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为基,志在向善”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zheng5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社会的主体和道德的主体,提高个人品质是纯化社会风气的关键。古人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素养、优化教师精神是提高个人品质、优化社会风气的重要一环。“务实为基,志在向善”应当成为教师的公民教育品质的两大基石。
  一、志在向善:教师应有的基本精神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志在向善”理应是教师秉承的基本精神。教之本义,“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解字》),育之本义,“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教育一开始就是同“使人向善”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人所说的“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都是其明证。由于对“善”理解的不一致,不同时代或个人对其诠释会有所不同。古人认为“善”乃是“道德之善”,因此古人认为教育旨在使人成为善良之人。现代人不再满足于教育只在使人善良,而致力于使人完善,从而把“善良”之“善”扩充为“完善”之“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普遍认为,“解放被束缚的个性,造就个性完善的人”(陈桂生)应该成为教育的最终追求。向善是教育的基本要义,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为了促使个体向善,教师自然需要具有“志在向善”的品质和精神。也只有通过教师的积极理解、配合和向善,社会向善的事业和蓝图才有可能活化于教育之中,学生才能逐渐被社会化,习得社会发展对个体知识技能、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说,志在向善是教育者应具有的基本精神和永恒追求。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而非预先决定好的。“人的超越性不仅表现为对人类已有文明的超越,也表现为人对自己本身的超越;不仅表现在空间方面的超越,也表现为时间方面的超越。只有如此,人类才有发展,个体才会进步。因此,教育不仅是一种传承文明的活动,也是开拓创新、不断超越的活动。”(黄启兵)教育的超越需要教师真正成为志在向善之人。没有教师对向善的持之以恒的追求,没有教师对完善的向往,教育的超越就缺乏动力。
  教师之所以要志在向善,也是重寻教师教育理想的需要。致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刺激人的需求、满足人的欲望,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追求。现代化在使人日益方便、物质选择日益丰富的同时,也逐渐瓦解了人们对理想的向善追求。表面上我们无限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只是物质选择的自由,对物品的依赖已经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教师也不例外。教师日益只关注自己的工资、奖励和职称,太多的教师已然成为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教育理想日益从他们的心中消逝。教师教育理想的消逝直接影响到教育的价值引导,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已经在学生中蔓延,善与恶、美与丑、优与劣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弥。克服这种价值危机,教师积极向善、树立教育理想、勇于价值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二、务实为基:教师向善的必要限制
  我们需要强调教师向善,但是也要警惕教师的向善追求。如果教师认可之善并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那么这种向善追求就是一种乌托邦的追求。任何乌托邦追求都天然地拒斥现实。“当人们凭空捏造一个理想世界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剥夺了现实性的价值、意义和真实性。理想这一谎言统统是降在现实性头上的灾祸,人类本身为理想所蒙蔽,使自己的本能降至最低限度,并且变得虚伪——以致朝向着同现实相反的价值顶礼膜拜,只因受了它的欺骗,人类才看不到繁盛、未来和对未来的崇高权利。”(尼采)正因为此,教师志在向善的乌托邦追求很有可能只强调了教育的未来性而忽视了教育的现实性,从而“使得学生生活在对未来的想象中而不是生活在当下,从而牺牲了当前的幸福”,“使学生可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的同时却对过去只有灰暗的记忆与现实的痛苦”。(黄启兵)
  教师志在向善的乌托邦追求还有可能导致只强调教育目的的合理性而忽视教育手段的合理性。为了实现教育的向善追求,强调乌托邦追求的这类教师很有可能不择教育手段,不顾儿童的天性,用一些枯燥的教条发展儿童的官能,使学校成为学生心灵的屠宰场。当教师的向善追求和学生的向善追求彼此不一致时,教育暴力就可能发生,从而使得学生的身心遭到严重摧残。
  教师志在向善的乌托邦追求很有可能只是教师自己认可的美好追求,并非学生认可的美好追求,教师一味强调自己的向善理解和追求,很有可能否定其他向善追求的价值和存在合理性,学生独特的向善追求也很有可能遭到忽视、甚至被剥夺。教育将呈现单一化而失去其丰富性,这很难使天资和环境与众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甚至还会造成教育悲剧。我们许多的教育理想是教育家的理想,是教师的理想,是家长的理想,而独独不是受教育者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强迫学生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甚至强迫他们学习反感的东西。这种将教育者的理想强加于受教育者身上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强加的结果有可能使得受教育者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甚至死亡。这种教育理想是他者的理想,不是受教育者的理想。当他者的理想与受教育者的理想不一致时,教育暴力就可能发生。
