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李逍遥鲜衣怒马,踏剑而来,成为一代人如梦如幻的仙侠记忆。
十年后,梅长苏浴火重生,挥斥方遒,带着淡淡的哀伤,悄然转身。
从唇红齿白意气风发的少年侠客,到拥衾围炉机关算尽的复仇公子,于胡歌而言是十年来的改变,而不变的则是他想成为好“演员”的初心。
《伪装者》、《琅琊榜》、《大好时光》三剧连环不间断热播,收获超高收视和极佳口碑,今年秋天开始,这名叫胡歌的演员似乎突然间“霸了屏”。当不熟悉他的观众惊愕于当年肆意洒脱的“逍遥哥哥”突然变成了《琅琊榜》里隐忍安静的“梅长苏”,这种改变或许早就有迹可循。不仅仅只是收获了粉丝的“舔屏”热爱,与他合作过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化妆师等,都对胡歌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位几乎是“零差评偶像”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而胡歌却说:“不存在要不要偶像包袱的问题。我没有把自己当偶像,所以一直就没有包袱。”
“既然它会跟我一辈子,我就必须接受它”
有人曾说,没有任何一个粉丝群体会像“胡椒”一样,如此纠结于胡歌的刘海。在一片“放下刘海”、“放下刘海”的呼啸声中,胡歌执着地让造型师将刘海梳了上去。
胡歌自己也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最开始,我的每一个造型都有一个长长的刘海,遮住眼睛上的伤。我曾经也会在意眼睛上的疤,会跟造型师妥协。但到了《神话》定妆的时候,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了。”
公司给他打电话,经纪人给他打电话,朋友跟他讲道理……他就像“小孩子跟家长闹别扭一样”,坚持己见。
如今,他也承认当时是“叛逆”了:“我那时根本就不跟他们讲道理,我就说,你要拍,就必须按照那个朝代的造型来,无论美丑。易小川变成了蒙毅就不能再奇装异服。”
胡歌说:“如果要把演员作为一个长期的职业,我就必须跳出束缚,不然,我以后塑造角色都会束手束脚,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投入到角色中。不走出这一步,我永远都会有障碍,这是我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
胡歌始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虽然那个疤那么明显,但我觉得那就是我!真实!这个疤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了,大家看到的胡歌就是那个样子,既然它会跟我一辈子,我就必须接受它。如果我想要别人接受它、要观众接受它。我自己就必须先面对它、接受它。”
《神话》之后,胡歌渐渐将眼睛上的伤痕暴露在镜头下,暴露在大众视野里。
但他自己也说,时至今日,他并非全然不在乎,在拍戏过程中,偶尔会不自觉地去在意拍戏的角度、站位:“在我的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这个角度、这个机位,眼睛可能会有点明显。但第二个念头,我会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要让观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的戏上,而不是我的疤上。如果观众还在注意看我的疤,那只能说明我演得不好,如果戏足够好,这个疤也就不存在了。”
讨厌过早被定型
记者:据说是粉丝推荐你演《琅琊榜》的,但感觉你本人性格更像《伪装者》中的明台少爷,粉丝是通过什么看穿你身上“梅长苏”的一面?
胡歌:我不是一个本色演员,我也不甘心做一个本色演员。我还是喜欢去塑造角色。你们可能更容易看到明台这一面,而梅长苏这一面可能是我日常的一种生活状态,比较安静。另外就是经历吧,都有过一次“重生”。其他相似就没有太多了,要有太多相似,我的人生就太悲惨了。
记者:《琅琊榜》里男女感情戏很少,但可以说场场重头,感人至深。特别是梅长苏跟霓凰郡主长亭相认一幕,很多观众都潸然泪下。你当时应该也是真哭吧,看到你的鼻涕都流下来了。
胡歌:对。刘涛看我鼻涕下来了,就帮我擦,我当时其实有点跳戏。后来拍完我还问她,你给男演员擦鼻涕,以前有做过这样的事吗?她说第一次。我说当时是感觉在给你儿子擦鼻涕吗?(笑) 记者:《琅琊榜》之前,你是否一直在期待能有一个新的人物、标签来取代《仙剑》中的“李逍遥”?
胡歌:一直有这样的希望,过去十年归纳起来可以被称为“后李逍遥”时代。很多角色带有李逍遥的影子,哪怕我开始做一些不同的尝试,但是他的影响力也没有之前的李逍遥这么大。终于《琅琊榜》的林殊出现了。演员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过早地被定型。
记者:成名早附加的那个“弊端”可能就在这里。
胡歌:也不是说成名,就是你太早被归为这一类的演员了。我觉得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当表演各种类型角色都非常成熟了,也找到最适合的方向,甚至说某一类的角色没有人演得过你,那个时候我觉得演员被定型、被定位,是合适的。但是才演了一部戏就被定在那儿了,其实是挺讨厌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现在也是在做各种各样不同的尝试,哪怕演了梅长苏以后,我也不觉得就找到第二个阶段,还是想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可能。
记者:你在选择剧本的时候是更看重剧的本身?
