趣!
二、诗歌般地描绘——感悟
学生在理解感悟某个数学观点时,教师应采用诗歌般的语言,对操作或演示进行生动描绘,能更深层地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达到由表及里之目的。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重点应在让学生感悟四则混合运算是有顺序的。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对这一知识也有所体会:有括号的算式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内应按“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依次算”的规则进行计算。可是学生虽然理解了这一规则,但在应用过程中很难记住,错误不断。于是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群策群力,自由创编了很多精美小诗来帮助记忆。
三、诗歌般地归纳——提升
归纳、概括是数学思想中很重要的方法,也是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的此环节中,师生若使用诗歌般的生动语言进行归纳概括,既活泼有趣,又浅显易懂,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生动地再现数学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
如学生为了记住每个月份的天数,自编一句短诗来归纳:“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多有创意!
在学习乘法结合律时,学生用这样的诗句来总结:“乘数姐妹在一起,乘来乘去都不离,运算顺序任你变,结果相同永不变。”多么令人感动的解释!
如学生把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编成诗:“点左移一、二、三,小数缩小十、百、千;点右移一、二、三,小数扩大十、百、千。”一读朗朗上口,有个性!
在开始教学除法竖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师生共同把算理编成这样的小诗:“除数一位看一位(被除数的最高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除数当姐余当妹。”这样,有了这首小诗的帮忙,学生以后学习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的除法,都容易多了。真可谓简单质朴又妙趣横生啊!
……
这一句句精辟小诗,拉近了抽象数学与年幼学生思维的距离,学生都觉得数学并不那么遥远,而就在他身边;数学知识并非深不可测,难以理解,而是如此生动,如此可爱!把枯燥、抽象的数学语言创编成生动诗歌,就像把一颗颗代表学生零散的思维珍珠穿成一串,以深深嵌入脑海,成为学生学习长河上熠熠生辉的珠链,令人赏心悦目,惬意涟涟。学生自己读来优美流畅,可谓一举两得:
一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获得了新颖思维方法,即借助自己生活经验灵活理解数学知识,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思考方法。而在此过程里,教师只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传授穿针引线的技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点滴成功以自己独特思维形式串起来,展现了在课堂上一段生命经历的过程。
二是在掌握了思考方法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习欲望强烈了,在他们眼里,数学更美了,从而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对每位学生都是终身受益的。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诗歌般的教学语言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这充满期待、充分尊重、充满创造的课堂就是通向学生心灵之路的基础,就是学生绽放心灵的舞台。
关键词:主体 激趣 感悟 灵性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69-01
数学语言就是描述数学概念、结论、定义、解题方法等的语句,具有简洁、抽象、逻辑性很强的特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纯粹的数学语言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由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观点理解不透彻,导致学得死板,不灵活,不能随机应变,因而部分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诗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避免了乏味枯燥,契合了学生好奇求趣的心理,间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那么,怎样让数学语言跃动着诗一般的美感呢?
一、诗歌般地引领——激趣
“好的开头就等于这堂课成功了一半”,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利用诗歌般的简单精美的导语来揭示课题,以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自然地进入数学情景,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
如在导入“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信息:果园里,苹果一天收获了25箱,每箱32kg,梨子一天收获了35箱,每箱32kg。同时对学生描述:“金色的秋天,丰收满园,叔叔阿姨们笑开颜!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摘呀摘呀摘不完……同学们,算一算,重量一共有多少?看看谁的方法妙!”
话音刚落,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一下被诗一样的导语吸引过来,思维迅速“到位”,手纷纷举起来。在导入语的启发下,学生还编了一句通俗且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爸爸
爱我,妈妈爱我,爸爸妈妈都爱我,也就是(a+b)×c=a×c+b×c或a×c+b×c=(a+b)×c。
好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瞧,他们学得多有趣!
二、诗歌般地描绘——感悟
学生在理解感悟某个数学观点时,教师应采用诗歌般的语言,对操作或演示进行生动描绘,能更深层地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达到由表及里之目的。
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重点应在让学生感悟四则混合运算是有顺序的。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对这一知识也有所体会:有括号的算式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内应按“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依次算”的规则进行计算。可是学生虽然理解了这一规则,但在应用过程中很难记住,错误不断。于是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群策群力,自由创编了很多精美小诗来帮助记忆。
三、诗歌般地归纳——提升
归纳、概括是数学思想中很重要的方法,也是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的此环节中,师生若使用诗歌般的生动语言进行归纳概括,既活泼有趣,又浅显易懂,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生动地再现数学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
如学生为了记住每个月份的天数,自编一句短诗来归纳:“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多有创意!
在学习乘法结合律时,学生用这样的诗句来总结:“乘数姐妹在一起,乘来乘去都不离,运算顺序任你变,结果相同永不变。”多么令人感动的解释!
如学生把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编成诗:“点左移一、二、三,小数缩小十、百、千;点右移一、二、三,小数扩大十、百、千。”一读朗朗上口,有个性!
在开始教学除法竖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师生共同把算理编成这样的小诗:“除数一位看一位(被除数的最高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除数当姐余当妹。”这样,有了这首小诗的帮忙,学生以后学习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的除法,都容易多了。真可谓简单质朴又妙趣横生啊!
……
这一句句精辟小诗,拉近了抽象数学与年幼学生思维的距离,学生都觉得数学并不那么遥远,而就在他身边;数学知识并非深不可测,难以理解,而是如此生动,如此可爱!把枯燥、抽象的数学语言创编成生动诗歌,就像把一颗颗代表学生零散的思维珍珠穿成一串,以深深嵌入脑海,成为学生学习长河上熠熠生辉的珠链,令人赏心悦目,惬意涟涟。学生自己读来优美流畅,可谓一举两得:
一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获得了新颖思维方法,即借助自己生活经验灵活理解数学知识,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思考方法。而在此过程里,教师只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传授穿针引线的技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点滴成功以自己独特思维形式串起来,展现了在课堂上一段生命经历的过程。
二是在掌握了思考方法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习欲望强烈了,在他们眼里,数学更美了,从而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对每位学生都是终身受益的。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诗歌般的教学语言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这充满期待、充分尊重、充满创造的课堂就是通向学生心灵之路的基础,就是学生绽放心灵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