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菜肴向来以口味著称于世,“味”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演变。由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味”的地域、帮系差异。而它的发展也是一个曲折的认识与探索的过程,从单一味到复合味,从味浓到清淡,从只注重口味到倾向合理营养,这都表明“味”的发展必将趋向于多样性统一审美追求。
关键词:味 多样性统一 审美
中国是“烹饪王国”,而味在中国烹饪中处于显著地位,中国有烹饪“以味为本”之说。数千年中国饮食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国人对食物隽美之味永不满足的追求,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味”的独到成就,形成了中国饮食文明长河中的又一突出特色——中国人不是在吃食物而是在品“味”。
古代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东方人喜咸,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辣,西方人喜酸。对南方人来说,因地域多湿润,高温多雨,气候温和,水土为软,导致人们习惯于甜、清淡为主;四川、湖南等地,地域潮湿,多雨多雾,人们习惯于辣味,适当辣可提神,防潮,驱寒;西方因沙漠多,海拔高,气候干燥多风,人们以酸来调节人体血液循环,杀菌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味”的地域,帮系差异已不再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逐渐地融会贯通,进入真正的大发展时期。
“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及美食申鉴的最高境界,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初步形成。周代已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调味观点存在于历史记载中,非常重视味型与季节变换和进食者食欲以及健康的关系。到公元前二世纪的战国末期,人们对于调和美味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了。《吕氏春秋·本味》对此做了生动记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这里讲的是调和味道的技巧和调味后的理想效果,通过调和达到美味之境界。明清时代美食家辈出,“味”的发展也就到了历史的更高水平,主张食物应当兼有“美味”与“益人”两种性能方为上品。美食大家袁枚则更进一步认为:“求香不用香料”,“各有本味,自成一家”(《随园食单》)。凡此种种观点均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至今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迅速及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东西南北的各种原料、调料、烹调方法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菜系。曾经各菜系之间互相排斥,不相往来,各自口味泾渭分明的界限已逐渐模糊,而是互相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呈现出了“融会贯通”的趋势。
川味不再坚守麻辣味的阵地,苏菜也不再只对酸甜情有独钟,鲁菜也不仅仅拘泥于咸鲜口味。如今的口味要求已逐渐将各菜系的精华吸收融合,与当地原料及人们的饮食习惯相结合,综合考虑方才进行创作,这无疑更合理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饮食。
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的深入,更碰撞出一些火花。首先,引进新鲜原料:西兰花、荷兰豆、洋白菜等早已登上了我们的餐桌。其次,新调味品的引进运用:像鱼籽酱、番茄酱、奶油、芝士、咖喱等调味品对中国“味”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功不可没。第三,新的烹调方法的引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味的发展,我们所熟知的有:锔,铁扒等。所有这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举措,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佳肴美味,可以说当今是中国美食文化辉煌的发展时期。
中国菜向来以“味”魅人,以“味”取旺,“味”从何来?其中一方面来自原料本身,另一方面主要来自调味品的调和之味。众所周知,原料的本味比较单一。所以,中国菜的美味可口关键所在是巧妙地运用各种调味品,通过精心合理的配味、组味而成的。
自调味品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美的滋味,盐的问世,开创了人们发掘调味品的先河,从而结束了淡而无味的原始生活,人们的饮食生活便开始丰富多彩起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味的不懈追求,各种调味品不断丰富,酸、甜、苦、辛、咸等被广泛应用于烹调,中国菜的口味便有了千百种变化,甚至原来味道较差的原料,调味得法,也能成为较好的美味佳肴。中国菜的色、香、味、型四大特点均离不开调味品的支持,中国肴馔的繁多名目与千万变化均离不开调味品的贡献。
古代曾由于调味品种单一,数量不足,区域的种种限制而使菜肴的口味受到很大局限。例如:盐在古代是国家限制限量供给的,泡椒制法只有四川本地流传,而海鲜酱由于交通,气候的影响,只限于沿海使用。等等这些均约束了中国烹饪“味”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交流的扩大,这种状况便不再延续,调味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调味品被发掘采用,巧妙结合,制成了许多味美无穷,别具一格的新型味汁。加之西式调味料的引进,都对“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调味品也必将与中国烹饪相辅相成地发展,开创烹饪美味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关键词:味 多样性统一 审美
