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学实践如何促进高校教师TPACK发展

来源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慕课教学实践为高校教师发展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提供了契机。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习惯性地将课堂教学在线化,未能充分发挥技术的多元可供性,TPACK发展也不明显。因此,从高校教师视角探讨其在慕课教学实践中TPACK是如何发展的就很有必要。基于深度访谈和观察所收集的田野数据,对慕课教学情境下高校教师TPACK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高校教师面对慕课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情境,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团队协作、学习分析与研究、培训与支持、观摩其他慕课等多种途径,整合已有知识、新生成的技术方面的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从而生成内容表征、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设计等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在线教学对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高校应引导教师重视慕课教学的问题情境,为教师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鼓励教师与更广范围的同行建立各种协作关系,由此形成基于技术情境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和跨界学习文化,助推高校教师系统提升其TPACK水平。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慕课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1)03-0053-10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1.03.007
  ——————————————————————————————————————————
  基金项目:上海海关学院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新世纪成人学习理论体系研究”(2315008A2020);2016年上海开放大学学科研究项目“基于远程学习者满意度的网络学习资源评价研究”(JF1601)。
  作者简介:魏志慧,博士,副研究员,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上海 200433);胡啸天(通讯作者),博士,上海海关学院继续教育部(上海 201204);邵晓婷,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检测中心(浙江杭州 310009)。
  一、引言
  慕课教学从空间、时间和技术等维度,改变了长久以来依赖单一空间(如传统教室、学校等)、同质性(素养导向的专业发展等)和单调技术(如黑板、粉笔等)的教学样态。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从传统的教学情境转换到在线教学情境。这一转换过程也对教师知识发展提供了变革性情境,为教师发展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提供了良好契机。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校教师习惯性地将课堂搬家,未能充分发挥技术的多元可供性(冯晓英等,2018)。可见,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教师的TPACK发展是难点。在研究领域,有关TPACK发展的研究偏重于功能论的探讨,着力于讨论TPACK各种基础知识成分的发展(任秀华等,2015;徐春华等,2018;王琦,2020),未能从更深层面揭示教师TPACK发展的整体性和过程性。
  高校教师在慕课教学情境中发展的TPACK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因此,本研究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相关理论,探讨高校教师如何在慕课教学实践中发展TPACK;在研究方法方面,选取质性研究路径,通过田野调查,对相关个案进行编码分析,进而得出贴近慕课教学情境的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技术情境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深化对TPACK的认识,为大规模在线教育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
  二、文献综述
  1.教师TPACK发展:技术情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思考
  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概念,旨在探索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Koehler et al.,2005)。简言之,TPACK 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CK)、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PK)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原有学科教学知识存在的不足,引发了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之于教师专业发展联动关系的深入探讨。
