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经济普查是我国政府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而进行的经济数据统计。保证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进行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将从经济普查的优势,经济普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介绍经济普查的组织机制与数据质量控制,希望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普查 组织机制 数据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C3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170-01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济普查,是为了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各主要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
一、经济普查的优势
(一)组织机制健全
我国经济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统一组织,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发布数据;国务院有权监督地方政府的经济普查工作;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设立办公室,并且下级对上级签订责任状;各级政府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媒体手段开展经普宣传及普查知识的普及活动,让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普查有深刻的认识。这种国务院统帅,地方各级政府执行,社会民众配合的经济普查方式,有利于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人员配备精良
经济普查的人员有各级政府普查机构人员、乡镇或街道统计科全体人员,居委会和村委会统计员,还有少部分从社会上招聘的具有经济或会计方面知识的大学生。所有直接面对普查对象的普查员和指导员都要经过多次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各级普查机构人员制定普查的明细工作任务安排,领导普查的顺利开展;乡镇或街道统计科全体人员是各个普查小区的指导员负责本辖区各项普查任务的实施;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为各辖区的普查员或指导员直接面对普查对象,肩负着普查方法及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时代表政府形象与普查对象沟通。
(三)严密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地方各级经济普查机构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规定,设立普查质量管理小组,统一管理、指导和评估各级、各部门、各专业和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对经济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地方各级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贯穿全过程。经济普查是对经济主体经济数据的统计。在普查过程中经济单位需要做到不重不漏,经济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处理准确无误。要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行政区划为基础,按照从上往下顺序进行普查小区的绘制,保证每一片区域只落入唯一的普查小区,保证普查区域不重不漏;普查登记时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数据采集设备PDA实行“地毯式”普查登记,实现普查小区单位全覆盖。其次,数据采集时,普查员使用PDA对普查对象进行上门登记,确定坐标,核实普查对象相关信息、拍摄相关证件,回收普查告知书(国务院统一印制);PDA数据利用无线网络或普查机构通过统计内网报送至国家制定数据处理平台,各级普查机构在数据处理平台上,对普查数据按照专业审核,发现问题逐级退回至企业或普查员修改。最后,各级普查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对数据从下往上验收评估。评估数据时结合相关的历史数据、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主要指标和分行业、分地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整个普查各个环节,各级普查机构指定具体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进行明确的分工,降低普查的误差。
二、经济普查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调整的误差
由于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缺陷,领导干部为争取晋升机会,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好看,会人为地修改具体的统计数据。这一修改造成的统计误差称为“行政调整的误差”,在统计工作中,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误差。
(二)资金不到位,影响普查数据质量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全国经济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济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工作,其所用的纸张数量巨大,所用的电子终端数据設备PDA,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和补助等费用,要顺利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必须有资金作为保障。但是,由于各级政府资金的供给情况不同,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展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跟风误差
跟风误差是指企事业单位为躲避违法行为的追查,人为地将经济数据互相靠拢。这一误差在经济普查过程中也较为常见。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单单只是依靠企事业单位的自觉配合,难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误差。
三、解决对策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但一把锁不止一把钥匙。因而,针对经济普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一)行政调整误差的解决对策
这一误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行政官员为争取晋升空间造成的。因而,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1、完善官员选拔机制。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评价选择地方领导干部时,要全面客观的考察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不能单凭统计数据决定干部的任用,可以将官员的选拔权交到民众手中。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经济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更能完善我国的官员制度,选出真正为民办事的官员,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2、保证普查机构的独立性。建立与普查任务相适应、与工作职能相配套的统计管理体制,保证普查机构独立行使调查权、监督权和报告权,切实增强普查数据的抗干扰能力。经济普查是国务院统帅开展的,其配备的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普查中去,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监督,杜绝篡改的行为发生。
(二)资金不到位,影响普查工作开展的解决对策
这一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如下:
1、 由上级政府根据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预算普查过程中的费用,由国务院统一发放。发放的金额需依据以往的统计数据进行估算,否则会造成新一轮的贪污腐败。
2、各级政府机关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经济普查的资金,是在有困难的省市可以提前向上级部门申请,由上级部门发放。
3、普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节约普查资金的运用。
(三)跟风误差的解决措施
若经济普查过程中出现跟风误差,则经济普查毫无意义,虽然经济普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惩治违法行为,但跟风造成的误差会引导国家做出错误的经济形势判断。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有:
1、加大经济普查的宣传工作。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各方参与”的实施原则,各级经普办和宣传部门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制定经普宣传方案,针对不同阶段宣传不同内容和宣传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一旦查出企事业单位有拒报、瞒报、虚报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2、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平时的监审与检查工作,减少或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3、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做一个诚信的商人。
结束语
开展经济普查有利于国务院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的经济普查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其他国家未遇到过的问题。在开展经济普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吸取历年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普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真实可靠、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 徐晓海.中国经济普查的组织机制与数据质量控制[J].统计研究,2008,25(11)
