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老师:
  2008年10月。鄢陵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建立了5万余条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为了使目录数据库得到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2009年我们准备启动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字化工作。我们的打算是:首先利用档案管理软件分全宗对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进行著录,然后备份到移动硬盘上,最后导出数据刻录成光盘进行保存。不知此法是否可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技术问题和外部保存环境有什么具体要求?
  请翟贾远老师给予解答,甚盼!
  鄢陵县档案局翟向前
  
  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相互关联的按一定次序排列的档案目录数据的集合.它提供存储和检索档案信息.是利用者利用档案信息的指南。档案馆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应用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08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对档案馆提出了“建立馆藏全部档案及资料目录数据库;建立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全文数据库;建立珍贵重要及利用频繁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的要求。据此,鄢陵县档案馆在争创国家二级档案馆的过程中,建立了5万余条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尽管此项工作的开展是初步的.但鄢陵县档案馆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还应该肯定2009年他们准备启动的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字化工作。
  关于翟向前提出的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对馆藏档案进行著录问题.笔者赞同他们分全宗对案卷级目录和文件级目录进行著录的做法.同时建议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3792.5-85档案著录规则》(以下简称《著录规则》)和《GB/T20163-2006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以下简称《机读目录格式》)的要求开展档案著录.严把数据标准关。1985年颁布并于1999年修订的《著录规则》主要是针对传统手工环境下的纸质档案著录设计的.没有全宗级别的著录项目,适用于案卷或文件级别著录,没能很好体现分级著录的思想.难以适应电子档案著录的新要求。为了弥补《著录规则》的缺陷,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机读目录格式》。该标准规定了与国际和国家相关标准互相兼容的档案计算机机读目录格式,适用于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立和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处理与交换。在以往的工作中.档案著录人员习惯使用《著录规则》,而对《机读目录格式》则较生疏。因此,在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著录时,档案著录人员既要熟练掌握《档案著录规则》,又要熟练掌握《机读目录格式》。二是要做好档案著录的管理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是目录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是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基本单位。它的质量对档案自动检索系统以至最终的档案信息网络化起决定性作用。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环节是数据前处理、数据录入、数据采集。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档案著录的管理.做到每一环节的工作都有计划、有标准、有检查、有落实,以保证进入数据库档案目录的准确、完整和规范。要按照有关业务技术标准.规范档案的目录内容.包括确定档案目录的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如果有错误或不规范的案卷题名、文件名、责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则应进行修改。
  关于著录数据的备份和导出保存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鄢陵县档案馆目录数据的存储容量并不大,其备份和脱机保存都相对容易。使用光盘对其进行备份和保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光盘要求是:CD-R.只读光盘,一式三份,每张光盘要有独立包装。需要刻录的文件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档案软件系统的整体备份:第二部分是档案目录的数据导出;第三部分是光盘制作生成文件。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著录数据在不断增加.使用一次写入式光盘保存后,就不能再进行更新了.因此在工作中要根据数据类型进行分盘保存。
  为加强备份目录数据光盘的管理,笔者建议鄢陵县档案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备份数据定期检查.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长期可用。数据光盘不得擦洗、划痕、触摸其裸露处以及弯曲、挤压、摔打盘片:保管的环境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防止数据光盘沾染灰尘和污垢,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远离热源、酸碱等有害气体和强磁场。每年要对其进行一次有效性、安全性检查,每4至5年重新刻录、备份数据。如原数据运行的软、硬件平台发生改变.应及时对数据进行转换,并做好备份。做好数据检测与维护过程的登记,数据转换时应说明数据转换的原因及采取的转换措施、转换数据数量等。