中国是“烹饪王国”,而味在中国烹饪中处于显著地位,中国有烹饪“以味为本”之说。数千年中国饮食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国人对食物隽美之味永不满足的追求,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味”的独到成就,形成了中国饮食文明长河中的又一突出特色——中国人不是在吃食物而是在品“味”。
古代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东方人喜咸,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辣,西方人喜酸。对南方人来说,因地域多湿润,高温多雨,气候温和,水土为软,导致人们习惯于甜、清淡为主;四川、湖南等地,地域潮湿,多雨多雾,人们习惯于辣味,适当辣可提神,防潮,驱寒;西方因沙漠多,海拔高,气候干燥多风,人们以酸来调节人体血液循环,杀菌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味”的地域,帮系差异已不再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逐渐地融会贯通,进入真正的大发展时期。
“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及美食申鉴的最高境界,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初步形成。周代已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调味观点存在于历史记载中,非常重视味型与季节变换和进食者食欲以及健康的关系。到公元前二世纪的战国末期,人们对于调和美味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了。《吕氏春秋·本味》对此做了生动记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这里讲的是调和味道的技巧和调味后的理想效果,通过调和达到美味之境界。明清时代美食家辈出,“味”的发展也就到了历史的更高水平,主张食物应当兼有“美味”与“益人”两种性能方为上品。美食大家袁枚则更进一步认为:“求香不用香料”,“各有本味,自成一家”(《随园食单》)。凡此种种观点均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至今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迅速及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东西南北的各种原料、调料、烹调方法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菜系。曾经各菜系之间互相排斥,不相往来,各自口味泾渭分明的界限已逐渐模糊,而是互相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呈现出了“融会贯通”的趋势。
川味不再坚守麻辣味的阵地,苏菜也不再只对酸甜情有独钟,鲁菜也不仅仅拘泥于咸鲜口味。如今的口味要求已逐渐将各菜系的精华吸收融合,与当地原料及人们的饮食习惯相结合,综合考虑方才进行创作,这无疑更合理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饮食。
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的深入,更碰撞出一些火花。首先,引进新鲜原料:西兰花、荷兰豆、洋白菜等早已登上了我们的餐桌。其次,新调味品的引进运用:像鱼籽酱、番茄酱、奶油、芝士、咖喱等调味品对中国“味”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功不可没。第三,新的烹调方法的引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味的发展,我们所熟知的有:锔,铁扒等。所有这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举措,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佳肴美味,可以说当今是中国美食文化辉煌的发展时期。
中国菜向来以“味”魅人,以“味”取旺,“味”从何来?其中一方面来自原料本身,另一方面主要来自调味品的调和之味。众所周知,原料的本味比较单一。所以,中国菜的美味可口关键所在是巧妙地运用各种调味品,通过精心合理的配味、组味而成的。
自调味品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不同程度地享受着美的滋味,盐的问世,开创了人们发掘调味品的先河,从而结束了淡而无味的原始生活,人们的饮食生活便开始丰富多彩起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味的不懈追求,各种调味品不断丰富,酸、甜、苦、辛、咸等被广泛应用于烹调,中国菜的口味便有了千百种变化,甚至原来味道较差的原料,调味得法,也能成为较好的美味佳肴。中国菜的色、香、味、型四大特点均离不开调味品的支持,中国肴馔的繁多名目与千万变化均离不开调味品的贡献。
古代曾由于调味品种单一,数量不足,区域的种种限制而使菜肴的口味受到很大局限。例如:盐在古代是国家限制限量供给的,泡椒制法只有四川本地流传,而海鲜酱由于交通,气候的影响,只限于沿海使用。等等这些均约束了中国烹饪“味”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交流的扩大,这种状况便不再延续,调味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调味品被发掘采用,巧妙结合,制成了许多味美无穷,别具一格的新型味汁。加之西式调味料的引进,都对“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调味品也必将与中国烹饪相辅相成地发展,开创烹饪美味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