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可可的“点子”
2005年,北京的创意产业还处在黎明前的黑夜,洛可可设计公司就在这个时候进驻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与从老房子改装而来的设计基地对比强烈的是,天马行空的创意风暴正肆意。
其实,洛可可的故事从创始人贾伟租赁到一个工位就开始了。正如贾伟所说,“也是从热爱开始。”一个人几年的摸爬滚打后,贾伟身边聚集了一批对设计有同样热爱的年轻人。他们不必在意年龄,或对行业是否熟悉,但对设计的坚持与投入是共同的。
当时的工业设计一时兴起,一群抱着创作热情与理想的年轻人能走多远?设计业有多大的奶酪?只是未知。几年里,周遭的设计从业者有些走向没落,有些转行,设计的变数比“设计”更复杂,可这些都没有影响到贾伟团队的设计信念。当然,贾伟也有着算盘。
工业的流水线已经延伸到国内广阔的内需市场,同时,“中国制造”同步外销,一日千里。其他国家都在使用“中国制造”,它们更不具备这样的内需与制造同步市场。这使贾伟看到工业设计在国内的巨大矿床。于是,凡是生活所见,从IT领域、家电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共设施领域到防震设备,等等;洛可可都有所涉及。
当然,工业之后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从横向的不同阶层,到纵向的年龄与地位段,给设计造成不同的需求。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正是创意的卖点。对洛可可来说,无论面对什么角色,产品不光要美,更要新、奇、特,要引领更多的需求、更多的消费,甚至引起竞争对手的效仿,这也是贾伟眼中的设计。
但洛可可也十足地“亲民”。洛可可听从市场与数据的反馈,注重对消费者的调查,尤其是消费者的感受,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加之洛可可对材料的熟知、工艺了解的完善与深化、以及细腻的深刻玩味,都使消费者“享受洛可可的设计”。创意不是一时的天马行空,洛可可的创意建立在反馈的数据与调查上。
与企业的研发团队不同的是,洛可可们信奉体验式设计。这种体验是从心理到生理的感受,比如使用者的气质、喜好习惯、是否投其所好等。消费者买的往往不是功能或者硬件软件,而是感觉。于是,才经常出现买Ipod的“粉丝”排长龙的景象。看到他们,贾伟想到两个字,“心动”。“心动”正是国内设计欠缺的,他希望洛可可的设计也做到关怀。并且这种关怀是大多数人的感觉,而不是小众。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百年前,用眼睛发现美。那么,用现在的洛可可设计发现,发现的是创意。可以想象,一群设计狂人聚在一起,唾沫横飞地交流与讨论,一个颠覆性的idea就出炉了。灵感与灵感的碰撞,聚集成的不但是气场,而且是颠覆。哪怕条条框框,洛可可往往给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款好的设计研发出来,研发团队要延续它,最多做的只能是在它基础上改良。而作为“外来的和尚”,贾伟笑谈,洛可可偏要念不一样的经。
不久前,洛可可与三星合作开发北京奥运地铁系列工业设计项目,包括地铁里所有的票务系统,自动售票机、检票机、查询机。贾伟相信,审美会变,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而对美的追求可以沉淀。洛可可的设计如其名,有着“使设计不老”的愿景。
洛可可的“设计风暴”上演得越来越激烈,与更多公司联姻,可同样的难题也横在他们面前。当洛可可规模发展到60多人,贾伟感受到的是对管理型人才的紧迫需求。由于相应管理人才十分稀缺,设计型管理使众多设计公司如鲠在喉。之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设计师比较缺乏整合能力与管理能力,限制了设计公司规模的做大。对此,北京工业促进中心的陈冬亮表示,国内设计公司规模不大、数量多,一部分是其性质决定的。设计业发展模式也应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所区别。
作为洛可可核心人物的贾伟也有新的想法。四五个人、一个核心人物的设计工作室,已经不适合洛可可的发展模式。洛可可现在做的是能够复制的、并可规模化发展的设计公司。贾伟称之为“企业制公司”。