  自TPACK提出以来,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尤其是职前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TPACK水平测量及发展。其中,大多数研究持TPACK发展的整合观,通过对TPACK框架基础知识成分的分析,调查教师的TPACK水平(Koehler et al.,2007)或发展情况(Rienties et al.,2013;Liu et al.,2015)。然而,不少研究指出,TPACK框架中复合知识成分的边界比较模糊(蔡敬新等,2015),且无法体现TPACK的整合性。还有研究者采取TPACK发展的转化观,即将TPACK看作是一种独特的知识,在PCK要素基础上研究TPACK的要素及其发展(Niess,2005),从而深入地揭示技术知识、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的整合。然而,少有研究关注技术情境下高校教师TPACK发展的特殊性与过程性。
  有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拥有较丰富内容知识、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高校教师,尝试整合两种TPACK发展观,重点关注高校教师TPACK要素的发展,尤其是TPACK核心要素——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的发展,并考虑TPACK知识成分对其要素的影响,以探究高校教师TPACK发展的特殊性和过程性。   2.教师实践性知识:基于技术情境的重构
  教师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应重视和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知识(李莉春,2008)。例如,陈向明(2011)基于实用主义知识观,即知识是主体面对问题情境通过操作、解决问题后获得的认识结果,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具体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形成,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实践感、行动性、情境性、个体化与反思性等特征,重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教师的本土知识,以及教师知识发展的复杂性,由此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命题,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展知识,并借鉴行动科学中关于反思的理念,强调教师在行动中的反思。然而,少有研究关注技术情境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特殊性。
  近年来,慕课推动更多高校教师广泛、深入地利用技术开展教学,为推动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已有慕课教学研究更多关注教师参与慕课教学的动机、面临的挑战(Hew et al.,2014)和体验(Najafi et al.,2015),缺乏对慕课教学情境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复杂性的关注。先前研究表明,在慕课教学的丰富实践中,教师的TPACK能够得到发展,尤其是生成新的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魏志慧等,2020)。这为分析慕课教学情境中高校教师TPACK的发展机制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论视角,通过对高校教师慕课教学中TPACK发展的成功和不成功事件进行分析,以揭示高校教师TPACK的发展机制。
  三、研究设计
  1.案例选取
  案例研究法有两种不同的案例选取方式:一种是样本取向(Doing Samples),受到定量研究的影响,倾向于采用大样本方式反映全面的特征;另一种是案例取向(Doing Cases),受到人类学和民族志的影响,采用具有情境特征的小样本个案,能够更多地带入研究者的反思(Small,2009)。样本取向是定量思维在质性研究中的体现,试图依照特定原则进行抽样,以拓展研究对象的覆盖面,其基本假设在于样本越大则越接近事实真相。而案例取向则基于比较思路,采用求异或求全的田野策略,形成诠释的框架和思路,并进一步理解相应框架和思路在具体情境中的运作(诺曼·K.邓津等,2007)。
  本研究采用案例取向的方式,选取四位TPACK发展较明显的高校教师,其基本信息见表1。四位教师的先前在线教学经验和所获得的组织支持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老师和Y老师既不具有丰富的在线教学经验,也未获得较多的组织支持;H老师拥有丰富的在线教学经验,但获得的组织支持较少;C老师获得了较多的组织支持,但在线教学经验较为匮乏。
  2.资料收集
  本研究对四位案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对其开展的慕课进行观察,收集其慕课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学生对慕课的反馈等数据。此外,研究还收集了四位教师慕课教学方面的反思笔记、被各类媒体访谈的视频或文本,以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持续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尤其对四位教师慕课教学过程中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个案比较。
  3.资料分析
  本研究采用如下四步进行材料分析:首先,选取材料中的关键事件,对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其次,对关键事件进行开放式编码和类属编码;再次,对类属编码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探讨教师的TPACK发展模式;最后,具体探讨不同研究对象的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是如何在具体情境中生成的,以求从理论角度对田野材料进行深度综合分析。质性材料分析的样例见表2。
  四、个案分析
  1.D老師:内容表征发展较明显
