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语文活动课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传统教育的憋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自主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习兴趣的下降和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一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八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内部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二、语文活动课的优点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一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三、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初中学生的思维_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四、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三是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喜闻乐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热闹有余,实效不足。
其他文献
实践告诉我们:缺少指导引领的课外阅读所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很低的。现在流行的很多书,思想平庸、趣味低下、知识含量很少,但对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又往往极容易形成诱惑,听任学生读这样的书,我个人以为除了挥霍学生的时间外,对学生几乎没有其他的补益,起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投资低收益的阅读。我在教学中的做法主要是利用课本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文章演绎得妙趣横生,在浅近处发现其精深,在平淡处看到其神奇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多个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老师如何运用好多元互动策略去发挥学生的强势智能呢?如何发挥学生的强势智能并带动弱势智能发展呢?这就需要运用多元互动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种策略更有其必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挖掘强项,打好
期刊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恒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坚冰打破,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我们也不容忽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否则阅读课就会
期刊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根据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提出建议不追求全面,而是有针对性地强调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三四年级的学生乐于书面表达,重在增强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而五六年级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重在学生能写真人真事,表达真实的感情。课改几年来,我都朝这个方向去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确实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心 阅读 作文 教法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使用,我觉得以前的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厌烦。而现在,经过
期刊
内容摘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对促进农业生产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立足本县实际,分析了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五大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县农业信息化应重点优先建设的七项内容和必须完善的五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建设 探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网络信息热潮。因此,抓住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改善我
期刊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并且根据新课标,教材也在不断地改革。高考也顺着这个趋势,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其中实验内容所占的比例因此也越来越大。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 ,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 ,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 ,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 ,探索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 ,更好发挥化学实
期刊
全面推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以达成全面提高素质,张扬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作为践行新课改的教师,要打破旧框框,全面接受新思想,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发生很大转变。同时在积极实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可谓是如鱼得水,但不可否认,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仍然不是课堂的主人。   我也是经过老教材熏陶过来的学生,记得以前的课堂中无非就是老师讲解,学生的练习模仿为主,很少在课堂上有探索、讨论,甚至于数学游戏的介入等等,而现在我在备课时花得时间最多的就是:考虑以怎样地方法传授知识,既要知识点到位,又要学生喜欢以这样方式来接受
期刊
众所周知,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愤怒、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