在这个走向梦想的过程里,洛可可下一步要延伸产业链,从上游产品品牌开始,到研究市场,然后为客户做配套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监理与技术输出。产业链给洛可可一个更多可能的未来。
进驻DRC的洛可可与其他成员共同享受到创意产业基地的扶持。DRC创意产业基地的创始方北京工业促进中心不仅提供一些物业服务,还帮助参加科博会、文博会等展览,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陈冬亮表示,工业设计的技术水平与创意实践依托于科技新材料与新技术。而现今,创意基地的公司设备,软件与硬件都与国际同步。但设计公司的管理与西方有差距。
在1995年,北京工业促进中心成立,并作为政府的延伸推动北京工业设计。现在,一个设计公司联盟正在进入工业促进中心的想象与构建中。
陈冬亮介绍,联盟为设计公司构建一个家,促进设计公司的纵向或横向合作。从这个角度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创新,以及产业间的联合创新。这也是市场风向。单打独斗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几家公司合作,则在产业的前中后端给予不同的服务。工业促进中心作为幕后推手,帮助他们开论坛、建网站、出展览、做推介等,以宣传手段通过国际交流扩大影响。
中国设计屡次拿到大奖,却没叫响。这是不是一个酒香巷子深的尴尬?陈冬亮从其根源发掘,工业化的在进行也是设计的先天不足。同时,国内设计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入乡随俗。而实现本土化,才可以被当地接纳。对更多的国家本土化才是更接近国际化的过程。国际化视野不足已经禁锢到国内设计的进步,贾伟深有同感。对于洛可可们,他也希望,不是有一两个核心人物的存在就可以实现整体的理想,任何一个设计小兵都要有成为“拿破仑”的愿望。
为中国设计
有不少人说,洛可可这个名字使他们想起在欧洲宫廷的建筑里穿行。这个已经在设计的起落里风化和远去的名字,又在现代复兴,使他们对一个新的洛可可时代遐想不已。
远在法国,洛可可塑造了一个时代。然而,洛可可没有一统当时的天下,从东方远渡的元素与文化被加入到洛可可的一砖一瓦。西方的理念与东方的文化合璧,这是中国当代设计的一把锁钥,也是贾伟对洛可可设计的注解与定位。
当西方已经告别了工业时代,国内仍在工业与信息的时代交替逗留。同时,中国元素的延续也有了断层。尽管传统文化有所复苏,开始与西方设计一起粉墨登场,然而贾伟仍在期待一种更好的提炼。现在的作品只是对原有文化的重复,描摹与遥望,是一知半解的咿呀学语。
比如脸谱,呈现了最生动的“脸谱化”。它们以一如既往的面孔出现在橱窗中或T恤上,泯然众矣,既没有现代的演绎,脸谱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也是缺失。其实,传统文化真正的文化根脉没有被当代人“道破”,这需要挖掘和沉淀。传统文化的山山水水秀美,意境却是留白。贾伟举例说,儒家文化中黑白灰的和谐颜色,或者道教文化中黑白的极致颜色,都可以用设计做解读。可是历史隔膜,得传统文化真味的设计仍需要时间来作出回答。
蹉跎的不只是光阴,也是古典悠长的文化。在贾伟理解中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经济的走向使它有着不同层面的表达。而经济的一度没落,使得传统文化也要偃旗息鼓,“不足为国人道”,这似乎可以解释国内设计集体失语的尴尬。同时用陈冬亮的话理解,西方大工业的前进步伐给了它们的设计“借船出海”的载体。国内设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沉默以对,也可以归因为经济的短板。
设计给了工业自己的“脸谱”。在国际上,设计已经是轻经济时代“金字塔”的高阶层。文化、音乐、科学以及设计等替代了重型设备与煤矿金属等的重经济统治。与前三者不同的是,从设计追溯,才看得出一个品牌的脉络。从设计到品牌,历经打磨。比如德国的严谨、瑞士的精湛、北欧的自然、日本的细腻、甚至韩国的“炫”,设计成就了它们的工业,也成就了它们文化及品牌的姿态。与此相比,在贾伟看来,中国还需要提炼“什么是中国”,而且仍需时间。
