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工作者应抓好四方面工作让新闻报道贴近群众:在思想上,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自觉为民服务;在行动中,努力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在报道内容上,将事件挖深、做透,为群众贡献高品质新闻;在写作语言上,讲真话、讲百姓听得懂的话,增加亲和度。
[关键词]贴近群众 树思想 建渠道 挖深井 改文风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065-02
服务群众,是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贴近群众则是为群众做好服务的前提。因为,只有与群众没有距离感,群众喜欢看、愿意看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服务功能和存在价值。怎样做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思想自觉、渠道沟通、内容深度、写作语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树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闻工作者首先当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自觉俯下身去亲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到群众中去。正如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所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新闻报道既要“从群众中来”,又“必须到群众中去”,发挥好为民服务的功能。
到群众中去,知易行难。消除自己的心理隔膜成为新闻工作者知行合一的关键第一步。新闻工作者要从主观意愿出发,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投入感情,把为群众服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与群众心理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与群众打交道,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止,时刻把群众的感受和诉求放在心上。一般来说,群众遇到困难,投诉无门或者久拖不决,才会想到找媒体——群众视媒体具有匡扶正义、主持公道的力量。记者如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报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有关部门的重视,使难题得到解决,这时,记者才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由于工作性质较为特殊,记者往往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然久而久之,有些记者便真端起“王”的架子,丢弃了入行时为民服务的初衷与热情。近年,隐瞒负面消息、新闻广告化操作、恶意炒作、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丑恶现象的频频孽生,便是这种危险思想的蔓延,殊值警惕。利剑高悬头顶,警钟长鸣心间。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当以“一日三醒吾身”为必修课,时时检醒自己的思想是否偏离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正确航向。
二、建渠道
媒体平台与记者自身应想方设法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第一时间了解和报道群众最关心的消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十余年,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从依靠广播匣子、电机盒子获取信息,到城市LED、个人电脑、手机普遍应用,媒体在大众面前渐退神秘,成为身边惯常工具。如今,大众期待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有指导性的信息,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促动着媒体不断开拓更广阔、更畅通的桥梁,倾听群众的呼声、意愿与诉求,并得到即时反馈。
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媒体积极探索与群众加强沟通的新渠道、新方式。除开设热线电话、接收读者来信来访、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问卷等以“一对一”为主的传统做法以外,还不断革故鼎新,运用高速互联网下形态各异的新终端。电子邮件、博客、QQ群、网站论坛、沙龙、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工具、新手段,为群体在同一平台公开交流提供了便利可行的条件,媒体与大众的沟通随之呈现出由“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多”转变的大趋势,交流方式更加活跃,探讨、反馈即时,媒体了解社情民意也更加及时。
然而,尽管电话、网络等工具发达,新闻工作者却不可过度依赖。面对面,利用味、视、听、嗅、触“五感”,更能增强直观感受,加强与群众的感情联系,缩小与群众的距离。“面对面”感情的生发,比隔着网络等媒介来得更真实、牢靠。因此,离开办公室,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世界,才是正道。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海量信息中,有新闻价值的仅占很小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应为信息渠道当好“把关人”。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在信息网络中到处设有‘把关人’”。在某一环节决定新闻去向的人都可以称为“把关人”,新闻从业者有专业知识和判断为依托,能进行专业化过滤筛选,其承担的“把关人”角色在整个传播链条中遂显得尤为关键。真正好的“把关人”绝不会为追求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搞一些格调低俗、古怪离奇、逗乐寻趣、窥探隐私的内容去吸引猎奇的眼球,而是会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别真假,从纷繁芜杂的事实材料中精选价值,如同信息渠道的“安全阀”,过滤掉假信息和无价值信息,精加工有价值信息成新闻,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民生决策提供支持。
三、挖深井
在报道内容上应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挖掘,将新闻挖深、做透,给人启示,引发思辨,增加“可读、可信、可感”度。
