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本文就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气象部门如何做好为农服务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了现下气象为农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发展对策仅供大家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气象部门、为农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13-01
一、前言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的一大发展战略。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不仅给城市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同时要求城市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其中包括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为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三农”的保障能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而言,主体作用发挥困难、气象为农服务人才技术缺乏、资金不充分等原因,较大程度束缚了发展步伐。
1、长效机制构建需要完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一直在进行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气象工作有效体现在防灾减灾上,对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中,依旧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例如,应急团队工作进行较为困难,气象信息员管理不够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没有一定的强制性等。以上问题较大程度对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运转起到了影响,并且使得气象部门在农业发展过程里,无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2、主体作用发挥相对困难
就当前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而言,依旧有些地方无法对气象预警信息较快掌握,从而无法给予相应防范措施,使得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跟地方政府对气象为农服务支持力度不够乃至公共气象服务无法实现均等化不无关系。这样的状况下,需要相应政府部门通过承担主导作用让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气象为农服务方面缺乏人才技术
这也是束缚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原因。当前,使用在气象为农服务方面技能及试验方式都相对滞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点欠缺正规化布局,且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评估能力较低,这些状况都较为严重的影响气象为农服务对农村生产起的积极作用,没有把气象部门所具备的优势体现出来。不仅懂得气象知识,还懂得农业及新型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也成为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4、气象为农服务缺少充足的资金
要想将气象为农服务的“两个体系”建设起来,就一定要积极完成相关工作,这些工作大致包含了县、乡的总体防御计划、详细预报、自动观测和科普宣传等方面。为了可以让这些工作获得有效的发展,资金充足成为关键的条件之一。就当前状况来讲,很多地区依旧缺乏经济发展核心,农民收入大多较为缓慢,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非常有限,这些状况制约了当地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发展。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规范化管理对策和建议
气象为农服务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部分,公共气象服务对于经济及社会科学发展非常重要。虽然当前科技的应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及基建投入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获得较大提高,但农业依赖天气的状况并没有获得转变。由于气候变化及农业结构协调,对气象较为敏感,抗御灾害的脆弱点逐渐提高,对气象服务需求也逐渐提高。
1、研发先进气象业务系统,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质量
(1)准确性
天气、气候转变具有较大波动性,只有预测准确率越高,发挥作用才越大,对社会及经济效益才越强。气象信息服务产品需要逐渐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的需求。
(2)专业性
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对气象服务提出较高要求,天气及气候预报基础性产品,不能仅停留在直接应用服务方面,要通过科学进步,透过更加精细的加工展现出足够专业的产品。当前,要加强面对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品种、生产各个环节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全面为农业提供服务,提供面向农业基础建设、结构调整的气象灾害方面的评估、气候资源研发运用的服务、气候评价论证的服务等等。
(3)指导性
通过将以往单一预报变成预报、服务及指南相互结合的方式,灾害性天气从以往预报预警转化成预报、预警与意见、建议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在获取服务产品之后了解应当如何做、何时做来降低盲目性。研发先进的气象业务系统成为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质量的基础,不断进行升级,并通过当地气候特性及农业的发展、建设、所需情况,对先进气象业务体系进行本土化,创建新型天气预报及跟踪监测和预警体系,有效运用当前科技手段提升气象预报水准,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以及跟踪监测水平。
2、创建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效率
创建气象信息数据库及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同农业、资源、水利、农经等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及服务部门相互协作,展现出信息资源共享及气象服务同其他行业的业务、服务相互结合的特点,使得其他行业的业务和服务更加符合当地实情,使气象信息获得较大程度运用,提升气象服务时效性与针对性。通过共享平台,集中各项媒体与方法的运用,使气象服务高度自动化,实现气象为农服务权威性、科学性及主动性。通过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有效拉近农业所需同气象服务之间距离,努力提升气象服务满意程度。
3、创建完善的组织网络体系,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准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准,将团队作为基础,将人才作为核心。积极创建以地方气象为农服务为主导的机制,形成农业气象服务、气候灾害预警及应急响应为一体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当期气象部门正加快创建气象为农服务职能,有效提升气象科技使用能力、引导能力,不断完善村级气象信息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使得气象为农服务事业良好运转。
4、加强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基层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引进与培养能扎根基层、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业务精湛的青年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积极开展自学活动,强化学习培训力度,发挥骨干力量,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队伍。组建由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大户和气象技术人员组成的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和农民专家队伍,依托专家联盟团队,根据农事季节,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把气象知识、农业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以点示范片,带动基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为农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纵向推进为农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途径与组织体系,建立标准化的农业气象示范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深入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开展适用技术的科研和推广服务,有针对性地拓展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的领域和内容;提高各方的重视度、加大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力度,提升气象信息传递能力和产品覆盖面;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意识,全面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明.赵世黎.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21期.
[2]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安徽农业 科学》,2007年35期.
[3] 王俊.蒯志敏.张霞琴:《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4期.