  建立档案全文数据库是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议档案馆在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上,要做好调研和规划。制定可行的、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否则,辛辛苦苦建立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在建立全文数据库时可能会无法利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大文件观产生的背景入手,指出了大、小文件概念与广义文件、狭义文件概念的设置标准,分析和揭示了中外广义文件概念的一致,尔后从“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呼唤和电子文件管理原则等方面,总结出:大文件观应是当代中国档案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大文件观 中国档案学 当代 选择    大小文件概念(或称大、小文件观)问题在我的意识中本不复杂,但最近阅读了王茂跃先生发表在《档案管理》2007年第6
屈指一算,薛志芳校长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3个年头。这是他与教育深度交融的13年,也是他生命中最青春最光华的13年。  一、抉择与突围  回想起13年前那个炎热的暑假,薛志芳校长和他的团队来到了这所地处城郊的中学。尽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他第一次踏进校园看到那陈旧的校舍、斑驳的门窗、野草疯长的操场,心里还是涌起一股股的悲壮。但薛校长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们真的不想过那种很庸俗、无意义、没感觉的
1、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与指标的界定    1.1人均馆藏量。人均馆藏量是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拥有的馆藏量。  1.2人均提供查(借)阅量。人均提供查(借)阅量是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提供查(借)阅档案或图书的数量。  1.3人均服务查(借)阅人数。人均服务查(借)阅人数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提供服务查(借)阅人数。  1.4人均收集馆藏。人均收集馆藏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
摘要:“大文件观”貌似引进西方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理论体系,而实质是传统的“档案来源于文件”的传统观点的现实翻版,并构成了对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毁灭性破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造成了消极影响。档案学研究应当回到“以档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轨道,  关键词:大文件观 档案学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一直是档案学研究的焦点,漫长的文档不分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的密切,探询文档之间
他始终坚持文化立校的理念,确立了以“仁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仁爱”文化融入学校师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带领全校教师致力于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的研究,通过拓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新形势下的集团化办学,他采取了“优质输送、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突出特色”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教师发展稳步上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效益快速提升的目标。他就是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
一、引言  刚刚接手半个多学期的初一新班,为了加强和学生们的心理沟通,我提出了写周记的要求。朱健同学的一篇周记让我的心里好一阵辛酸。  他说,“为什么我的个子那么矮?为什么我的成绩那么糟?老师们一定非常讨厌我吧,所以才会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一定非常讨厌我吧,所以才会经常嘲笑我……”  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这不是一般的周记,这是一个孩子的求救信。这个孩子对我敞开了心扉,我看到了一颗受伤、委屈、自
无论是平行班还是实验班,只要有评比,总有尖子生,也总会有待优生。尖子生自然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而反观“待优生”呢,在尖子生的光环下,显得灰头土脸,无精打采。尖子生得到的经常是羡慕和赞扬,而可怜兮兮的待优生呢,大多是嘲笑和指责。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作为待优生群体,又该怎样面对呢?  教师们,请拔掉眼中钉  几位教师小聚时,总会听到各种有关待优生的抱怨:某某学生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见了
王春华:在当前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的大背景下,撤销、合并机构单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单位撤销或合并了,档案怎么办?《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机关撤销或合并必须将本机关的全部档案进行认真整理,妥善保管,不得分散,并按下列办法进行处理:(一)撤销机关的档案,应向有关的档案馆进行移交或由有关主管机关代管;(二)机关撤销的业务分别划归几个机关的,其档案材料不得分散,可由其中一个机关代管或向有关的档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30多年来,袁建国老师从语文教学到学校管理,从高效课堂到教师成长,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研究的幸福之路”。一路走来,虽青春渐逝,华发已生,他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来越觉得幸福充实。研究语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988年,袁建国老师开始与语文教学结缘。当时他刚刚入职一年,根本不懂得这
《档案管理》2008年2期刊登的刘秀花、吴雁平同志撰写的《1991-2005年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总量指标比较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总量比较》),是有关档案馆与图书馆比较论文中不多的定量研究文章,文章选择了档案馆与图书馆若干项可比总量指标,以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等相关权威部门发布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档案年鉴》的有关数据为准,从总体上对1995~2005年间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