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分别提出减产计划的波音和空客,出口民机少的中航工业要幸运许多
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世界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也意料之中地遭遇困难。2月6日,国际飞机租赁金融公司CEO史蒂文·乌德瓦-哈齐表示,空客和波音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削减生产,直至产出与需求达到均衡,并且2010年生产还将下降35%。
此前一天,波音CFO詹姆士·贝尔(James Bell)在2009年度航天航空防务会议上承认,今年由于储存的订单较为充足,预计波音的业绩还会有小幅增长,但仍然如履薄冰。至于未来的两三年,考虑到航空市场当前的不确定因素,还完全看不到头绪。
早在1月29日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亏损5600万美元后,波音公司董事长兼CEO吉姆·迈克纳尼(Jim McNerny)就在美国西雅图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前裁员1万人,相当于波音员工总数的6%。这是近年来波音最大的一次裁员计划。
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传播事务的副总裁王玉奎对《商务周刊》表示,裁员是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目前还只是计划,没有正式实施。
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样给波音梦想飞机的制造计划造成打击。在波音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的同一天,俄罗斯Sibir Airlines航空公司取消了15架波音787型梦想飞机订单。这是第一起梦想飞机退订事件。紧接着2月5日,由迪拜出资、成立于2004年的低成本飞机租赁公司LCAL也宣布把波音787订单由21架减少到5架。
空客同样难逃此劫。2月19日,空客发表声明,将削减中短程A320系列客机的生产,月产量由现在的36架降至34架。空客还决定放弃去年做出的将中远程A330/A340系列客机月产量增至10架的计划,继续将其维持在平均每月8.5架。减产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实施。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决定反映了当前空客对市场需求的判断。空客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声称,由于高油价侵蚀航空公司赢利,空客预计会有1/3左右的飞机订单被推迟或取消。
但空客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商务周刊》表示:“尽管有减产计划,并不影响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第一架飞机的交付时间不会改变。”
2008年,波音飞机订单量下跌50%至662份,客机交付量也自2007年的441架下降至375架。空客公司的订单数量也从2007年的1341架下降到777架飞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目前两家制造公司已准备在2009年向航空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以免订单急剧下滑的冲击太早到来。
两家公司对2009年的订单预计均不乐观。波音客服部首席商务官和最佳客机销售员莱希(John Leahy)称:“预计2009年订单量仅为300份左右,需求量不会很大。”空客CEO恩德斯(Thomas Enders)更表示,对新客机的需求在经历了2008年的大幅下滑后,将在2009年进一步下跌50%—60%。
在中国, 2008年12月9日,民用航空局出台10项新措施,其中的第3项指出要严格2009年新增引进运输飞机项目的审批,鼓励航空公司尽可能取消或推迟已订购并于2009年引进的飞机。这对于波音和空客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空客和波音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在这场减产风暴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顾问杨育中对《商务周刊》透露,在中航工业的整个转包销售收入中,空客不到1亿美元,波音也就2亿美元左右,与来自日本的几十亿美元转包销售收入相比,空客和波音减产对公司的影响算不上什么。
面对全球航空业的低迷,同样有飞机要卖到国外的中航工业也显得比波音和空客要安心很多。杨育中指出:“中航工业出口的飞机以军用飞机为主,在经济危机下基本没有什么冲击。更何况我们出口的民用飞机在国外也大多是做军机用。”
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世界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也意料之中地遭遇困难。2月6日,国际飞机租赁金融公司CEO史蒂文·乌德瓦-哈齐表示,空客和波音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削减生产,直至产出与需求达到均衡,并且2010年生产还将下降35%。
此前一天,波音CFO詹姆士·贝尔(James Bell)在2009年度航天航空防务会议上承认,今年由于储存的订单较为充足,预计波音的业绩还会有小幅增长,但仍然如履薄冰。至于未来的两三年,考虑到航空市场当前的不确定因素,还完全看不到头绪。
早在1月29日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亏损5600万美元后,波音公司董事长兼CEO吉姆·迈克纳尼(Jim McNerny)就在美国西雅图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前裁员1万人,相当于波音员工总数的6%。这是近年来波音最大的一次裁员计划。
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传播事务的副总裁王玉奎对《商务周刊》表示,裁员是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目前还只是计划,没有正式实施。
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样给波音梦想飞机的制造计划造成打击。在波音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的同一天,俄罗斯Sibir Airlines航空公司取消了15架波音787型梦想飞机订单。这是第一起梦想飞机退订事件。紧接着2月5日,由迪拜出资、成立于2004年的低成本飞机租赁公司LCAL也宣布把波音787订单由21架减少到5架。
空客同样难逃此劫。2月19日,空客发表声明,将削减中短程A320系列客机的生产,月产量由现在的36架降至34架。空客还决定放弃去年做出的将中远程A330/A340系列客机月产量增至10架的计划,继续将其维持在平均每月8.5架。减产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实施。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决定反映了当前空客对市场需求的判断。空客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声称,由于高油价侵蚀航空公司赢利,空客预计会有1/3左右的飞机订单被推迟或取消。
但空客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商务周刊》表示:“尽管有减产计划,并不影响天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第一架飞机的交付时间不会改变。”
2008年,波音飞机订单量下跌50%至662份,客机交付量也自2007年的441架下降至375架。空客公司的订单数量也从2007年的1341架下降到777架飞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目前两家制造公司已准备在2009年向航空公司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以免订单急剧下滑的冲击太早到来。
两家公司对2009年的订单预计均不乐观。波音客服部首席商务官和最佳客机销售员莱希(John Leahy)称:“预计2009年订单量仅为300份左右,需求量不会很大。”空客CEO恩德斯(Thomas Enders)更表示,对新客机的需求在经历了2008年的大幅下滑后,将在2009年进一步下跌50%—60%。
在中国, 2008年12月9日,民用航空局出台10项新措施,其中的第3项指出要严格2009年新增引进运输飞机项目的审批,鼓励航空公司尽可能取消或推迟已订购并于2009年引进的飞机。这对于波音和空客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空客和波音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在这场减产风暴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顾问杨育中对《商务周刊》透露,在中航工业的整个转包销售收入中,空客不到1亿美元,波音也就2亿美元左右,与来自日本的几十亿美元转包销售收入相比,空客和波音减产对公司的影响算不上什么。
面对全球航空业的低迷,同样有飞机要卖到国外的中航工业也显得比波音和空客要安心很多。杨育中指出:“中航工业出口的飞机以军用飞机为主,在经济危机下基本没有什么冲击。更何况我们出口的民用飞机在国外也大多是做军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