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剧《绝望主妇》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因此能够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很直观地体现出来。最近几年,美剧在中国市场的热度越来越高,《绝望的主妇》这部讲述了四位性格迥然不同的家庭主妇以及发生在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纷争谜团的电视剧深受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由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同样的事情会抱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本文透过对《绝望的主妇》进行观赏,剧情和演员演绎的分析简单的对中美在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剧;绝望主妇;东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1. 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1.1接人待物的处事方式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喜欢广结四海朋友以及很擅长进行人际交往。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人际关系较为简单,相对而言更注重的是法律,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对礼仪的要求程度很高,往往通过言语将中国人的自谦和敬人体现出来。如果得到别人赞扬,中国人的普遍表现为使用谦词来将自己的谦虚表达出来。
  1.2人生观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一直是集体主义,美国的文化主要是以个人主义为重点。在中国人所受到的教育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更加重视集体利益,中国人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歌颂奉献精神。同时,中国人对自己的集体归属感非常重视,要求自己必须和集体有着一致的步调。我们身边有着非常丰富的实例,例如,“班级”“寝室”等,就是非常明显的集体概念。另外,中国人对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集体归属感的一种完美体现。
  1.3宗教信仰
  在中国,中国人多数为无神论者,部分人是佛教追随者。但是中国人通常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有多么的虔诚,然而,他们并不是从始至终都是虔诚的教徒,往往是当他们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情或者想要祈求好运时而已。虽然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公民都是基督徒,然而并不代表《绝望的主妇》中的几位主妇就一定是虔诚的基督徒。通过分析剧情可以发现,做礼拜参加宗教活动是她们会定期去做的,并且如果心理压力大到无法自我排解的时候会去和神父进行告解来寻求帮助,然而,这些做法让他们自己都忽视了信仰的神圣性,并且为自己的信仰增加了许多世俗的利用和利益关系。比如剧中的一个角色加比,他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学校勒令他的女儿退学,然而在短时间之内无法立刻找到能够接收他女儿的学校,加比竟然开始动歪脑筋,那就让他的孩子上学,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的做法更是让人觉得可笑,他竟然悄悄地将支票偷了回去。
  2. 派对文化的差异
  对于中国人来说,聚会就是相聚在一起,通过查阅字典也可以知道聚会就是聚在一起。英语的解释和中国的解释有所不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派对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通过互相的邀请而聚在一起。派对文化出现的时代很久远,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远在远古时代就出现有派对文化。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会时常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边品尝着美食同时载歌载舞。这样可以使得大家对彼此能够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使得彼此的感情能够得到提升。对于美国人来说,派对的时间地点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常常在家中举办各种派对。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有生日聚会、欢迎會等等,主人会邀请自己的朋友和邻居来家里做客,派对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吃饭、喝酒、跳舞和闲谈。这种派对的形式和内容往往是很随意很自由的。在《绝望的主妇》的第一集中就为观众们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爱丽丝自杀身亡事件,按照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朋友和邻居们带着自己做的或者买来的食物去安慰她的家人
  3. 中美葬礼习俗的差别
  当有人去世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为了表达哀悼和纪念死者会举行一种仪式,这就是中西皆有的葬礼。但是由于中西文化拥有不同的特点所举办的葬礼也就有着各自的特点,有一句话可以完美的诠释出中西方葬礼的差别,那就是:“中国的葬礼充满了亲人的悲伤、美国的葬礼充满逝者的尊严”。在剧中可以通过Bree的丈夫Rex的葬礼来分析出中西方葬礼的不同,其中涉及到很多非常显而易见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葬礼上相对来说非常重视“哭”这个过程,似乎越是嚎啕大哭,越能表达自己的感情,被视为与死者的感情深厚,只有这样才是合乎常理的。剧中的葬礼和中国式葬礼恰恰相反,无论是葬礼前还是葬礼后观众很少看到Bree或者家属在参加葬礼的宾客面前痛哭甚至是流眼泪,反而是在故作坚强相互打气,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样做才是合乎常理的做法。另外就是通过是在葬礼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葬礼上的话题往往都是诉说不快不满,以“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为最经典的例子,西方国家的人的做法是在追思仪式上往往会讲一些死者生前的趣事,来活跃葬礼上悲伤的气氛逗笑全场。
  4. 结语
  东西方文化最主要差异是东西方文化的基调不同,东方的文化基调偏于厚重,而西方的文化基调更倾向自由,但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种文化更优秀更高贵,只有哪一种文化更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哪一种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闫磊,浅析《绝望主妇》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
  [2]黄勋,从《绝望主妇》看中西文化异同[G].新闻世界,2009,(1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赵思婷(1996-),女,辽宁沈阳人,教育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小说简介  小说走的是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基本路线,通过描写英国乡村一户中产阶级小乡绅家庭中五个未婚女孩的恋爱、结婚故事展示了那个时代英国社会对于婚姻、家庭、爱情、幸福等基本观念的定位。小说之所以以“傲慢”、“偏见”两个词为标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我国戏剧作品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里程碑之作。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当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冲突,塑造了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如:资产阶级家庭的具有封建思想的大家长——周朴园,贫苦家庭的劳动妇女——鲁侍萍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本文主要以周萍、蘩漪、周朴园三人为代
摘 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指示语的运用则体现了语言使用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体现了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的一种,其使用也反映了人称指示与语言环境的密切关系。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人称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语用分析  作者简介:江肖娜(1992-),女,汉族,山东省聊城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目的: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 antigen,HLA)-B27存在密切关联的炎症性系统性风湿病,至今已有不少研究提示细菌或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绍兴二十九年己卯(公元1159年)正月十五日,一岁。  陈淳,字安卿,号北溪,人称北溪先生。  陈淳“自儿童学语,便对以属对。既而少长,虽次第读《孝经》,《论》,《孟》,《诗》,《书》经,莫非为举业之具。越十五成童,至于二十成人,所谓举业语言,已盈耳充腹,缠肌致骨。”(《北溪大全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