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所接受和认可。笔者将翻转课堂应用在诵读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响。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是微课程群的制作与运用。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体性教学,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诵读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课前朗诵会、指定篇目训练、参赛作品辅导。新教材新資源是翻转课堂有效运转的有力保证。而诵读课程从播音主持的专业课转向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从高校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现诵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诵读教学;微课程群
诵读指导实践,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性课程。如何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翻转课堂运用于诵读教学过程中,值得专业教师深思。
一、 微课程群建设是基础
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是微课程群的制作与运用。微课程群设计的系统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都直接关系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诵读指导实践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诵读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进行了诵读微课程群的制作。将诵读课程理论与技巧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四十三节时长在十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内容包含诵读状态、诵读基调、诵读者身份、诵读态度、诵读情感以及古诗、现代诗、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的诵读技巧。每一节微课程小视频会针对一个小专题展开,有理论讲解、案例示范、音视频范例和具体作品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应章节的视频学习,提前预习诵读作品。诵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辅导学生诵读作品,进行大量的诵读作品训练,并且针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二、 主体性教学是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体性教学,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说起来、练起来。诵读指导实践课程具有特殊性,学生听懂了教师的理论讲解只是学习诵读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诵读实践,将技巧融入各类型的诵读作品。而这是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的,需要课上指导与课下大量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练习来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热情。笔者将诵读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朗诵会、指定篇目训练、参赛作品辅导。
第一,课前朗诵会是诵读的开篇序曲,学生根据教师上一节课布置的主题,自选诵读篇目,自行完成诵读作品的处理和表达。朗诵会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作品类型命题,比如唐诗、宋词、近代诗、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等;也可以以内容感情命题,比如悲伤、愤怒、热爱、温柔、思念、欢喜等等。每期朗诵会主题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规定作品时长,鼓励学生挖掘更多适合诵读的作品,扩展诵读视野。
第二,指定篇目训练。在指定篇目训练环节,教师选择诵读教学中的经典篇目和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带领学生进行经典篇目诵读训练,并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经典诵读篇目,往往在诵读教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引导性。对经典作品的剖析和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诵读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巩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诵读作品创作。
第三,参赛作品辅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的诵读作品,针对学生音色和风格进行组合,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完整的诵读作品,完善个人代表作品,并选送参加诵读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诵读比赛,多练习,多登台,多反思。对个人作品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创作精品。
三、 新教材新资源是保证
翻转课堂模式下诵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坚固的理论基础和更丰富海量的诵读作品。因此,适应诵读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教材呼之欲出。新媒体时代为诵读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海量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料,为诵读艺术创作和诵读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诵读教学需要更为权威和全面的新教材,也需要一个丰富立体的诵读音频、视频、文字资料库。
四、 诵读文化推广是方向
2017年初央视《朗读者》的开播,使朗读热潮火爆全国各地。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专业或者非专业人员,纷纷登上各地的大小舞台,一展朗诵风采。可见,诵读这门最简洁的高雅艺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追求。但不得不承认,全民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诵读课程从播音主持的专业课转向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从高校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现诵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诵读微课程群的建设,为诵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在播音主持专业诵读微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全校范围的诵读公选课和针对非专业学生的诵读微课程教学,将诵读艺术向校园铺开,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爱诵读、热爱经典、热爱声音的艺术。另一方面,诵读微课程群可以放在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播放和收看,方便更多的诵读爱好者随时随地进行诵读学习和训练,感受专业的诵读教学的气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7.
[2]伯格曼,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1.
[3]张颂.朗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01.
作者简介:
冯洋,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诵读教学;微课程群
诵读指导实践,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性课程。如何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翻转课堂运用于诵读教学过程中,值得专业教师深思。
一、 微课程群建设是基础
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是微课程群的制作与运用。微课程群设计的系统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都直接关系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诵读指导实践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诵读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进行了诵读微课程群的制作。将诵读课程理论与技巧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四十三节时长在十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内容包含诵读状态、诵读基调、诵读者身份、诵读态度、诵读情感以及古诗、现代诗、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的诵读技巧。每一节微课程小视频会针对一个小专题展开,有理论讲解、案例示范、音视频范例和具体作品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应章节的视频学习,提前预习诵读作品。诵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辅导学生诵读作品,进行大量的诵读作品训练,并且针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二、 主体性教学是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体性教学,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说起来、练起来。诵读指导实践课程具有特殊性,学生听懂了教师的理论讲解只是学习诵读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诵读实践,将技巧融入各类型的诵读作品。而这是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的,需要课上指导与课下大量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练习来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热情。笔者将诵读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朗诵会、指定篇目训练、参赛作品辅导。
第一,课前朗诵会是诵读的开篇序曲,学生根据教师上一节课布置的主题,自选诵读篇目,自行完成诵读作品的处理和表达。朗诵会主题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作品类型命题,比如唐诗、宋词、近代诗、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等;也可以以内容感情命题,比如悲伤、愤怒、热爱、温柔、思念、欢喜等等。每期朗诵会主题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规定作品时长,鼓励学生挖掘更多适合诵读的作品,扩展诵读视野。
第二,指定篇目训练。在指定篇目训练环节,教师选择诵读教学中的经典篇目和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带领学生进行经典篇目诵读训练,并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经典诵读篇目,往往在诵读教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引导性。对经典作品的剖析和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诵读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巩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诵读作品创作。
第三,参赛作品辅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的诵读作品,针对学生音色和风格进行组合,指导学生完成相对完整的诵读作品,完善个人代表作品,并选送参加诵读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诵读比赛,多练习,多登台,多反思。对个人作品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创作精品。
三、 新教材新资源是保证
翻转课堂模式下诵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坚固的理论基础和更丰富海量的诵读作品。因此,适应诵读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教材呼之欲出。新媒体时代为诵读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海量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料,为诵读艺术创作和诵读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诵读教学需要更为权威和全面的新教材,也需要一个丰富立体的诵读音频、视频、文字资料库。
四、 诵读文化推广是方向
2017年初央视《朗读者》的开播,使朗读热潮火爆全国各地。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专业或者非专业人员,纷纷登上各地的大小舞台,一展朗诵风采。可见,诵读这门最简洁的高雅艺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追求。但不得不承认,全民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诵读课程从播音主持的专业课转向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从高校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现诵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诵读微课程群的建设,为诵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在播音主持专业诵读微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全校范围的诵读公选课和针对非专业学生的诵读微课程教学,将诵读艺术向校园铺开,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爱诵读、热爱经典、热爱声音的艺术。另一方面,诵读微课程群可以放在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上播放和收看,方便更多的诵读爱好者随时随地进行诵读学习和训练,感受专业的诵读教学的气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7.
[2]伯格曼,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1.
[3]张颂.朗读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01.
作者简介:
冯洋,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