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红色的英勇标志》是美国文学历史上典型的战争题材小说。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作者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一幅真实又残酷的战争画面。为了营造战争中紧张又激烈的氛围以及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除了直接的白描外,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声音描写去做烘托,这是在其它描写战争类题材小说很少见到的。那么本文将从自然主义角度,对文章中的声音的运用进行重点分析,从而进一步发掘出作品不俗的艺术魅力以及深刻的反战主题。
关键词:战争,烘托,自然主义,声音,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2
《红色的英勇标志》是斯蒂芬·克莱恩在一八九五年发表的作品,并且通过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各界的认可,其中包括像豪威尔斯、约瑟夫·康拉德等当时知名作家。与此同时,之后美国二十世纪的一些作家也深受其创作风格的影响。《红色的英勇标志》是一部典型的战争题材小说,虽然整个故事完全是在他的头脑中虚构出来的,但是也与他早年在克拉维拉克学院——一个准军事学校的学习生活不无关系。而且根据他之后的回忆,他说在克拉维克的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
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兴起的一门文艺流派,并且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作家也开始注意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泰纳在《历史与批评文集》中第一个规定了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含义,指出自然主义就是根据观察、按照科学方法描写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克莱恩作为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为90年代整个美学运动提供了一个突然的方向和新鲜的动力。”《红色的英勇标志》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深深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风格。不仅仅在战争场景的烘托方面,更是在人物内心的塑造上,声音的使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战争中的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者在人身上只看到感觉和本能。他们既然认为是生物学规律决定人的心理、性格、情欲和行为,便在作品中着重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响。”众所周知,战争是在正义外衣下的一场人与人身体的厮杀。在其它对战争的描写中,比较侧重的一般是对于宏大场景以及崇高的英雄主义气节的宣扬,但是在斯蒂芬·克莱恩的笔触下,他深入到具体的个人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战争并不是像史诗里那般充满浪漫主义的,而是充满血腥与死亡的。
1.对士兵身体的摧残
在残酷的战争中,冲在一线的士兵们在搏斗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伤害。在描述这些伤害带给人的影响时运用了发出的一些声音给予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刚开始的一场恶战之中,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在残酷的厮杀中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他脸色苍白,脸上黏糊糊的,嗓子里不时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他苍白的脸色反映出在他经历的人与人对抗的血腥场面中内心的恐惧,因为汗水揉和着战场上的泥土所以他“脸上黏糊糊的”,一个十分狼狈的人物形象应运而生。最重要的是后面说他的“嗓子里不时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只有一個人在痛苦难过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呻吟”这个词来修饰,一般发出这种声音是没有任何刻意性且自然而然发出的;除了给他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一场战斗下来几乎让他精疲力竭了,连“呻吟”都是“低沉”的。还有,当他的脑部偶然被人打伤后“他总觉得伤口处又凉又湿,他想象着鲜血正从头发根缓缓往下流……原来他似乎能听到头颅里疼痛撞击的细小声音。”事实上,疼痛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疼痛也是有声音的——“撞击的细小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当人觉得疼痛时烦乱又焦灼的状态。