打井越深水越甜。新闻报道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时代,流于表面、片面表述的快餐式新闻犹如隔靴搔痒,愈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角度、有深度、成系列的新闻报道,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替代的优势。
如何将新闻做出深度?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三个要素:其一,善于呈现复杂,如园林工人给树木修形,讲究整体观感,有味可品的新闻也绝不能打掉枝杈直奔主题;其二,给事件以足够的展现空间,从表象追索其成因、态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意义等,表现新闻的景深与历史纵深感;其三,争取为每个角色——尤其是关键环节的关键角色提供发言机会,从不同出发点、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引发受众思辨。
新闻表述要深入,首先记者要带着问题意识进行采访和深入了解,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表象,进行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延深入内核的探究。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和谐搬迁”背后的故事》就体现出这样的过程。该文从一位搬迁受益村民“天天都有生活在画里的感觉”的独特视角切入,引出拆迁背后当地党委及政府工作者用诚心、用真情做拆迁动员工作的故事,彰显了“不强行搬迁、合理协调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这个大主题。 能挖出“深井”不见得非得是大事,平凡小事中也蕴含新闻,甚至是有重大意义的好新闻。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文字消息《跑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就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新闻力作。记者发现,在时髦商品铺天盖地之际,顶针等百姓需要的小百货却销声匿迹,于是通过报道反映百姓心声、对市场资源配置提出建议、为商家提供信息。顶针虽小,民生事大。短短600余字的消息显示出记者从小事挖掘出深层内涵的真功以及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颇具启发性。
总之,只有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挖掘,将新闻挖深、做透,增加可读性、可信度、可感度,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新闻的需求。
四、改文风
语言宜鲜活生动,论述宜深入浅出,讲真话、短话、百姓听得懂的话,在文风上彰显亲和力,打动群众。
记者自己爱看的新闻报道,群众才有可能爱看。要打动受众,首先必须打动记者自己。反映在写作上,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语言平民化、彰显亲和力。
如何做到这一点?第一要义即讲真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忠于事实、坚持真理,决不能曲意逢迎、主观片面、弄虚作假。那些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虚假新闻且不必说,即便是只报喜不报忧、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的“假、长、大、空”新闻,也漠视了群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辨别能力,背离了“讲真话”的真义。“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成就没有不喜人的”,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一向为百姓诟病。必须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文章和应景之作,提倡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
再则,要“接地气儿”,说百姓听得懂的话。新闻报道面向社会各阶层、各种角色,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水平。遣词造句,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灌输方式,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简洁平实、通俗明白、准确鲜明地表达核心观点。一些民生新闻,还可以采取“拉家常”的方式,直接唠老百姓的“嗑儿”。通讯《党员、群众;家园、责任……》就采用了此种写作方法,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老伴老是嘟囔,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冠心病,还上去得瑟啥,万一闪了腰,有个三长两短可咋整;村领导也劝,前线也不缺你一个老头,有我们在你就放心吧……可我一听见那大水拍堤的动静就坐不住啊……”“这大水一天不退,我就一天不下去,跟它磕到底!”充满乡土气息的话语被直接搬到文中,于德胜这个冲在抗洪一线保家卫民的老党员形象立即在读者面前立体、鲜活起来,朴实背后尽显党员光辉。
在说真话、说百姓听得懂的话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增添新闻语言的文采,让群众读着“有味儿”。作家汪曾祺概括作小说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写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特别是以细节刻画、现场再现见长的通讯和特写,以及须深入剖析、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综述和述评,都离不开好文笔。好文笔不等于卖弄文采、堆砌辞藻,把握好“度”,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写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笔者认为从文笔角度审视便可称佳作。
综上,新闻工作者应坚持内强学识、增底蕴,外下基层、解民意,培育群众满意的良好文风,争取把每一篇报道都作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参考文献】
[1]沈谱.范长江新闻文集[M].新华出版社,2001.
[2]李彬.新闻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3.
[3]陈治治,施新华,孟维伟.“和谐搬迁”背后的故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2(4).
[4]郑晔.跑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N].宝鸡日报,2013,
6(28).