胡歌:当然。因为我觉得演员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演戏这件事上,至于其他的,应该交给其他的人。
记者:但其实观众的收视率对于一部剧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
胡歌:是啊。一部戏的成功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完成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快乐是在演戏这件事上。
记者:最近比较多的会去演一些正剧、古装剧之类的,那有没有考虑过演回偶像剧?
胡歌:其实题材不是首要选择的标准,不管是所谓的偶像剧也好,正剧也好,还需要看剧本本身。如果剧本是好的话,题材就不重要。
记者:你会去想象说自己未来所谓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不跟角色学一点?
胡歌:有的,有想象,其实还真的遇到过,跟我想象的是八九不离十的。但是当你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你想象中的理想的伴侣的时候,一下子就退缩了。因为情感这个事,它毕竟还是感性的,就是你想象出来的这么一个完美的伴侣,她是经过理性分析来的,那你生活中,你从头到脚扫一遍,这不就是我想象的那个人吗,但是没有那种激情和冲动。不一样,这个戏剧的世界跟现实的世界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记者:从《仙剑》到《琅琊榜》,你觉得自己这十年里面变化的是什么?没变的又是什么?
胡歌:变化就是,十年嘛,肯定没有以前那么的青春、阳光。没变的就是,我觉得内心还是有点幼稚,但是我还挺幸运的,能够保持一颗童心,觉得演员或者搞艺术创作的人是特别需要这些东西的。有时候跟我的同龄同学聚会,比方说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我都会觉得他们现在感觉好成熟。当然他们很多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我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好像还是以前上学时候的那种状态。但我觉得挺可贵的,挺幸运的,我到现在还有这个童心。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自己,你觉得是什么?
胡歌:现在现阶段,迷茫。
记者:对以后的生活有没有一些计划?
胡歌:特别简单,我就是要回归到一个正常人,就是宅在家里。我只有宅在家里才能变成一个正常人,因为我可能一出去又不正常了。我每天给自己做点东西吃,我养养猫、我种点花、我看看书、看看碟、我自己泡泡茶、磨磨咖啡,或者我出去洗洗车,打打球、拍拍照,然后跟爸爸妈妈聊聊天,陪陪他们看看电视。
十年后,梅长苏浴火重生,挥斥方遒,带着淡淡的哀伤,悄然转身。
从唇红齿白意气风发的少年侠客,到拥衾围炉机关算尽的复仇公子,于胡歌而言是十年来的改变,而不变的则是他想成为好“演员”的初心。
《伪装者》、《琅琊榜》、《大好时光》三剧连环不间断热播,收获超高收视和极佳口碑,今年秋天开始,这名叫胡歌的演员似乎突然间“霸了屏”。当不熟悉他的观众惊愕于当年肆意洒脱的“逍遥哥哥”突然变成了《琅琊榜》里隐忍安静的“梅长苏”,这种改变或许早就有迹可循。不仅仅只是收获了粉丝的“舔屏”热爱,与他合作过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化妆师等,都对胡歌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位几乎是“零差评偶像”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而胡歌却说:“不存在要不要偶像包袱的问题。我没有把自己当偶像,所以一直就没有包袱。”
“既然它会跟我一辈子,我就必须接受它”
有人曾说,没有任何一个粉丝群体会像“胡椒”一样,如此纠结于胡歌的刘海。在一片“放下刘海”、“放下刘海”的呼啸声中,胡歌执着地让造型师将刘海梳了上去。
胡歌自己也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最开始,我的每一个造型都有一个长长的刘海,遮住眼睛上的伤。我曾经也会在意眼睛上的疤,会跟造型师妥协。但到了《神话》定妆的时候,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了。”
公司给他打电话,经纪人给他打电话,朋友跟他讲道理……他就像“小孩子跟家长闹别扭一样”,坚持己见。
如今,他也承认当时是“叛逆”了:“我那时根本就不跟他们讲道理,我就说,你要拍,就必须按照那个朝代的造型来,无论美丑。易小川变成了蒙毅就不能再奇装异服。”
胡歌说:“如果要把演员作为一个长期的职业,我就必须跳出束缚,不然,我以后塑造角色都会束手束脚,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投入到角色中。不走出这一步,我永远都会有障碍,这是我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
胡歌始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虽然那个疤那么明显,但我觉得那就是我!真实!这个疤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了,大家看到的胡歌就是那个样子,既然它会跟我一辈子,我就必须接受它。如果我想要别人接受它、要观众接受它。我自己就必须先面对它、接受它。”
《神话》之后,胡歌渐渐将眼睛上的伤痕暴露在镜头下,暴露在大众视野里。
但他自己也说,时至今日,他并非全然不在乎,在拍戏过程中,偶尔会不自觉地去在意拍戏的角度、站位:“在我的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这个角度、这个机位,眼睛可能会有点明显。但第二个念头,我会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要让观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的戏上,而不是我的疤上。如果观众还在注意看我的疤,那只能说明我演得不好,如果戏足够好,这个疤也就不存在了。”
讨厌过早被定型
记者:据说是粉丝推荐你演《琅琊榜》的,但感觉你本人性格更像《伪装者》中的明台少爷,粉丝是通过什么看穿你身上“梅长苏”的一面?
