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至今已有5年,作者根据雅安市小农水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结果,总结了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了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财政部、水利部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县市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三年为一个建设阶段,至今该项目已经开展到第五批,雅安市有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区一个(名山区),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一个(汉源县),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三个(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其中第二批、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的三年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第五批已经进行了一年的项目建设。作者对各县区已完工的工程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工程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设计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有直接关系,这里,笔者将根据调研情况指出由于设计不到位导致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在尚未实施的工程中进行改进,使工程设计更优化,获取更大效益。
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现状
1、整体规划设计水平不高。小农水项目村内渠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水工结构尺寸基本由村干部、组长确定,工程零散,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干、支、斗、农、毛渠组成的灌溉网络。
2、缺少整合项目及人性化体验设计。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小农水项目由专项项目和整合项目构成,并要求结合产业特色进行打造,调研发现,除汉源县小农水项目结合产业特色进行打造效果较好外,很多项目未整合到位:项目区无产业特色,老百姓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便民设施未跟进,比如未整合交通项目或进行渠岸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工程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的效果;整体建设效果较差,不能形成建设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
3、到村的设计方案深度不够。通常设计分为三个阶段:三年整体建设方案、年度实施方案以及到村的设计方案,前两个方案主要确定建设的乡镇及村,以渠道、塘坝、窖池、泵站等项目的典型设计框算投资;到村的设计方案,作为具体的施工指导设计。根据调研情况,很多到村的初步设计方案只提供了泵站、水窖、塘坝等构筑物的结构图,渠道的横断面图,对渠线平面布置只作了“合理布置,因地制宜”等几句简单说明,造成在实施过程中,对专业认识度不高的工人修建的渠道平面线条不流畅,该顺直的线段出现多处拐角,转弯半径还不符合渠道设计相关规范,不满足水力学要求,使成型渠道线条外形不美观且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一是反映出设计单位对整体规范概念的缺乏,对具备规划思想技术人才的缺乏,忽视了该项目点多面广、需要整体关联的特性;二是大部分设计单位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理念还停留在狭隘的水利工程概念上,缺乏对长远运用、方便管理、争取综合效益的思考,也反映出设计单位人才的单一性。三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的理解认识不到位,认为小农水项目涉及的单项工程技术难度底,工作态度上不重视,造成了设计结果不能更具体地指导施工。
三、解决方案
1、在规划中融入灌溉网络的理念,理清点与面的关系。小农水项目主要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在设计中一是要注重对项目区的选择,应优先选择项目建设必要性强且具备规模的骨干工程,骨干工程更能打造成片集中效果,也能更好发挥产业优势,而且从水源上来讲骨干工程的水源保障更可靠。二是要考虑灌溉网的布置。在田块布置上,尽可能平行、垂直等高线划分,但要考虑因地制宜,不能死板强求,为方便农业机具的操作,田块尽量规整并跟农业机具宽度成一定倍数。再依据水源位置、田块布置形成灌溉网。干、支、斗、农、毛渠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貌灌面综合考量,不强求层级关系,但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避免跨级取水,以方便管理。
2、跳出只做水工结构的圈圈,多方面整合及优化项目。小农水项目要特别留意与土地整理类项目、交通项目、农林产业项目的结合。在前期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应积极与县(区)业务部门沟通,掌握各部门对涉及片区的项目安排。在项目区选择上优先考虑特色农林产业区;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土地整理成果,尽可能形成规范田块,依田块布置渠系;在渠系布置上结合交通便道实施,方便群众劳作或游人观光,如无交通项目配套区,应设置渠岸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及群众劳作,地形条件限制地段,可依据条件布设,但为了安全考虑渠岸宽度应不低于30CM。
3、掌握设计深度,把握设计先行原则。在设计中前期通过已有地形图初步勾描渠线走向,以此为向导,测量人员、水利设计人员再结合实地测量和调研情况,对典型灌区进行平面布置,对布线进行把关,由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平面布置进行定性设计,渠道尽量布置顺直,转弯半径要满足规范要求,不要把这一工作留给施工单位、投劳群众,必须要设计先行。
五、结语。
《周礼》云: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反映了古人对灌区设想的一种理想状态,中国土地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当然无法在一个较大面积上达到这种效果,但我们在做好局部、关联推进的过程中应尽量在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案中体现出这样一种理念,从灌区地块、渠系布置、交通布置、产业特色、美化景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本着认真的原则进行工作,以拿出更优秀的设计方案,使项目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华北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八卷灌区建筑物[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2] 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3] 周礼·地官司徒[DB/OL]
作者简介:
