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对语文命题热议仍在继续,不过,与以往议论主要集中在作文上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增加了一个新的议论焦点,就是一道语言运用题——第22题。这道分值为6分的图文转换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连贯、表达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看上去难度不大,但阅卷的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平均分仅为1.73分,十三万九千多人得0分,占了考生总数的23.24%!得0分的答卷近六成是空白卷,约三十万(接近一半)考生处在0—1分这个低分段!
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该题的种种猜测:是评卷中对评分标准把握太严,还是考生急于写作文顾不上做?抑或根本就是题目出得太偏太难了?笔者经研究该题的命题及评分细则、得分实例发现,以上几点都不是造成低分的主要原因。
从评卷场给出的几十份得分示例看,评卷中对标准的把握应该说是适度的,也比较灵活;说考生为写作文而顾不上做则更是缺乏依据,同是6分的23题——另一道语言运用题,位置比它还靠后,平均分却有3.79分,有38010份满分卷(占考生总数6.032%),0分卷只有25000多份(占4.1%)。
是命题超纲了?这道题是要求考生分析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得出的两张统计图表,补充给定文段中出现的三处空缺内容,不能出现数字,同时要使上下文连贯。把图表转换为文字表述,这样的题在以前并不是没有考过,2006年广东卷第20题就属此类试题,考生的语言运用训练材料中亦有“图文转换”这个专题,但近年来无论是“考”还是“练”都是以读“图”(其中大多是漫画和各种标识)为主,读“表”相对较少,而像今年广东题这样既是图又是表的好象只有2007年的辽宁卷和山东卷上出现过。其实大家都清楚,现实的大多数工作中我们读图表远多于读图画,广东的这一道题实用性是很强的,上海多位语文教研专家盛赞这道题“出得有水平”,体现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一些专家还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题目出现在上海语文高考卷,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见2009年7月1日《文汇报》)。所以,并不是考题出偏出难了,而是我们在备考时忽略了一些问题:图表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实用性大于图画,为什么我们使用的图文转换训练材料却以读图画为主?生活中见惯了各种的图表,为什么一放到试卷上考就不知从何入手去分析了?
看来我们不少复习指导在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中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忽略了“语言运用选题应实用至上、训练应思维先行”的原则。
首先,选题要“实用至上”。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形式新颖的命题不断涌现,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个“试验田”里的“作物”无论外形怎么变化,都离不开生活化和实用性这两个原则。近年高考命题所选语料,涉及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贴近人们生活实际,各个单独命题的省市试卷更是凸现鲜明的地域特色,给人带来清新美好的感觉。同过去相比,现在的语言运用题更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如今年出现在考题中的“沈阳全民读书月”、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清明网祭等。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就是为了彰显其实用性。笔者一向反对把语言运用题作为写作题的附庸或补充,语言运用题重在“运用”,就是考查考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如何运用好语言,如何在生活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可以说语言运用题是语文试卷中最能体现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特性的题型。今年广东的两道语言运用题,考查的就是考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语言的能力:图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考试评价、市场调查、财务结算、个人规划、公司发展、炒股炒汇等,无不需要根据图表、数据作出正确分析判断;而第23题的写致谢辞,也是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经常遇到的需要锻炼的一种交际语文。高考语言运用题命题注重实用性,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本着“实用至上”的原则。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其“试验田”的特点,不断地在“新颖”上下工夫,殚精竭虑去想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新题、怪题出来训练考生,结果适得其反,无怪乎有十三万多的考生面对这么两个看上去很熟悉却绝少思考过的图表形式当场发懵,留下七万多份空白卷和六万多份不着边际的“答案”。
高考语言运用题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在备考中牢牢把握实用至上的原则,多编选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题型给考生训练,考生就会练就应对这类试题的能力,取得良好成绩。
其次,训练要坚持“思维先行”。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不能只是关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不恰当,偏离考题的要求,再好的语言也是废话。我们先来看看今年广东这一道题(题目及参考答案附后)的几份写得满满却一分未得的答案:
(一)
A. 年龄随之升高,对通过电视获取信息而下降
B. 职业对获取科技信息比例有关
C. 我们能克服以上的差异
(二)
A. 在不同年龄的群体信息比例也不同
B. 人们向着不同的方面发展,同时教师的素质为高
C.努力学习的发展使人们各大群的素质提高
(三)
A. 随着年龄的增大,电视科普节目获取比例不断减少
B. 电视科普节目存在针对性
C. 电视科普节目不全面发展
……
这样的答案多达数万份,语言不通,逻辑混乱。究其根源就是考生的思维品质存在缺陷。语言与思维,前者是外在之形,后者是内在之神。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思维品质就是我们语言运用的“内功”。如果我们过分看重语言形式而不注重思维的训练,就难以抓住命题的要求、材料(文字或图形)的特点、整体的语境等,语言形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了。今年广东卷的23题,三个空缺处要填的内容,正是对应题干中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考生只需稍为组织一下措辞,注意如何表达更为“得体”即可。而广东卷的22题,命题者也已在题目中给出许多“暗示”:图表下的文段冒号后面有三个分号,隔开四层意思,如果考生能据此推断出这四层的大意,再结合“其中”“可见”这样的提示语,“A”和“B”两个空就好填多了;再考虑末句“更有针对性”的提示,“C”这个空也八九不离十了,何至于一个都填不对呢?再说对图表的分析,考生若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抓住其中的规律——两个图表统计的内容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些都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意掌握的思维方法。考生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语言的表达就如拥有了源头活水,汩汩流出,顺畅淋漓,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在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上,我们只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不猜题押题,以提高考生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考纲对于语言表达的要求,在训练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无论语言运用题这块语文高考的“试验田”中的“作物”是如何的新奇,都难不倒我们这些讲究科学耕种的师生的。
附: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第22题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__A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面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_B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_C__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参考答案】
