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生命的华章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30多年来,袁建国老师从语文教学到学校管理,从高效课堂到教师成长,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研究的幸福之路”。一路走来,虽青春渐逝,华发已生,他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来越觉得幸福充实。

研究语文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988年,袁建国老师开始与语文教学结缘。当时他刚刚入职一年,根本不懂得这改革那改革的,上课的原则是“学生愿意怎么学,我就怎么上”。课堂上,他经常问学生:你们愿意怎么学?有时候,学生愿意让他讲,他就结合自己上学读书的经历,或者历史上的名人轶事,讲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而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多数时候学生愿意“自己学”,他就干脆让学生自学自悟,自练自测,只是在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帮助一下。因为学生学得“舒服”,他的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成绩也出奇的好,全镇8个初一班,镇竞赛奖励前30名,他教的两个班每次都有15名以上的同学获奖。
  1989年暑假后的一天,县教研室教研员到袁老师所在的恩城镇第一中学听课,袁老师执教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获得了教研员杜老师的好评。不久,杜老师又来听课,告诉他一个从来都不敢想的喜讯:他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杜老师还给他讲了语文课的设计方法、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给他指出了努力的方向,把他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此后,他每年都跟随杜老师外出学习,至1995年,先后到过济南、泰安、南京、秦皇岛、北京等地参加语文教师培训活动,听专家讲座,赏名师课堂,切身体验到了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程翔等大家的风采。在教育思想上,他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在教学艺术上,他把宁鸿彬、程翔老师当楷模。六年的时间,他三次聆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两次观摩宁鸿彬老师的课堂,五次感悟程翔老师的教学艺术。尤其是程翔老师,对他影响最大。为了他的成长,县教研室曾派专车送他到泰安六中听程翔老师的课,后来,又把程翔老师请到县城执教公开课,做学术报告。在诸多语文名家当中,他对程翔老师的研究也是最多的,2011年,他的一篇文章《我心中的三个程翔》在《江苏教育》之《教育家》上发表。
  在学习和研究语文名家的基础上,他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步教学法”也有了雏形:第一步,几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合书听读,然后纠错,选一个句子评析朗读的优劣——训练听的能力;第二步,一至三名同学概述文章内容——训练说的能力;第三步,细读,从字、词、句、篇、修辞、逻辑等方面感知品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第四步,根据文章的特色,模拟作文——训练写作能力。
  袁老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得到了市县有关专家的认可,多次在市县执教公开课,被评为德州市教学能手。

研究教学管理,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1999年暑假,袁老师通过竞选,当选为恩城镇中学校长。对他来说,这是人生的一次跨越,也是真正的临危受命。当时的镇中学,教学成绩很差,学生流失严重,一个全县最年轻的中学校长,能否挑起这个重担?许多人都心存疑虑。面对困境他暗下决心:就算自己脱层皮,也要把教学质量抓上去,向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任伊始,他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双管齐下,由全体教师参与,制定了“教师考核办法”和“班主任考核办法”,严格地遵照执行,一年的时间,学校便改变了颓势。
  但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他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就在探索和迷茫之際,市县教育局派他到江苏挂职,他被分到了昆山市第二中学,挂职副校长。43天的时间,他听课100多节,参与了无数次座谈,翻阅整理了大量资料,其间又到洋思中学考察了两天,收获非常大。结束挂职后,恰逢新课程改革,他便把挂职学习的思考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推出了“先学后教,课时达标”的改革方案:
  第一,为教师松绑。原来教师们备课,大多是抄袭应付,占用了大量时间,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袁老师将教师的备课改成“活页备课”,提倡教师们备出精品课,一年一年积累下来,对于精品课,今后可以不写备课,有需要改动的,添加上活页即可。
  第二,为学生让台。原来的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缺少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一潭死水。针对这种状况,袁老师提出了“不学不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要求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三,为课堂把关。原来的课堂,学生学多学少、学好学差,教师根本不知道,教师们把自己认为该教的知识“倒”出去,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不管是倒到学生的“碗”里还是“碗”外,也不管学生能不能盛得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袁老师提出了每节课必须“课时达标”的要求,全校统一弃用作业本,改用检测本。教师们每节课都进行检测,对不达标的学生进行及时帮扶。
