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历史精髓和精神财富。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综合能力。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要让小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这些是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很重视,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上,语文教师要经过精心筛选做出选择,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的重点。
一、概念
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三大历史阶段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是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了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还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历史过程的一切遗产,包括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制度性的遗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更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仅是教会学生拼音字词,会简单的写作和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对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字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他们文化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途径,更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工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所需,对于学生熟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营造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
学校可在走廊或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字画,或利用校同广播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等活动来让学生持续感受传统文化,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教授传统文化的课文时,可引用与本课相关的典故,做好铺垫并导人新课,还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配乐或视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筛选而最终确定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但语言优美,韵味深长,而且蕴涵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文章有体现舍己救人的,有体现诚实守信或礼义道德的等等,洋溢着人性美与白然美,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与友情。当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就仿佛领着学生走进了传统文化的殿堂。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把其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进行传达,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如今学校希望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得到传承的过程。
3.进行合理阅读,感受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认真落实好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反复品味每篇课文,指引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体会课文中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与人文气息,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并能够进入到丰富的精神世界,帮助學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传统节日熏陶,感悟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涵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借助某个传统节日,并结合生活实际引领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内蕴。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比如,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对屈原爱同情怀的阐释等,让学生通过查阅并整理资料、小组展示成果及讨论等形式,在浓烈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大家的欢乐,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5.巧用网络技术,不断开阔眼界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中若干篇课文的讲解与评析,为了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在课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并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借助网络技术,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了《论语十则》后,就组织学生在机房以小组的形式从网上搜索关于孔子及《论语》的一系列资料,并在全班进行专题汇报,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品位。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授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而是要提供一个让学生能持续感受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精神的平台,达到陶冶情操及提升素养的目的,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每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提升白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吸收、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陈广燕.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63.
[2]刘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81.
[3]张春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呈现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8,(89):60.
[4]郑智.诗意,铸就中国梦——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策略探究[J].神州,2018,(28): 94。
[5]林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46.
(作者单位: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要让小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这些是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去实现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很重视,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上,语文教师要经过精心筛选做出选择,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的重点。
一、概念
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三大历史阶段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是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了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还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历史过程的一切遗产,包括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制度性的遗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更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仅是教会学生拼音字词,会简单的写作和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对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文字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他们文化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途径,更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工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所需,对于学生熟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营造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
学校可在走廊或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字画,或利用校同广播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等活动来让学生持续感受传统文化,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教授传统文化的课文时,可引用与本课相关的典故,做好铺垫并导人新课,还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配乐或视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筛选而最终确定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但语言优美,韵味深长,而且蕴涵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文章有体现舍己救人的,有体现诚实守信或礼义道德的等等,洋溢着人性美与白然美,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与友情。当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就仿佛领着学生走进了传统文化的殿堂。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把其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进行传达,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如今学校希望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得到传承的过程。
3.进行合理阅读,感受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认真落实好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反复品味每篇课文,指引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体会课文中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与人文气息,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并能够进入到丰富的精神世界,帮助學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传统节日熏陶,感悟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涵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借助某个传统节日,并结合生活实际引领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内蕴。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比如,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对屈原爱同情怀的阐释等,让学生通过查阅并整理资料、小组展示成果及讨论等形式,在浓烈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大家的欢乐,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5.巧用网络技术,不断开阔眼界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中若干篇课文的讲解与评析,为了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在课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并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借助网络技术,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文化知识,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了《论语十则》后,就组织学生在机房以小组的形式从网上搜索关于孔子及《论语》的一系列资料,并在全班进行专题汇报,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品位。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授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而是要提供一个让学生能持续感受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精神的平台,达到陶冶情操及提升素养的目的,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每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努力提升白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吸收、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陈广燕.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63.
[2]刘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81.
[3]张春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呈现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8,(89):60.
[4]郑智.诗意,铸就中国梦——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策略探究[J].神州,2018,(28): 94。
[5]林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46.
(作者单位: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