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静谧之境,品知音之意,悟高尚之情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月光曲》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的创作传说,其文路清晰,意境深邃,语句优美。文章的脉络是由盲姑娘的情感发展(渴望聆听贝多芬演奏——陶醉于钢琴曲的美妙——知道是贝多芬演奏的喜出望外——沉醉于聆听《月光曲》的幸福)和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听到兄妹对话被触动——同情兄妹被感动——遇到知音而激动——激起创作《月光曲》的灵动)交织而成的。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揭示贝多芬和穷兄妹俩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世间人性之美;后一部分是描绘了贝多芬演奏《月光曲》那么投入,钢琴曲时而舒缓,时而激情澎湃,让兄妹俩沉浸其中,连贝多芬离开都没有察觉,凸显了艺术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月光曲》的艺术感染力。课文处处闪现着人性美的光环——盲姑娘虽然是穷人,却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着实令贝多芬感动而动恻隐之心,就即兴连着弹奏了两首曲子,为的是让这对穷兄妹也有机会享受高雅的音乐艺术。我们从贝多芬身上散发出的对穷人的怜爱之心,感受到他善良的内心,以及对人格平等的追求;穷兄妹俩对音乐艺术的痴迷以及他们的对话,无不散发出至爱亲情,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月光曲谱写的传说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吧。这是一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体的好文章,它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把读者带入到如梦似幻的美妙艺术境界中。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挖掘各人物的情感变化所体现出的人性美的光华。教学难点: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月光曲》的节奏及旋律,而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所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理解难点。课文的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茵、蜡、陌、盲、键、霎、录”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莱茵河、蜡烛、陌生、琴键、飞奔、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3)品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4)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体会贝多芬和兄妹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真善美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中,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秉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学教育规律也显示,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这一过程,就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悦目、怡情养性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性和道德情操的教学过程。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应按照这一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求学生的审美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本篇课文短小精悍,无论是体现乐曲本身的深邃艺术意境,还是语言文字透露出的人文情怀都是那么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朗读为载体,品悟为主线,引领学生着重从鲜明的人物形象、广远的意境、优美的乐曲、蕴涵的意旨等多角度,去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意境,把握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灵美,并从鲜活的形象中领略人性美,从中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其间,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描绘的三幅隽美的图景:第一幅,“莱茵河畔静夜图”,展现一幅悠闲、恬静的自然美;第二幅,“茅舍借月弹曲图”,展现出茅屋里因为音乐而洋溢着和谐祥乐的气氛;第三幅图,“月光海啸图”,呈现出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壮丽景观,以促使学生在品读中领略美好的人物形象,欣赏广远的艺术意境,感悟绝伦的音乐魅力,从中使学生感受到自然、音乐、人性之美,进而体会文章的境界美。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闲聊名曲,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2.自学生字、新词。关注“茵、蜡、陌、盲、键、霎、录”的读音。
  3.闲聊《月光曲》。请你结合预习,交流一下,关于月光曲,你知道些什么?
  4.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要说得简洁、准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有效地调动他们的识字热情。在课堂搭建的交流平台上,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课前资料的收集和阅读经过,丰富学生对文章背景知识的了解,为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奠定感情基础。
  二、变序教学,探究意境,体悟高尚情怀
  1.教师范读。轻声放《月光曲》片断,教师范读课文第九段。说一说你能听出音乐旋律的变化吗?(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
  2.自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九段,找出你的这些感受是来自哪些词句?
  3.启发联想。从事物引出联想,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好像……仿佛……)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曲子,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莱茵河畔初月图”;“月亮升高图”;“月夜海啸图”三个画面)兄妹俩仿佛看到什么了?(在柔和、光明的月光下,大海,开始是平静的,继而是奔腾的)皮鞋匠所联想到的,盲姑娘有没有想到和看到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她仿佛也看到了她從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她好像看到了所向往的光明而美好的情景,这一点还表现在哪儿?(恬静的脸上)
  4.引导观察。(出示ppt图)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仿佛觉得月亮从大海上慢慢升起,这是一个平静的月夜,你们想,这时贝多芬在怎样弹琴?(贝多芬可能是轻轻地按着琴键,节奏舒缓)想一想皮鞋匠听到了琴声的变化,仿佛觉得大海掀起了巨浪(图示),那时贝多芬又是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越激昂)
  5.加深体会。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同作者在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作者写皮鞋匠听演奏时,他“好像面对”,而写妹妹是“她仿佛也看到了”,这两者在写法上相同吗?如果改成“他们好像面对大海……”可以吗?(写哥哥想到的内容是想象,因为他听了曲子,联想到大海的景色,从而想象出“月光下,海面从平静到波涛拍岸”的景色变化,而妹妹则是一个盲女孩,她从未看过这些景象,脑海里不可能直接与事物的景象相联系并再现出来,是哥哥看到妹妹的神态联想到的,所以,写妹妹是“仿佛也看到了”)   6.聆听感受。播放“月光曲”乐曲片断,让学生闭眼用心感受,尽情展开想象,同桌同学间相互描绘自己想象到的情境,然后互相说说:听了乐曲,我也好像看到了大海,还看到了……
  7.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九段。
  设计意图:变序引入课文重点段,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凭借音乐语言的辅助作用,吸引学生直接走进重点段落。让他们品读重点段生动的文字语言,在学生产生求知欲的第一时间里,感受月光曲旋律的优美、流畅,以及由弱渐强的变化,体会这琴声给穷兄妹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凸显乐曲的感染力。通过引导学生细品课文词句,利于他们进入静谧的意境,悟出贝多芬娴熟的艺术创作技巧和高超的审美情怀。同时让学生进行联想,拓展了他们的语言学习空间,促进他们理解词句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欣赏音乐,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于他们多感官积极的参与欣赏活动,启动他们打开形象思维的闸门,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引导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他们的思维会在交流碰撞中提升,这就强化了他们对课文艺术美的感受。
  三、追根溯源,品词品句,感怀月夜遇知音
  学生默读课文其他段落,思考问题。
  1.伟大的音乐一定是表现作者强烈的情感。你从《月光曲》那变化的旋律,试着说说当时贝多芬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2.哪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在打动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随便说说”“弹得多纯熟啊!您是……”)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请谈谈你的看法。
  3.贝多芬从兄妹对话里听出了什么?(听出了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听出了兄妹情深,听出了自己遇见了知音)这时贝多芬可能想些什么?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再次为盲姑娘弹曲?