卢洁(1982.02-)、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大学本科,工程师;
吴和能(1980.08-),男、畲族、四川雅安人,大学本科,工程师。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了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财政部、水利部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县市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三年为一个建设阶段,至今该项目已经开展到第五批,雅安市有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区一个(名山区),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一个(汉源县),第五批小农水重点县三个(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其中第二批、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的三年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第五批已经进行了一年的项目建设。作者对各县区已完工的工程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工程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设计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有直接关系,这里,笔者将根据调研情况指出由于设计不到位导致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以便在尚未实施的工程中进行改进,使工程设计更优化,获取更大效益。
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现状
1、整体规划设计水平不高。小农水项目村内渠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水工结构尺寸基本由村干部、组长确定,工程零散,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干、支、斗、农、毛渠组成的灌溉网络。
2、缺少整合项目及人性化体验设计。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小农水项目由专项项目和整合项目构成,并要求结合产业特色进行打造,调研发现,除汉源县小农水项目结合产业特色进行打造效果较好外,很多项目未整合到位:项目区无产业特色,老百姓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便民设施未跟进,比如未整合交通项目或进行渠岸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工程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的效果;整体建设效果较差,不能形成建设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
3、到村的设计方案深度不够。通常设计分为三个阶段:三年整体建设方案、年度实施方案以及到村的设计方案,前两个方案主要确定建设的乡镇及村,以渠道、塘坝、窖池、泵站等项目的典型设计框算投资;到村的设计方案,作为具体的施工指导设计。根据调研情况,很多到村的初步设计方案只提供了泵站、水窖、塘坝等构筑物的结构图,渠道的横断面图,对渠线平面布置只作了“合理布置,因地制宜”等几句简单说明,造成在实施过程中,对专业认识度不高的工人修建的渠道平面线条不流畅,该顺直的线段出现多处拐角,转弯半径还不符合渠道设计相关规范,不满足水力学要求,使成型渠道线条外形不美观且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一是反映出设计单位对整体规范概念的缺乏,对具备规划思想技术人才的缺乏,忽视了该项目点多面广、需要整体关联的特性;二是大部分设计单位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理念还停留在狭隘的水利工程概念上,缺乏对长远运用、方便管理、争取综合效益的思考,也反映出设计单位人才的单一性。三是设计人员对项目的理解认识不到位,认为小农水项目涉及的单项工程技术难度底,工作态度上不重视,造成了设计结果不能更具体地指导施工。
三、解决方案
1、在规划中融入灌溉网络的理念,理清点与面的关系。小农水项目主要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在设计中一是要注重对项目区的选择,应优先选择项目建设必要性强且具备规模的骨干工程,骨干工程更能打造成片集中效果,也能更好发挥产业优势,而且从水源上来讲骨干工程的水源保障更可靠。二是要考虑灌溉网的布置。在田块布置上,尽可能平行、垂直等高线划分,但要考虑因地制宜,不能死板强求,为方便农业机具的操作,田块尽量规整并跟农业机具宽度成一定倍数。再依据水源位置、田块布置形成灌溉网。干、支、斗、农、毛渠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貌灌面综合考量,不强求层级关系,但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避免跨级取水,以方便管理。
2、跳出只做水工结构的圈圈,多方面整合及优化项目。小农水项目要特别留意与土地整理类项目、交通项目、农林产业项目的结合。在前期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应积极与县(区)业务部门沟通,掌握各部门对涉及片区的项目安排。在项目区选择上优先考虑特色农林产业区;在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土地整理成果,尽可能形成规范田块,依田块布置渠系;在渠系布置上结合交通便道实施,方便群众劳作或游人观光,如无交通项目配套区,应设置渠岸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及群众劳作,地形条件限制地段,可依据条件布设,但为了安全考虑渠岸宽度应不低于30CM。
3、掌握设计深度,把握设计先行原则。在设计中前期通过已有地形图初步勾描渠线走向,以此为向导,测量人员、水利设计人员再结合实地测量和调研情况,对典型灌区进行平面布置,对布线进行把关,由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平面布置进行定性设计,渠道尽量布置顺直,转弯半径要满足规范要求,不要把这一工作留给施工单位、投劳群众,必须要设计先行。
五、结语。
《周礼》云: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反映了古人对灌区设想的一种理想状态,中国土地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当然无法在一个较大面积上达到这种效果,但我们在做好局部、关联推进的过程中应尽量在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案中体现出这样一种理念,从灌区地块、渠系布置、交通布置、产业特色、美化景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本着认真的原则进行工作,以拿出更优秀的设计方案,使项目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华北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八卷灌区建筑物[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2] 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3] 周礼·地官司徒[DB/OL]
作者简介:
卢洁(1982.02-)、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大学本科,工程师;
吴和能(1980.08-),男、畲族、四川雅安人,大学本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