  国内外慕课的兴起为D老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意识弱、成绩两极分化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D老师最初认为慕课碎片化、灵活化的学习方式可能适合其所教的英语语言学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将时间用于讲授内容,部分学习者会觉得消化不了,但如果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单元,如用10~15分钟讲一个知识点,再配合练习,则可能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慕课可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学习,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学校课题资助下,D老师开始了慕课教学探索之旅。然而由于缺乏在线教学经验及相应支持,D老师主要采取将传统课堂搬到网上的做法。相应的,D老师主要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录制视频,其TPACK发展集中体现在内容表征方面(见图1)。在录课时,D老师先拆分知识点,然后用视频、动画表征内容,并探索视频简单剪辑和制作字幕的方法,边学边做。另外,D老师通过分析慕课管理平台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时长、作业次数等数据,认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普遍有所提高。
  图1 D老师TPACK发展:内容表征
  在慕课运行过程中,受学生记笔记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要点的启发,D老师自学了思维导图,在第四期慕课中“为每一章节增加了思维导图,以归纳总结知识点”,从而更形象、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表征。
  D老师在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方面略有发展。例如,D老师将在线讨论作为学习活动,参与讨论占总成绩的10%,并按发贴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考虑到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处理学生在论坛中提出的各种问题,D老师请自己的研究生作为课程助理,定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当遇到某些难题或难以把握的问题时,研究生助理会与D老师进行沟通后再为学生作出回答。然而,D老师对慕课有用性的感知和使用主要体现在慕课学习的碎片化、形象化、灵活化等特征,未能深入探索慕课学习的社会—文化属性。对D老师的访谈也印证了这一点。
  “教学内容借助慕课平台呈现,学习者可以反复学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调节,而不必要求全体同学按照统一步调进行学习。师生互动体现在师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沟通问题、交流思想,允许学习者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问题。……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界限,如我校部分学生因出国交流,会错过这门课的上课时间,但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自学、完成各个单元测验及期末考试,我们也会对他们的成绩予以认可。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2.Y老师:学习支持发展较明显
  Y老师TPACK发展主要体现在内容表征和学习支持方面,学习支持方面的发展较为明显,内容表征呈现出从行动中反思的特点。
  (1)内容表征
  Y老师最初主要通过讲授式视频进行内容表征,在录制视频过程中常被提醒要紧盯镜头。这促使她从行动中反思。同时,技术情境促使Y老师发展形成TCK,即认为视频教学可以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丰富学生视野,并将新发展形成的TCK与有关学生的知识相整合,形成新的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如邀请国内外教师、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用英语对话、讨论,内容涉及词汇、句型讲解、听力练习和口语测试等内容(见图2)。
  (2)学习支持
  尽管Y老师在第一门慕课运行过程中坚持在论坛上有问必答,然而其对学习支持的理解仍局限在答疑层面。在设计第二门慕课“英语会话技巧”时,考虑到提升学习者英语会话技能(CK)需要提供更多互动交流机会,以及慕课论坛在支持学生互动交流方面的便捷性(TPK),即通过论坛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异步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先前知识差异大且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Y老师将讨论活动分为规定讨论、自发讨论和问答讨论,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同时邀请能理解初级英语学习者学习困难的非英语专业助教参与答疑,引导学习者在讨论区表达学习感受、心得或认识。Y老师发现,学生间的讨论可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不断反思和调整认识;学生自发讨论的话题丰富且质量较高。此外,Y老师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了有关慕课论坛促进协作型学习的研究,习得了更多TPK(探究社区),使其学习支持方面的认识得到固化。Y老师对学习支持认识的发展情况详见图3。
  在学习活动方面,Y老师在第一门慕课“生活英语听说”中设计的学习活动较为单一,主要包括观看视频和讨论区答疑。在第二门慕课中,Y老师除了对讨论活动进行分类并贯穿于教学过程,还设计了讨论、查找Wiki资料或其他扩展资料等学习活动。可以看出,Y老师主动思考TK(慕课)的影响和课程特点,发展形成TCK(通过视频提供多种语言应用场景,丰富学生视野)和TPK(基于慕课论坛的讨论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查找资源),并与形成的有关学生的知识(学生主要通过视频等资源自学,先前知识差异大)进行整合,从而生成TPACK。此外,Y老师还通过研究了解到更多的TPK(探究社区),并将其整合到TPACK中。
  3.C老师:学习活动发展较明显
  C老师所在的教学团队获得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慕课教学设计培训和支持,同时获得组织内部(校内)的技术支持,其在内容表征、学习活动、学习支持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其中学习活动方面发展最明显。
  (1)内容表征