  4.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贝多芬第二次弹奏的乐曲陶醉中回过神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
  5.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至第七节。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就离不开一个“美”字。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品语言,让学生在充分与文本语言对话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情感脉络。这样,他们会在赏读中求美,在品读中悟美,从中丰富各个学习个体的情感世界。其中,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句段,启发想象和思考,做到有“感”又有“悟”,以期达成情理交融。在课文艺术留白处,启迪学生展开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从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离去,却给兄妹俩带来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挚爱中,体悟到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音乐才华。
  四、搭设平台,引导实践,提升审美感知
  1.评价。请同学们再次听听贝多芬《月光曲》片断,听后同桌同学相互说说,连贝多芬离开了兄妹俩都没发觉,这说明了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贝多芬。
  2.摘录。带着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慨,去摘录课文中你感觉写的特别生动的词句,再尝试着熟读、背诵课文第九段。
  3.练笔。片断练习:选一题续写。
  (1)“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缓过神……”提示:展开想象,兄妹倆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以《贝多芬回到酒店》为题写一段话。提示:写时要联想贝多芬在追忆盲姑娘家的情境,眼前可能出现什么景象?
  设计意图: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把握艺术形象中完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教育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获得,是在听、说、看和写中完成的。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既突出了课文重点,又积累了优美的语段。小练笔的设计,意在搭建平台,落实语言运用,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这里所实施的诵、想、说、写,能进一步升华学生对课文情感美、文字美、意境美的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美能力。
其他文献
这是“模”字的金文大篆体,其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在本文中有如下几义:(1)模型;(2)模式;(3)模板。绝大多数教师都很熟悉“数学模型”“教学模式”“设计模板”等概念,关于这个内容笔者曾在《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年第9期《基于“一课多Mo”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一)》一文中简略介绍过,在这里将进一步解释说明其内涵及教学价值。  一、小学数学深度教学之“一课多模”——模型  “模型
期刊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故事思维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服、沟通、打动他人成为未来人的基本技巧。“讲故事”作为一项综合了情商、教育、娱乐、神经系统科学的沟通策略,用途也扩展到法律、营销、组织发展、领导力、医疗卫生领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每天的受众就是学生,孩子们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需要我们做一个“能把故事讲好的人”,让孩子喜欢教师,更重要的是喜欢我们所教的数学
期刊
教材分析:  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对照读故事,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一些奇妙现象了解天气变化,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本篇课文语言浅显,层次清晰,教学过程中,教師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尝试了解词语意思,重点指导
期刊
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间的相依关系,采取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一种数学结构。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等,都可以称之为数学模型。如,自然数“1”可以是1个人、1件玩具的抽象的结果,是反映这些事物共性的一个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的关系的数学模型,因此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数学模型思想,从某
期刊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邵兴江教授说得好:“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将学校发展成卓越品牌学校,是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的,在今后的办学进程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学校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校长要用世界眼光办未来的教育  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
期刊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说、写习惯,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说话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说。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说话氛围,
期刊
编者按:2018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教育报刊社邀请五十余位校长参加在浙江大学举办的“2018年云南省小学校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校长们聆听了包括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邵兴江副教授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主任刘力教授的《校长与一流学校的思考》,浙江省教育厅副总督学、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廖水娟副总督
期刊
一、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好校长是否一定是专家型的特级教师?善于经营的管理者?或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社会名流?其实,好校长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千差万别,各具神韵的。好校长对任何一所学校尽管是至关重要的,但不同学校的“好校长”之“好”却应该各不相同。即便一流学校,也不应该是同一个样子,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各自的特色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校长不应该
期刊
2016年10月28日,在云南省小学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颁奖现场,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老师们纷纷猜测着比赛结果。这次竞赛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它也是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赛,并获得了美术组第一名,被省总工会、省教育厅授予“教学状元”荣誉称号,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还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这些荣誉是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与关心,
期刊
刘力教授在《校长与办一流学校的若干思考》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校长要有责任担当,要学会担当;校长要有社会责任感,大忧虑、大智慧、大视野;校长要有激情,但不要盲从,不要对教条深信不疑,当思想的奴隶,精神的侏儒;一个充满信任的学校,才是一个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的学校;校长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感觉,发现美,要有教养、风度、气质,充满着爱、美和诗意,要永远保持着“黎明的感觉”;每天都能从教师、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