胡歌:我不是一个本色演员,我也不甘心做一个本色演员。我还是喜欢去塑造角色。你们可能更容易看到明台这一面,而梅长苏这一面可能是我日常的一种生活状态,比较安静。另外就是经历吧,都有过一次“重生”。其他相似就没有太多了,要有太多相似,我的人生就太悲惨了。
记者:《琅琊榜》里男女感情戏很少,但可以说场场重头,感人至深。特别是梅长苏跟霓凰郡主长亭相认一幕,很多观众都潸然泪下。你当时应该也是真哭吧,看到你的鼻涕都流下来了。
胡歌:对。刘涛看我鼻涕下来了,就帮我擦,我当时其实有点跳戏。后来拍完我还问她,你给男演员擦鼻涕,以前有做过这样的事吗?她说第一次。我说当时是感觉在给你儿子擦鼻涕吗?(笑) 记者:《琅琊榜》之前,你是否一直在期待能有一个新的人物、标签来取代《仙剑》中的“李逍遥”?
胡歌:一直有这样的希望,过去十年归纳起来可以被称为“后李逍遥”时代。很多角色带有李逍遥的影子,哪怕我开始做一些不同的尝试,但是他的影响力也没有之前的李逍遥这么大。终于《琅琊榜》的林殊出现了。演员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过早地被定型。
记者:成名早附加的那个“弊端”可能就在这里。
胡歌:也不是说成名,就是你太早被归为这一类的演员了。我觉得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当表演各种类型角色都非常成熟了,也找到最适合的方向,甚至说某一类的角色没有人演得过你,那个时候我觉得演员被定型、被定位,是合适的。但是才演了一部戏就被定在那儿了,其实是挺讨厌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现在也是在做各种各样不同的尝试,哪怕演了梅长苏以后,我也不觉得就找到第二个阶段,还是想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可能。
记者:你在选择剧本的时候是更看重剧的本身?
胡歌:当然。因为我觉得演员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演戏这件事上,至于其他的,应该交给其他的人。
记者:但其实观众的收视率对于一部剧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
胡歌:是啊。一部戏的成功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共同完成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快乐是在演戏这件事上。
记者:最近比较多的会去演一些正剧、古装剧之类的,那有没有考虑过演回偶像剧?
胡歌:其实题材不是首要选择的标准,不管是所谓的偶像剧也好,正剧也好,还需要看剧本本身。如果剧本是好的话,题材就不重要。
记者:你会去想象说自己未来所谓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不跟角色学一点?
胡歌:有的,有想象,其实还真的遇到过,跟我想象的是八九不离十的。但是当你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你想象中的理想的伴侣的时候,一下子就退缩了。因为情感这个事,它毕竟还是感性的,就是你想象出来的这么一个完美的伴侣,她是经过理性分析来的,那你生活中,你从头到脚扫一遍,这不就是我想象的那个人吗,但是没有那种激情和冲动。不一样,这个戏剧的世界跟现实的世界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记者:从《仙剑》到《琅琊榜》,你觉得自己这十年里面变化的是什么?没变的又是什么?
胡歌:变化就是,十年嘛,肯定没有以前那么的青春、阳光。没变的就是,我觉得内心还是有点幼稚,但是我还挺幸运的,能够保持一颗童心,觉得演员或者搞艺术创作的人是特别需要这些东西的。有时候跟我的同龄同学聚会,比方说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我都会觉得他们现在感觉好成熟。当然他们很多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我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好像还是以前上学时候的那种状态。但我觉得挺可贵的,挺幸运的,我到现在还有这个童心。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自己,你觉得是什么?
胡歌:现在现阶段,迷茫。
记者:对以后的生活有没有一些计划?
胡歌:特别简单,我就是要回归到一个正常人,就是宅在家里。我只有宅在家里才能变成一个正常人,因为我可能一出去又不正常了。我每天给自己做点东西吃,我养养猫、我种点花、我看看书、看看碟、我自己泡泡茶、磨磨咖啡,或者我出去洗洗车,打打球、拍拍照,然后跟爸爸妈妈聊聊天,陪陪他们看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