这是贾伟亲耳所闻的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在归国之前,搜遍商业街,却最终空手而归。他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囤居奇货,能带回一个惊喜。一时不知是失望多或是喜悦多。他转遍了沃尔玛的卖场,淘尽当地土特产,转而奔向奢侈大道,到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标签。以前是低价商品,现在则是各档位,“中国制造”要把人们的眼球淹没了。然而此时的国内,一起被淹没的还有等待突破的设计。
从盗版唱片与影碟,到山寨手机,高密度的制造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它们占据了半壁江山,此起彼伏,野草一般地四处蔓延。从盗版进化到山寨,表面上看,可以以假乱真,“东施效颦”之疑却挥之不去。
有时真理在少数人一边。在洛可可,不抄袭是不成文的原则。同时,保护自己设计成果的完整。出于日益增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贾伟也与客户共同为成果申请外观或发明专利,与专利局紧密挂钩。
尽管这样,山寨们总是有着可生存的市场。现实的社会与经济背景使它们得而复生。而在国外,贾伟表示,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行业有自律、消费者有自觉,抵制盗版与侵权行为。另外,广泛的宗教信仰也渗透到各个阶层。这是对版权的信仰保证。
如果山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国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质量的重视,同样与设计相关。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亮表示,国外的设计得到足够的版税,对设计师是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另外,法律的严谨与成熟也筑起高墙,盗版现象无空可钻。
谁的设计?
关于设计的记忆,在老照片里是贵族的专属;后来设计又成为某些知识分子小众的行为。总之,设计曾是有断层的。上世纪90年代,创意产业从英国发起,东渡到国内。无论是作为产业或者个人与集体的创意,创意开始遍地开花。而如陈冬亮所言,从创意的灵感迸发到设计要经历过程,一旦创意体现在图纸上或形成规划就成为设计。大到工艺小到马桶、以及筷子与刀叉,都因为设计别有意义。贾伟们看到了广阔的设计市场,他们创造出设计又消费设计。正因为设计之“美与关怀难以拒绝”。
但是,设计也关系阶级。比如“三纲五常”分明的明清家具、民国大行其道的中山装,设计不断地更换着背景渲染和表达。而现在,中产阶层大玩设计,设计已不是旧年今日、阳春白雪。它视线开始多元,而设计阶级的分界线也开始模糊了。
彭亮发现,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决定,设计进入了市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高端一袭皇室贵族的华贵,中端有新晋的中产看客,低端则是大众的“知音”与代言。比如在欧洲,散落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数量也十分可观。规模的大与小、产品的高与低不是它们生存的问题,它们各有栖身。
如今,社会更像一只更多人争食的“橄榄”,“橄榄”的腰身与日丰满。对此彭亮表示,中产阶级的大量出现是消费的潜实力,他们向往更精致、设计化,偶尔付诸于实践。而设计的终端市场就在于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为伍。应接不暇的元素出现,喜好或品位才应运而生。
那么,设计并且需求着,是不是一个长久的常态?尤其是在这个经济的寒冬,设计依然可以催生一定的消费力量。贾伟没有为经济的寒冬悲观,相反,他坚信,设计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追溯到设计的发展,陈冬亮也有足够的信心。设计起步时,只是附着在产品上的装饰。设计的黄金分割以及比例对称,缓和了线条与感觉的冷酷。之后,当意识到设计更关系到产品本身,从产品的功能以及结构出发的设计多起来。产品的感觉比如Ipod手机已经成为爱酷、爱炫消费者的偏爱。就这样,设计与产品已然不可分割。
而对于起步中的设计公司,陈冬亮相信,政府推动结构调整,企业也需要更新产品与服务,建立起知识产权。这些为设计提供良好政策与舆论环境,以及道义支持。设计业的春天已经不远。