  从视频录制中可以看出C老师的TPACK发展,详见图4。第一次基于脚本拍摄的视频中教师形象僵硬、从头讲到尾、互动性差,促使C老师在行动中反思慕课教学与之前的在线教育的区别,并观看慕课平台上充满活力的教师讲授视频,从而习得TK;然后重新拍摄视频,采用对话、交谈或讨论等多种方式录制,从而拍摄出更自然的视频。针对文化冲击、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等抽象概念,教学组在视频中呈现“离水之鱼”“文化行李”“洋葱”等形象的比喻,引发学习者在论坛中分享经历、感受和启发。此外,为了避免视频形式单调,在技术组的支持下,教学组还尝试内外景变换、主讲与穿插讲解相结合等方式,并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使用字幕和关键词提示、图片或幻灯片转场过渡等多媒体技术(TK),以吸引学习者持续学习。
  (2)学习活动
  在慕课设计过程中,C老师首先想到将已有PCK(体验学习)迁移到慕课教学中,并将其与通過参与培训所获得的TPK(在线学习步骤法)进行整合,从而发展其TPACK,即采用在线学习步骤法将每周的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小节,每节整合多样化学习活动和资源,通过在线教学指导精炼明确地呈现,便于学习者理解和完成。每周的学习活动先针对学习者直接或间接可以体验的跨文化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反思,然后引导学生按照网页上的学习步骤学习视频、文章等多媒体学习资源,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反馈方式。但是,C老师通过论坛发帖发现,仍有部分学习者没有理解在线教学指导(见图5)。
  除了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外,C老师所在教学组还注意探索适合慕课教学的学习活动,以体现慕课特色。例如,教学组考虑到慕课的开放共享性(TK)、学生规模化和学习时空灵活性(有关学生的知识),设计了脚手架支持的社会观察及分享学习活动,即要求学习者观察空间使用的文化差异,并在论坛开展讨论(见图6)。学习者在论坛中分享了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馆、火车站、宾馆、沙滩、体育场所、学校、医院等多种空间的观察情况。
  总之,该慕课以获取型学习活动为主,在平台教学设计支持下,C老师所在教学组还整合了讨论型和探究型学习活动。贯穿课程的基于论坛的讨论为学生表达概念及对实践的反思、了解教师和同伴的概念及获得他们的反馈提供了可能,便于学习者“有话可说”。然而,仅有部分学习者参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较少,其思考普遍处于较浅的层次,即列举得多,深入探究得少。
  (3)学习支持
  C老师学习支持方面的TPACK发展经历了从仅要求研究生助教管理论坛,到对学生论坛参与度不高进行行动中反思,进而整合CK、TK和有关学生的知识(学生规模化、差异化),制定论坛回复规则,包括明确助教分工,强调答疑的时间限定性和讨论的开放共享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论坛的参与度(见图7)。
  将社会网络分析用于研究慕课形成的社会网络时,C老师发现慕课教学中的互动较少,且具有单调性、随机性的特征,所形成的网络具有连接弱、影响小的特征。C老师认为慕课虽然提供了互动机会,但“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网络”“缺乏社区或群体的概念”,因而“慕课论坛中发生的互动非常随机”,“慕课中形成的网络对整个群体的影响非常小”。由于缺乏学习支持方面的TPK支持,C老师对慕课教学中学习支持的认识没有继续发展,仅停留在答疑、推荐学习材料,以及鼓励学习者分享、思考和对话的层面(见图8)。学习支持需要教师投入一定时间和采取具体策略,构建充满信任的环境,促进学习者尽快适应在线学习,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交流和讨论、展示个性特征、发展人际关系。   总之,C老师通过培训和观摩其他慕课获得TK和TPK,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她不断在行动中反思,主动与已有PCK、CK进行整合,并考虑有关学生的知识(规模化、差异化、自主性),从而整合发展其TPACK。C老师还基于自己的研究特长对慕课论坛中形成的社会网络展开分析,然而由于缺乏进一步的TPK(探究社区)支持,C老师的TPACK没能继续发展,她在访谈中也坦言自己缺乏技术与教学整合知识。
  4.H老师:验证在线教学策略
  H老师将已有的在线教学策略迁移到慕课教学,并稍作调整,包括:在内容表征方面提供图文PDF和录屏讲解式视频,改建慕课平台的视频和文档导航栏,减少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跳转;设计了有引导的获取型、讨论型、实践型学习活动;通过讨论区、QQ群等技术手段,提供及时答疑、预点评、监督、指导、鼓励等学习支持手段。
  慕课学习者的规模化、差异化,以及学习者对慕课实用性、教学策略的积极反馈,使得H老师认识到在线教学策略在慕课教学中的适用性,同时也提升了H老师的教学效能感。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理论,通过案例研究呈现了慕课教学情境下高校教师TPACK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需要意识并框定问题情境,通过在行动中反思、观摩其他慕课、参与培训、开展学习分析与研究等多种途径,习得技术方面的知识,从而与已有知识整合,生成TPACK。然而,由于外在支持、教师在线教学经验及自身专业发展取向等不同,高校教师TPACK发展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尤其是学习支持方面的发展最不容易。
  通过对慕课教学情境下四位教师TPACK发展过程的分析,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TPACK发展主要经过问题情境→整合知识→生成TPACK等发展路径(见图9)。
  (1)多重问题情境是诱发TPACK发展的关键
  从技术角度探讨情境是在线教学的重要特征。关于在线教学情境的研究,一方面侧重对技术环境中的在线教学进行研究(冯晓英等,2018);另一方面侧重从要素主义的视角出发,将情境作为在线课程开发的要素之一,认为情境是个体所理解的特定文化背景、价值体系、个人体验,既是知识建构的脉络,也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特定背景(冯永华,2018)。这种情境观将在线教学视作整体性教学活动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线教学也成为教师TPACK发展的具体情境。
