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地理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大显神通。教学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不足,它像一道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本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多采用“注入式”,使学生对地理兴趣寡然。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精彩的案例,深入研究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口迁移时,我结合滨州的乡土地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滨州这些年来人口不断激增,那么这些人口是哪来的呢?引出人口增长的两种形式,即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这些人口为什么要来滨州?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本身生活在滨州这个城市,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再如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海水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洋流运动规律是一个难点,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15年前,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船上装载的2.9万只塑胶小鸭子在太平洋因为事故落入海中。一直追踪这些玩具的一名科学家预测,经过多年的海上漂流,这支鸭子‘舰队’将于今年夏天抵达英国西海岸。”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此时疑惑不解,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科学家究竟是凭什么预测到了小鸭子的行程呢?从而展开教学,讲完原理之后,由学生解释这一事实的原因,用事实来验证原理,让学生折服。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在高中地理的模块中,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部分都存在很多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引进地理案例辅助传授知识,可以大大缩短教科书和实际地理情境的距离。学生可以从这些具体的情境出发,设身处地地认识自然或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认识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必修二“工业区位选择”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划分了四个小组,分别成立服装厂、面包厂、集成电路厂和海盐厂。让每组推选一人担任厂长,给他们5分钟左右的“会议”时间,由学生讨论决定每个工厂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和布局的区位,之后由老师作出评论和总结。整个过程学生广发言论,积极踊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娱乐中理解了知识,运用了地理原理,掌握了地理的学习方法。
3.注重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强调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比如在学习海水运动规律这一原理时,学生觉得这部分内容十分抽象,理解起来十分吃力。针对这个难题我展开了“由点到面”的学习方法,用真实的生活事例,由抽象到具体来简化知识难度。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前,由学生自己准备好一个饭盒和一个吸管当工具。在课上,让学生将饭盒倒满水,撒上碎纸片,用吸管在一端吹,之后由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分组讨论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作出回答。再由学生推而广之,把这个微小的案例扩大到整个地球的话,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通过刚刚做的小实验和已有的知识,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饶有兴致地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并能够完成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地理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讲透;另一方面,应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
2.案例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地理这门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最终也是为了对生活有所帮助。在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所在。通过小组讨论,让想说的学生都有发言与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很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适当采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领悟地理学科的无穷魅力。
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本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多采用“注入式”,使学生对地理兴趣寡然。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精彩的案例,深入研究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口迁移时,我结合滨州的乡土地理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滨州这些年来人口不断激增,那么这些人口是哪来的呢?引出人口增长的两种形式,即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这些人口为什么要来滨州?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本身生活在滨州这个城市,通过对生活的了解,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再如在新课导入时,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海水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洋流运动规律是一个难点,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15年前,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船上装载的2.9万只塑胶小鸭子在太平洋因为事故落入海中。一直追踪这些玩具的一名科学家预测,经过多年的海上漂流,这支鸭子‘舰队’将于今年夏天抵达英国西海岸。”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此时疑惑不解,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科学家究竟是凭什么预测到了小鸭子的行程呢?从而展开教学,讲完原理之后,由学生解释这一事实的原因,用事实来验证原理,让学生折服。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缩短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在高中地理的模块中,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部分都存在很多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引进地理案例辅助传授知识,可以大大缩短教科书和实际地理情境的距离。学生可以从这些具体的情境出发,设身处地地认识自然或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认识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必修二“工业区位选择”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划分了四个小组,分别成立服装厂、面包厂、集成电路厂和海盐厂。让每组推选一人担任厂长,给他们5分钟左右的“会议”时间,由学生讨论决定每个工厂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和布局的区位,之后由老师作出评论和总结。整个过程学生广发言论,积极踊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娱乐中理解了知识,运用了地理原理,掌握了地理的学习方法。
3.注重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强调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比如在学习海水运动规律这一原理时,学生觉得这部分内容十分抽象,理解起来十分吃力。针对这个难题我展开了“由点到面”的学习方法,用真实的生活事例,由抽象到具体来简化知识难度。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前,由学生自己准备好一个饭盒和一个吸管当工具。在课上,让学生将饭盒倒满水,撒上碎纸片,用吸管在一端吹,之后由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分组讨论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作出回答。再由学生推而广之,把这个微小的案例扩大到整个地球的话,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通过刚刚做的小实验和已有的知识,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饶有兴致地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并能够完成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地理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课要讲深讲透;另一方面,应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
2.案例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地理这门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最终也是为了对生活有所帮助。在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所在。通过小组讨论,让想说的学生都有发言与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很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适当采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领悟地理学科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