2005年,北京的创意产业还处在黎明前的黑夜,洛可可设计公司就在这个时候进驻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与从老房子改装而来的设计基地对比强烈的是,天马行空的创意风暴正肆意。
其实,洛可可的故事从创始人贾伟租赁到一个工位就开始了。正如贾伟所说,“也是从热爱开始。”一个人几年的摸爬滚打后,贾伟身边聚集了一批对设计有同样热爱的年轻人。他们不必在意年龄,或对行业是否熟悉,但对设计的坚持与投入是共同的。
当时的工业设计一时兴起,一群抱着创作热情与理想的年轻人能走多远?设计业有多大的奶酪?只是未知。几年里,周遭的设计从业者有些走向没落,有些转行,设计的变数比“设计”更复杂,可这些都没有影响到贾伟团队的设计信念。当然,贾伟也有着算盘。
工业的流水线已经延伸到国内广阔的内需市场,同时,“中国制造”同步外销,一日千里。其他国家都在使用“中国制造”,它们更不具备这样的内需与制造同步市场。这使贾伟看到工业设计在国内的巨大矿床。于是,凡是生活所见,从IT领域、家电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共设施领域到防震设备,等等;洛可可都有所涉及。
当然,工业之后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从横向的不同阶层,到纵向的年龄与地位段,给设计造成不同的需求。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正是创意的卖点。对洛可可来说,无论面对什么角色,产品不光要美,更要新、奇、特,要引领更多的需求、更多的消费,甚至引起竞争对手的效仿,这也是贾伟眼中的设计。
但洛可可也十足地“亲民”。洛可可听从市场与数据的反馈,注重对消费者的调查,尤其是消费者的感受,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加之洛可可对材料的熟知、工艺了解的完善与深化、以及细腻的深刻玩味,都使消费者“享受洛可可的设计”。创意不是一时的天马行空,洛可可的创意建立在反馈的数据与调查上。
与企业的研发团队不同的是,洛可可们信奉体验式设计。这种体验是从心理到生理的感受,比如使用者的气质、喜好习惯、是否投其所好等。消费者买的往往不是功能或者硬件软件,而是感觉。于是,才经常出现买Ipod的“粉丝”排长龙的景象。看到他们,贾伟想到两个字,“心动”。“心动”正是国内设计欠缺的,他希望洛可可的设计也做到关怀。并且这种关怀是大多数人的感觉,而不是小众。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百年前,用眼睛发现美。那么,用现在的洛可可设计发现,发现的是创意。可以想象,一群设计狂人聚在一起,唾沫横飞地交流与讨论,一个颠覆性的idea就出炉了。灵感与灵感的碰撞,聚集成的不但是气场,而且是颠覆。哪怕条条框框,洛可可往往给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一款好的设计研发出来,研发团队要延续它,最多做的只能是在它基础上改良。而作为“外来的和尚”,贾伟笑谈,洛可可偏要念不一样的经。
不久前,洛可可与三星合作开发北京奥运地铁系列工业设计项目,包括地铁里所有的票务系统,自动售票机、检票机、查询机。贾伟相信,审美会变,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而对美的追求可以沉淀。洛可可的设计如其名,有着“使设计不老”的愿景。
洛可可的“设计风暴”上演得越来越激烈,与更多公司联姻,可同样的难题也横在他们面前。当洛可可规模发展到60多人,贾伟感受到的是对管理型人才的紧迫需求。由于相应管理人才十分稀缺,设计型管理使众多设计公司如鲠在喉。之前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设计师比较缺乏整合能力与管理能力,限制了设计公司规模的做大。对此,北京工业促进中心的陈冬亮表示,国内设计公司规模不大、数量多,一部分是其性质决定的。设计业发展模式也应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所区别。
作为洛可可核心人物的贾伟也有新的想法。四五个人、一个核心人物的设计工作室,已经不适合洛可可的发展模式。洛可可现在做的是能够复制的、并可规模化发展的设计公司。贾伟称之为“企业制公司”。