A. 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 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C. 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责任编校彭琳
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该题的种种猜测:是评卷中对评分标准把握太严,还是考生急于写作文顾不上做?抑或根本就是题目出得太偏太难了?笔者经研究该题的命题及评分细则、得分实例发现,以上几点都不是造成低分的主要原因。
从评卷场给出的几十份得分示例看,评卷中对标准的把握应该说是适度的,也比较灵活;说考生为写作文而顾不上做则更是缺乏依据,同是6分的23题——另一道语言运用题,位置比它还靠后,平均分却有3.79分,有38010份满分卷(占考生总数6.032%),0分卷只有25000多份(占4.1%)。
是命题超纲了?这道题是要求考生分析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得出的两张统计图表,补充给定文段中出现的三处空缺内容,不能出现数字,同时要使上下文连贯。把图表转换为文字表述,这样的题在以前并不是没有考过,2006年广东卷第20题就属此类试题,考生的语言运用训练材料中亦有“图文转换”这个专题,但近年来无论是“考”还是“练”都是以读“图”(其中大多是漫画和各种标识)为主,读“表”相对较少,而像今年广东题这样既是图又是表的好象只有2007年的辽宁卷和山东卷上出现过。其实大家都清楚,现实的大多数工作中我们读图表远多于读图画,广东的这一道题实用性是很强的,上海多位语文教研专家盛赞这道题“出得有水平”,体现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一些专家还告诉记者,“如果这样的题目出现在上海语文高考卷,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见2009年7月1日《文汇报》)。所以,并不是考题出偏出难了,而是我们在备考时忽略了一些问题:图表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实用性大于图画,为什么我们使用的图文转换训练材料却以读图画为主?生活中见惯了各种的图表,为什么一放到试卷上考就不知从何入手去分析了?
看来我们不少复习指导在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中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忽略了“语言运用选题应实用至上、训练应思维先行”的原则。
首先,选题要“实用至上”。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形式新颖的命题不断涌现,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个“试验田”里的“作物”无论外形怎么变化,都离不开生活化和实用性这两个原则。近年高考命题所选语料,涉及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贴近人们生活实际,各个单独命题的省市试卷更是凸现鲜明的地域特色,给人带来清新美好的感觉。同过去相比,现在的语言运用题更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如今年出现在考题中的“沈阳全民读书月”、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清明网祭等。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就是为了彰显其实用性。笔者一向反对把语言运用题作为写作题的附庸或补充,语言运用题重在“运用”,就是考查考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如何运用好语言,如何在生活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可以说语言运用题是语文试卷中最能体现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特性的题型。今年广东的两道语言运用题,考查的就是考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语言的能力:图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考试评价、市场调查、财务结算、个人规划、公司发展、炒股炒汇等,无不需要根据图表、数据作出正确分析判断;而第23题的写致谢辞,也是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经常遇到的需要锻炼的一种交际语文。高考语言运用题命题注重实用性,就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本着“实用至上”的原则。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其“试验田”的特点,不断地在“新颖”上下工夫,殚精竭虑去想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新题、怪题出来训练考生,结果适得其反,无怪乎有十三万多的考生面对这么两个看上去很熟悉却绝少思考过的图表形式当场发懵,留下七万多份空白卷和六万多份不着边际的“答案”。
高考语言运用题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在备考中牢牢把握实用至上的原则,多编选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题型给考生训练,考生就会练就应对这类试题的能力,取得良好成绩。
其次,训练要坚持“思维先行”。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不能只是关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不恰当,偏离考题的要求,再好的语言也是废话。我们先来看看今年广东这一道题(题目及参考答案附后)的几份写得满满却一分未得的答案:
(一)
A. 年龄随之升高,对通过电视获取信息而下降
B. 职业对获取科技信息比例有关
C. 我们能克服以上的差异
(二)
A. 在不同年龄的群体信息比例也不同
B. 人们向着不同的方面发展,同时教师的素质为高
C.努力学习的发展使人们各大群的素质提高
(三)
A. 随着年龄的增大,电视科普节目获取比例不断减少
B. 电视科普节目存在针对性
C. 电视科普节目不全面发展
……
这样的答案多达数万份,语言不通,逻辑混乱。究其根源就是考生的思维品质存在缺陷。语言与思维,前者是外在之形,后者是内在之神。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思维品质就是我们语言运用的“内功”。如果我们过分看重语言形式而不注重思维的训练,就难以抓住命题的要求、材料(文字或图形)的特点、整体的语境等,语言形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了。今年广东卷的23题,三个空缺处要填的内容,正是对应题干中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考生只需稍为组织一下措辞,注意如何表达更为“得体”即可。而广东卷的22题,命题者也已在题目中给出许多“暗示”:图表下的文段冒号后面有三个分号,隔开四层意思,如果考生能据此推断出这四层的大意,再结合“其中”“可见”这样的提示语,“A”和“B”两个空就好填多了;再考虑末句“更有针对性”的提示,“C”这个空也八九不离十了,何至于一个都填不对呢?再说对图表的分析,考生若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抓住其中的规律——两个图表统计的内容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些都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意掌握的思维方法。考生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语言的表达就如拥有了源头活水,汩汩流出,顺畅淋漓,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在语言运用题的备考上,我们只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不猜题押题,以提高考生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考纲对于语言表达的要求,在训练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无论语言运用题这块语文高考的“试验田”中的“作物”是如何的新奇,都难不倒我们这些讲究科学耕种的师生的。
附: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第22题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__A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面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_B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_C__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参考答案】
A. 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 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C. 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责任编校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