  本研究发现,在线教学情境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呈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情境,不再是对于教学情境的诠释性论述,而是基于具体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而生成的,即问题导向的情境与相应的技术型任务相联系。高校教师在慕课教学过程中面临多重问题情境,既涉及反复发生的、难以解决的难题,包括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等;又涉及如何录制视频、设计学习活动和提供学习支持等新的问题。这种在线教学情境,已经不是基于“功能—结构”的二值取舍(吴刚,2020)。换言之,先前对于在线教学情境的论述,最基本的假设在于技术的存在与否,由此产生了与通常(面授)教学情境的区分。本研究发现,在线教学情境的生成,依赖于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问题情境的甄别与解决。这种教学情境观是基于拼贴(装)(Assembling)式的整合,是基于在线教学活动过程中关键事件形成的集合(胡啸天,2017)。以关键事件集合体现的在线教学情境观,也指向了流体式的情境认识。“知识、事实和客体往往自带他们先前的情境和历史,并且会积极地整合并适应形成新的情境。”(Asdal et al.,2012)因此,教师一旦对于问题情境有了高度敏感,并能够转化为学习的机遇,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反思性教学机会发展新的TPACK,而不是心生畏惧或者置之不理。
  (2)利用多种TPACK发展途径整合各类知识
  本研究发现,面对问题情境,教师不断对其进行反思和重构,并利用多种TPACK发展途径,整合各类新旧知识,既包括教师已有的CK、PCK,也包括教师在慕课教学过程中学习或生成的TK、TPK、TCK,以及教师有关学生的知识。这表明意识到问题情境并不能确保教师成功地发展新的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需要丰富TPACK发展所需的知识,如技术方面的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在本研究中,案例教师生成TCK(学科视频录制)、TPK(在线学习活动、在线学习支持),以及有关学生的知识(慕课学生的规模化、差异化,及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进而与已有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其次,教师还需关注和反思他们面对问题情境时的决策制定过程,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团队协作、学习分析和研究、观摩其他慕课等多种途径,整合教师个人反思及其与社会或其他个体的交往,并在反复尝试中开展基于设计的教学实践,推动自身TPACK发展。传统观点认为在线教学是教师对于特定教育技术的运用,即教师的在线教学过程是与各类技术、人工制品,以及已有经验等的整合。这一整合过程潜藏在教师在线教学的方方面面,由此教师与技术之间的连接,并非简单的运用与否,而是产生了更加深层次的联系。第三,教师TPACK的发展与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整体性预期有密切的联系。这种预期除包括传统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层面的预期之外,也蕴含着教师自我对于技术的预期,以及技术情境中师生关系的再塑造。教师会对新的技术情境进行判断,这种判断昭示着教师对于技术的自我理解和认知(例如C老师就认为慕课论坛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网络),因而也会进一步影响TPACK的发展。
  (3)运用发展性教学策略促进技术、学科与教学更好整合
  本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在技术情境下,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并形成了由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更新了的对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教师对于教学作为技艺(Teaching as Craft)的新闡释。技艺中的技术维度不断凸显,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的落地。这种落地也是技术的外显化和物质化的特定体现。慕课教学过程中的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更为丰富,教师除了要进行内容表征、学习活动设计外,还需要提供学习支持。在慕课中,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的发展程度是不一致的,具体如下:   第一,内容表征:发展最明显。四位教师均能根据课程特点和慕课学习者特征采取教师图像与PPT结合式、录屏式、实景拍摄式、研讨式或动画式视频录制方式。
  第二,学习活动:发展较明显。四位教师不仅采用视频教学这一获取型活动,还整合更能体现在线教学特征的讨论型学习活动。此外,C老师还探索利用社会观察、案例教学等探究型学习活动;H老师利用实践型学习活动,引导学习者将所学原理转化为具体操作。
  第三,学习支持:发展最不容易。慕课教学实践中,D教师在助教协助下,利用慕课论坛进行答疑;C老师要求助教除了及时回帖,还要鼓励学习者在论坛中表达观点、开展对话和参与分享;Y老师逐步利用慕课论坛创建探究社区,引导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两者优势互补;H老师综合利用多种学习支持手段,并在教学中及时根据慕课学习者的特征进行调整。
  2.改进建议
  本研究借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理论,整合了两种TPACK发展观,从高校教师的视角阐释了其TPACK发展的过程性和复杂性。为了将慕课情境下获得的高校教师TPACK发展机制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引导教师重视在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新的问题情境的价值。问题情境是促进教师学习和TPACK发展的契机,可促使教师深度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跨界学习乃至“双环学习”,进而形成新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行动(陈向明,2020)。
