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近年来我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近期我校把改革重点放在项目课程的改革上,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但是对一所职业学校来说,课程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对一门课程来说,开发项目课程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市场调研开始,到最终适应市场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课程开发出来,需要一段艰苦的工作和努力。那么,对于目前我们这些职业学校来说,如何较快地适应改革的要求,培养出适应市场,有竞争力的毕业生?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提出:根据原有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教学专题的开发。也就是说,书本虽然不是新开发的项目课程,但教师可以自己将一本书综合起来,再联系实际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发一个个的小专题,这样来努力构建项目教学过程。经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的项目学习得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也可为学校同时进行的项目课程的开发积累大量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结束时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结果。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实践中。
二、课程简介:《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药厂化验室从事药品的生物安全检验工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生物安全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无菌操作、正确进行菌检、正确进行培养基配制的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有药品生物测定和进行药品药理毒理试验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为4:1,在理论课堂上学生不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实验课的时间较少,学生也不能完全体验真正的检验过程。根据项目教学的理念,采用模块教学,以一个试验为一项任务,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所有学生都会用积极的轻松的心态来迎接本次教学活动,将实验与理论融合在一起,融合进一个个的教学项目之中。
三、符合项目教学条件:经过仔细的研究学习,本人发现《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比较适合进行项目教学,这门课程能够满足项目教学法实施所应具备的条件:(1)该项目中要包含一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丰富,而且都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几乎每家药厂都需要对自己生产的药品进行生物检定工作。(2)该项目能够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本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将理论课也搬进实验室。(3)该项目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所包含的几个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学习运用新知识才能完成任务。(4)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独自克服处理。(5)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对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7)学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同时还可以把项目进行延伸,以适应以后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药品生物检定课程按照项目教学内容主要概括为:(1)维生素C注射剂的无菌检查,(2)板蓝根颗粒剂的微生物总数检查,(3)链霉素眼药水的效价测定,(4)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检查,(5)其他几个试验因为条件关系进行光盘演示。
五、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针对课程内容,去药厂或药检所调研学习,掌握目前先进的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用于指导教学。2.根据几个主要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改造,仪器的补充和更新。3.将试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编制成册。4.从图书馆借取药典,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六、主要教学过程:提出任务模块;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定稿;进行整个试验过程。
1.提出任务模块(以药品的微生物总数检查为例)。提出本次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对板蓝根颗粒剂进行微生物总数检查。将学生分组,每6人一组,提供材料:需要检查的板蓝根颗粒剂,药典,教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说明。提出下列具体任务:根据检查项目,查阅教材和药典,学习检查原理及方法,根据我校现有实验室条件,做出检查的设计方案。
2.学生查阅资料阶段。各组学生内部组织学习检查原理和基本方法,每组学生都能够得出基本原理。我们采用的方法叫做平板菌落计数法。一个活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繁殖成一个菌落,一个菌落就表示培养之前这里有一个活的微生物,如果我们把供试品接种到平板上,进行培养,那么观察平板上菌落的数目,就可以计算微生物总数。然后学生会结合学校实验室条件,讨论初步做出实验步骤:制备培养基并灭菌,溶解板蓝根颗粒,倒平板,培养,计数。
3.讨论并确定最终试验方案:由教师带领大家根据一组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对学生确定的每一步骤进行补充和修订,运用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第一个步骤:制备培养基并灭菌。教师提问: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和温度等条件是否相同?学生能够回答出不同,那么可以启发学生想到:应该配置不同的培养基,分别进行不同微生物的检查。这样经过类似的一系列的讨论,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检查方案,同时,在已做过自己的初步检查方案的基础上,学生再经过这样的互动讨论过程,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及熟悉试验操作过程。
4.进行试验操作:首先教师将整个试验过程中学生未接触的仪器进行演示使用操作方法,重点操作技术进行演示,接着学生开始整个试验过程。学生已经掌握了原理,熟悉了实验方案,一般都能顺利地进行试验且结果较好。
5.经过这样的教与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密切联系就业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同时实验中,1班学生共23组,有21组试验结果很好,而2班24组全部试验成功。
