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教改的核心就是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结合工作实际,本文作者对此做了一些自己的研究。
【关键词】 主导作用 创新教育
大家知道,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创新。
中学教育和教学改革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我们可以利用教师特有的主导角色,对学生进行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等方面的培养。
一、 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改变管理机制,产生创新需求,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班级干部的任命时,我引进竞争机制。即动员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班级工作的独特计划和设想,再通过竟聘演讲,让能者居之。这样他们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出创新绝招。从而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中,领略创新的意义,从而产生想创新的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和实际事例,也可以激发学生想创新。如经常讲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价值;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及意义;讲侯德榜制碱法发明的过程和骄人的价值等,就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其创新的使用,产生强烈的向往和进取心,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想把自己的心思扑到化学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使用上,形成想创新、想研究的动机。另外,化学老师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鼓励和关怀,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稳定创新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兴趣和强烈动机的驱使下,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扎根学生的心灵,使其不断产生蓬勃的创新需求,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一生!
二、 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胆量,让学生敢创新
学生有了创新兴趣,意识上想创新还不够,还要能在实际中敢创新。创新就要打破旧的不合理观念,但对于大家都在遵从的传统行为,要打破它,没有一定的胆量可不行。作为老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和接纳合理新事物的习惯,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要尊重学生的创新行为,并逐步引导他(她)科学化。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老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碰到教材和资料中不恰当的解答和阐述很多,可以利用对它们的探讨和修正,给学生输入尊重真理,敢于破旧和创新的理念。说明人类对知识的追求都不是一下子就很完善,都有一个通过创新逐步完善的过程,不管现有的多权威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有它的局限性,只要你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让他加以完善和提高,你就贡献了,就创新了。面对学生提出的创新建议,也许由于知识所限,还很幼稚,但要尊重他,并耐心加以引导,否则你不经意的讥笑会让他永远泯灭了创新的意识和胆量。总之,要通过教师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和对创新的尊重,逐步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不合理的东西,敢于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接受实际的考验。从而形成持久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和创新素质。
三、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会创新
有了创新的理念和胆量还不行,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我们还要借助中学教材和周围的教育资源,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会创新、会探究。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有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思维、掌握创新方法等方面具有其它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作用。
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等。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分析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从中领略创新思维和方法——学会创新。
四、 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开展科技活动、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意识、胆量和思维能力,但缺乏展示的平台也不行。创新性的科技活动,是学生实现和锻炼创新能力,展现创新成果,实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为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基地。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探究实验,并将探究结果撰写成科技小论文等,充分展示、实践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场等地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访问、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研究出方案,合理的就帮助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发创新潜力,提高创新能力,切身体验创新的过程和乐趣,获得创新经验,走向自信和成熟。
总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改的核心,它要求全体教师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在自己的平凡的教学中,利用自己特有的主导作用,根据现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关键词】 主导作用 创新教育
大家知道,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创新。
中学教育和教学改革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我们可以利用教师特有的主导角色,对学生进行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等方面的培养。
一、 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想创新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改变管理机制,产生创新需求,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班级干部的任命时,我引进竞争机制。即动员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班级工作的独特计划和设想,再通过竟聘演讲,让能者居之。这样他们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出创新绝招。从而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中,领略创新的意义,从而产生想创新的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可能的资源和实际事例,也可以激发学生想创新。如经常讲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价值;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及意义;讲侯德榜制碱法发明的过程和骄人的价值等,就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其创新的使用,产生强烈的向往和进取心,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想把自己的心思扑到化学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使用上,形成想创新、想研究的动机。另外,化学老师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鼓励和关怀,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稳定创新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兴趣和强烈动机的驱使下,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扎根学生的心灵,使其不断产生蓬勃的创新需求,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一生!
二、 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胆量,让学生敢创新
学生有了创新兴趣,意识上想创新还不够,还要能在实际中敢创新。创新就要打破旧的不合理观念,但对于大家都在遵从的传统行为,要打破它,没有一定的胆量可不行。作为老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和接纳合理新事物的习惯,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要尊重学生的创新行为,并逐步引导他(她)科学化。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老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碰到教材和资料中不恰当的解答和阐述很多,可以利用对它们的探讨和修正,给学生输入尊重真理,敢于破旧和创新的理念。说明人类对知识的追求都不是一下子就很完善,都有一个通过创新逐步完善的过程,不管现有的多权威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有它的局限性,只要你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让他加以完善和提高,你就贡献了,就创新了。面对学生提出的创新建议,也许由于知识所限,还很幼稚,但要尊重他,并耐心加以引导,否则你不经意的讥笑会让他永远泯灭了创新的意识和胆量。总之,要通过教师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和对创新的尊重,逐步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不合理的东西,敢于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接受实际的考验。从而形成持久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和创新素质。
三、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会创新
有了创新的理念和胆量还不行,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我们还要借助中学教材和周围的教育资源,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会创新、会探究。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有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思维、掌握创新方法等方面具有其它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作用。
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等。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分析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从中领略创新思维和方法——学会创新。
四、 利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开展科技活动、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意识、胆量和思维能力,但缺乏展示的平台也不行。创新性的科技活动,是学生实现和锻炼创新能力,展现创新成果,实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为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基地。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探究实验,并将探究结果撰写成科技小论文等,充分展示、实践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场等地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访问、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研究出方案,合理的就帮助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发创新潜力,提高创新能力,切身体验创新的过程和乐趣,获得创新经验,走向自信和成熟。
总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改的核心,它要求全体教师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在自己的平凡的教学中,利用自己特有的主导作用,根据现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