  这项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与实验的第一届学生,就使学校的中考成绩跻身全县先进行列,而且三年之后,一名学生获得全县高考理科状元。第二届学生,学校中考成绩获得全县第一名,在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更是摘金夺银,连创佳绩,令全县兄弟学校仰视,袁老师的管理经验也多次在大会上交流,并荣获首届“平原县十佳校长”荣誉称号。

研究高效课堂,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2007年,平原县新建第五中学,袁老师因工作业绩突出,被组织部和教育局任命为业务副校长。面对新的岗位,他陷入沉思。这是一所面向全县招生的规模数千人的学校,学校规模大,办学层次高,对这所学校,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都寄予了厚望。如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辜负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希望呢?他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逐渐地把目标锁定在“高效课堂”上。
  2009年4月,袁老师到昌乐二中参加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报告会,听了四场报告,观摩了四个学科的课堂,便被高效课堂先进的教学理念所吸引。回到学校,他立即搜集相关资料,着手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等高效课堂名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三问题五元素”教学模式,各年级、各学科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他们举办了首届“高效课堂论坛”?和“高效课堂讲课比赛”,从理论层面到实践操作,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也更坚定了袁老师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决心。   2011年3月的一天上午,袁老师接到了《中国教师报》编辑的电话,邀请他参加《中国教师报》首届高效课堂校长沙龙,受邀参加这次会议的校长只有8人,都是全国各地在高效课堂研究方面做出成绩的学校校长。袁老师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便欣然前往。会上,袁老师汇报了自己实施高效课堂的思路和做法,与到会的专家、校长共同探讨高效课堂的有关问题,更加明晰了高效课堂的本质和内涵。他认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个教学理念,而不是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课堂是实现高效的主阵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生命拔节。
  在不断探索、大力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袁老师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既有办学经验,也有生动案例。利用课余时间,他将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并将所思、所行诉诸笔端,《莫让课件吞噬板书》《高效课堂的“三个问题五个元素”》等近百篇论文、随笔在教育期刊上发表,有的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研究教师成长,找到生命的增长点


  2014年1月,袁老师奉命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主持工作。这所学校虽然不大,却承担着小学、特教、电大、师训等多项任务,若要实现各系统、各部门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层定位、统揽全局,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为此,他俯下身子调研,邀请专家论证,外出参观考察,最终制定了“通过实施和谐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四主和谐”的办学理念。
  所谓“四主和谐”,一是文化环境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主色调;二是学校发展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主旋律;三是课堂教学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主阵地;四是学生成长的和谐,这是和谐教育的主力军。
  在“四主和谐”中,“教师成长”是重中之重。因为教师成长既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也是学校发展、课堂和谐、学生成长的基礎。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师成长”呢?他将目光聚焦到教师发展共同体上。
  校内,他主持成立“名师成长联盟”。加入联盟的所有教师均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位名师作为自己的导师,阅读其专著,学习其理论,聆听其讲座,观摩其课堂,实践其方法,有机会的话与导师合影、交流,作为激励自己的“镜子”、专业成长的“梯子”。
  校外,他精挑细选了一个民间教师成长平台,自己先加入进去尝试,觉得在这里,时时都充满激励,处处能带来惊喜,既能聆听名师的讲座,又可展示自己的成果,可谓促进教师成长的绝佳平台,便鼓励“名师成长联盟”的20多位教师全部加入,很快,学校便呈现出“以读促写、以写促研”的崭新局面。两年的时间,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2018年暑假,受德州(平原)蓝天实验学校邀请,袁老师辞去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职务,到这所民办学校任职,开始了教育生涯中的一段崭新经历。我们期待经过不懈努力,袁老师一定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结束采访的时候,袁老师对我们说:“回首往事,我在追梦、圆梦的循环往复中摸索前行,没有留下虚度年华的悔恨。如今,家庭教育又成了我新的梦想——把教育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家庭,等于我的教育生命也在延长!”
  我们真诚祝愿袁老师“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用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谱写出新的生命华章!