七、改革后的教学特色:1.采用项目教学能够突出强调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更好地满足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2.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相吻合: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3.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八、总结: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药品生物检定课程的特色,设计理念以项目教学为指导,操作性强;教学目的、任务明确,教学设计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合在一起;能够正确把握此教学单元在该课程知识结构中的地位,较好地运用承上启下的教学方法;重难点把握准确,并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能够注意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利用,将查阅药典的习惯灌输给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就业目标联系密切,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师生联系密切,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提出:根据原有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教学专题的开发。也就是说,书本虽然不是新开发的项目课程,但教师可以自己将一本书综合起来,再联系实际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发一个个的小专题,这样来努力构建项目教学过程。经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的项目学习得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也可为学校同时进行的项目课程的开发积累大量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结束时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结果。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1)明确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2)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3)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实践中。
二、课程简介:《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药厂化验室从事药品的生物安全检验工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生物安全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无菌操作、正确进行菌检、正确进行培养基配制的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有药品生物测定和进行药品药理毒理试验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为4:1,在理论课堂上学生不容易接受这些知识,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实验课的时间较少,学生也不能完全体验真正的检验过程。根据项目教学的理念,采用模块教学,以一个试验为一项任务,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所有学生都会用积极的轻松的心态来迎接本次教学活动,将实验与理论融合在一起,融合进一个个的教学项目之中。
三、符合项目教学条件:经过仔细的研究学习,本人发现《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比较适合进行项目教学,这门课程能够满足项目教学法实施所应具备的条件:(1)该项目中要包含一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丰富,而且都是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几乎每家药厂都需要对自己生产的药品进行生物检定工作。(2)该项目能够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本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将理论课也搬进实验室。(3)该项目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所包含的几个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学习运用新知识才能完成任务。(4)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独自克服处理。(5)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对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7)学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同时还可以把项目进行延伸,以适应以后的需要。
四、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药品生物检定课程按照项目教学内容主要概括为:(1)维生素C注射剂的无菌检查,(2)板蓝根颗粒剂的微生物总数检查,(3)链霉素眼药水的效价测定,(4)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检查,(5)其他几个试验因为条件关系进行光盘演示。
五、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针对课程内容,去药厂或药检所调研学习,掌握目前先进的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用于指导教学。2.根据几个主要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改造,仪器的补充和更新。3.将试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编制成册。4.从图书馆借取药典,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六、主要教学过程:提出任务模块;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定稿;进行整个试验过程。
1.提出任务模块(以药品的微生物总数检查为例)。提出本次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对板蓝根颗粒剂进行微生物总数检查。将学生分组,每6人一组,提供材料:需要检查的板蓝根颗粒剂,药典,教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说明。提出下列具体任务:根据检查项目,查阅教材和药典,学习检查原理及方法,根据我校现有实验室条件,做出检查的设计方案。
2.学生查阅资料阶段。各组学生内部组织学习检查原理和基本方法,每组学生都能够得出基本原理。我们采用的方法叫做平板菌落计数法。一个活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繁殖成一个菌落,一个菌落就表示培养之前这里有一个活的微生物,如果我们把供试品接种到平板上,进行培养,那么观察平板上菌落的数目,就可以计算微生物总数。然后学生会结合学校实验室条件,讨论初步做出实验步骤:制备培养基并灭菌,溶解板蓝根颗粒,倒平板,培养,计数。
3.讨论并确定最终试验方案:由教师带领大家根据一组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对学生确定的每一步骤进行补充和修订,运用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第一个步骤:制备培养基并灭菌。教师提问: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和温度等条件是否相同?学生能够回答出不同,那么可以启发学生想到:应该配置不同的培养基,分别进行不同微生物的检查。这样经过类似的一系列的讨论,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检查方案,同时,在已做过自己的初步检查方案的基础上,学生再经过这样的互动讨论过程,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原理及熟悉试验操作过程。
4.进行试验操作:首先教师将整个试验过程中学生未接触的仪器进行演示使用操作方法,重点操作技术进行演示,接着学生开始整个试验过程。学生已经掌握了原理,熟悉了实验方案,一般都能顺利地进行试验且结果较好。
5.经过这样的教与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密切联系就业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同时实验中,1班学生共23组,有21组试验结果很好,而2班24组全部试验成功。
七、改革后的教学特色:1.采用项目教学能够突出强调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更好地满足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2.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相吻合: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3.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八、总结: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药品生物检定课程的特色,设计理念以项目教学为指导,操作性强;教学目的、任务明确,教学设计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合在一起;能够正确把握此教学单元在该课程知识结构中的地位,较好地运用承上启下的教学方法;重难点把握准确,并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能够注意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利用,将查阅药典的习惯灌输给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就业目标联系密切,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师生联系密切,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