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及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本研究从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了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建设目标的确定,学校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对学校建设施加影响,并由此引发了笔者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取向的思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者;价值观;学校建设
一、引言
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关于“建设什么样的高校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的探讨在各学者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不少学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具备开放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对学校的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因此出现了市场观、经济观等观点。然而,把管理者的价值观作为影响学校建设的一个因素却是很多学者忽略的一个方面。
二、价值观的定义和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认知的一套观念体系。一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反映了其对某一事物的对错,重要与否,好坏的评价、选择和看法。通常,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价值观的导向下进行的,同时价值观具有稳定、持久、主观的特点。
三、管理者对学校建设的目标的影响
通常,学校建设的目标是未来全校师生奋斗的指南针和风向标。管理者在充分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校建设的方向进行清晰的定位,之后提出相应的具体方案。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建设产生影响。
(一)对学校建设目标定位的影响。要建设一所怎样的学校主要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该校的管理者提出这样的建设目标,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目标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是可行并且有意义的,而在其确立的过程,管理者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使得建设目标也有所差别,因为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
(二)对学校建设目标设计的影响。学校建设目标确定之后,管理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寻找实施该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方案。不同的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会导致迥然不同的领导和行事风格。例如,认为时效是第一要务的管理者会更倾向于提出短期的,方便执行的目标实施方案,而追求完美的管理者可能会制定更详细,更长远的计划,在这一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受到学校的客观物质资源所影响,就是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建设目标的构想和期望,具体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上。
(三)学校建设目标方案选择的影响。一般,在管理者作出一个重大决策之前,都有很多各种方案供其选择。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更优的方案,此时管理者的价值观起到的是一个选择和筛选的作用,替管理者排除不符合其价值观导向的方案。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在学校建设目标的定位,设计,和决策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帮助管理者判断和筛选的过程。
三、对学校制度建设的影响
制度是一套社会规则体系,旨在要求社会群体遵照相应的规章和准则以达到相应的目的,可以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习俗,法律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有其各自的制度,其目的都是使得各项工作更有效的按照要求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价值观无处不在。
建设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制度,与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其中只要体现在学校制度的定位上。根据国外某管理学家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一般学校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专断独裁,以任务为中心,另一种是完全民族,以人为本。前者主要是与职责清晰、工作要求有关,通过制定相关的准则和规章来把握和管理学校各类事宜,这种制度体现出管理者较强的权力野心,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教职工之间人际关系冷漠的情况出现。后者体现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适当放权,使得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融洽,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
四、对学校环境建设的影响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条件,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学校环境来讲,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景观,教室,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和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建设指的是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要尊重区域的人文气象和地理特征,因地制宜,保留大自然的本色,同时,也要体现出功能性这一特点,即对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在满足全校师生工作需要和学习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这与学校管理者对美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人文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需要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其中,管理者的价值观对于建立全校师生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轻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具有很大帮助,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倾向更有利于形成学生好学,教职工工作努力,师生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几点思考
由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已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欧美的影视剧,歌曲,文学作品等纷纷涌入国内,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两者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学校建设上。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面临着价值观冲突的困惑:学校的建设目标到底应该以效益为重,还是以培养人才为重,学校制度建设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物为中心,校园环境建设重点应该放在硬件设施的提高上还是学术环境的营造上。
一般,一个人的价值观倾向是稳定而持久的,不会轻易改变。价值观在我闷人格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对社会产生主观能动作用。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对学校建设的重大影响,从而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齐。另一方面,管理者应该时刻去加深自己对学校建设有关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并内化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主流的价值观导向下,促进学校的建设,达成学校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亮亮.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与学校建设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
[2]张杰,徐全胜.论民办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对民办高校建设的影响[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关键词:学校管理者;价值观;学校建设
一、引言
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关于“建设什么样的高校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的探讨在各学者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不少学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具备开放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对学校的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因此出现了市场观、经济观等观点。然而,把管理者的价值观作为影响学校建设的一个因素却是很多学者忽略的一个方面。
二、价值观的定义和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认知的一套观念体系。一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反映了其对某一事物的对错,重要与否,好坏的评价、选择和看法。通常,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价值观的导向下进行的,同时价值观具有稳定、持久、主观的特点。
三、管理者对学校建设的目标的影响
通常,学校建设的目标是未来全校师生奋斗的指南针和风向标。管理者在充分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校建设的方向进行清晰的定位,之后提出相应的具体方案。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建设产生影响。
(一)对学校建设目标定位的影响。要建设一所怎样的学校主要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该校的管理者提出这样的建设目标,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目标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是可行并且有意义的,而在其确立的过程,管理者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使得建设目标也有所差别,因为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
(二)对学校建设目标设计的影响。学校建设目标确定之后,管理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寻找实施该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方案。不同的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会导致迥然不同的领导和行事风格。例如,认为时效是第一要务的管理者会更倾向于提出短期的,方便执行的目标实施方案,而追求完美的管理者可能会制定更详细,更长远的计划,在这一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受到学校的客观物质资源所影响,就是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建设目标的构想和期望,具体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上。
(三)学校建设目标方案选择的影响。一般,在管理者作出一个重大决策之前,都有很多各种方案供其选择。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更优的方案,此时管理者的价值观起到的是一个选择和筛选的作用,替管理者排除不符合其价值观导向的方案。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在学校建设目标的定位,设计,和决策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帮助管理者判断和筛选的过程。
三、对学校制度建设的影响
制度是一套社会规则体系,旨在要求社会群体遵照相应的规章和准则以达到相应的目的,可以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习俗,法律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有其各自的制度,其目的都是使得各项工作更有效的按照要求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价值观无处不在。
建设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制度,与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其中只要体现在学校制度的定位上。根据国外某管理学家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一般学校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专断独裁,以任务为中心,另一种是完全民族,以人为本。前者主要是与职责清晰、工作要求有关,通过制定相关的准则和规章来把握和管理学校各类事宜,这种制度体现出管理者较强的权力野心,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教职工之间人际关系冷漠的情况出现。后者体现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适当放权,使得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融洽,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
四、对学校环境建设的影响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条件,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于学校环境来讲,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花草树木,景观,教室,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和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建设指的是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要尊重区域的人文气象和地理特征,因地制宜,保留大自然的本色,同时,也要体现出功能性这一特点,即对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在满足全校师生工作需要和学习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这与学校管理者对美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人文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需要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其中,管理者的价值观对于建立全校师生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轻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具有很大帮助,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倾向更有利于形成学生好学,教职工工作努力,师生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几点思考
由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已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欧美的影视剧,歌曲,文学作品等纷纷涌入国内,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两者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学校建设上。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面临着价值观冲突的困惑:学校的建设目标到底应该以效益为重,还是以培养人才为重,学校制度建设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物为中心,校园环境建设重点应该放在硬件设施的提高上还是学术环境的营造上。
一般,一个人的价值观倾向是稳定而持久的,不会轻易改变。价值观在我闷人格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对社会产生主观能动作用。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要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对学校建设的重大影响,从而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齐。另一方面,管理者应该时刻去加深自己对学校建设有关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并内化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主流的价值观导向下,促进学校的建设,达成学校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亮亮.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与学校建设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
[2]张杰,徐全胜.论民办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对民办高校建设的影响[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