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是作者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还是人们与古人对话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运用美术表达个人的看法和思想。从实践教学着手,注重让学生真正地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赏析美、创造美和感悟美,在体会美术作品本身的独特之美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趣味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上,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注重引导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恶美术的状况。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增强他们的美术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授《古城古镇考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丽江古城、乌镇等美丽景观的视频,让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美景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具体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展示美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将搜集的关于丽江古镇、吴江村落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对视频中再现的景象有何具体感受?(2)它们體现了哪些人文精神?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赏析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探究感悟。小陈说:“丽江古城和乌镇均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两者都傍河而建,以河为街,有古建筑的独有韵味。丽江古镇的古建筑较为古朴、粗犷、简造。庭院的布置较为丰富,而且细腻。居民经常种植四时花木。整体给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吴江古镇具有江南韵味,将石板巷、水阁以及桥梁进行巧妙组织,具有独特的精致之美,体现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之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真正享受古建筑的独有之美,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获得提升。
二、组织手工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美术趣味
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开展美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体会美术独有之美的过程中,创造个人心中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成长,体会实践操作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剪纸》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授课,并鼓励学生用心制作相应的剪纸,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手工制作带来的独特心灵体验,让学生真正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独有魅力。教师具体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工具:剪刀、刀子、红色卡纸、剪纸作品。第二点,讲授剪纸步骤。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步骤,并运用文字,简要介绍。第一步,构思。学生应思考剪纸的内容。第二步,折纸。在折纸的过程中,学生要将各个部分对齐;在画花纹的过程中,应注意花纹之间的线条应连接,并在需要剪去的地方做上记号。第三点,鼓励引导。教师鼓励学生说:“你们制作的剪纸只有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才能感动他人。你们一定要用心,并敢于尝试!”通过创设实践课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也要让学生通过剪纸,真正地用心做事,体会美术实践课程的独有趣味。
三、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审美情趣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交流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延伸对美术作品认知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并对比中西方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独特审美力。
例如,在讲授《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展示《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赏析作品,分析与西方油画的异同点,提升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在开课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你们如何欣赏这两幅画的特色?小赞说:“两幅图的共同之处在于重视和谐之美。不同之处在于和谐的渊源。《最后的晚餐》体现的是西方人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和谐把握,在视觉的理想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比如,耶稣和十三使徒的位置和动作被安排在画面上最合适的地方;《韩熙载夜宴图》体现在由道德伦理的理智来节制以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比如,画中韩熙载和其他几位官员的身体比例,与围绕在他们身旁的女子的身体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好像是被故意放大,体现古代的伦理思想。”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学习美术,不一定要成为美术家,应让学生将美术作为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通过美术的学习,真正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婕.注重美术趣味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刍论[J].成才之路,2017(19).
[2]张宇.中学美术课堂趣味教学环节的魅力和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
关键词:初中美术;趣味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上,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注重引导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恶美术的状况。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增强他们的美术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授《古城古镇考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丽江古城、乌镇等美丽景观的视频,让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美景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具体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展示美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将搜集的关于丽江古镇、吴江村落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对视频中再现的景象有何具体感受?(2)它们體现了哪些人文精神?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赏析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探究感悟。小陈说:“丽江古城和乌镇均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两者都傍河而建,以河为街,有古建筑的独有韵味。丽江古镇的古建筑较为古朴、粗犷、简造。庭院的布置较为丰富,而且细腻。居民经常种植四时花木。整体给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吴江古镇具有江南韵味,将石板巷、水阁以及桥梁进行巧妙组织,具有独特的精致之美,体现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之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真正享受古建筑的独有之美,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获得提升。
二、组织手工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美术趣味
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开展美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体会美术独有之美的过程中,创造个人心中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成长,体会实践操作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剪纸》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授课,并鼓励学生用心制作相应的剪纸,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手工制作带来的独特心灵体验,让学生真正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独有魅力。教师具体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工具:剪刀、刀子、红色卡纸、剪纸作品。第二点,讲授剪纸步骤。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步骤,并运用文字,简要介绍。第一步,构思。学生应思考剪纸的内容。第二步,折纸。在折纸的过程中,学生要将各个部分对齐;在画花纹的过程中,应注意花纹之间的线条应连接,并在需要剪去的地方做上记号。第三点,鼓励引导。教师鼓励学生说:“你们制作的剪纸只有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才能感动他人。你们一定要用心,并敢于尝试!”通过创设实践课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也要让学生通过剪纸,真正地用心做事,体会美术实践课程的独有趣味。
三、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培养审美情趣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交流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延伸对美术作品认知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情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并对比中西方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独特审美力。
例如,在讲授《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展示《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赏析作品,分析与西方油画的异同点,提升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在开课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你们如何欣赏这两幅画的特色?小赞说:“两幅图的共同之处在于重视和谐之美。不同之处在于和谐的渊源。《最后的晚餐》体现的是西方人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形式和谐把握,在视觉的理想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比如,耶稣和十三使徒的位置和动作被安排在画面上最合适的地方;《韩熙载夜宴图》体现在由道德伦理的理智来节制以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比如,画中韩熙载和其他几位官员的身体比例,与围绕在他们身旁的女子的身体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好像是被故意放大,体现古代的伦理思想。”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学习美术,不一定要成为美术家,应让学生将美术作为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通过美术的学习,真正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婕.注重美术趣味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刍论[J].成才之路,2017(19).
[2]张宇.中学美术课堂趣味教学环节的魅力和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