  其二,为教师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TPK、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虽然开展慕课教学的高校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CK和一定的PK和PCK,但是TK与PK或PCK难以自动发生交互。TPK可作为教学设计支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慕课设计和教学,探索更能体现慕课教学特征的教學策略和学习评估方式,如采用多种学习活动,通过慕课论坛、微信群、QQ群等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这将帮助教师更容易地整合各类基础知识,进而发展TPACK。此外,教学设计支架可以帮助慕课教师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评估知识、课程知识之间建立连接,发展有关学生的知识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观念,进而通过加强各要素之间连接,形成较为稳固的TPACK。
  其三,鼓励教师与更广范围的同行建立各种协作关系,实现TPACK的协同发展。在线教学使得教学的实体组织(如高校、院系、学科组、教研室等)内部正在逐步形成新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从而产生了新的个体交往。这一方面是网络在文化阶段的重要表征(陈向东等,2003);也是因为技术改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社会主体结构,改变了参与者之间的教育关系(祝智庭等,2014)。关系的改变导致组织内部生成新的技术文化,而这种技术文化的生成并非早期的教育技术观。早期的教育技术观致力于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封闭式的技术支持,旨在提升整体的资源建设质量。随着慕课等在线课程的不断发展,这种封闭式的教学资源建设逐步让位于开源的教学资源建设,并逐步与教育领域的公平、效率等问题产生联系,进而成为开放的整合型社会技术。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的支持致力于形成新的技术文化,即指向于创新、开放、灵活的文化。由此所形成的组织内部的技术文化,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技术视作工具,而是将技术视为一种变革的力量。
  全球高等教育在未来将更加强调教学实践的技术维度,这将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这既是对于疫情以来各国高校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并重塑的结果,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教学实践的新表征。面对社会危机,高校教师需要进一步适应新的混合式教学情境,围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情境,主动寻求相应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基于技术情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浮现。高校教师TPACK的发展将有助于专业文化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引导教师与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学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行业专家、教育研究者等通力合作,不断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连接。
  
  参考文献:
  [1][美]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2007).定性研究(第1卷):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重庆大学出版社:113-142.
  [2]蔡敬新,邓峰(2015). “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研究:最新进展与趋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9-18.
  [3]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等(2003).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3):17-21.
  [4]陈向明(2011).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35.
  [5]陈向明(2020).跨界课例研究中的教师学习[J].教育学报,16(2):47-58.
  [6]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2018).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36(3):13-24.
  [7]冯永华(2018).“范式”融合视域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39(8):64-69.
  [8]胡啸天(2017).重新理解学习:社会、技术与成人学习者——基于社会物质路径的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35(6):49-56.
  [9]李莉春(2008).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层次与能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92-105,190.
  [10]任秀华,任飞(2015).高校教师TPACK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5(4):38-44.
  [11]王琦(2020).国际汉语职前教师的TPACK、技术态度、技术整合自我效能关系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7(5):127-135.
