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题时,好些考生有这样的感觉:文章读完了,意思模模糊糊知道一些,就是做起题来,无从下手,硬着头皮懵懵懂懂把题答完了,考完对答案时,迷迷瞪瞪云里雾里不知当时所云,其失分之惨可想而知。
那么,文学类文章阅读备考有无捷径?答题有无诀窍?
一、明确目标
理解层面: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层面: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层面: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积累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利器的过程。
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除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本语文知识的积累外,还要了解一些有关历史、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直接应用于阅读答题的有关散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牢固掌握。
近几年考查的文本大都是散文(短小说可视为叙事写人散文来读);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达灵活,情感丰沛,是一种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便于考察考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因此,对散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很有必要,可以根据散文的分类进行归类整理。
散文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的不同、标准不同,分出的类也就不同。这里仅为复习迎考之目的,给散文作粗略分类,虽不甚科学,却也便利于应试规律方法的总结归纳。
三、掌握方法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能游刃有余。这“理”,就是规律。因此说,解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题,掌握了规律,你就掌握了方法。
那么,解现代文(文学类文章)的阅读题,有什么规律可循什么方法可依呢?
规律和方法就在历届高考试题中!研究高考试题就是研究解题规律和方法。
(一)粗读文本,大致了解:其“人”其“体”、其“实”其“虚”
1.读的内容
文题、作者,开头、结尾,出处、写作时间、注释,每段的开头结尾。
2.读的目的
①了解作者其人:著名的,联想旧知;不熟悉的,看文后有没有注释。
②了解写作背景:文后注明的写作时间、写作地点、文章出处等,能启发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确定文章的文体类型:文体不同则文章的写作特点不同,阅读的重点、阅读的方法也不同,考题设置的形式、内容、命题的指向也不同,答题的思路、要运用的基本知识也不尽相同。
④大体了解文章的“实”与“虚”:实——客观现实的什么景、物、人、事?虚——作者对景、物、人、事的主观情感态度,对社会生活、现实人生、艺术人文的看法观点。
(二)研读重点,圈画词句:把握文脉,明确“法”“旨”
文章叙述或描写了什么事或什么人、景、物?寄寓或抒发了什么感情?揭示或阐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艺术技法?
1.内容、主旨
(1)形象:人、景、物。
(2)思想感情: 情、理。
2.表达方式
(1)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绘形写神。
(3)抒情: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移情于物。
(4)议论:直接阐述、托物言志。
3.表现手法
铺垫、渲染、烘托、对比、抑扬、象征、联想、想象……
4.布局谋篇
(1)线索:明线——时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暗线——“物”的隐喻对象,心理、情感发展变化过程。
(2)结构:总分,平列,递进。
(3)其他:过渡,伏笔,照应,详略……
5.修辞方式
(1)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通感。
(2)结构类:对偶、排比、顶针、反复。
(3)语意类:反语、双关。
(4)语气类:反问、设问。
(三)审读题干,领会暗示;细读句段,寻找答案;分项分点,书写答案
高考真正的考官是谁?命题者,阅卷者。命题者是眼冷心热的“观音”,一弹指一眼神均藏玄机,心领神会者自然能安度劫难,愚顽不灵者“苦海无边”。阅卷者是心烦气躁的“苦工”,工程浩大,酷暑难熬,一杯冷水,一袭凉风,一语体贴,他心平气和,念你体恤,再苦再累,也要干得让你满意。
读题干找答案写答案时,你要念着这两个人,你要揣摩透他们的心思,你要让他们满意,自己才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1.审读题干,领会暗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确保准确答题。
现代文阅读题题干的设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命题的意图。创设的情境、设问的角度是显性的,而意图则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而这命题意图是融于创设的情境和设问的角度之中的,所以,揣摩命题意图就得细心分析情境、角度。
例如:“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2005年全国卷《一日的春光》第15题]
题干审读如下: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揣摩“命题意图”,首先明确“设问角度”,根据“角度”抓住“创设情境”中的关键词——命题者给的暗示语,然后依据赋分的多少估摸“意图”有几个要点。
一般地说,题干中常有以下暗示语:
联系全文——意指文章整体思路(结构)或文章主旨、作者感情;
文章开头——意指下文或全文: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文章结尾——意指上文或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题、深化主题、引人思考、意蕴深刻。
题干表述时用“这样”复指前文——意指强调前文(如上例)
其次,某些设问的角度有一般的“命意”规律。
词语的含义——不答本义,答“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以及附加义(作者的思想、情感)
句子的含义——先分析句子本身有什么特点(从结构上看有几层表意,是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把句子放到所在区间联系上下文确定这几层表意在文中又是何义,别忘了思考其“附加义”。
结构——联想基本知识:铺垫、对比、伏笔、照应等。
哪几个方面、角度——不能答文中的具体的点,而应根据这些具体的点、按其不同的“共性”分类概括。
为什么(原因)——由果推因,其“关口”当然在“果”中,别忘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主体形象、思想感情等。
