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之寓与身份之喻--多重语境下的富兰克林身份神话管窥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兰克林洞悉身份之要义,其自传更是一部有关身份的文本寓言,满含有关身份追求与建构的隐喻。然而,富兰克林理想身份的定义远远超越了单一的自传文本,而是在其墓志铭、遗嘱、自传等多重文本和历史语境中,书写了一个“三位一体”式的身份神话,即将自己作为印刷人的职业身份、作为诗意作家的艺术身份、作为隐喻国父的文化身份融为一体,从而将个人在职业和艺术层面的身份诉求升华为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层面的集体认同。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都深深知道每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背后教师所付出的艰辛。为了展示一个精彩的课堂,"磨课"在所难免,试课、修改、再试课,不行再改。如此反复,集众人智慧,把课堂提炼
对教学研究来说,明确教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首要任务。文章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框架对教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通过对教学中的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与目的因的
在清末江浙社会,新式学堂的发展催发了学生群体的壮大,加之上海这一近代新闻出版中心的辐射,使得阅读报纸成为学生群体的一种风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阅读报纸,并以此增加
缄默知识是编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编辑的专业成长。编辑专业成长是编辑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唐晓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师,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特聘专家,全球创新教师大
课堂的美丽面孔应充满自然的表情,却因为对自我预设过于熟悉而轻易躲避各种有价值的生成细节,让课堂面孔格外死板;课堂的美丽面孔应呈现真实的情绪,不会因为对某种教学模式过
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期刊的收藏、管理,期刊的阅读、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联系、综合开发是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从宏观上加强总体调控,从微观上深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