在另一个场景中,“有一个战士,身体已经被子弹打穿,在这短暂的一刹那,他发出了悲痛的叫声。也许战斗进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喊叫,但当时没有人听见。可是现在士兵们听到了他躺在地上发出的哀怨声,纷纷转过身来。”作者用“悲痛的叫声”足见子弹穿过肉体给士兵带来的巨大疼痛,想必叫喊声也是十分大的,然而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时却“没有人听见”。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战场中炮火的声音的过于猛烈,战士痛苦的呼号声被其吞没,其中体现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个人生命力的渺小和无助;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是因为在战斗过程中战士经常面对有人受伤甚至死去的惨烈景象,长此以往,便不知不觉中开始变得麻木、冷漠,即使是身边亲近的战友遭遇到了这样的不幸也不会有知觉,可见在战争中作为人的同情心和怜悯心逐渐被泯灭,直到成为一个没有情感的打仗的机器。通过对这个情节的描写,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之处不仅仅是对人身体上的残害,更是对人精神上的打击,而这种精神上的重创才是致命性的,因为它抹杀掉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属性,那么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在这以后,还一个细节很有趣,那就是当那个伤病由“喊叫”变为“哀怨声”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声音的高度明显降低了,但是他们却“纷纷转过身来”。原以为被子弹穿透身体应该是必死无疑了,可能他的战友们都没理会,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但没想到他还活着,还能发出“哀怨声”,因此才得到了其他队友的关注,这其中透露出深深的悲凉的意味。
2.对士兵心灵的重创
除了着重刻画战争对人体的摧残,它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在一次战争之后,所有的士兵都筋疲力尽躺在地上休息,不久就都进入到了梦乡,但是小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中途醒了过来:
“小伙子用眼扫了一下这些挤在一起、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人,他们脸色苍白,卧姿奇异,他不由得惊叫一声坐了起来。他的思绪很乱,以为这个树林大厅是一个停尸的地方。他一时竟然相信自己现在是在一所停尸房里,因此,他不敢动,生怕这些死尸突然嚎叫着站起来。”
在这段描写中,首先通过“这些挤在一起、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的人”营造了一种超越安静的接近死寂的氛围,之后用“尖叫一声”打破这种静寂的氛围,其实从反面更加衬托了当时的宁静,在侧面反映出士兵们在一场场残酷的斗争厮杀后几近力尽气竭的状态,说明在恢弘又席卷一切的战争面前人力的弱小以及对战争厌倦疲惫又无力掌控的无助感也都展现无遗。在另一方面,主人公发出尖叫声是由于在他周围躺着休息的士兵那种苍白又凌乱的场景竟让他以为自己置身于“一所停尸房里”,虽然这种形容有点夸张,但也刻画出主人公极度恐惧的心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对死亡有天生的恐惧感,尤其当他自以为处于尸体之中,也就是他周围被死亡的恐惧围绕的时候,甚至“生怕这些死尸突然嚎叫着站起来”,这里用“嚎叫”这个幻想中可能会出现的声音再一次渲染了恐怖的氛围,并且将主人公的恐惧感进行了强化。
关键词:战争,烘托,自然主义,声音,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2
《红色的英勇标志》是斯蒂芬·克莱恩在一八九五年发表的作品,并且通过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各界的认可,其中包括像豪威尔斯、约瑟夫·康拉德等当时知名作家。与此同时,之后美国二十世纪的一些作家也深受其创作风格的影响。《红色的英勇标志》是一部典型的战争题材小说,虽然整个故事完全是在他的头脑中虚构出来的,但是也与他早年在克拉维拉克学院——一个准军事学校的学习生活不无关系。而且根据他之后的回忆,他说在克拉维克的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
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兴起的一门文艺流派,并且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作家也开始注意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泰纳在《历史与批评文集》中第一个规定了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含义,指出自然主义就是根据观察、按照科学方法描写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克莱恩作为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为90年代整个美学运动提供了一个突然的方向和新鲜的动力。”《红色的英勇标志》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深深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风格。不仅仅在战争场景的烘托方面,更是在人物内心的塑造上,声音的使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战争中的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者在人身上只看到感觉和本能。他们既然认为是生物学规律决定人的心理、性格、情欲和行为,便在作品中着重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响。”众所周知,战争是在正义外衣下的一场人与人身体的厮杀。在其它对战争的描写中,比较侧重的一般是对于宏大场景以及崇高的英雄主义气节的宣扬,但是在斯蒂芬·克莱恩的笔触下,他深入到具体的个人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战争并不是像史诗里那般充满浪漫主义的,而是充满血腥与死亡的。
