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大学,每位学生都会遇到诸多不同的班主任。本文从一个学生的视角出发,以笔者所亲身经历过的5位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为案例,讨论班主任的学生观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大学教授”型班主任
经常听说大学老师“上课来下课走”,结果我们在初一和高一时就遇到了两位这样的班主任。这类型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是非常尊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机会与可能;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与学生接触比较少,了解程度不深,对班级的管理比较松散。
这类班主任最初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毕竟可以少受管束。而且这类班主任能够意识到学生需要并且可能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学生,我们在这一阶段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或许并不能将大量的自习时间规划得很好,但是我们都意识到应该主动、自觉地安排好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策划各种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无论是学校规定的迎香港、澳门回归,各种节庆晚会以及各种教育主题的班会活动,还是我们自己想办的班级网站、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等活动,都在我们自己的策划中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的能力得到了展示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各种需要也得到满足。
然而时间长了,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也就显现出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了解,难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虽然我们拥有策划、组织各种活动的自主权,然而在活动中很少得到老师必要的提醒与指导,因而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这类班主任只与班干部有较多的交流,其他同学只能通过班干部来了解老师的意图,缺少与老师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师生交流质量显然受到了影响,尤其对于班级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同学来说,既得不到班主任的关心,也很难参与到同学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发展机会少了很多。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不利于整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会对班级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妈妈”型班主任
与第一种类型截然相反,初二、初三年级遇到的两关心。他们总是担心学生能力不足,因而事事“身体力行”,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具体细致的班级建设方案。
这类班主任整日与学生形影不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了,了解也比较深。他们十分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种亲密接触也有利于班主任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状态,从而开展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各项工作。这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在这种“保姆”式全方位关怀下的学生则会感到诸多的不适。首先是束缚感,然后由此渐渐产生依赖性。自习课学什么、做什么都由老师来安排,组织什么活动,每个人需要做些什么也完全由老师指定。一切与学校布置的任务无关的活动统统不能进行。由此,从班干部到普通学生,都基本上沦为教师意志的执行者,很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原本在学生自主策划活动过程中所应发展的各种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成长机会无形中被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剥夺了。
“导师”型班主任
中学阶段最后两年的班主任则比较特殊,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自己获得了发展,也见证了班主任的转变。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转变过程也正是班主任学生立场的确立过程。
这位班主任的学生意识非常强,了解学生是他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刚接班的两个星期内,他与每位同学进行了至少一次比较深入的单独谈话,再结合各人平日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其他任课老师的评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等,在两个星期之后,我们每个同学都收到了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内容包括他两周以来对我们的认识,他所看到的我们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虽然这个概括并不一定完整、准确,但这无疑表达了班主任渴望了解学生的意愿,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搭设了桥梁。
但是刚开始,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比较专制,制定了很多在我们看来显得苛刻、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例如要求学生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校;与学校任务无关的主题活动不得进行;课余时间不能在走廊上跑动,等等。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同学们终于忍受不了,来了一场集体大爆发。就在我们准备好接受班主任的暴风骤雨时,却等到了他的改变。他似乎意识到了要关注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与需求,那样才是真正的尊重和了解。
从此,班主任对我们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研究我们、发现问题,还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需求,更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发展特点。班级工作也不再由他独断专行,而是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引导我们自主策划班级活动。更难得的是他也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并在必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帮助。
在这种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才华得到了应有的展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提升,尤其是自主性的提升;同时这种自主性又不是盲目的。还有就是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整个班级也更具有凝聚力。
(责编 若 洋)
“大学教授”型班主任
经常听说大学老师“上课来下课走”,结果我们在初一和高一时就遇到了两位这样的班主任。这类型班主任的工作特点是非常尊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机会与可能;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与学生接触比较少,了解程度不深,对班级的管理比较松散。
这类班主任最初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毕竟可以少受管束。而且这类班主任能够意识到学生需要并且可能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作为学生,我们在这一阶段中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或许并不能将大量的自习时间规划得很好,但是我们都意识到应该主动、自觉地安排好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策划各种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无论是学校规定的迎香港、澳门回归,各种节庆晚会以及各种教育主题的班会活动,还是我们自己想办的班级网站、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等活动,都在我们自己的策划中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的能力得到了展示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各种需要也得到满足。
然而时间长了,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也就显现出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了解,难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这直接阻碍了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虽然我们拥有策划、组织各种活动的自主权,然而在活动中很少得到老师必要的提醒与指导,因而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这类班主任只与班干部有较多的交流,其他同学只能通过班干部来了解老师的意图,缺少与老师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师生交流质量显然受到了影响,尤其对于班级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同学来说,既得不到班主任的关心,也很难参与到同学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发展机会少了很多。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不利于整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会对班级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妈妈”型班主任
与第一种类型截然相反,初二、初三年级遇到的两关心。他们总是担心学生能力不足,因而事事“身体力行”,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具体细致的班级建设方案。
这类班主任整日与学生形影不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了,了解也比较深。他们十分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种亲密接触也有利于班主任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状态,从而开展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各项工作。这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在这种“保姆”式全方位关怀下的学生则会感到诸多的不适。首先是束缚感,然后由此渐渐产生依赖性。自习课学什么、做什么都由老师来安排,组织什么活动,每个人需要做些什么也完全由老师指定。一切与学校布置的任务无关的活动统统不能进行。由此,从班干部到普通学生,都基本上沦为教师意志的执行者,很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原本在学生自主策划活动过程中所应发展的各种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成长机会无形中被这种类型的班主任剥夺了。
“导师”型班主任
中学阶段最后两年的班主任则比较特殊,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自己获得了发展,也见证了班主任的转变。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个转变过程也正是班主任学生立场的确立过程。
这位班主任的学生意识非常强,了解学生是他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在刚接班的两个星期内,他与每位同学进行了至少一次比较深入的单独谈话,再结合各人平日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其他任课老师的评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等,在两个星期之后,我们每个同学都收到了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内容包括他两周以来对我们的认识,他所看到的我们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虽然这个概括并不一定完整、准确,但这无疑表达了班主任渴望了解学生的意愿,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搭设了桥梁。
但是刚开始,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比较专制,制定了很多在我们看来显得苛刻、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例如要求学生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校;与学校任务无关的主题活动不得进行;课余时间不能在走廊上跑动,等等。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同学们终于忍受不了,来了一场集体大爆发。就在我们准备好接受班主任的暴风骤雨时,却等到了他的改变。他似乎意识到了要关注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与需求,那样才是真正的尊重和了解。
从此,班主任对我们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研究我们、发现问题,还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需求,更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发展特点。班级工作也不再由他独断专行,而是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引导我们自主策划班级活动。更难得的是他也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并在必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帮助。
在这种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才华得到了应有的展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提升,尤其是自主性的提升;同时这种自主性又不是盲目的。还有就是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整个班级也更具有凝聚力。
(责编 若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