技巧(表现手法)——问技巧,答“技巧+效果”。“效果”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①问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A内容,句意+文意(主题或情感等);B形式,句子的结构(句式整齐、文趣),在文中起的结构作用。②文所用材料在文中的作用,答A内容,观点、哲理、情感、人物形象+充实、丰富;B形式,行文结构……
好处(作用、效果)——问作用,也答“技巧+效果”;“效果”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细读句段,寻找答案。审读完了题干之后,根据题干设问的角度、创设的情境、命题的意图,在文中确定细读区位,即生成试题答案的词句语段,然后边读、边联想(根据所找到的文本内容联想散文的有关基本知识)、边圈画(关键词语、句子)、边思考(答案要点)。
①所找到的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
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引出下文、总领下文(全文)、点题、开宗明义;文章或段落的中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转换话题;文章或段落的结尾——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②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尤其注意议论抒情句,往往与文章主旨有关:点明(揭示、深化)主题、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③所找到的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铺垫——为后文的抒情、说理或情节的发展作准备。作用:引出后文,曲径通幽;照应——对前面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呼应。作用: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渲染——重复的多方面的铺叙,突出人物或环境的特点;烘托(衬托)——即侧面描写。突出……特征;对比——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鲜明的态度;抑扬——突出强调作者所肯定(先抑后扬)或所否定(先扬后抑);象征——蕴含深刻,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有接近联想(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作用:或烘托、或对比,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生动、形象;想象——较之联想,想象是虚的,联想是实的。作用基本上与联想相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托物言志——托物述怀,情有所托,含蓄蕴藉;托物说理,理有所依,生动具体。
④所找到的内容使用了哪一种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议论抒情,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真切生动感人;第二人称——亲切诚恳,增强感染力。尤要注意文中突转的人称。
⑤所找到的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拟人、通感——生动形象地描绘(突出)……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对偶——句式整齐对称,突出强调;排比——增强语势,感情强烈;顶针——环环紧扣,说理则谨严周密,抒情则情感强烈,状物则条理清楚;反复——节奏感强,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反语——或辛辣讽刺,或表亲昵感情;双关——以幽默风趣,含蓄曲折;反问——加强语气,表强烈感情;设问——引人深思。若只问而不答,意味深长。
3.分项分点,书写答案。
答案是写给评卷人看的,但评卷老师代表着命题人,因此说是写给他们两个人看的!
①所写即所问:问什么答什么,不拖泥带水、风马牛不相及。②言简意赅:写出关键词。③分项分点按次序写:重点写前,次要的写后;评价写前,分析写后。④书写整洁:工整,不涂改。■
那么,文学类文章阅读备考有无捷径?答题有无诀窍?
一、明确目标
理解层面: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层面: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层面: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积累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利器的过程。
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除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本语文知识的积累外,还要了解一些有关历史、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直接应用于阅读答题的有关散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牢固掌握。
近几年考查的文本大都是散文(短小说可视为叙事写人散文来读);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达灵活,情感丰沛,是一种文情并茂的文学样式,便于考察考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因此,对散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很有必要,可以根据散文的分类进行归类整理。
散文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的不同、标准不同,分出的类也就不同。这里仅为复习迎考之目的,给散文作粗略分类,虽不甚科学,却也便利于应试规律方法的总结归纳。
三、掌握方法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能游刃有余。这“理”,就是规律。因此说,解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题,掌握了规律,你就掌握了方法。
那么,解现代文(文学类文章)的阅读题,有什么规律可循什么方法可依呢?
规律和方法就在历届高考试题中!研究高考试题就是研究解题规律和方法。
(一)粗读文本,大致了解:其“人”其“体”、其“实”其“虚”
1.读的内容
文题、作者,开头、结尾,出处、写作时间、注释,每段的开头结尾。
2.读的目的
①了解作者其人:著名的,联想旧知;不熟悉的,看文后有没有注释。
②了解写作背景:文后注明的写作时间、写作地点、文章出处等,能启发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确定文章的文体类型:文体不同则文章的写作特点不同,阅读的重点、阅读的方法也不同,考题设置的形式、内容、命题的指向也不同,答题的思路、要运用的基本知识也不尽相同。
④大体了解文章的“实”与“虚”:实——客观现实的什么景、物、人、事?虚——作者对景、物、人、事的主观情感态度,对社会生活、现实人生、艺术人文的看法观点。
(二)研读重点,圈画词句:把握文脉,明确“法”“旨”
文章叙述或描写了什么事或什么人、景、物?寄寓或抒发了什么感情?揭示或阐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艺术技法?