[5]匡利民,高大伟,尹雪.党员、群众;家园、责任……[N].吉林日报,2013,8(15).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贴近群众 树思想 建渠道 挖深井 改文风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065-02
服务群众,是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贴近群众则是为群众做好服务的前提。因为,只有与群众没有距离感,群众喜欢看、愿意看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服务功能和存在价值。怎样做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思想自觉、渠道沟通、内容深度、写作语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树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闻工作者首先当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自觉俯下身去亲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到群众中去。正如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所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新闻报道既要“从群众中来”,又“必须到群众中去”,发挥好为民服务的功能。
到群众中去,知易行难。消除自己的心理隔膜成为新闻工作者知行合一的关键第一步。新闻工作者要从主观意愿出发,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投入感情,把为群众服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与群众心理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与群众打交道,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止,时刻把群众的感受和诉求放在心上。一般来说,群众遇到困难,投诉无门或者久拖不决,才会想到找媒体——群众视媒体具有匡扶正义、主持公道的力量。记者如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报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有关部门的重视,使难题得到解决,这时,记者才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由于工作性质较为特殊,记者往往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然久而久之,有些记者便真端起“王”的架子,丢弃了入行时为民服务的初衷与热情。近年,隐瞒负面消息、新闻广告化操作、恶意炒作、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丑恶现象的频频孽生,便是这种危险思想的蔓延,殊值警惕。利剑高悬头顶,警钟长鸣心间。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当以“一日三醒吾身”为必修课,时时检醒自己的思想是否偏离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正确航向。
二、建渠道
媒体平台与记者自身应想方设法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第一时间了解和报道群众最关心的消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十余年,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从依靠广播匣子、电机盒子获取信息,到城市LED、个人电脑、手机普遍应用,媒体在大众面前渐退神秘,成为身边惯常工具。如今,大众期待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有指导性的信息,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促动着媒体不断开拓更广阔、更畅通的桥梁,倾听群众的呼声、意愿与诉求,并得到即时反馈。
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媒体积极探索与群众加强沟通的新渠道、新方式。除开设热线电话、接收读者来信来访、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问卷等以“一对一”为主的传统做法以外,还不断革故鼎新,运用高速互联网下形态各异的新终端。电子邮件、博客、QQ群、网站论坛、沙龙、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工具、新手段,为群体在同一平台公开交流提供了便利可行的条件,媒体与大众的沟通随之呈现出由“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多”转变的大趋势,交流方式更加活跃,探讨、反馈即时,媒体了解社情民意也更加及时。
然而,尽管电话、网络等工具发达,新闻工作者却不可过度依赖。面对面,利用味、视、听、嗅、触“五感”,更能增强直观感受,加强与群众的感情联系,缩小与群众的距离。“面对面”感情的生发,比隔着网络等媒介来得更真实、牢靠。因此,离开办公室,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世界,才是正道。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海量信息中,有新闻价值的仅占很小一部分,新闻从业者应为信息渠道当好“把关人”。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在信息网络中到处设有‘把关人’”。在某一环节决定新闻去向的人都可以称为“把关人”,新闻从业者有专业知识和判断为依托,能进行专业化过滤筛选,其承担的“把关人”角色在整个传播链条中遂显得尤为关键。真正好的“把关人”绝不会为追求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搞一些格调低俗、古怪离奇、逗乐寻趣、窥探隐私的内容去吸引猎奇的眼球,而是会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别真假,从纷繁芜杂的事实材料中精选价值,如同信息渠道的“安全阀”,过滤掉假信息和无价值信息,精加工有价值信息成新闻,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民生决策提供支持。
三、挖深井
在报道内容上应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挖掘,将新闻挖深、做透,给人启示,引发思辨,增加“可读、可信、可感”度。
打井越深水越甜。新闻报道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时代,流于表面、片面表述的快餐式新闻犹如隔靴搔痒,愈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角度、有深度、成系列的新闻报道,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替代的优势。
