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貌原则分析《孔乙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孔乙己》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是鲁迅先生向时代呐喊的代表作。以语用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会发现,无论在人物形象的构架方面还是中心思想的表达方面都与礼貌原则息息相关。本篇文章将从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入手,分析礼貌原则在文章人物性格刻画和中心思想表达上所到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孔乙己》;礼貌原则;礼貌准则
  作者简介:姜亚飞(1993.7-),女,汉,山东长岛人,硕士,研究方向:壮侗语族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为广大读者所耳熟能详,文章以小见大,借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一个精神上迂腐麻木、生活上穷困潦倒的小人物“孔乙己”的悲惨一生来批判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毒害和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虽然不断涌现出很多对这篇短篇小说进行剖析的作品,但是学者对这篇文章的鉴赏点大多立足于文学视角的艺术特色,语用学分析甚少。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礼貌原则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一种社会学的原则,广泛应用于目前语用学研究之中。本文将以《孔乙己》中的篇章话语为语料,具体阐释语用学中的经典礼貌原则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建构以及主题思想的表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将提升礼貌原则的实际运用性,对语用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同时,礼貌原则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作品的特点。
  1、得体准则
  冯广艺将其释为“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这是说在交际时,说话人一方交际的目的并不在于让自身获利,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交际双方都满意,或者可以说期望将益处最大限度的照顾到受话人,使其得益最大化。文章中有一段众人议论孔乙己的描写,会话人毫不含蓄的在众人面前斥责孔乙己“总仍旧是偷”,评价孔乙己“发昏”、“敢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多次以戏谑的语气重复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以旁观者的语气发出“谁晓得”的结论,这与得体原则大相违背并使其达到了相反效果。作者在文章中如此大费周章构建了违反礼貌原则的情景是出于深化中心思想的特殊目的,即从众人嘲笑、愚弄的行为中力求深刻逼真的刻画人物形象以达到讽刺人与人之间关系麻木、封建社会对人毒害之深的效果,因此文章中的这些违反常规的不礼貌言语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2、慷慨准则
  冯广艺将其释为“最小限度的地使自己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他认为慷慨原则和得体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處,将舍己为人作为美德,具有内在联系性。文章中,写到了孔乙己给邻居的小孩子们分豆子的场景,小孩子们来茶馆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孔乙己便给他们一人一颗豆子,可是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作为难过河的泥菩萨,仍然愿意在自己不富裕时给孩子们分豆子并能做到言辞和善,这时的他遵守了交际时的慷慨准则,这一准则的遵守体现了孔乙己本性的善良,与人物最终的命运实则为对比,控诉时代的残酷和对读书人的压榨。
  3、赞誉准则
  冯广艺将其释为“最小限度的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他认为这条准则可以概括为“抑己扬人”,与心理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人乐意被称赞,会话过程也会相对愉悦,被贬低或被批评会使会话则达不到相应的回馈,气氛也会尴尬。酒客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当孔乙己暗示自己会的时候,酒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致使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而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在这段描写中,酒客们很明显的在会话过程中违反了赞誉准则,讽刺孔乙己整天穿长衫以读书人自居却连秀才的功名也没有考到。当受话人孔乙己被捉弄之后,酒客们仍然未对其违反赞誉准则的行为停止反而从更深的程度上进行嘲笑,与礼貌原则进一步背道而驰,反而更加烘托了孔乙己受人欺负,满腹旧知识根本毫无用处,甚至被所崇拜的科举制度所抛弃的处境。
  孔乙己的“礼貌”行为实际上从侧面表现了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哀,他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是穿长衫喝酒唯一的一个人,说话语调和内容追求含蓄,处处都体现了他对礼貌原则的遵守,然而他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令人质疑,活在被统治者所构建的封建社会里执一己之见,将其迂腐顽固、墨守成规的人物身份暴露无遗。其他人物形象的“不礼貌”行为真实地反映了孔乙己实际社会地位之低,而孔乙己却浑然不知,二者起到了鲜明的对比效果。礼貌原则在话语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语用学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其“礼貌”行为和“不礼貌行为”实则复杂,需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值得在不同语篇材料中详细探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礼貌原则运用到文学作品的鉴赏中更为其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夏中华.语用学的发展与现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8-130.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11-228.
  [3]冯广艺.语用原则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46.
  [4]丛日珍,闫玉涛.礼貌原则之语用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其他文献
我国气象部门组建的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9210工程),是采用休斯网络系统公司非常先进的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连续工作,是一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浮选法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NH_4)_2SO_4浸出液中提取稀土的工艺。结果表明,对含RE_2O_31g/l的浸出液,提取率可达98%以上。浮选的泡沫产品含RE_2O_345%左右
摘 要:《饥饿的女儿》和《好儿女花》两部自传小说,分别解开“我”的身世之谜和母亲晚年生活的真相,作者通过“草蛇灰线”式设置疑问的结构导出亲情的流动——从分裂到回归,在这“有意味的形式”下书写着深刻的亲情主题。  关键词:自传小说;草蛇灰线;亲情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  《饥饿的女儿》和《好儿女花》是虹影两
本文拟从《倾城之恋》与《香港的情与爱》出发对两篇作品进行具体分析,二者虽然在人物与场域选取上均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笔下或世俗或理想的爱情叙事走向也有所区别.王安忆
目的探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dFMGEN)对高糖诱导猴视网膜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O/EB荧光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dFMGEN对高糖诱导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F-6A凋亡的影响;选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高糖诱导下dFMGEN对RF-6A细胞与单核细胞粘附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高糖诱导下dFMGEN对RF-6A细胞线粒体活性氧定位及定量的影响;采用ELI
摘 要:“诗言志”是诗歌读者中接受最广的理论之一。“诗言志”总是与“诗缘情”一同出现,界定不同的两种诗歌类型,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但是从结构主义的视角看又是可以理解的。重新认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对当代诗歌有重要意义。  关鍵词:诗言志;当代诗歌;结构主义  作者简介:赵志强,男,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风格独特的作家,其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黑色幽默”因素,这些因素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别样的风采和新的活力。本文尝试探讨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流派对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黑色幽默;冷漠与反讽的语言;反英雄人物;“反传统”的叙事结构  作者简介:张新,女,汉族,山东金乡人,文学硕士,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介绍了国内外近10年花生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花生遗传转化目的基因的来源和基因导入的常用方法,以及高效的转基因再生系统。 The research status of genetic transfo
摘 要:乡土题材一直是贯穿萧红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综观萧红的小说创作,故乡赋予了她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和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创作风格。通过描写东北黑土文化和传统民俗社会的方方面面,表达了浓厚的乡土情结,揭示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和因循守旧。  关键词:民俗社会;东北大地;乡土情结;农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本文从藏族文学作品、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思潮影响下的藏族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藏族文学中体现的人文因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学的价值和地位,推动藏族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关键词:藏族;文学作品;人文;藏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藏族文学作品是藏族人民的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中凝聚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