  (责任编辑:文宝)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学生成长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重任,可以运用“大德育”理念,从思想引领、文化建设、主题教育、评价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学生的未来,为孩子的一生幸福精心奠基。   [关键词] 育人;幸福;德育  關于教育的论断,对于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邓小平所说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正是基于这个著名的论断,丽水市实验学校提出了
[摘 要] 在中考语文阅读中,面对议论文阅读题,往往考生会望而生畏。“理清结构为最要,作答问题抓要害”。“理清结构为最要”,就是指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迅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作答问题抓要害”是指基于三要素,理清文章结构,抓住关键、切中要害作答问题。   [关键词] 中考;议论文;阅读方法;指要  一、理清结构为最要  所谓“理清结构为最要”,就是指根据议论文的
摘要:本文从大文件观产生的背景入手,指出了大、小文件概念与广义文件、狭义文件概念的设置标准,分析和揭示了中外广义文件概念的一致,尔后从“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呼唤和电子文件管理原则等方面,总结出:大文件观应是当代中国档案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大文件观 中国档案学 当代 选择    大小文件概念(或称大、小文件观)问题在我的意识中本不复杂,但最近阅读了王茂跃先生发表在《档案管理》2007年第6
屈指一算,薛志芳校长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3个年头。这是他与教育深度交融的13年,也是他生命中最青春最光华的13年。  一、抉择与突围  回想起13年前那个炎热的暑假,薛志芳校长和他的团队来到了这所地处城郊的中学。尽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他第一次踏进校园看到那陈旧的校舍、斑驳的门窗、野草疯长的操场,心里还是涌起一股股的悲壮。但薛校长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们真的不想过那种很庸俗、无意义、没感觉的
1、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与指标的界定    1.1人均馆藏量。人均馆藏量是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拥有的馆藏量。  1.2人均提供查(借)阅量。人均提供查(借)阅量是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提供查(借)阅档案或图书的数量。  1.3人均服务查(借)阅人数。人均服务查(借)阅人数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提供服务查(借)阅人数。  1.4人均收集馆藏。人均收集馆藏指档案馆或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均
摘要:“大文件观”貌似引进西方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理论体系,而实质是传统的“档案来源于文件”的传统观点的现实翻版,并构成了对档案学理论基础的毁灭性破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造成了消极影响。档案学研究应当回到“以档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轨道,  关键词:大文件观 档案学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一直是档案学研究的焦点,漫长的文档不分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的密切,探询文档之间
他始终坚持文化立校的理念,确立了以“仁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仁爱”文化融入学校师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带领全校教师致力于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的研究,通过拓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新形势下的集团化办学,他采取了“优质输送、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突出特色”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教师发展稳步上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效益快速提升的目标。他就是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
一、引言  刚刚接手半个多学期的初一新班,为了加强和学生们的心理沟通,我提出了写周记的要求。朱健同学的一篇周记让我的心里好一阵辛酸。  他说,“为什么我的个子那么矮?为什么我的成绩那么糟?老师们一定非常讨厌我吧,所以才会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一定非常讨厌我吧,所以才会经常嘲笑我……”  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这不是一般的周记,这是一个孩子的求救信。这个孩子对我敞开了心扉,我看到了一颗受伤、委屈、自
无论是平行班还是实验班,只要有评比,总有尖子生,也总会有待优生。尖子生自然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而反观“待优生”呢,在尖子生的光环下,显得灰头土脸,无精打采。尖子生得到的经常是羡慕和赞扬,而可怜兮兮的待优生呢,大多是嘲笑和指责。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作为待优生群体,又该怎样面对呢?  教师们,请拔掉眼中钉  几位教师小聚时,总会听到各种有关待优生的抱怨:某某学生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见了
王春华:在当前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的大背景下,撤销、合并机构单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单位撤销或合并了,档案怎么办?《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机关撤销或合并必须将本机关的全部档案进行认真整理,妥善保管,不得分散,并按下列办法进行处理:(一)撤销机关的档案,应向有关的档案馆进行移交或由有关主管机关代管;(二)机关撤销的业务分别划归几个机关的,其档案材料不得分散,可由其中一个机关代管或向有关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