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死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与死,是生物界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扣问生命价值: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问题.确立怎样的生死观,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因此,谈论生死,关注死亡,就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我国小学生的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认识生死的价值和意义,能引起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永恒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反映.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家校共育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渝东南是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指出在中小学校开设民族文化兴趣班,有利于激发留守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留守儿童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同时,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多关注留守儿童,则有利于助推家校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家校共育成效.
张栻对礼范畴内涵的诠释从理、序、义、美四个维度展开,体现了理之礼、序之礼、义之礼和美之礼的四要义.以此四要义为基础,礼的内涵以道善本体、节文致用、内外相合和体用和美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理、序、义、美四个方面的要义体现了体、用、合、和的哲学思维.理是礼范畴的核心内涵,以理为体,达到序、义、美内涵的发用和展开,其礼内涵的诠释彰显了张栻学术思想的理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