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目标和途径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德意识是通过医德教育形成的医学生内在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对自身所信仰的医学道德情感的追求。在医学生医德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确定医德意识的目标,准确把握医德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医德意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一、医德意识教育的内涵
  医学职业道德是从事医务工作的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总和。与其他类型的道德不同,它可以直接参与到、渗透到医学科学中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变化起到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它包含了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医德信念等诸多范畴。
  医德意识,是医务人员在已经形成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信念的基础上,其内心逐步养成的一种实践医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强烈责任感和执着追求。诚然,在医务人员医德品质中,知、情、意、信、行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但就医德意识的特性而言,它却始终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医德意识具有强烈的信念色彩,作为医务人员发自于内心,潜意识的对医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主动实践,以及本身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医德意识使医务工作者对自己所认同的医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有深刻和牢固的认识与理解,并确信它是正确的。在信奉它时,虔诚不疑,恪守不渝;在实践它时,持之以恒,矢志不移;在医务行为上,主动自觉,言行一致;在捍卫它时,不遗余力。
  医德意识教育正是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医德目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不断的医德养成教育,道德意识熏陶,使医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因此探讨医德意识的目标和途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医德意识教育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医德意识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医德意识对于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可以看到,同道德的范畴一样,医德意识涉及品质的内化和形成,它是内心的信念,理想的追求,是不可量化的指标。因此,要把握好医德意识教育培养的尺度,就必须为医德意识教育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研究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医学生的医德意识进行培养和熏陶。
  医德意识教育培养不同于医德规范、范畴、道德要求等基本理论体系的教授,而在于对个体品质内化的养成,也就是使先进的医学道德意识渗透为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学习强化,使其融化为其不断增长的内心信念,使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保持长久,并能够不断更新激励完善自我的内在品质。换言之,使医德意识成为医务工作者一生医德信念和高尚医德风格的动力源泉。
  医德意识教育培养的目标也正是要通过各种医德教育和医德素质的养成,以及在医学实践中的医德熏陶,不断加强形成和固化医学生的医德观念,使良好的医德行为习惯、医德心理态势、医德价值判断标准成为其自觉的医德意识,成为其思想行为的惯性,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医德意识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
  医德意识培养的过程是把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要求通过理论教育、行为实践和自我修养、自我评价途径,经过医学生的自我意识,转化为个人的医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坚定的医德意识,需要医学院校的教与学双方共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
  首先理论学习是强化医学生医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包括军队医学院校在内,现在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必修课的形式,已经把医德教育纳入了医学教育的整体布局之中,但在如何从更深的情感层次上,帮助医学生确立医德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要注意克服课堂上医德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现实生活中有悖医德的现象却屡屡发生的现象。要通过充分的理论讲述使学员掌握丰富的医德知识,通过说理,达到使学员对医德理论正确性、可信性的认识,为学员把医德理论内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知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明理,确立正确的医德价值观念。
  其次医德实践是强化医德意识的必要途径。在认真学习医德理论的基础上,医德意识的培养还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医德实践。如果脱离了丰富、生动、具体的医德实践,医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必须做到知行统一,即把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医德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曾经提出日常道德的理论:“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并不自觉地在生活中自然流露的情感和品质;所谓道德的标准并不是经过道德推理判断其正确后的行为,而是由生活情境自发地表现出的道德行动。” 由此可见,医学实践对医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诚然,我们这里研究的医学生的医德实践与医务人员的医德实践有着差异性,也正因为如此,医学生医德意识因其可塑性强,尚在成长期的特点,医德实践就显得更加重要。医学生要努力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参加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见习课和实习课等各个阶段的医德实践,参加适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有利于医德意识培养的各项实践活动,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日积月累,这样就能在医德实践中逐渐增强医德意识的形成。
  第三道德观念内省是提高医德意识境界的特殊途径。道德品质内化形成,内心的自我反省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的内省,使道德得以不断完善,医德意识使然。再好的医德理论要变成医学生的医德行为和习惯,也必须经过其自我意识的内容提化过程,没有这个内化,是不可能形成坚定的医德意识的和高尚的医德境界的。因此,无论是医德理论学习,还是进行医德实践,医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时时处处严于律已、勇于剖析、勤于自省、善于慎独,经常的、认真的检点自己,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逐步形成坚定正确的医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医学伦理学》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6页
其他文献
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务机关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环境得到改善,依法纳税意识逐渐提高,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强税收征管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税收征收管理还必须向前延伸,才能更有效管好税源,才能把税收与经济更紧密联系起来。前几年通过清理欠税初步解决了征收入库数与申报数之间的差距,重点稽查解决了如实申报与申报数之间的差距,现在需要通过税源管理来解决己申报纳税的人与应履
【摘要】晚清以来,不同阶层对于我国落后西方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探讨,民众素质的低下限制了我国的发展成为共识。本文从民众教育馆对当时民众教育的实施,民众知识的普及进行探讨,对民众教育馆的组织及民众教育馆实施民众教育的形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众教育民众教育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冲突开始逐渐的突显出来。在中西的碰撞中,仁人志士对于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反思。从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等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必然需要渗透具有时代社会特征的伦理观、道德观。  一、目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忽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育人价值观念淡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师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  1.数学无德育  少部分教师从心底里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没有德育任务,因而教学中只讲“数学味”而抛弃
德育工作在农村中学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的不易,这不易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是因为教师的学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受益终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则给幼儿的未来埋下不堪设想的隐患。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所幼儿园的不容忽视的工作,如何培养不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位幼儿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 幼儿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
【摘要】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数学虽然相对抽象而枯燥。但做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着德育因素。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我校是一所地处近郊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生源急剧下降和年级断档现象,优秀教师的外流造成师资力量逐渐薄弱现象。要想使我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我认为必须在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上有所创新,为此,我们以抓师培强师能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办学的强校之路。加强教师培训是我们农村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日趋增长的公众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公共服务领域十分突出的矛盾。在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公
近些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管护,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衰,他们绝大多数识字不多,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孩子的关心也大多只限于吃饱穿暖的层面上。往往只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很少注意对孩子精神和道德情感上的引领。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勤劳朴素得以言传身教以外,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并不能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更别提全面、持之以恒地配合学校教育
监狱是国家工具,是国家政权的保障。我国的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神圣职责,对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