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4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人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V3~V6S-T段均呈水平样下移,下移幅度为0.2~0.4mV,异常率为62.5%,另13例患者在Ⅱ、Ⅲ、aVF导联上,ST段下移0.1mV,异常率为32.5%。两组患者在V3~V6S-T段导联异常和Ⅱ、Ⅲ、aVF导联异常发生率上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察组患者的胸前导联QRS波群时限延长和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導联上均超过正常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V3~V6T波倒置,其发生率为80.0%,另有6例患者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发生率为15.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电图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65【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46-0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简称AH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其患者的心电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掌握其心电图特点能够有效提高AHCM的检出率,因此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重视[1]。为了分析和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心电图应用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时有11例患者表现为轻微胸闷,12例患者表现为心悸、胸痛,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其余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所有患者经临床和三维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均证实,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6±5.7)岁。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40名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0±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心电图检查采用日本光电ECG9320K检查仪,主要检查的项目有ST段下移、QRS波群的改变、病理性Q波还有T波,其中QRS波群的测量均以P-R段为零电位线,每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QRS波群、ST-T波群,取其平均值。观察研究对象各导联ST段水平、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还有T波形态和振幅,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导联ST段水平的改变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均显示正常,S-T段向上偏移,胸前导联V1~V3≤0.3mV,胸前导联V4~V6还有肢体导联均≤0.1mV。而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V3~V6S-T段均呈水平样下移,下移幅度为0.2~0.4mV,异常率为62.5%,另13例患者在Ⅱ、Ⅲ、aVF导联上,ST段下移0.1mV,异常率为32.5%。两组患者在V3~V6S-T段导联异常和Ⅱ、Ⅲ、aVF导联异常发生率上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2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QRS波群情况比较分析。QRS复合波时限是判断心室肌兴奋传导所需时间正常与否的指标,一般QRS波时限为0.06~0.10s。两组患者QRS波群观察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胸前导联QRS波群时限延长和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均超过正常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属于肥厚型心肌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主要是以心尖部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发病年龄在15岁到80岁左右,其中40岁到65岁是最常见的发病群体,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AHCM主要对患者的左心室乳突肌以下的心尖部造成损害,在临床检查中其症状表现和体征都不明显,因此很容易会造成漏诊。目前临床对AHCM疾病诊断尚不统一,因此掌握心电图特征,对提高AHCM的警惕,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2]AHCM的病因机制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心肌对儿茶酚胺类反应异常有关,不过此项结论并没有得到证实。目前在临床中主要采用超声、造影以及心电图等检查方法为疾病提供诊断依据,一般来说若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需高度怀疑AHCM[3]。有研究表明[4]心电图异常对AHCM具有较高的筛选价值,其敏感性可高达97.8%[3]。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的T波倒置还有ST段下移现象;并且还有胸前导联QRS波群时限延长,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变化均表现异常,高于正常值以及V3~V6T波倒置和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等现象,这些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总的来说,将心电图应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且早期进行检查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朱海云.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79-80
  [2]刘敏,陈弹,蒋廷波.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的相关性分析[J].新医学,2010(12):124-125
  [3]杨承健,叶新和,徐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诊断特点及随访[J].中华内科杂志,2010(2):104-105
  [4]Denio R,Matthias K,Markus Z,et al.Cardiac arrest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Japanese-type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Cardiology,2007,107(1):81-8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室管膜瘤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的特征性,着重观察颅内室管膜瘤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及与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与其他脑室内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室管膜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31例室管膜瘤发生在幕上15例,其中脑实质内7例,侧脑室内3例,三脑室内5例。发生在幕下16例,其中脑实质内3例,四脑室内13例。结论:CT扫描在颅内室管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品管圈理论,增加医院留置针使用率,规范静脉输液操作规程,改进静脉输液用品和工具,杜绝和降低输液相关隐患及提高输液质量,确保输液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2~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品管圈理论应用前后的患者共计8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年内相同月份神经内科留置针使用情况。结果:2013年、2014年相同月份品管圈理论应用前后科室留置针相对使用人数比较有明显差异,后者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主要毒蛇之一的吹风蛇,具有剧烈的毒性,因此被咬伤者轻者出现神经麻痹、脸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危及其生命,本文通过对吹风蛇咬伤的中毒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研究有效的治疗措施,制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吹风蛇咬伤中毒发病机制治疗研究发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48【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已成为儿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存有较大的差异,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临床治疗方案亦具有多样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儿哮喘的治疗亦进入了联合治疗阶段,本文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新进展做了相关浅析。  关键词:小儿哮喘治疗新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衰并心房纤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强心、利尿和扩充血管等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胺碘酮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有44例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差异。方法:1993年以来,分别用身痛逐瘀汤[1]加减内服+麝香祛痛搽剂+手法按摩与独活寄生丸内服+滑石粉+手法按摩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痊愈:两组分别为35例与20例;显效:两组分别为5例与10例;实践证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麝香祛痛搽剂+手法按摩的效果明显优于独活寄生丸内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喉罩全身麻本自主通气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就间歇正压通气(对照组,n=50)与喉罩全身麻醉自主通气(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置入喉罩前观察组CETSEV、CINSEV、PETCO2均高于对照组,拔除喉罩前CETSEV、CINSEV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SBP在T1
期刊
摘要:目的: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中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无发生穿刺部位血肿或局部血栓等现象,随访6-24个月,未见并发症,显效11例,显效率30.56%,有效25例,有效率69.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肌瘤切除术(LM)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的病人,确定有效、安全、先进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腔镜手术的专门机构)接受LH治疗的病患和接受LM治疗的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91名女性接受了LM的治疗,35名女性接受了LH的治疗。LM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LH,LM的平均失血量显著少于LH,且 LH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埋伏多生牙患儿147例,对这147例患儿采用CT进行诊断,并且根据诊断结果对患儿进行手术。结果:147例患儿术后创口愈合率为98.6%,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创口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治疗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