  教师向善的乌托邦追求之所以需要警惕,“还在于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而将灰尘与污渍掩盖起来,从而给我们一个虚假的天堂。就卢梭教育理想的乌托邦来说,斯金纳指出:‘遗憾的是,爱弥儿是想象出来的,卢梭对此十分清楚。卢梭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孤儿院,却来告诉别人他是怎样教育自己臆造出来的英雄的。’‘如果像教爱弥儿那样来教学生,那么这个学生实际上几乎也是痛苦的。这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使他出现。’‘如果学生实际上都像卢梭的爱弥儿那样,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感到有点失望。我们所知道的爱弥儿学习并不十分努力,‘好奇心’显然也属中等之列,他不赞成努力学习,因为努力学习含有职业道德(work-ethic)之意,多少与纪律有关。’‘我们所知道的爱弥儿没有学到很多东西。’‘我们所知道的爱弥儿不会很清楚地思维。’‘我们所知道的爱弥儿看来也并不特别幸福。’按照卢梭设计的教育理想天堂,在斯金纳看来,实在并不那么美好。这种蒙了面纱、做了修饰、掩盖了缺陷的教育理想一旦成为事实,教育理想的乌托邦天堂更有可能成为令人恐怖的地狱”。(黄启兵)
其他文献
在以前,我们采取三期连载的方式,对叙利亚局势和牵涉其中的各方势力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和好评。就在叙政府军势如破竹,离军事上统一全国为时不远之际,“善变”的土耳其再次半路杀出。10月9日,土耳其军队携叙反对派武装“叙利亚国民军”进入叙利亚北部,展开代号为“和平之泉”的作战行动,并于15天后鸣金收兵。快进快出的土军犹如一把利刃,搅乱了本已渐趋明朗的叙利亚局势,“中东的十字
【摘 要】由浙江工业大学徐云教授牵头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干预与教育》一书,重点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在教学中的学习特征、教师应该注意的教学原则以及为孤独症儿童创设教学环境的方法,以支持孤独症儿童进行有效学习。北京市的普通学校及自闭症儿童教育基地依据本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深入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教学原则;环境创设  20
2018年2月27日,泰国湾,一辆AAV7A1两栖突擊车正在巡逻,它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两栖作战营,配装在两栖攻击舰“伯恩霍姆·理查”号(LHD-6)上。该舰主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定期巡逻,并为地区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提供快速支援。
一、学生课堂探究时的各种表现引发的思考  【案例1】 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
近日,第75集團军某旅组织特战分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包括狙击步枪、手枪、微冲等武器的实战科目训练,以检验部队的实战技能和实战能力。图为该旅女兵使用大径狙击步枪进行实弹射击。
为肩负起保存牦牛文化物证,传播牦牛文化知识,探究牦牛与人类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加强对一个物种和一个民族和谐关系的认识,研究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以及自然生态发展,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创意工程——牦牛博物馆,2012年于拉萨的柳梧新区正式开建。预计将于201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实现开馆试运行。  牦牛博物馆其建筑面积8088平方米,加室外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拟建成中国乃至
虽然自己早已取得驾照,但一直是依赖家人兼任司机,所以实践的次数并不多。最近,因兼任司机生病,我与车子亲密接触的机会骤然增多,突然发觉驾驶汽车与教育教学工作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一、都要有敬畏之心  作为“本本族”司机(指有驾驶证但长期不实践的司机),对于驾驶汽车还是有点忐忑的,因为深深懂得,拥有驾驶证与保证平安驾驶是两回事。尽管也想驾驶车子风驰电掣一番,但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出于对自己、对坐车的人、对
【摘 要】低年级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肢体作为器官的组成部分,也发挥着思维的功能。围绕低年级儿童科学课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儿童具身认知特征,设计适合儿童学习的活动,充分建构儿童对科学的理解,促进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低年级;科学教育;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大脑是思维的发源地,身体的行为和感受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器官和通道。特别是低年
特别策划 本刊编辑部    并非堆砌的慢    大凡在冬日的午后驻足过八廓街某处屋顶的人,都会留下类似的画面记忆:  风马旗杆相交织的蓝天下,一个脸上覆盖着课本的瘦长男孩,坐靠在屋顶白色的墙垛下小睡,巷角处一辆慢慢钻出阴影的满载干果和蜜饯的板车,打断了三个小孩踢球的游戏,巷口斜对面的松曲热广场上,墙根处一排一排的老阿爸老阿妈,以及围坐在广场中央掷骰子玩耍的人们已被阳光染成金色,并投下长长的倒影,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当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案例一:爱捡“垃圾”的小孩  【案例描述】今年暑假过得特充实。晚上在小区里散步,总能远远地听到一声声甜甜的“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