在这个走向梦想的过程里,洛可可下一步要延伸产业链,从上游产品品牌开始,到研究市场,然后为客户做配套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监理与技术输出。产业链给洛可可一个更多可能的未来。
进驻DRC的洛可可与其他成员共同享受到创意产业基地的扶持。DRC创意产业基地的创始方北京工业促进中心不仅提供一些物业服务,还帮助参加科博会、文博会等展览,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陈冬亮表示,工业设计的技术水平与创意实践依托于科技新材料与新技术。而现今,创意基地的公司设备,软件与硬件都与国际同步。但设计公司的管理与西方有差距。
在1995年,北京工业促进中心成立,并作为政府的延伸推动北京工业设计。现在,一个设计公司联盟正在进入工业促进中心的想象与构建中。
陈冬亮介绍,联盟为设计公司构建一个家,促进设计公司的纵向或横向合作。从这个角度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创新,以及产业间的联合创新。这也是市场风向。单打独斗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几家公司合作,则在产业的前中后端给予不同的服务。工业促进中心作为幕后推手,帮助他们开论坛、建网站、出展览、做推介等,以宣传手段通过国际交流扩大影响。
中国设计屡次拿到大奖,却没叫响。这是不是一个酒香巷子深的尴尬?陈冬亮从其根源发掘,工业化的在进行也是设计的先天不足。同时,国内设计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入乡随俗。而实现本土化,才可以被当地接纳。对更多的国家本土化才是更接近国际化的过程。国际化视野不足已经禁锢到国内设计的进步,贾伟深有同感。对于洛可可们,他也希望,不是有一两个核心人物的存在就可以实现整体的理想,任何一个设计小兵都要有成为“拿破仑”的愿望。
为中国设计
有不少人说,洛可可这个名字使他们想起在欧洲宫廷的建筑里穿行。这个已经在设计的起落里风化和远去的名字,又在现代复兴,使他们对一个新的洛可可时代遐想不已。
远在法国,洛可可塑造了一个时代。然而,洛可可没有一统当时的天下,从东方远渡的元素与文化被加入到洛可可的一砖一瓦。西方的理念与东方的文化合璧,这是中国当代设计的一把锁钥,也是贾伟对洛可可设计的注解与定位。
当西方已经告别了工业时代,国内仍在工业与信息的时代交替逗留。同时,中国元素的延续也有了断层。尽管传统文化有所复苏,开始与西方设计一起粉墨登场,然而贾伟仍在期待一种更好的提炼。现在的作品只是对原有文化的重复,描摹与遥望,是一知半解的咿呀学语。
比如脸谱,呈现了最生动的“脸谱化”。它们以一如既往的面孔出现在橱窗中或T恤上,泯然众矣,既没有现代的演绎,脸谱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也是缺失。其实,传统文化真正的文化根脉没有被当代人“道破”,这需要挖掘和沉淀。传统文化的山山水水秀美,意境却是留白。贾伟举例说,儒家文化中黑白灰的和谐颜色,或者道教文化中黑白的极致颜色,都可以用设计做解读。可是历史隔膜,得传统文化真味的设计仍需要时间来作出回答。
蹉跎的不只是光阴,也是古典悠长的文化。在贾伟理解中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经济的走向使它有着不同层面的表达。而经济的一度没落,使得传统文化也要偃旗息鼓,“不足为国人道”,这似乎可以解释国内设计集体失语的尴尬。同时用陈冬亮的话理解,西方大工业的前进步伐给了它们的设计“借船出海”的载体。国内设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沉默以对,也可以归因为经济的短板。
设计给了工业自己的“脸谱”。在国际上,设计已经是轻经济时代“金字塔”的高阶层。文化、音乐、科学以及设计等替代了重型设备与煤矿金属等的重经济统治。与前三者不同的是,从设计追溯,才看得出一个品牌的脉络。从设计到品牌,历经打磨。比如德国的严谨、瑞士的精湛、北欧的自然、日本的细腻、甚至韩国的“炫”,设计成就了它们的工业,也成就了它们文化及品牌的姿态。与此相比,在贾伟看来,中国还需要提炼“什么是中国”,而且仍需时间。