1.对士兵身体的摧残
在残酷的战争中,冲在一线的士兵们在搏斗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伤害。在描述这些伤害带给人的影响时运用了发出的一些声音给予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刚开始的一场恶战之中,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在残酷的厮杀中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他脸色苍白,脸上黏糊糊的,嗓子里不时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他苍白的脸色反映出在他经历的人与人对抗的血腥场面中内心的恐惧,因为汗水揉和着战场上的泥土所以他“脸上黏糊糊的”,一个十分狼狈的人物形象应运而生。最重要的是后面说他的“嗓子里不时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只有一個人在痛苦难过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呻吟”这个词来修饰,一般发出这种声音是没有任何刻意性且自然而然发出的;除了给他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一场战斗下来几乎让他精疲力竭了,连“呻吟”都是“低沉”的。还有,当他的脑部偶然被人打伤后“他总觉得伤口处又凉又湿,他想象着鲜血正从头发根缓缓往下流……原来他似乎能听到头颅里疼痛撞击的细小声音。”事实上,疼痛只是一种感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疼痛也是有声音的——“撞击的细小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当人觉得疼痛时烦乱又焦灼的状态。
在另一个场景中,“有一个战士,身体已经被子弹打穿,在这短暂的一刹那,他发出了悲痛的叫声。也许战斗进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喊叫,但当时没有人听见。可是现在士兵们听到了他躺在地上发出的哀怨声,纷纷转过身来。”作者用“悲痛的叫声”足见子弹穿过肉体给士兵带来的巨大疼痛,想必叫喊声也是十分大的,然而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时却“没有人听见”。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战场中炮火的声音的过于猛烈,战士痛苦的呼号声被其吞没,其中体现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个人生命力的渺小和无助;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是因为在战斗过程中战士经常面对有人受伤甚至死去的惨烈景象,长此以往,便不知不觉中开始变得麻木、冷漠,即使是身边亲近的战友遭遇到了这样的不幸也不会有知觉,可见在战争中作为人的同情心和怜悯心逐渐被泯灭,直到成为一个没有情感的打仗的机器。通过对这个情节的描写,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之处不仅仅是对人身体上的残害,更是对人精神上的打击,而这种精神上的重创才是致命性的,因为它抹杀掉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属性,那么人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在这以后,还一个细节很有趣,那就是当那个伤病由“喊叫”变为“哀怨声”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声音的高度明显降低了,但是他们却“纷纷转过身来”。原以为被子弹穿透身体应该是必死无疑了,可能他的战友们都没理会,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但没想到他还活着,还能发出“哀怨声”,因此才得到了其他队友的关注,这其中透露出深深的悲凉的意味。
2.对士兵心灵的重创
除了着重刻画战争对人体的摧残,它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在一次战争之后,所有的士兵都筋疲力尽躺在地上休息,不久就都进入到了梦乡,但是小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中途醒了过来:
“小伙子用眼扫了一下这些挤在一起、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人,他们脸色苍白,卧姿奇异,他不由得惊叫一声坐了起来。他的思绪很乱,以为这个树林大厅是一个停尸的地方。他一时竟然相信自己现在是在一所停尸房里,因此,他不敢动,生怕这些死尸突然嚎叫着站起来。”
在这段描写中,首先通过“这些挤在一起、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的人”营造了一种超越安静的接近死寂的氛围,之后用“尖叫一声”打破这种静寂的氛围,其实从反面更加衬托了当时的宁静,在侧面反映出士兵们在一场场残酷的斗争厮杀后几近力尽气竭的状态,说明在恢弘又席卷一切的战争面前人力的弱小以及对战争厌倦疲惫又无力掌控的无助感也都展现无遗。在另一方面,主人公发出尖叫声是由于在他周围躺着休息的士兵那种苍白又凌乱的场景竟让他以为自己置身于“一所停尸房里”,虽然这种形容有点夸张,但也刻画出主人公极度恐惧的心理。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对死亡有天生的恐惧感,尤其当他自以为处于尸体之中,也就是他周围被死亡的恐惧围绕的时候,甚至“生怕这些死尸突然嚎叫着站起来”,这里用“嚎叫”这个幻想中可能会出现的声音再一次渲染了恐怖的氛围,并且将主人公的恐惧感进行了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