[2]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
[关键词]经济普查 组织机制 数据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C3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170-01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济普查,是为了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系统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各主要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
一、经济普查的优势
(一)组织机制健全
我国经济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统一组织,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发布数据;国务院有权监督地方政府的经济普查工作;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设立办公室,并且下级对上级签订责任状;各级政府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媒体手段开展经普宣传及普查知识的普及活动,让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普查有深刻的认识。这种国务院统帅,地方各级政府执行,社会民众配合的经济普查方式,有利于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人员配备精良
经济普查的人员有各级政府普查机构人员、乡镇或街道统计科全体人员,居委会和村委会统计员,还有少部分从社会上招聘的具有经济或会计方面知识的大学生。所有直接面对普查对象的普查员和指导员都要经过多次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各级普查机构人员制定普查的明细工作任务安排,领导普查的顺利开展;乡镇或街道统计科全体人员是各个普查小区的指导员负责本辖区各项普查任务的实施;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为各辖区的普查员或指导员直接面对普查对象,肩负着普查方法及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时代表政府形象与普查对象沟通。
(三)严密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地方各级经济普查机构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规定,设立普查质量管理小组,统一管理、指导和评估各级、各部门、各专业和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对经济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地方各级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贯穿全过程。经济普查是对经济主体经济数据的统计。在普查过程中经济单位需要做到不重不漏,经济数据真实可靠,数据处理准确无误。要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行政区划为基础,按照从上往下顺序进行普查小区的绘制,保证每一片区域只落入唯一的普查小区,保证普查区域不重不漏;普查登记时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数据采集设备PDA实行“地毯式”普查登记,实现普查小区单位全覆盖。其次,数据采集时,普查员使用PDA对普查对象进行上门登记,确定坐标,核实普查对象相关信息、拍摄相关证件,回收普查告知书(国务院统一印制);PDA数据利用无线网络或普查机构通过统计内网报送至国家制定数据处理平台,各级普查机构在数据处理平台上,对普查数据按照专业审核,发现问题逐级退回至企业或普查员修改。最后,各级普查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对数据从下往上验收评估。评估数据时结合相关的历史数据、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主要指标和分行业、分地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整个普查各个环节,各级普查机构指定具体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进行明确的分工,降低普查的误差。
二、经济普查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调整的误差
由于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缺陷,领导干部为争取晋升机会,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好看,会人为地修改具体的统计数据。这一修改造成的统计误差称为“行政调整的误差”,在统计工作中,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误差。
(二)资金不到位,影响普查数据质量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全国经济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济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工作,其所用的纸张数量巨大,所用的电子终端数据設备PDA,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和补助等费用,要顺利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必须有资金作为保障。但是,由于各级政府资金的供给情况不同,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展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跟风误差
跟风误差是指企事业单位为躲避违法行为的追查,人为地将经济数据互相靠拢。这一误差在经济普查过程中也较为常见。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单单只是依靠企事业单位的自觉配合,难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误差。
三、解决对策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但一把锁不止一把钥匙。因而,针对经济普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一)行政调整误差的解决对策
这一误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行政官员为争取晋升空间造成的。因而,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1、完善官员选拔机制。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评价选择地方领导干部时,要全面客观的考察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不能单凭统计数据决定干部的任用,可以将官员的选拔权交到民众手中。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经济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更能完善我国的官员制度,选出真正为民办事的官员,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2、保证普查机构的独立性。建立与普查任务相适应、与工作职能相配套的统计管理体制,保证普查机构独立行使调查权、监督权和报告权,切实增强普查数据的抗干扰能力。经济普查是国务院统帅开展的,其配备的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普查中去,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监督,杜绝篡改的行为发生。
(二)资金不到位,影响普查工作开展的解决对策
这一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如下:
1、 由上级政府根据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预算普查过程中的费用,由国务院统一发放。发放的金额需依据以往的统计数据进行估算,否则会造成新一轮的贪污腐败。
2、各级政府机关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经济普查的资金,是在有困难的省市可以提前向上级部门申请,由上级部门发放。
3、普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节约普查资金的运用。
(三)跟风误差的解决措施
若经济普查过程中出现跟风误差,则经济普查毫无意义,虽然经济普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惩治违法行为,但跟风造成的误差会引导国家做出错误的经济形势判断。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有:
1、加大经济普查的宣传工作。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各方参与”的实施原则,各级经普办和宣传部门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制定经普宣传方案,针对不同阶段宣传不同内容和宣传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一旦查出企事业单位有拒报、瞒报、虚报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2、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平时的监审与检查工作,减少或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3、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做一个诚信的商人。
结束语
开展经济普查有利于国务院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的经济普查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其他国家未遇到过的问题。在开展经济普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吸取历年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普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真实可靠、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 徐晓海.中国经济普查的组织机制与数据质量控制[J].统计研究,2008,25(11)
[2]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