如何将新闻做出深度?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三个要素:其一,善于呈现复杂,如园林工人给树木修形,讲究整体观感,有味可品的新闻也绝不能打掉枝杈直奔主题;其二,给事件以足够的展现空间,从表象追索其成因、态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意义等,表现新闻的景深与历史纵深感;其三,争取为每个角色——尤其是关键环节的关键角色提供发言机会,从不同出发点、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引发受众思辨。
新闻表述要深入,首先记者要带着问题意识进行采访和深入了解,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表象,进行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延深入内核的探究。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和谐搬迁”背后的故事》就体现出这样的过程。该文从一位搬迁受益村民“天天都有生活在画里的感觉”的独特视角切入,引出拆迁背后当地党委及政府工作者用诚心、用真情做拆迁动员工作的故事,彰显了“不强行搬迁、合理协调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这个大主题。 能挖出“深井”不见得非得是大事,平凡小事中也蕴含新闻,甚至是有重大意义的好新闻。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文字消息《跑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就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新闻力作。记者发现,在时髦商品铺天盖地之际,顶针等百姓需要的小百货却销声匿迹,于是通过报道反映百姓心声、对市场资源配置提出建议、为商家提供信息。顶针虽小,民生事大。短短600余字的消息显示出记者从小事挖掘出深层内涵的真功以及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颇具启发性。
总之,只有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挖掘,将新闻挖深、做透,增加可读性、可信度、可感度,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新闻的需求。
四、改文风
语言宜鲜活生动,论述宜深入浅出,讲真话、短话、百姓听得懂的话,在文风上彰显亲和力,打动群众。
记者自己爱看的新闻报道,群众才有可能爱看。要打动受众,首先必须打动记者自己。反映在写作上,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语言平民化、彰显亲和力。
如何做到这一点?第一要义即讲真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忠于事实、坚持真理,决不能曲意逢迎、主观片面、弄虚作假。那些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虚假新闻且不必说,即便是只报喜不报忧、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的“假、长、大、空”新闻,也漠视了群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辨别能力,背离了“讲真话”的真义。“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成就没有不喜人的”,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一向为百姓诟病。必须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文章和应景之作,提倡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
再则,要“接地气儿”,说百姓听得懂的话。新闻报道面向社会各阶层、各种角色,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水平。遣词造句,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灌输方式,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简洁平实、通俗明白、准确鲜明地表达核心观点。一些民生新闻,还可以采取“拉家常”的方式,直接唠老百姓的“嗑儿”。通讯《党员、群众;家园、责任……》就采用了此种写作方法,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老伴老是嘟囔,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冠心病,还上去得瑟啥,万一闪了腰,有个三长两短可咋整;村领导也劝,前线也不缺你一个老头,有我们在你就放心吧……可我一听见那大水拍堤的动静就坐不住啊……”“这大水一天不退,我就一天不下去,跟它磕到底!”充满乡土气息的话语被直接搬到文中,于德胜这个冲在抗洪一线保家卫民的老党员形象立即在读者面前立体、鲜活起来,朴实背后尽显党员光辉。
在说真话、说百姓听得懂的话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增添新闻语言的文采,让群众读着“有味儿”。作家汪曾祺概括作小说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写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特别是以细节刻画、现场再现见长的通讯和特写,以及须深入剖析、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综述和述评,都离不开好文笔。好文笔不等于卖弄文采、堆砌辞藻,把握好“度”,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写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笔者认为从文笔角度审视便可称佳作。
综上,新闻工作者应坚持内强学识、增底蕴,外下基层、解民意,培育群众满意的良好文风,争取把每一篇报道都作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参考文献】
[1]沈谱.范长江新闻文集[M].新华出版社,2001.
[2]李彬.新闻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3.
[3]陈治治,施新华,孟维伟.“和谐搬迁”背后的故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2(4).
[4]郑晔.跑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N].宝鸡日报,2013,
6(28).
[5]匡利民,高大伟,尹雪.党员、群众;家园、责任……[N].吉林日报,2013,8(15).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