  [12]魏志慧,胡啸天(2020).慕课教学能促进高校教师TPACK发展吗?[J].现代教育技术,30(5):67-73.   [13]吴刚(2020).作为风险时代学习路标的教育技术:困境与突破[J].开放教育研究,26(3):11-25.
  [14]徐春华,傅钢善,侯小菊(2018).我国高校教师的TPACK水平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8(1):59-65.
  [15]祝智庭,管珏琪(2014).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1):1-9.
  [16]Asdal, K., & Moser, I. (2012). Experiments in Context and Contexting[J].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37(4):291-306.
  [17]Hew, K. F., & Cheung, W. S. (2014).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12:45-58.
  [18]Koehler, M. J., & Mishra, P. (2005). 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32(2):131-152.
  [19]Koehler, M. J., Mishra, P., & Yahya, K. (2007).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Knowledge in a Design Seminar: Integrating Content, Pedagogy and Technology[J]. Computers & Education, 49(3):740-762.
  [20]Liu, M. H., & Kleinsasser, R. C. (2015). Exploring EFL Teachers’CAL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In-Service Program Perspectives[J].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19(1):119-138.
  [21]Najafi, H., Rolheiser, C., & Harrison, L. et al. (2015).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structors’ Experiences with Developing MOOC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16(3):233-255.
  [22]Niess, M. L. (2005). Preparing Teachers to Teach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with Technology: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5):509-523.
  [23]Rienties, B., Brouwer, N., & Lygo-Baker, S. (2013). The Effects of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Belief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Learning Facilitation and Technology[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9:122-131.
  [24]Small, M. L. (2009). How Many Cases Do I Need? On Science and the Logic of Case Selection in Field-Based Research[J]. Ethnography, 10(1):5-38.
  收稿日期 2021-01-25 責任编辑 刘选
  How to Improve TPACK Lev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rough MOOCs Teaching Practice
  WEI Zhihui, HU Xiaotian, SHAO Xiaoting
  Abstract: MOOC teaching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to develop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However, most university teachers fail to use the affordance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PACK is not obviou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how TPACK develops in MOOC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cases of TPACK development of China’s university teachers in MOOC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faced with various problems and situations in MOOC teachi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tegrate existing knowledge, newly generated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relevant knowledge of students through reflection-in-action, team cooperation, learn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training and support, and observing other MOOCs, to generat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with ICT such as content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support. In order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online teaching, universities should guide teachers to regard problems in MOOC teaching as the opportunities of learning and TPACK development, provide teachers with training and support of TPK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learning design for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encourage teachers to establish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eers, so as to form the cultur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ross-border learning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formation of teachers’ TPACK.
  Keyword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OC Teaching; TPACK; Online Teaching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藏秦《水陆里程简册》有记载从“邓攀渚”到“鲁阳”一段水陆里程数字,利用GIS测量实地距离与之比对,试复原沿线聚落、仓庾、津渡等交通节点的建址布局,进而重新考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超大规模在线教育,使在线学习从个别化参与走向全员全程。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新教育秩序正在逐渐形成,在线学习从应急成为一种
摘要:“数字韧性”与“幸福成长”是一对孪生术语。当前研究总是将这两个术语放到一起进行讨论,但并未区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譬如有研究将个体的“瞬时性幸福”等同于“幸福”,这就造成了以个体的“瞬时幸福感”代替个体韧性大小的现象。个体的数字韧性与个体幸福存在着紧密联系,有许多共同点,但两者在主要内涵、外在表现、测量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同点。从人与空间的视角理解数字韧性,可以发现,数字韧性是个
信息素养是智能时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其发展有赖于科学有效的信息实践。但在工具理性影响下,信息实践长期处于身心二分的离身状态,造成信息素养培养停留在掌握信息技术工
在线异步讨论是在线协作学习的重要方式。为学习者分配角色、规定其角色职责的协作脚本设计被证实是促进在线异步讨论的有效脚手架。角色脚本的应用形式分为角色固定和角色轮
各类学习空间的优势互补可以促进有效学习,但课堂教学始终未能达成实体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和自然学习空间的跨越和融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