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3日,江西、湖北、湖南、河北、吉林5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人在宁波与浙江省运管局签订了《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这是继7月8日苏、浙、沪、鲁等十一省(市区)交通运管机构在杭州达成共建协议后的第二批次签约,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成员已增至16个省(市区)。
在全国上下劲吹物流信息化热风的情势下,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不仅做出了全省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分步进行推进,而且还向兄弟省市伸出了橄榄枝,走出了联手共建的重要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有业内专家称之为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浙江模式”和“浙江速度”。
如此开放的发展理念源于怎样的考虑?作为合作方的16省市区究竟对合作抱有怎样的期望?作为主管部门的交通运输部对此现象又持何态度?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终极目标:各方利益最大化
2009年年初,浙江省在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与其他省市沟通,共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拟定共建协议。协议中提出了一种颇受各省市认可的共建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各方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加强交流,共同协调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联席会议采取轮值制,各省轮流负责牵头。
对此,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胡森表示,“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取长补短,共同开展相关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逐步统一技术标准,提高行业信息系统标准化的程度;多省市共建平台还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联,减少因重复开发而造成的巨额浪费。”
鉴于这样的考虑,浙江发布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倡议之后,就迅速得到了许多兄弟省份的响应。
“目前,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制订出了交换标识(物流代码)、接入服务规范(交换传输技术规范)、运输单据标准(委外业务的单据标准)、标准代码集等标准规范。而且,在标准制订时,兼顾到了技术的兼容性、扩展性、广泛性。”胡森介绍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利国利企。这是浙江省提议共建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终极目标。虽然这种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无法妄下定论,但业内普遍对其推广的意义表示肯定,认为是一次将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
共建效用:标准统一互联互通
“如果各省市分别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没有交流与合作,那必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不仅造成重复开发,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会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浙江省提出多省市共建平台,这是非常实际的提议,这项工作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把物流信息化中非常重要的标准统一起来,对行业而言是重大贡献。”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张虎对这种模式赞扬有加。
张虎认为,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河北省与浙江省是不谋而合的,但河北省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虽然已经开始动手,但在具体力度和运行机制方面相比浙江存在差距。现在,浙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快速发展捷径,非常有利于河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大步走快步走”。
现代物流业只有在信息化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而公共信息平台是很好的切入点。张虎介绍,近年来,河北省也极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且已经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他们想用3~5年把河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起来,这个平台将是综合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监控和信息服务平台。
“现在,浙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走在了行业前沿,也制定了标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作为已经签约的共建成员单位,河北省会严格按照浙江省已经推出的标准进行建设。”张虎表示。
目前,河北省正在陆续将分散的物流信息软件、物流信息系统整合到一个大的框架下,为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搭建做准备。谈及与浙江的合作,张虎说,“浙江平台是开放式的,非常人性化,没有任何制约性迹象。共建后,我们会有进一步的分工与合作,最终目标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但张虎也表示,河北省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发展模式也会与浙江存在差异,因此,河北省在软件的开发及平台相关的建设工作中,在遵守浙江标准的同时,会对部分政府监管、企业服务等平台功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发展趋向:升级为全国性平台
“短短两个月时间,又有5个省加入了共建,参与单位迅速扩大到16家,这说明,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做法符合节约、高效的理念,开始得到广泛认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上步骤很紧推进很快。交通运输部相关职能部门将密切关注共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会在技术指导、政策措施及资金方面对共建工作加强支持。”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在签约仪式上给予肯定评价。
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列为“十大任务”之一,同时,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之一,提出了“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可以说,为今后的物流信息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徐亚华认为,16家共同参与的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正是对十大任务和九大工程的有效贯彻落实,从共建协议的内容来看,已经体现了规划中的信息资源标准化和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要求。
“浙江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其功能和技术在全国而言都比较领先,他们制定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一整套标准,并乐意与其他省市共享,这对加快推进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徐亚华说。
日前,浙江省已经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要求把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升级成全国性平台。对此,徐亚华明确表示,部道路运输司已经与规划司、科技司进行了深入沟通,初步考虑同意浙江的意见,把它做为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一个试点强力推广。
“现在,浙江省正在进行系统第二期的建设,还有第三期的搭建工作没有完成,我希望浙江能按照规划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并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其他省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省市优秀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升级系统,完善功能。”徐亚华建议道。
但徐亚华也明确表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是唯一的,浙江的平台很好,交通运输部可以做重点推广,如果其他省市有更好的项目也可以成为一个试点。总之,每个平台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而且各省市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合作。既能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也能共享信息,这是成功的关键。