[4] 于静:《对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气象部门、为农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13-01
一、前言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的一大发展战略。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不仅给城市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求,同时要求城市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其中包括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为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层气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三农”的保障能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而言,主体作用发挥困难、气象为农服务人才技术缺乏、资金不充分等原因,较大程度束缚了发展步伐。
1、长效机制构建需要完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一直在进行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气象工作有效体现在防灾减灾上,对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中,依旧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例如,应急团队工作进行较为困难,气象信息员管理不够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没有一定的强制性等。以上问题较大程度对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运转起到了影响,并且使得气象部门在农业发展过程里,无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2、主体作用发挥相对困难
就当前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而言,依旧有些地方无法对气象预警信息较快掌握,从而无法给予相应防范措施,使得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跟地方政府对气象为农服务支持力度不够乃至公共气象服务无法实现均等化不无关系。这样的状况下,需要相应政府部门通过承担主导作用让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气象为农服务方面缺乏人才技术
这也是束缚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原因。当前,使用在气象为农服务方面技能及试验方式都相对滞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点欠缺正规化布局,且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评估能力较低,这些状况都较为严重的影响气象为农服务对农村生产起的积极作用,没有把气象部门所具备的优势体现出来。不仅懂得气象知识,还懂得农业及新型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也成为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4、气象为农服务缺少充足的资金
要想将气象为农服务的“两个体系”建设起来,就一定要积极完成相关工作,这些工作大致包含了县、乡的总体防御计划、详细预报、自动观测和科普宣传等方面。为了可以让这些工作获得有效的发展,资金充足成为关键的条件之一。就当前状况来讲,很多地区依旧缺乏经济发展核心,农民收入大多较为缓慢,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非常有限,这些状况制约了当地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发展。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规范化管理对策和建议
气象为农服务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部分,公共气象服务对于经济及社会科学发展非常重要。虽然当前科技的应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及基建投入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获得较大提高,但农业依赖天气的状况并没有获得转变。由于气候变化及农业结构协调,对气象较为敏感,抗御灾害的脆弱点逐渐提高,对气象服务需求也逐渐提高。
1、研发先进气象业务系统,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质量
(1)准确性
天气、气候转变具有较大波动性,只有预测准确率越高,发挥作用才越大,对社会及经济效益才越强。气象信息服务产品需要逐渐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的需求。
(2)专业性
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对气象服务提出较高要求,天气及气候预报基础性产品,不能仅停留在直接应用服务方面,要通过科学进步,透过更加精细的加工展现出足够专业的产品。当前,要加强面对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品种、生产各个环节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全面为农业提供服务,提供面向农业基础建设、结构调整的气象灾害方面的评估、气候资源研发运用的服务、气候评价论证的服务等等。
(3)指导性
通过将以往单一预报变成预报、服务及指南相互结合的方式,灾害性天气从以往预报预警转化成预报、预警与意见、建议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在获取服务产品之后了解应当如何做、何时做来降低盲目性。研发先进的气象业务系统成为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质量的基础,不断进行升级,并通过当地气候特性及农业的发展、建设、所需情况,对先进气象业务体系进行本土化,创建新型天气预报及跟踪监测和预警体系,有效运用当前科技手段提升气象预报水准,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以及跟踪监测水平。
2、创建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效率
创建气象信息数据库及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同农业、资源、水利、农经等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及服务部门相互协作,展现出信息资源共享及气象服务同其他行业的业务、服务相互结合的特点,使得其他行业的业务和服务更加符合当地实情,使气象信息获得较大程度运用,提升气象服务时效性与针对性。通过共享平台,集中各项媒体与方法的运用,使气象服务高度自动化,实现气象为农服务权威性、科学性及主动性。通过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有效拉近农业所需同气象服务之间距离,努力提升气象服务满意程度。
3、创建完善的组织网络体系,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准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准,将团队作为基础,将人才作为核心。积极创建以地方气象为农服务为主导的机制,形成农业气象服务、气候灾害预警及应急响应为一体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当期气象部门正加快创建气象为农服务职能,有效提升气象科技使用能力、引导能力,不断完善村级气象信息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使得气象为农服务事业良好运转。
4、加强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基层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引进与培养能扎根基层、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业务精湛的青年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积极开展自学活动,强化学习培训力度,发挥骨干力量,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队伍。组建由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大户和气象技术人员组成的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和农民专家队伍,依托专家联盟团队,根据农事季节,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把气象知识、农业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以点示范片,带动基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为农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纵向推进为农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途径与组织体系,建立标准化的农业气象示范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深入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开展适用技术的科研和推广服务,有针对性地拓展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的领域和内容;提高各方的重视度、加大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力度,提升气象信息传递能力和产品覆盖面;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意识,全面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明.赵世黎.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21期.
[2]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安徽农业 科学》,2007年35期.
[3] 王俊.蒯志敏.张霞琴:《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4期.
[4] 于静:《对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