这是贾伟亲耳所闻的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在归国之前,搜遍商业街,却最终空手而归。他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囤居奇货,能带回一个惊喜。一时不知是失望多或是喜悦多。他转遍了沃尔玛的卖场,淘尽当地土特产,转而奔向奢侈大道,到处可见Made in China的标签。以前是低价商品,现在则是各档位,“中国制造”要把人们的眼球淹没了。然而此时的国内,一起被淹没的还有等待突破的设计。
从盗版唱片与影碟,到山寨手机,高密度的制造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它们占据了半壁江山,此起彼伏,野草一般地四处蔓延。从盗版进化到山寨,表面上看,可以以假乱真,“东施效颦”之疑却挥之不去。
有时真理在少数人一边。在洛可可,不抄袭是不成文的原则。同时,保护自己设计成果的完整。出于日益增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贾伟也与客户共同为成果申请外观或发明专利,与专利局紧密挂钩。
尽管这样,山寨们总是有着可生存的市场。现实的社会与经济背景使它们得而复生。而在国外,贾伟表示,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行业有自律、消费者有自觉,抵制盗版与侵权行为。另外,广泛的宗教信仰也渗透到各个阶层。这是对版权的信仰保证。
如果山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国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质量的重视,同样与设计相关。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亮表示,国外的设计得到足够的版税,对设计师是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另外,法律的严谨与成熟也筑起高墙,盗版现象无空可钻。
谁的设计?
关于设计的记忆,在老照片里是贵族的专属;后来设计又成为某些知识分子小众的行为。总之,设计曾是有断层的。上世纪90年代,创意产业从英国发起,东渡到国内。无论是作为产业或者个人与集体的创意,创意开始遍地开花。而如陈冬亮所言,从创意的灵感迸发到设计要经历过程,一旦创意体现在图纸上或形成规划就成为设计。大到工艺小到马桶、以及筷子与刀叉,都因为设计别有意义。贾伟们看到了广阔的设计市场,他们创造出设计又消费设计。正因为设计之“美与关怀难以拒绝”。
但是,设计也关系阶级。比如“三纲五常”分明的明清家具、民国大行其道的中山装,设计不断地更换着背景渲染和表达。而现在,中产阶层大玩设计,设计已不是旧年今日、阳春白雪。它视线开始多元,而设计阶级的分界线也开始模糊了。
彭亮发现,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决定,设计进入了市场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高端一袭皇室贵族的华贵,中端有新晋的中产看客,低端则是大众的“知音”与代言。比如在欧洲,散落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数量也十分可观。规模的大与小、产品的高与低不是它们生存的问题,它们各有栖身。
如今,社会更像一只更多人争食的“橄榄”,“橄榄”的腰身与日丰满。对此彭亮表示,中产阶级的大量出现是消费的潜实力,他们向往更精致、设计化,偶尔付诸于实践。而设计的终端市场就在于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为伍。应接不暇的元素出现,喜好或品位才应运而生。
那么,设计并且需求着,是不是一个长久的常态?尤其是在这个经济的寒冬,设计依然可以催生一定的消费力量。贾伟没有为经济的寒冬悲观,相反,他坚信,设计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追溯到设计的发展,陈冬亮也有足够的信心。设计起步时,只是附着在产品上的装饰。设计的黄金分割以及比例对称,缓和了线条与感觉的冷酷。之后,当意识到设计更关系到产品本身,从产品的功能以及结构出发的设计多起来。产品的感觉比如Ipod手机已经成为爱酷、爱炫消费者的偏爱。就这样,设计与产品已然不可分割。
而对于起步中的设计公司,陈冬亮相信,政府推动结构调整,企业也需要更新产品与服务,建立起知识产权。这些为设计提供良好政策与舆论环境,以及道义支持。设计业的春天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