视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利国利企。这是浙江省提议共建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终极目标。虽然这种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无法妄下定论,但业内普遍对其推广的意义表示肯定,认为是一次将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
在全国上下劲吹物流信息化热风的情势下,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不仅做出了全省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分步进行推进,而且还向兄弟省市伸出了橄榄枝,走出了联手共建的重要一步,取得了初步成效,有业内专家称之为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浙江模式”和“浙江速度”。
如此开放的发展理念源于怎样的考虑?作为合作方的16省市区究竟对合作抱有怎样的期望?作为主管部门的交通运输部对此现象又持何态度?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终极目标:各方利益最大化
2009年年初,浙江省在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与其他省市沟通,共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拟定共建协议。协议中提出了一种颇受各省市认可的共建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各方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加强交流,共同协调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联席会议采取轮值制,各省轮流负责牵头。
对此,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胡森表示,“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取长补短,共同开展相关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逐步统一技术标准,提高行业信息系统标准化的程度;多省市共建平台还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联,减少因重复开发而造成的巨额浪费。”
鉴于这样的考虑,浙江发布多省市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倡议之后,就迅速得到了许多兄弟省份的响应。
“目前,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制订出了交换标识(物流代码)、接入服务规范(交换传输技术规范)、运输单据标准(委外业务的单据标准)、标准代码集等标准规范。而且,在标准制订时,兼顾到了技术的兼容性、扩展性、广泛性。”胡森介绍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利国利企。这是浙江省提议共建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终极目标。虽然这种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无法妄下定论,但业内普遍对其推广的意义表示肯定,认为是一次将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
共建效用:标准统一互联互通
“如果各省市分别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没有交流与合作,那必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不仅造成重复开发,资源大量浪费,而且还会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实现各地之间的互联互通。浙江省提出多省市共建平台,这是非常实际的提议,这项工作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把物流信息化中非常重要的标准统一起来,对行业而言是重大贡献。”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张虎对这种模式赞扬有加。
张虎认为,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河北省与浙江省是不谋而合的,但河北省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虽然已经开始动手,但在具体力度和运行机制方面相比浙江存在差距。现在,浙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快速发展捷径,非常有利于河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大步走快步走”。
现代物流业只有在信息化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而公共信息平台是很好的切入点。张虎介绍,近年来,河北省也极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且已经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目标,他们想用3~5年把河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起来,这个平台将是综合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监控和信息服务平台。
“现在,浙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走在了行业前沿,也制定了标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作为已经签约的共建成员单位,河北省会严格按照浙江省已经推出的标准进行建设。”张虎表示。
目前,河北省正在陆续将分散的物流信息软件、物流信息系统整合到一个大的框架下,为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搭建做准备。谈及与浙江的合作,张虎说,“浙江平台是开放式的,非常人性化,没有任何制约性迹象。共建后,我们会有进一步的分工与合作,最终目标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但张虎也表示,河北省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发展模式也会与浙江存在差异,因此,河北省在软件的开发及平台相关的建设工作中,在遵守浙江标准的同时,会对部分政府监管、企业服务等平台功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发展趋向:升级为全国性平台
“短短两个月时间,又有5个省加入了共建,参与单位迅速扩大到16家,这说明,共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做法符合节约、高效的理念,开始得到广泛认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省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上步骤很紧推进很快。交通运输部相关职能部门将密切关注共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会在技术指导、政策措施及资金方面对共建工作加强支持。”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在签约仪式上给予肯定评价。
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列为“十大任务”之一,同时,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列为“九大工程”之一,提出了“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可以说,为今后的物流信息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徐亚华认为,16家共同参与的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正是对十大任务和九大工程的有效贯彻落实,从共建协议的内容来看,已经体现了规划中的信息资源标准化和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核心要求。
“浙江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其功能和技术在全国而言都比较领先,他们制定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一整套标准,并乐意与其他省市共享,这对加快推进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徐亚华说。
日前,浙江省已经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要求把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升级成全国性平台。对此,徐亚华明确表示,部道路运输司已经与规划司、科技司进行了深入沟通,初步考虑同意浙江的意见,把它做为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一个试点强力推广。
“现在,浙江省正在进行系统第二期的建设,还有第三期的搭建工作没有完成,我希望浙江能按照规划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并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其他省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省市优秀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升级系统,完善功能。”徐亚华建议道。
但徐亚华也明确表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是唯一的,浙江的平台很好,交通运输部可以做重点推广,如果其他省市有更好的项目也可以成为一个试点。总之,每个平台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而且各省市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合作。既能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也能共享信息,这是成功的关键。
视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利国利企。这是浙江省提议共建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终极目标。虽然这种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无法妄下定论,但业内普遍对其推广的意义表示肯定,认为是一次将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