1.内容、主旨
(1)形象:人、景、物。
(2)思想感情: 情、理。
2.表达方式
(1)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绘形写神。
(3)抒情: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移情于物。
(4)议论:直接阐述、托物言志。
3.表现手法
铺垫、渲染、烘托、对比、抑扬、象征、联想、想象……
4.布局谋篇
(1)线索:明线——时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暗线——“物”的隐喻对象,心理、情感发展变化过程。
(2)结构:总分,平列,递进。
(3)其他:过渡,伏笔,照应,详略……
5.修辞方式
(1)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通感。
(2)结构类:对偶、排比、顶针、反复。
(3)语意类:反语、双关。
(4)语气类:反问、设问。
(三)审读题干,领会暗示;细读句段,寻找答案;分项分点,书写答案
高考真正的考官是谁?命题者,阅卷者。命题者是眼冷心热的“观音”,一弹指一眼神均藏玄机,心领神会者自然能安度劫难,愚顽不灵者“苦海无边”。阅卷者是心烦气躁的“苦工”,工程浩大,酷暑难熬,一杯冷水,一袭凉风,一语体贴,他心平气和,念你体恤,再苦再累,也要干得让你满意。
读题干找答案写答案时,你要念着这两个人,你要揣摩透他们的心思,你要让他们满意,自己才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1.审读题干,领会暗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确保准确答题。
现代文阅读题题干的设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命题的意图。创设的情境、设问的角度是显性的,而意图则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最准确的。而这命题意图是融于创设的情境和设问的角度之中的,所以,揣摩命题意图就得细心分析情境、角度。
例如:“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2005年全国卷《一日的春光》第15题]
题干审读如下: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揣摩“命题意图”,首先明确“设问角度”,根据“角度”抓住“创设情境”中的关键词——命题者给的暗示语,然后依据赋分的多少估摸“意图”有几个要点。
一般地说,题干中常有以下暗示语:
联系全文——意指文章整体思路(结构)或文章主旨、作者感情;
文章开头——意指下文或全文: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文章结尾——意指上文或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题、深化主题、引人思考、意蕴深刻。
题干表述时用“这样”复指前文——意指强调前文(如上例)
其次,某些设问的角度有一般的“命意”规律。
词语的含义——不答本义,答“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以及附加义(作者的思想、情感)
句子的含义——先分析句子本身有什么特点(从结构上看有几层表意,是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把句子放到所在区间联系上下文确定这几层表意在文中又是何义,别忘了思考其“附加义”。
结构——联想基本知识:铺垫、对比、伏笔、照应等。
哪几个方面、角度——不能答文中的具体的点,而应根据这些具体的点、按其不同的“共性”分类概括。
为什么(原因)——由果推因,其“关口”当然在“果”中,别忘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主体形象、思想感情等。
技巧(表现手法)——问技巧,答“技巧+效果”。“效果”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①问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A内容,句意+文意(主题或情感等);B形式,句子的结构(句式整齐、文趣),在文中起的结构作用。②文所用材料在文中的作用,答A内容,观点、哲理、情感、人物形象+充实、丰富;B形式,行文结构……
好处(作用、效果)——问作用,也答“技巧+效果”;“效果”则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细读句段,寻找答案。审读完了题干之后,根据题干设问的角度、创设的情境、命题的意图,在文中确定细读区位,即生成试题答案的词句语段,然后边读、边联想(根据所找到的文本内容联想散文的有关基本知识)、边圈画(关键词语、句子)、边思考(答案要点)。
①所找到的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
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引出下文、总领下文(全文)、点题、开宗明义;文章或段落的中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转换话题;文章或段落的结尾——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②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尤其注意议论抒情句,往往与文章主旨有关:点明(揭示、深化)主题、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③所找到的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铺垫——为后文的抒情、说理或情节的发展作准备。作用:引出后文,曲径通幽;照应——对前面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呼应。作用: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渲染——重复的多方面的铺叙,突出人物或环境的特点;烘托(衬托)——即侧面描写。突出……特征;对比——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鲜明的态度;抑扬——突出强调作者所肯定(先抑后扬)或所否定(先扬后抑);象征——蕴含深刻,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有接近联想(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作用:或烘托、或对比,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生动、形象;想象——较之联想,想象是虚的,联想是实的。作用基本上与联想相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托物言志——托物述怀,情有所托,含蓄蕴藉;托物说理,理有所依,生动具体。
④所找到的内容使用了哪一种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议论抒情,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真切生动感人;第二人称——亲切诚恳,增强感染力。尤要注意文中突转的人称。
⑤所找到的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拟人、通感——生动形象地描绘(突出)……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对偶——句式整齐对称,突出强调;排比——增强语势,感情强烈;顶针——环环紧扣,说理则谨严周密,抒情则情感强烈,状物则条理清楚;反复——节奏感强,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反语——或辛辣讽刺,或表亲昵感情;双关——以幽默风趣,含蓄曲折;反问——加强语气,表强烈感情;设问——引人深思。若只问而不答,意味深长。
3.分项分点,书写答案。
答案是写给评卷人看的,但评卷老师代表着命题人,因此说是写给他们两个人看的!
①所写即所问:问什么答什么,不拖泥带水、风马牛不相及。②言简意赅:写出关键词。③分项分点按次序写:重点写前,次要的写后;评价写前,分析写后。④书写整洁:工整,不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